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一、说教材
(一)课题背景分析和学情分析《水的净化》是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中第二课题的内容,本单元所学的水是继空气后学习的第二种物质,在进行过实验基本操作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操作训练后,学生对本课题涉及的有关实验操作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本节课围绕水的净化问题,将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机的串连起来,前一部分介绍含不溶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后一部分以硬水软化为例介绍含溶解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二)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过滤等操作实验,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②通过对水的各种净化方法的分析,使学生初步具有对知识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③通过对水厂实地考察,初步培养学生调查能力。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纯水和自然水的区别,了解常用净水方法,学会过滤操作基本方法。
②会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知道硬水的危害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①通过沉淀、过滤等操作过程,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各种水的净化方法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 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③通过对净水方法的了解,增强安全饮水的意识。
④通过社会实践调查,培养学生爱生活、爱环境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形成节约用水的习惯。情感 态度 价值观:(二)教学目标 重点:①了解纯水和自然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
②自来水的净化过程,过滤操作的原理。
难点:①过滤的操作以及注意事项;
②净化水的方法。(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生分组实验:沉淀的操作、过滤的操作及过滤器的制作、硬水与软水的鉴别、硬水的软化操作;
2、图片及视频: 学生在自来水厂开展调查相关视频。
(四)教学用具(五)课时安排 1课时二、说教法
1、以探究活动为基础,通过组织学生到水厂实地调查和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自来水生产工艺,掌握沉淀、过滤、蒸馏等净水的一般方法,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的实施,将所学知识融入学生的各种活动中去,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三、说学法
1、强化探究学习,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学生从社会中学的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养成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展示,使学生在合作中创新,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说教学程序
1、引入新课
展示从源于漳河水库的流经学校附近四干渠中取回的水,引导学生思考有哪些常用净水方法。从身边的物质入手引入新课,消除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
2、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交流
组织学生代表汇报前往荆门市供水总公司第三水厂进行社会调查的结果,并总结自来水生产流程。通过学生实地调查,让学生对自来水的来历有比较直观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常用净水方法
3、探究活动一
沉淀法
指导学生动手完成实验4-1(静置沉淀、吸附沉淀),并在全班交流实验结果。 4、探究活动二
过滤法
在教师演示实验基础上指导学生完成分组实验,自己动手进行过滤,实验使用了滴有红墨水的浑水进行过滤,从而使学生对过滤操作“只能滤去难溶物,不能滤去可溶物”有比较直观的认识。 5、演示实验一
蒸馏法
演示蒸馏操作,并讲解蒸馏操作原理,使学生对蒸馏操作有初步的了解。
为了比较蒸馏与过滤操作效果,本实验也使用了滴有红墨水的浑水。 6、知识归纳
组织学生比较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所得液体,并对净水效果做出判断。 硬水与软水
7、演示实验二
硬水与软水的鉴别
教师结合实验讲解实验室鉴别硬水与软水的方法。使学生更直观了解硬水、软水鉴别的基本实验方法。 8、探究活动三 平常使用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如果是硬水,怎样将其转化为软水?10、课外实验 “自制简易净水器”
简单介绍建议净水器制作要领,指导学生利用所身边的材料,自制简易净水器,训练学生动手能力。 11、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巩固练习,让学生将本课题基础知识点落实巩固到位。 9、小结
通过指导学生归纳本课题知识要点,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在反思整理中得到提高巩固。课题2 水的净化
1、常用净水方法:
沉淀(静置沉淀、吸附沉淀)
过滤
蒸馏
2、硬水与软水
硬水、软水的鉴别
硬水的危害
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五、板书设计六、课后反思
1、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在知识的落实上,学生能通过自主预习、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等多轮强化,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结合小结与反思交流,落实了过滤操作、硬软水的鉴别和硬水的软化方法。
在能力目标的落实上,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调查能力;通过学生交流展示,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训练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小结与反思交流,训练了他们通过实验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自来水的系列探究,训练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在情感目标落实上,学生通过到自来水厂的社会调查,知道了自来水来之不易,促进了学生形成节约用水的生活习惯;通过系列探究活动,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六、课后反思
2、课堂教学效果
本课采取课前自主学习,让学生先学,教师后教的模式,让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和探究活动时,目标更明确;我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将部分演示实验设计成了学生探究实验,将知识的总结用对照实验的模式设计成了学生活动,让学生所学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从实验探究和社会实践中得出,避免了纸上谈兵,在教学目标落实上效果还算理想。但在过滤实验操作上,少部分学生掌握不到位,未达到训练目标,今后将在物质的分离操作训练时进行强化训练。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