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积累“缀、股”等相关文言词汇,掌握特殊的文言现象。
2.多视角讲故事,在一波三折的情节中,理解屠户与狼的形象。
3.品读重要语句,探讨文章主旨,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重难点:
1.积累相关文言词汇,了解特殊的文言现象。
2.根据情节讲故事,在一波三折的情节中,理解屠户与狼的形象。
3.品读重要语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过程:
1. 导入
你能说出关于狼的成语吗?
预设:狼狈为奸,狼子野心,狼吞虎咽,引狼入室……虎狼之威(比喻军队的强大,战斗力的强大)
板书:狼狈为奸,狼子野心,虎狼之威
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蒲松龄笔下的狼?
设计意图:把握狼得传统形象,引出课文内容。
2. 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文言文,同学们在预习的过程中有遇到不能理解的词句吗?
预设:学生自由提问(板书随学生讲而写)
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课文。
齐读课文。(如字音或停顿的问题,再板书落实。)
设计意图:扫文言词汇理解障碍,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3. 情节梳理
(1)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抓住关键字词,把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预设:看图找规律,波浪线上下,主语一致,填写关键词
根据思维导图,我们能说出与课文相对应的语句吗?
师生一起说,说不出来可以看书。
小结:小说虽然篇幅短小,但故事情节却是一波三折。
(2)多视角讲故事
你能根据上图,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吗?请根据思维导图中的情节变化,以狼或屠户的口吻,将故事讲给同伴听(可加入合理的想象)。
预设:狼的口吻;屠户的口吻
小结:我们会发现,想象使故事情节更加精彩,而且用不同的口吻来讲同一个故事收获是不一样的。
设计意图:通过复述,在把握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故事内容的丰富性以及小说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
4.探究学习
如果说蒲松龄是个很会写故事的人,那同学们也是很会读故事,讲故事的人啊!那老师把情节做一些改动,你觉得如何?
预设:不好,没有了一波三折的情节变化。
师:但是我觉得这样改屠户的形象更加英勇,反正最后两头狼都要死的。
……
请同学们细读课文,结合具体的字、词、句,说说狼与屠户的形象。
预设:狼形象品析。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缀”突出狼的紧追不舍, “甚远”是很远的意思,要随到人烟稀少的地方,可见狼的狡猾,狼的穷追不舍,也看出屠户处境危急,暗藏杀机。(学生个读体会)日已西沉,四周寂寥无人,寒意彻骨,忽有两狼影紧随,屠户心中惧意犹升。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一狼止,一狼仍从,并驱如故,有策略地追随,狼有很合作意识,狡猾,贪婪。(合作朗读,师读屠户的动作,生读狼的部分)这两头狼真是阴魂不散啊!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径”,是直接的意思,一狼直接走开,有麻痹屠户之嫌,“似”好像,有假装之意,“甚”很,放在“暇”后面,起强调作用,神情悠闲得很,现代汉语中“开心得很”。“径/犬/似/甚”,装腔作势,有阴谋。
“一狼洞其中,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意”想要的意思,写出的两狼的伎俩,狡诈。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悟”明白,两狼伎俩。与前文中哪些句子相对应?“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盖”,原来是,有恍然大悟的意思。
小结:作者用“黠”/“变诈”来形容狼,巧变诡诈,狡猾,含有内心险恶、耍弄小聪明来伪装之意。
屠户形象品味。
“屠惧,投以骨”、“屠大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屠户从侥幸投骨到持刀僵持到刀劈狼首,完成了一个人被逼入绝境后的心理转变过程,从妥协退让到勇于斗争。(屠惧——屠大窘——屠暴起,注意朗读,补白,想象屠户的心理)
所以蒲松龄刻画的不是一个生来就无所畏惧、机智无双、镇定果断的屠户形象,而是一个在处境(情节)变化中为了保全性命生出的勇气、冷静、果断、机智的屠户形象。(狭路相逢,勇者胜。)
小结:在一波三折的情节变化中,狼和屠户的形象才变得鲜活丰富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压缩情节,提炼关键字词,深入体会小说在故事情节的摇摆中凸显人物形象这一特点。
5.主旨探究
从这故事中,我们能获得怎样的启示?在这篇课文的预习当中有这样一段话:人与动物之间也有争斗。描述这类关系的作品,有的旨在突出人的力量,有的为了反衬人的渺小,还有的则在人与动物的对比中揭示人性。这个故事,要向我们传达什么呢?
预设:生自由讲述
追问:作者想向我们传达什么呢?
预设: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止”只是,作者认为狼虽狡猾,但在人面前,也只不过是增加了笑料罢了。
师:你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最后一句话。(生齐读。)
师:老师将这句话,做了一些改动,你觉得如何?
预设:语气词不能删去,体现出作者轻蔑嘲讽的语气。
作者不仅仅是要写狼,更是要写像狼一样的人,正如蒲松龄在《梦狼》中写道: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郭沫若评《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里得“虐”指得就是暴虐的官吏。
设问句,引起读者的思考。
师:再读句子,读出轻蔑嘲讽的语气。(学生自读感受/齐读感受)
小结:在蒲松龄的作品中,写“狼”的故事其实不止这一篇,我们看课下注释1,他的狼系列有《狼三则》,还有一篇《梦狼》,都是寄予了作者的深意的。
设计意图:着重品读关键语句,体悟小说主题。
6.结束
我们再来看看同学们说的成语,符合蒲松龄笔下的“狼”,形象吗?
预设:狼子野心,狼狈为奸,虽然狈没有出现,但是说他们做坏事这一点是一样的。
追问:在其他的一些文学作品中,有不一样的形象吗?
预设:《狼图腾》……
师:草原狼,狼是草原民族勇猛,强悍的象征,它是草原民族的精神图腾;狼是人类亲密的朋友。
老师给大家推荐几本书,让大家可以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狼,了解狼与人类,了解我们的大自然。
《聊斋志异》(《梦狼》《狼三则》)
《狼图腾》(作者:姜戎)
《狼王梦》(作者:沈石溪)
《旷野的呼唤》(作者:杰克· 伦敦)
设计意图:照应导入环节,丰富狼的形象,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中人与动物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