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1 名著阅读《水浒传》(古典小说)
课本知识总结与典型例题
【1 基本知识点扫描】
【书籍基本信息】 作者:施耐庵 朝代:明代
【书籍的地位】 典型设问:为什么说《水浒传》是一本奇书? 《水浒传》为“造反者”树碑立传,渲染他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主要内容概括】 典型设问:《水浒传》主要讲了什么? 作为一部英雄史诗般的小说,《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 终失败的全过程。小说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作品特点】 典型设问1:本书的艺术手法/艺术特点/文章特点/作品特点是什么? 答题策略1:课本知识点内容、材料语段情节结合 典型设问2:文本用了……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答题策略2:书上的知识点、结合书中相应的情节或语段、效果句
【作品特点1】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文中人物大都形象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中尤以宋江、吴用、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等人最具神采。作者在塑造这些粗豪、侠义的人物时,非常注意表现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 如鲁智深和李逵,同是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共性),但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个性)。 如林冲和武松,同是小说浓墨重彩刻画的人物,又都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共性)但林冲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武松则是个下层侠义之士,崇尚的是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个性)
【作品特点2】结构很有特点:作者采取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 前四十回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第七十回以后,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 效果:这使小说环环相扣,线索分明。
【作品特点3】语言很有特点:语言上,《水浒传》用的是古代白话。 特点/效果:质朴生动,洗练明快,富有表现力。 典例分析:“景阳冈武松打虎”一节,写武松 “一步步上那冈子来。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 分析示例:这几句描写,既点出了老虎出来觅食的时间,又写出了人物惶恐不安的心境,还渲染出恐怖悲凉的气氛,读起来令人毛骨悚然。质朴生动,洗练明快,富有表现力。
【2 阅读方法指导】
典型设问:阅读《水浒传》等古典小说时,有什么方法?
答题策略:根据语段/题意回答
课本知识点
结合语段/题意
结合书中的例子
课本知识总结:
元末明初,一向被排斥在主流文学之外的小说,终于在文学的舞台上显示出强大的活力。今天我们读《水浒传》这类古代白话小说,仍能深切地感受到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方面不可磨灭的光彩。
①把握题材特点。早期长篇白话小说,都是从国家政治、社会批判的角度来立意构思的,展现的是宏大的社会历史背景,很少涉及家庭生活和个人情感世界。(例如历史演义《三国演义》、英雄传奇《水浒传》、神魔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些小说,是在几百年民间创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完成的,有着明显的“说书人”痕迹,具有英雄传奇色彩。直到清代的《儒林外史》和《红楼梦》,才有了更多的个人生活场景描写和人物心理刻画。
②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手法。
(I)由于受到讲史和说书的影响,早期长篇白话说一般采取单线结构,即用一条线索把若干个故事连缀起来,顺时叙述。效果:逻辑清晰,符合人们认知规律
(II)在情节设计上,善于设置悬念、误会,追求离奇巧合;善于在矛盾冲突中推进情节,快速转化场景,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设置悬念有什么作用?)。
(III)在叙事角度上,一般采取全知全能的视角。(第三人称视角的效果:不受时空限制,更加客观)。
③分析人物形象。早期长篇白话小说,人物有类型化的倾向,部分人物又有各自的特点。
效果: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富,使其性格跃然纸上。
如《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奸诈、刘备的仁厚、诸葛亮的多智、关羽的忠义、张飞的好勇等,无不个性鲜明,呼之欲出。再如《水浒传》成功塑造的人物形象就有几十个。即使是同类性格的人,也有着不同的精神特质。如同样是粗鲁,鲁智深是性情急躁,史进是年少轻狂,李逵是朴厚鲁莽,武松是豪气难羁。
④体会语言风格。早期长篇白话小说,都是在宋元以来民间故事和说书底本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小说的人物语言贴近当时的生活,活灵活现。多为白描式。
效果:使语言贴近当时的生活,活灵活现,简洁洗练,极富表现力,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文章更加生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如武松被发配到孟州,在牢房中不肯行贿,差拨恼羞成怒道:“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直须要我开口说。你是景阳冈打虎的好汉,阳谷县做都头,只道你晓事,如何这等不达时务!你敢来我这里,猫儿也不吃你打了!”这种俚俗而又生动的语言,在后来的文人小说中已不多见。另一方面,早期白话小说毕竟是由文人雅士最终加工完成的,它的叙事、描写语言,多是白描式的,简洁洗练,极富表现力。
【3 专题探究】
常见考察方式:在名著阅读题中,采取“任务驱动式”试题。
专题一:探究《水浒传》中的情节
描写武松的就有“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梳理其中的情节,尝试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来。
在探究本专题时,可以通读文章或参考教辅,将情节熟记于心。
专题二:为《水浒传》人物立传【结合小作文】【结合八上传记知识】
《水浒传》的最大艺术成就是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的英雄人物形象。这些梁山好汉号称“一百单八将”,如宋江、吴用、林冲、鲁智深、武松......无不有血有肉,个性鲜明。找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一个,记录下他的人生轨迹、英雄事迹和个性特征,为人物写一篇小传。
小传通常采用时间顺序,篇幅有限,不能详尽记叙人物一生,但是需要大致介绍生平,可抓住关键事件、典型经历全面展示人物的思想特征,叙述时注意理性客观。
鲁智深,本名鲁达。智深是他的法名。因原先官为提辖,所以又称鲁提辖。他慷慨大方,嫉恶如仇。他鲁莽,但不失冷静,是一个粗中有细、豁达明理的人。他因郑屠欺辱金氏父女,便有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佳话。后为躲官司而逃往五台山为僧,长老赐其法名智深。他因两次醉酒闹事,而被荐往大相国寺。在那里他教训了常来滋事的泼皮。在喝酒之际,他将绿杨树连根拔起,“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由此而来。后来,他为好兄弟林冲得罪了高俅,走投无路的他被逼上了梁山。此后,他与杨志、武松占领二龙山担任大头领,跟随宋江平定“方腊起义”,最终在杭州六和寺圆寂。他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嫉恶如仇的性格展现出当时社会的矛盾与人们对英雄的崇拜。
专题三:分析章回体小说的艺术特点
《水浒传》是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写成的章回体小说,讲究故事的曲折和完整,井然有序,每个英雄人物的故事都有其相对的独立性(章回体小说的特点)。通读小说,看看这部古典小说在结构、人物刻画、语言等方面具有哪些特点,选择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文字。(可以结合阅读方法指导)
示例:语言上——早期章回体小说,都是在宋元以来民间故事和说书底本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小说的人物语言贴近当时的生活,活灵活现。如武松被发配到孟州,在牢房中不肯行贿,差拨恼羞成怒道:“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直须要我开口说。你是景阳冈打虎的好汉,阳谷县做都头,只道你晓事,如何这等不达时务!你敢来我这里,猫儿也不吃你打了!”这种俚俗而又生动的语言,在后来的文人小说中已不多见。另一方面,早期白话小说毕竟是由文人雅士最终加工完成的,它的叙事、描写语言,多是白描式的,简洁洗练,极富表现力。
示例:人物形象——早期章回体小说,人物有类型化的倾向,部分人物又有各自的特点。人物形象更加丰富,使其性格跃然纸上。如《水浒传》成功塑造的人物形象就有几十个。即使是同类性格的人,也有着不同的精神特质。如同样是粗鲁,鲁智深是性情急躁,史进是年少轻狂,李逵是朴厚鲁莽,武松是豪气难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