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数列”教学设计
江西省樟树中学 杨建华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等比数列第一课时。从内容上讲,是等差数列的类比延伸,也为下节课等比数列的求和及应用打下基础。主要内容是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及应用,等比数列的单调性分析。在讲课过程中渗透类比与化归,函数与方程,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2)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1、等比数列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教学难点:等比数列“等比”的理解、把握和应用。
二、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能够应用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能推导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能利用通项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2)了解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等比数列的教学中,采用类比的方法,实例演示的方法,数形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认识和体会数学思想在研究新事物性质中的作用。(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法分析
针对“等比数列”概念较为抽象的特点,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体会等比数列的特点,并引导学生由等差数列定义类比得出等比数列定义。在通项公式的得出上,引导学生用归纳类比的方法得出。在通项公式应用方面,让学生体会化归与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验用纸条
五、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引入新知
问题提出:将一张1米长普通材质的纸条反复对折,最多可以对折几次?
通过实验发现:普通材质的纸对折一般不超过8次。这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这一折纸实验相关的数学知识——等比数列。
在刚才折纸实验中,得到两个数列。
厚度方面:每对折一次,厚度变为原来的2倍。
得到数列:1,2,4,8,16,32,……
长度方面,每对折一次,长度变为原来的 倍。
得到数列: 1,,,,,,……
2、类比得出等比数列的定义
抽象概括: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作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q≠0)
用数学式子来表示:
我们刚才得到的两个数列都是等比数列,公比分别是2和,
3、概念理解,合作探究
(1)等比数列中有为0的项吗?公比q为什么不为0?
(2)公比为1的数列是什么数列?
(3)常数列都是等比数列吗?
(4)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存在吗?
4、例题讲解,巩固概念
例1:以下数列中,哪些是等比数列?
(1) 1,,,,;
(2)1,1,1,…,1;
(3)1,2,4,8,12,16,20;
(4) ,,,…,.
5、归纳类比,探究新知
该公式也可由迭乘法得出。
6、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例2:一个等比数列的首项是2,第2项与第3项的和是12,求。
解: 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公比为q,则由已知,得
①
②
将①式代入②式,得,q2+q-6=0
解得: q=-3或q=2
当q=-3时,=2×(-3)7=-4374
当q=2时,=2×27=28=256
所以, =-4374或 =256
小结:通项公式的应用:(1)、q、n、四个元素中可知三求一。
(2)涉及多个已知条件时,可根据通项公式列方程组解决。
7、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课本P23 练习1
2、课本P25 练习1、2
8、追踪成果,深入探究
现在我们来解释开篇实验中折纸一般不超过8次的原因:给出数列=2n-1,及= 的图像,可以看出,当折纸次数增加时,厚度增加得非常快,折叠长度缩短得也非常快。
当厚度超过折叠长度一半时,折纸就无法进行
由此可见,有的等比数列具有与指数函数相关的增减性,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等比数列都有增减性呢?不一定,展示摆动数列=(-1)n的图像及常数列=7的图像,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当q>0且q≠0时等比数列才具有单调性。
结合的正负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等比数列增减性的相关结论。
9、内容小结,体会思想
(1)定义: ,体会类比思想
(2)通项公式: 及应用,体会归纳类比思想,化归思想,方程思想
(3)图像及其单调性,体会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10、课后作业,检验成果
课本P30,A组1,2,3,4,6。
11、课后思考,能力拔高
(1)“生态中国,绿色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森林覆盖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2%,处于较低水平,预计到2030年森林面积要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即达到24%),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要实现上述目标,从2013年到2030年森林覆盖面积年平均增长率至少要为多少?
(2)数列是项数相同的等比数列,则
仍是等比数列吗?
(3)任意给定两个数,能否总在它们之间插入一个数,使这三个数构成一个等比数列。如果能,它们需满足什么条件?
课件14张PPT。等比数列江西省樟树中学 杨建华在刚才折纸实验中得到两个数列:
厚度方面:
得到数列:1,2,4,8,16,32,……创设情境公比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 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 .这个常数叫作 的 , 通常用字母比表示.差用数学式子表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公差公差公比概念理解,合作探究:(1)等比数列中有为0的项吗?公比q为什么不为0?(2)公比为1的数列是什么数列?(3)常数列都是等比数列吗?(4)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存在吗?没有!常数列
是,公比q=1例1:以下数列中,哪些是等比数列?解得:方法小结:通项公式的应用:②涉及多个已知条件时,可根据通项公式列方程组解决.等比数列的图象1(1) :1,2,4,8,16,…123452468101214160●●●●●0.511.522.533.540.511.522.533.544.550●●●●0.25等比数列的图象2等比数列的图象3(3) :7,7,7,7,7,7,7,…●●●●●●●●●●●●●●●●●●●●等比数列的图象4(4) :1,-1,1,-1,1,-1,1,…数列单调性分析递增无增减性递减递增递减无增减性内容小结:等比数列作业:课本P30 , A组1,2,3,4,6课后思考题:(1)“生态中国,绿色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森林覆盖面积约
占国土面积的12%,处于较低水平,预计到2030年森林面积要在现有基础上
翻一番(即达到24%),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要实现上述目标,从2013年
到2030年森林覆盖面积年平均增长率至少要为多少?(3)任意给定两个数,能否总在它们之间插入一个数,使这三个数构成一个
等比数列?如果能,这两个数必须满足什么条件?敬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