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情怀群文教学设计:《赤壁赋》《登泰山记》
一、教学指南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比较阅读、知人论世等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揣摩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把握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
2.通过比较进一步分析两位作者不同的情感表达的异同,感悟整个文人突破自身精神困境的途径,寻找自我的精神启迪和治愈方法。
3.通过拓展阅读、写文艺评论和阅读笔记等形式 感受作品独特的语言之美,了解游记散文的不同体例形式,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吟诵与分析中学习古代游记散文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写法,体味作者乐观的心态和精神治愈法。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拓展阅读学习不同体例散文的不同特点,领会作者情感,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
(三)课时安排
4 课时。
(四)学习建议
精读优秀的山水游记散文,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提升文学欣赏能力。
寻找自把整个单元整合起来,考虑“自然与人生”的关系。通过诵读、比较、品味等方法,结合写作的时代、地点等,感受作家的个性、情感。
我的自然山水,从经典散文中获得精神的启迪,继承民族的审美传统,以审美的眼光关照自然。找到与自我精神相契合的山水,获得心灵的慰藉与人生启迪,写下自我个性化的感悟。
(五)课前研学
5.1 预习作业
熟读课文,能准确流畅背诵;自学课下注释,初步完成单元相关练习。
尽量借助搜索工具或其他途径获取与课文有关的作者、时代和文体信息。
5.2 阅读指导
吟诵并注意诗词的用韵以及随之产生的情感的起伏变化,关注景、情、理的交融、主客问答、游记散文的写法。在同类诗作中比较异同,发现特色。
5.3 写作准备
学习推荐词和文艺评论的写法。
5.4 知识清单
根据课下注释自学本课字词、文学常识(词),并可以关注“自然情怀”单元主题文学特点以及表现形式(如诗歌、戏剧、影视、音乐、绘画、工艺等,也可以是精神和商业文化方面)。
二、过程设计
【知识支架】
1.1 训练内容:品鉴古代散文
1.2 活动情境:
背景——“自然情怀”单元主题。
任务——阅读与推荐。
分工——分类阅读、资源共享
1.3 知识支架
1.3.1 赋的文体知识、苏轼生平及其相关作品。
1.3.2 古代山水散文的阅读知识。如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特点,知人论世、披文入情、比较异同等鉴赏古代散文的基本方法。
1.3.3 赤壁相关诗词与时代背景。
第1课时 感受山水意趣
【文本研读】活动一 梳理行文脉络
1.《赤壁赋》从文章中找出体现苏轼夜游赤壁中情感变化的关键词句。
“于是饮酒乐甚”——“苏子愀然”——“客喜而笑”
乐——悲——(悟)——喜
2.《登泰山记》文章各段分别如何围绕“登”字展开记叙和描写的?
所登之山的介绍——登山的时间、同伴——登山路线和山顶所见——山顶观日出——山上人文景观、自然景观
【文本研读】活动二 赏读山水意趣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是中国文化的传统,《赤壁赋》《登泰山记》,一乐水,一乐山,均为名篇,各具意趣。试从文中找出重点语句并说说景物的各自特点。
示例
《赤壁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诗人夜游赤壁看到的情景,展现了一个澄澈清明、宁静自由的境界。
《登泰山记》:“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座座青峰披着皑皑白雪,照亮南天;城郭、江水、山峰沐浴在夕照中;云雾环绕,宛如腰带。登上泰山后看到的景象,气势雄伟,风景壮丽。寄予作者无限喜悦之情。
【问题探究】活动三 揣摩文本“情”“思”
查阅《赤壁赋》《登泰山记》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理解文中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1】
1.乌台诗案:是北宋宋神宗年间的一场著名的文字狱。御史中丞李定、舒亶、何正臣等小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和皇帝的罪名逮捕了苏轼。结果苏轼被抓进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常有乌鸦栖息筑巢,又称乌台),被关4个月。在狱中受审时,受尽凌辱,最后屈打成招。由于多方营救,加上神宗本来很赏识苏轼的才华,才从轻发落,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辙、司马光等人也受到贬斥和罚款。
2.赤壁之游: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水中的鲜鱼,山间的竹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创作背景2】
姚鼐(1731~1815年),字姬传,室名惜抱轩,清代诗人,桐城人。清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官至刑部郎中、记名御史。师从刘大櫆,为“桐城派”主要作家。参加纂修的《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七年告成,以御史记名。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颖)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后,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
第2课时 在山水中的精神突围
【问题探究】活动四 苏东坡的“突围”
1.《赤壁赋》中苏轼在黄州遇到的“精神困境”是什么?
苏轼经历“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远离政治中心。文中“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其中“美人”在屈原的笔下是君王的象征,结合现实,表现苏轼对政治理想无法施展的慨叹,体现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通过客的口吻,慨叹像曹操那样的英雄“而今安在哉?”,流露出英雄不再、功业未成的无奈和悲愁。又从古人转到现实,提出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发出了人生渺小、生命短暂得到悲叹!
2.苏轼是如何走出这种“精神上”的困境?
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不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
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不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作者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
苏轼“困境”的根源,其实质是儒家“兼济天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寄情自然,转变思考角度,正是道家思想的体现,这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在困境中寻找的共同方式。
那么苏轼最终“突围”成功了吗?是暂时的解脱还是彻底地解脱?
3.查找苏轼在黄州期间的其他诗文作品,选择其中一篇,结合《前赤壁赋》,说说苏轼是如何做到“精神突围”的?
示例: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诗人在大自然中获得顿悟: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雨”、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问题探究】活动五 姚鼐的“突围”
1.姚鼐的“突围”
查阅史料,此时姚鼐刚刚辞去了《四库全书》纂修官的职务。其自述的理由是 “以病归”“养双亲”。但从其后来的举动来看,这两个理由都是托词无疑。因为你见过辞职后大冬天奔行千里登泰山养病的吗?你见过无官一身轻后,大过年的不回家,关键是登完泰山也不回家的“养双亲”的孝子吗?
2.陈立今:苏轼《赤壁赋》与姚鼐《登泰山记》放在一起该怎么教?
“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他不怕路途艰辛;“古时登山,循东谷入”,但他“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他不怕走“异路”;正因为如此,他看到了“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的夕阳壮丽,看到了“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的朝日磅礴。登泰山的历程其实就是姚鼐面对不公正人生的选择历程的写照,他不走常人之路,不怕另起炉灶,敢于舍弃已有的“坛坛罐罐”。
【拓展迁移】活动六 如何看待“穷而后工”现象
苏东坡突围(节选)
余秋雨
苏东坡到黄州来之前正陷于一个被文学史家称为“乌台诗狱”的案件中,之后,他从监狱里走来,被人押着,远离自己的家眷,没有资格选择黄州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朝着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走来。他不知道,此时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他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
我非常喜欢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但每次总觉得语堂先生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境遇和心态写得太理想了。语堂先生酷爱苏东坡的黄州诗文,因此由诗文渲染开去,由酷爱渲染开去,渲染得通体风雅、圣洁。其实,就我所知,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
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已被他自己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描述得非常清楚。信中说: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我初读这段话时十分震动,因为谁都知道苏东坡这个乐呵呵的大名人是有很多很多朋友的。日复一日的应酬,连篇累牍的唱和,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基本内容,他一半是为朋友们活着。但是,一旦出事,朋友们不仅不来信,而且也不回信了。他们都知道苏东坡是被冤屈的,现在事情大体已经过去,却仍然不愿意写一两句哪怕是问候起居的安慰话。苏东坡那一封封用美妙绝伦、光照中国书法史的笔墨写成的信,千辛万苦地从黄州带出去,却换不回一丁点儿友谊的信息。我相信这些朋友都不是坏人,但正因为不是坏人,更让我深长地叹息。总而言之,原来的世界已在身边轰然消失,于是一代名人也就混迹于樵夫渔民间不被人认识。本来这很可能换来轻松,但他又觉得远处仍有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自己,他暂时还感觉不到这个世界对自己的诗文仍有极温暖的回应,只能在寂寞中惶恐。即便这封无关宏旨的信,他也特别注明不要给别人看。日常生活,在家人接来之前,大多是白天睡觉,晚上一个人出去溜达,见到淡淡的土酒也喝一杯,但绝不喝多,怕醉后失言。
他真的害怕了吗?也是也不是。他怕的是麻烦,而绝不怕大义凛然地为道义、为百姓,甚至为朝廷、为皇帝捐躯。他经过“乌台诗案”已经明白,一个人蒙受了诬陷即便是死也死不出一个道理来,你找不到慷慨陈词的目标,你抓不住从容赴死的理由。你想做个义无反顾的英雄,不知怎么一来把你打扮成了小丑;你想做个坚贞不屈的烈士,闹来闹去却成了一个深深忏悔的俘虏。无法洗刷,无处辩解,更不知如何来提出自己的抗议,发表自己的宣言。这确实很接近有的学者提出的“酱缸文化”,一旦跳在里边,怎么也抹不干净。苏东坡怕的是这个,没有哪个高品位的文化人会不怕。
这是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对于一个文化人,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那阙著名的《卜算子》,用极美的意境道尽了这种精神遭遇: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得异乎寻常。像苏东坡这样的灵魂竟然寂然无声,那么,迟早总会突然冒出一种宏大的奇迹,让这个世界大吃一惊。
然而,现在他即便写诗作文,也不会追求社会轰动了。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觉得自己以前最大的毛病是才华外露,缺少自知之明。一段树木靠着瘦瘤取悦于人,一块石头靠着晕纹取悦于人,其实能拿来取悦于人的地方恰恰正是它们的毛病所在,它们的正当用途绝不在这里。我苏东坡三十余年来想博得别人叫好的地方也大多是我的弱项所在。
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换言之,成熟在过了季节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与他们相比,苏东坡真是好命。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 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思考:结合“古往今来许多大家”成熟的相似经历,谈谈你对“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一句的理解。
参考:①苏东坡被贬黄州经历了凄苦生活,这“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在黄州留下了《赤壁赋》等文学杰作,“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磨难让他最终能旷达于己,洒脱于文。②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亦如苏东坡,往往在经历了人生磨难之后,成就了一生的美名。如“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③“优美的诗文”,往往来自于对“痛苦”的深刻思索,对人生的不断反思。在人生困局中的“突围者”若能最终超越自我的局限,获得“人格的成熟”,而流于笔端,终成美文。当然,并非所有的美文的形成都需要诗人经历“凄苦人生”,只是生活的磨难会让人成熟得更超然,而从此能突破自我人生局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家。
第3课时 探寻山水文化
【文本研读】活动七 感受体例形式
1.《赤壁赋》:主客问答,儒道对话。
“主客问答”是赋体文章的特色,在文中也是儒道的对话,是苏轼内心两个自我的辩论。找找体现“儒”与“道”思想的语句,并体会苏轼的复杂情思。
文章采用了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真实而巧妙地记录了作者泛游赤壁时的心理活动过程。文中的“客”与“苏子”看似两人,实为一人。二者的问与答是作者彼时彼地内心复杂情感的真实流露,是一种虚拟的对话形式。这种虚设人物问对的行文结构并不是苏轼的独创,而是源起《庄子》,承由骚、赋的传统文体形式,同时也是人的二重组合心理结构的真实映现。
【知识链接】
“赋” 以楚辞为源头,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
《文心雕龙》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赋的形貌。赋在艺术表现上必然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在语言上使用新奇美丽的辞藻。另外赋也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骚赋:以楚辞为源头
大赋(汉):以铺张渲染为能事,排列许多怪异生僻的词汇,鸿篇巨制,繁缛富丽。
小赋:抒情咏物
骈赋(魏晋南北朝):受骈文影响,讲究对仗工整。
律赋(唐):科举中写赋,按照诗歌声律,除句式对偶 外,还限制用韵,规定平仄配合,音律谐和。
文赋(宋):打破声律限制,加入散文特点。
著名赋文:《闲情赋》陶渊明、《思旧赋》向秀、《洛神赋》曹植、《登楼赋》王粲、《恨赋》《别赋》江淹、《登楼赋》王粲、《长门赋》司马相如、《采莲赋》萧绎。
【巩固提高】活动八 高考直通车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东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 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贵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石大而多的样子。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
【参考答案】
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2.“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铿然”却表现了作者行走时的愉悦,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3. 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4. 请从“情”和“景”的角度赏析这首词。
【参考答案】
3.表现的是无奈、苦涩的心情。簦超然台望见的景色,引起了作者的相思,但他无法会家,因此只能在酒醉之后苦涩地“咨嗟”不已,无奈地说“休对”老朋友说什么相思之愁,“且将”新火煮新茶聊以自慰吧!
4.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上“春未老”之景;下片抒发的是纯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的思想乡之情。这首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
第4课时 山水外的巩固与迁移
【拓展迁移】活动九 苏东坡其人其作
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苏东坡生存的年代恰好王安石变法新党与司马光旧党斗争,由于坚持正义,夹在两种势力中间,屡遭贬谪与磨难。这时的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一生忠君,却被贬他乡,壮志难酬。理想不能实现,怎能不“愀然”?
他在去世前曾写过一首《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黄州、惠州、儋州是他人生的三处贬所,也是他人生中的三杯苦酒。在他自己看来,他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在政治上是个地地道道的失败者。所以他“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结合文章背景,三次被贬,心已万念俱灰,只能随波逐流)
【听说读写】活动十 实战演练场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1083贬居黄州)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定风波
(1082贬居黄州)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通过这两首诗,你分别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一个孤独寂寞的苏轼;《定风波》,一个忧乐两忘,祸福不惊,任天而动的苏轼。
2.通过《赤壁赋》《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定风波》让我们更加了苏轼的个性。
请用你认为最有文采和最有意蕴的话,写一段对苏轼进行评价的文字。
【文化迁移】活动十一 赤壁情怀
1. 刘磊:中国古代文人的赤壁情结
在苏轼以后的中国文学史上,传统人不断追慕苏轼、崇拜苏轼,成为一种有趣味且有意味的文化现象,而其中,“黄州赤壁”成为崇拜苏轼现象中一个绕不过的节点。有研究者认为,从宋代到近代,吟咏赤壁的诗共计一千余首,苏轼以后吟咏赤壁的作品,一般都是吟咏黄州赤壁的。吟咏黄州赤壁的作品创作数量之多,思想内容之丰,持续时间之久,都充分体现出苏轼对后代文人的深远影响。
根据中西学者对“情结”的表述,我们认为,后苏轼时代中国古代文人的“赤壁情结”又可以细化为赤壁风景礼赞、三国英雄崇拜、坡仙景仰三个具体情结,这些情结容纳了寄情山水、建功立业、适时归隐、全身而退、哀叹英雄等儒道交织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人在封建制度下不断受到前代文化影响与思想因袭而生成的“集体无意识”结晶。
2.有关“赤壁”的诗词比较阅读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赤壁(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赤壁偶成佳句(明·王奉)
(一)
赤壁横岸瞰大江,周瑜于此破曹公。天公已定三分势,可叹奸雄不自量。
(二)
孟德雄心瞰啖吴,皇天未肯遂共图。水军八十万东下,赤壁山前一火无。
满江红·赤壁怀古(宋·戴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思考:比较以上四首有关“赤壁”的诗词的异同。
记叙了三国时的赤壁之战,火烧曹兵的史实,描写了江上壮美景色,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有的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有的感叹兴亡,抒发忧时伤世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深深忧虑。有的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三、课后巩固
1.课后作业。完成作业本练习。
2.拓展延伸。“专题任务”。
3.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