三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10 声音的传播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10 声音的传播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8-24 12:0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苏教版科学 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声音的传播》
禁止鸣笛
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汽车离我们那么远,鸣笛声是通过什么传递到我们耳朵里的?
一.探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第3单元 声音的奥秘
一.探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记录声音传播的现象
铃声越来越小
没有铃声
铃声越来越大
1.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铃声有什么变化?
声音除了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哪些物体中传播呢?
科学实验2:声音能否在水中传播
①将手机装入防水袋中,接着播放音乐。
②将响着音乐的手机放入水中,能听到手机的音乐吗?

实验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吗?
大家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证明呢?
交流讨论
科学实验3:两次听到的声音一样吗?
①同学们先轻挠桌面,坐着听一听。
②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再听一听。
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实验记录
不够清晰
更加清晰
空气
①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固体
②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效果比空气中好。
身体上的哪个器官可以让我们听到声音呢?
耳朵
耳廓
外耳道
听小骨
鼓膜
耳蜗
听神经
认识耳朵的结构,了解我们是怎样听见声音的。
利用模拟鼓膜进行研究
实验步骤:
1.把泡沫屑平铺在模拟鼓膜上;
2.连续用力敲击音叉3次,接着迅速将音叉靠近模 拟鼓膜,但不要贴在鼓膜上;
3.如果现象不明显,可以连续多次用力敲击音叉, 再试一次;
4.把你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注意事项:
1.小组同学之间要注意分工合作;
2.观察到现象后,要及时填写实验记录单;
3.在记录单的右上角标好组号
4.实验完成后,1号同学将记录单交给老师,2号同学整理材料上交。
线
仔细观察,敲击音叉前,模拟鼓膜上的泡沫屑处于什么状态,与敲击后看到的现象反复对比
实验记录单
线
敲击后的现象
泡沫屑:
推测模拟鼓膜在
通过类比,我们推测,声音进入耳朵后,鼓膜会
振动
模拟鼓膜为什么会振动呢?

模拟鼓膜
泡沫屑
音叉振动产生声音
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声音传至模拟鼓膜
引起模拟鼓膜振动
声源产生声音
声音传至鼓膜
引起鼓膜振动
观察到泡沫屑跳动
声音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这时候我们就能听见声音了。
试着说一说
小游戏:做个“土电话”
`
①分别在两个纸杯底部扎个孔,孔内穿棉线,将棉线拴在火柴梗上起固定作用。(小木棍,大头针等物体)
②拉直棉线,和同学玩打“土电话”的游戏。
表1
大家有什么猜测呢?
交流讨论
1.声音的传播
2.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3.真空不能传声
4.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5.声音向四面八方传播
6.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7.鼓膜的振动
提示语
两个同学上台展示,比一比听到的效果
表2
"电话线”松紧
松"电话线”
紧"电话线”
通话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