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说课课件(38张ppt含视频和音频)+说课稿共6份(襄阳说课比赛应城市郎君镇初级中学高慧敏)(6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说课课件(38张ppt含视频和音频)+说课稿共6份(襄阳说课比赛应城市郎君镇初级中学高慧敏)(6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1-17 10:04:59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稿
课 题:《水的净化》
说课教师: 高慧敏
单 位:应城市郎君初级中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上)第四单元 课题2
《水的净化》说课稿
应城市郎君中学 高慧敏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水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水。在了解了水资源的相关知识后,再学习有关水的净化的知识,让学生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进一步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并将净化水的方法用于日常生活,有利于人体健康。同时,过滤操作的学习也为第十一单元粗盐的提纯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硬水和软水的区别;
②了解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③初步掌握过滤的基本实验操作;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过滤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②通过自制净水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水的消毒和硬水的危害,提高学生饮用水的安全意识;
②逐步树立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观念;
3、教学重难点
重点 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难点 过滤的实验操作技巧。
二、学情分析
通过课题1的学习,学生对于水的净化的内容,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比如哪些水可以直接饮用,什么样的水洗衣服不易洗干净等,但学生还存在知识结构不够系统的问题,如对水净化的过程和原理,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学习,不明白其中的化学原理。因此确定本节课的教法学法如下: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
科学探究式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
实验引导探索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四、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展示有关水的图片;由农夫山泉广告和长江水引入课题:水需要净化
展示一杯浑浊的河水
看图片,思考
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课题,激起学习兴趣。
实验探究一:过滤操作
1、设问:自然界中的水含有杂质,我们应如何除去里面的杂质呢?引出净水的方法。
2、教师演示明矾净水的实验(内容见附件2)
3、提供探究材料,学生探究活动一:过滤操作(内容见附件1 实验活动导学案“探究活动一”)
4、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过滤操作要点和实验失败原因。
5、引导学生分析过滤操作的简单练习题
思考,讨论
观察实验现象
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自主探究过滤操作;
分析归纳,表达交流
学生练习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巩固知识
实验探究二:活性炭的吸附
1、展示一瓶有颜色有异味的污水,提问:怎样除去其中的颜色和异味?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提出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2、学生探究活动二(内容见附件1实验活动导学案“探究活动二”),验证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思考讨论猜想
动手操作,亲身体验
验证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实验探究三:硬水和软水
过渡:经上述处理后的水能直接饮用吗?
引导学生学习硬水和软水的概念,并分析硬水给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危害。
学生探究实验三(内容见附件1实验活动导学案“探究活动三”),引导学生归纳出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
学习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
了解硬水的危害,关注与水有关的社会问题。
归纳总结净水方法
多媒体展示蒸馏装置,学习蒸馏原理
简单介绍消毒的方法,并强调上述方法中净水程度的高低,让学生分析这些净水过程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联系前面所学内容,巩固旧知
关注饮用水的健康
温故而知新
课堂总结能力提升
展示自来水厂净水的流程图,并播放视频: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了解自来水厂净水的一般过程
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观看视频
谈收获
复习巩固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课外拓展走向生活
自制简易净水器
学以致用
从课堂走进生活
五、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亮点
1、构建科学探究环节,突出学生主体性(图片略)
     ①自主合作
     ②互动频繁
     ③勤于动手   
2、创设学生活动实验,培养思维创新性(图片略)
     ①简单有效
     ②安全方便
     ③绿色环保
3、关注化学社会发展,凸显社会责任性。(图片略)
     ①从生活走进课堂
     ②从课堂走向社会
     ③关注生命的价值
     ④关注可持续发展
不足之处
课堂时间把握不足;实验探究中部分学生没有主动参与。
附板书设计
第四单元 课题2 水的净化
一、水的净化常用方法
1、沉淀:除去不溶性杂质
2、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杂质。
3、吸附:除去部分可溶性杂质,颜色和异味
4、蒸馏:除去可溶性杂质
5、消毒:除去水中微生物
二、硬水与软水
1、定义
硬水——含钙、镁离子比较多的水。
软水——含钙、镁离子比较少的水。
2、区别方法:肥皂水法
3、硬水软化方法:煮沸、蒸馏等
附件1:
实验活动导学案
探究活动一
{实验目的}探究过滤操作
实验用品:带铁圈的铁架台、漏斗、烧杯、玻璃棒、滤纸
实验步骤
操作要领
探究活动二
实验目的:探究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实验用品:烧杯、试管、玻璃棒、脱脂棉、红墨水、活性炭、药匙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探究活动三
实验目的:探究硬水与软水
实验用品:水槽(2个)、硬水、软水、脏抹布(2条)肥皂水
分别用硬水和软水洗涤脏抹布
现象
结论
附件2:
教师演示实验
向一杯浑浊的水中加入明矾,搅拌静置,观察现象。
课件38张PPT。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上) 第四单元 课题2应城市郎君镇初级中学 高慧敏水的净化教学程序一、教材分析 水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水。在了解了水资源的相关知识后,再学习有关水的净化的知识,让学生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进一步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并将净化水的方法用于日常生活,有利于人体的健康。同时,过滤操作的学习也为第十一单元粗盐的提纯打下了基础。一、教材分析2、教学目标分析重点难点一、教材分析3、教学重难点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过滤的实验操作技巧二、学情分析 通过课题1的学习,学生对于水的净化的内容,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但是,学生还存在知识结构不够系统的问题,如对水净化的过程和原理,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学习,不明白其中的化学原理。因此确定本节课的教法学法如下:三、教法学法四、教学程序教学准备: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四、教学程序四、教学程序四、教学程序我们从自然界里获得的水: 不溶的杂质可溶的杂质 微生物 想一想:如何对水进行净化?想一想你所知道的净化水的方式有哪些?1.静置沉淀法加入明矾演示实验 明矾净水探究活动一 过滤操作探究活动一 过滤操作经验总结3、 过滤法操作要点: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的内壁。玻璃棒的作用:引流。三靠:二低:1、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那些?(1)滤纸破损(2)滤液边缘高于滤纸边缘(3)仪器不干净等2、河水过滤后,滤液可以喝吗?不能,因为过滤不能去除可溶的杂质及微生物应该再过滤一次,直到澄清为止。讨论练习与巩固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操作的名称是?????? ????,可用于分离?????? ????和?????? ????。
(2)指出左图中的错误?????? ?? ??。如何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想一想探究活动二:吸附硬水有哪些危害硬水和软水的检验: 肥皂水法:泡沫少,有大量浮渣有大量泡沫,无浮渣可用肥皂水来区别硬水和软水;硬水浪费肥皂探究活动三:硬水与软水硬水软化的方法煮沸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装置中导管很长,它起什么作用?
冷凝作用4、蒸馏法5、消毒法新型的绿色净水消毒剂:
高铁酸钠(Na2FeO4) 传统消毒剂:氯气(Cl2),漂白粉交流讨论沉淀
过滤
吸附
蒸馏
消毒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一、水的净化常用方法1、静置沉淀法:简单除去水中沉淀。2、吸附沉淀法:除去水中悬浮物及沉淀3、过滤法:较好除去水中不溶杂质。4、蒸馏法:较好除去水中可溶杂质。净化程度 二、硬水与软水 1、定义:硬水——含钙、镁离子比较多的水。软水——含钙、镁离子比较少的水。2、区别方法:肥皂水法3、硬水软化方法:煮沸、蒸馏等 5、消毒法:除去水中细菌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板书设计二、硬水与软水 课后拓展自制简易净水器五、课后反思1、构建科学探究环节,突出学生主体性 。五、课后反思2、创设学生活动实验,培养思维创新性 ①简单有效②安全方便 ③绿色环保五、课后反思3、关注化学社会发展,凸显社会责任性 ①从生活走进课堂 ②从课堂走向社会 ③关注生命的价值 ④关注可持续发展 五、课后反思1、课堂时间把握不足五、课后反思2、实验探究中部分学生没有主动参与 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