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沪教版(全国)化学九上3.1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第2课时)(同步课件+分层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沪教版(全国)化学九上3.1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第2课时)(同步课件+分层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8-24 18:48:47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化学学科
3.1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第二课时)
1.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16g B.16 C.2.657×10-23kg D.1/12g
【答案】B
【解析】A、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不是克,常省略不写,故选项错误;
B、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故选项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不是千克,常省略不写,故选项错误;
D、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不是克,常省略不写,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下列化学贡献与张青莲有关的是(  )
A.测定相对原子质量 B.研发催化剂 C.联合制碱法 D.研究青蒿素
【答案】A
【解析】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联合制碱法是侯德榜的贡献,屠呦呦研究了青蒿素的提取;
故选A。
3.东北师范大学在海水提铀领域取得新突破,已知某种铀原子的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3,这种铀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92 B.143 C.235 D.51
【答案】A
【解析】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的质子数,故铀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2;
故选A。
4.铟原子核外有49个电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15,则铟原子的中子数为(  )
A.164 B.115 C.49 D.66
【答案】D
【解析】由于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9时,其核内质子数也为49,而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15-49=66;
故选D。
5.对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研究,发现在月球蕴藏的资源中最为珍贵的当属氦-3,这是人类梦寐以求的完美能源物质。氦-3原子核由2个质子和1个中子构成,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氦-3原子的质子数为2,所以氦-3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故选B。
6.已知一种锶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那么锶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正确的是(  )
A.38、88 B.38、38 C.38、50 D.50、38
【答案】C
【解析】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由题意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中子数=88-38=50;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38。故选C。
7.关于相对原子质量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真实质量
B.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
C.相对原子质量越大,该原子的质量越大
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种原子质量对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之比
【答案】C
【解析】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的比值,故说法错误;
B、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的比值,规定单位是“1”,省略不写,故说法错误;
C、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的比值,所以可以计算得到两种元素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原子质量越大,则相对原子质量越大,故说法正确;
D、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的比值,不是一种原子的质量和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之比,故说法错误。
故选C。
8.几种原子的结构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 1 0 1
碳 6 6 6
氧 8 8 8
钠 11 12 11
镁 12 12 12
氯 17 18 17
从上表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不同种类的原子, 不同;
(2)同一个原子中, 不一定等于 ;
(3)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比如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
(4) 决定原子种类。
【答案】(1)质子数
(2)质子数 中子数
(4)质子数
【解析】(1)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种类,所以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不同;
(2)原子核内一定含有质子,不一定含有中子,且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例如氢原子核中就不含有中子;
(4)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种类。
1.由于原子质量的数值太小,书写与使用都不方便,所以国际上通常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是1.66×10-27kg,一个硫原子的质量是5.314×10-26kg,则硫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32g B.12 C.16g D.32
【答案】D
【解析】相对原子质量=,则硫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故选D。
2.下列各种原子各1 g,则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H—1,C—12,O—16,Cu—64)(  )
A.氧原子 B.铜原子 C.氢原子 D.碳原子
【答案】C
【解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实际质量是成正比,由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是铜>氧>碳>氢,真实质量也是这一关系,故等质量的各种原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氢>碳>氧>铜,故各种原子各lg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氢原子。故选C。
3.某种钛原子的质子数是22,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个,则这种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
A.26 B.44 C.48 D.70
【答案】C
【解析】钛原子的质子数是22,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个,则中子数为26,相对分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所以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22+26=48。
故选C。
4.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含有c
【答案】C
【解析】A、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种类,且质子带正电荷,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c,说法错误;
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不一定相同,氢原子中质子数是1,没有中子,说法错误;
C、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说法正确;
D、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种类,所有的原子都含有c,说法错误;
故选:C。
5.华为自主研发的芯片突破了美国对芯片技术的封锁。芯片的的主要材料是硅。下列有关硅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硅原子中有15个质子 B.单质硅是由硅原子构成的
C.硅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硅原子的原子核上 D.硅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
【答案】A
【解析】A、原子的原子序数=质子数,硅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4,所以一个硅原子中有14个质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硅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硅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的原子核上,所以硅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硅原子的原子核上,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硅原子的核外有14个电子,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数有8个电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6.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推翻了汤姆森在1903年提出的葡萄干布丁原子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基础。如图是某化学小组描绘的α粒子(带正电)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轨迹a错误 B.通过轨迹c,可推测原子核带正电
C.轨迹b比轨迹d的数量多 D.该实验说明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构成
【答案】D
【解析】A、原子核带正电荷,α粒子带正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因此当α粒子在原子核附近通过时,表现为相斥,运动轨迹不可能是a,因此a不可能是α粒子(带正电)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故正确;
B、α粒子带正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因此当α粒子在原子核附近通过时,表现为相斥,所以通过轨迹c,可推测原子核带正电,故正确;
C、由于原子中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却很大,所以a粒子遇到原子核就会发生偏向,例如c和d;因为原子的核外电子质量很小,但所占的体积却很大,电子的质量小的可以忽略不计,所以a粒子可以直接穿过去,例如b;所以轨迹b比轨迹d的数量多,故正确;
D、该实验只能说明原子核带正电荷,不能说明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构成,故错误;
故选D。
7.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轰击金箔实验。如图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现象,假如你是卢瑟福的助手,请你和他一起结合现象分析原子内部结构。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 (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偏转。卢瑟福分析说“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你觉得这个“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2)由大多数α粒子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这一现象,可以推测原子核的 。
(3)后来的实验中你们又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种微粒从氮原子中被打出,而α粒子留在了原子核中,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请你分析推测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 。
【答案】(1)不会 原子核
(2)体积很小
(3)质子
【解析】(1)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α粒子在各个方向受力平衡,就不会发生大角度偏转;
在原子中原子核很小,但原子的质量大部分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这个“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核;
(2)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绝大多数u粒子没有收到力的作用,进而说明大多数α粒子穿过的地方没有大质量或带电荷的微粒存在,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可以推测原子核的体积很小;
(3)氧原子与氮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氧原子有8个质子,而氮原子有7个质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种微粒从氮原子中被打出,而α粒子留在了原子核中,α粒子有2个质子,氮有7个质子,而最终变成的氧原子质子数为8个,故有一个质子被打出。
1.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
①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质量;
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
③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是一个比值;
④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⑤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⑥一般化学计算常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③⑤⑥
【答案】D
【解析】①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该项错误;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碳-12)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该项错误;③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是一个比值,该项正确;④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是一个比值,它的单位是“1”,一般不读出也不写出,该项错误;⑤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该项正确;⑥一般化学计算常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该项正确;故选D。
2.已知一个硫原子的质量为m 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32,则一个相对原子质量为152的铕(Eu)原子的质量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两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比等于其实际质量比,故,铕原子质量 =。
故选C。
3.科学家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原子,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该原子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  )
A.114 B.61 C.175 D.289
【答案】B
【解析】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114,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故中子数=289-114=175,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175-114=61,故选B。
4.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B.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C.质子数一定等于电子数 D.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不一定相等
【答案】C
【解析】A、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故错误;
B、氢原子核中没有中子,故错误;
C、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电子数,故正确;
D、原子核所带电荷来自于质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一定相等,故错误。
故选C。
5.是指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8个中子的碳原子,则所指的氦原子核内(  )
A.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
B.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
C.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
D.含有3个中子,没有质子
【答案】A
【解析】是指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8个中子的碳原子,则所指的氦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1个中子,故选:A。
6.学习化学,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世界。
Ⅰ原子的构成。
(1)1911年,卢瑟福等人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用一些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而极少数α粒子发生反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填字母序号)。
A.多数α粒子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核的体积很小
B.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偏转,说明原子核带负电
C.极少数α粒子发生反弹,说明原子核的质量很大
(2)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即氦-4)轰击氮原子,结果有种微粒从氮原子被打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 。
(3)从原子变化上看,上述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不同点是 。
Ⅱ原子质量的计量。
(4)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kg,一个铜原子的质量为nkg,铜原子核外有a个电子,则铜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5)已知钾原子质量约等于一个碳-12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12)质量的3.25倍,则钾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答案】(1)AC
(2)质子
(3)在核变化中原子本身发生了变化,而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本身不变
(4)
(5)39
【解析】(1)A、多数α粒子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是因为原子内部有相对较大的空间,说明原子核的体积很小,A说法正确;
B、少数a粒子发生较大角度偏转,是因为原子内部有带正电荷的微粒,同性相斥,说明原子核带正电,B说法错误;
C、极少数a粒子发生反弹,是因为原子内部有体积小质量大的微粒,说明原子核的质量很大,C说法正确,故选AC;
(2)高能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种微粒从氮原子中被打出,而α粒子(具有2个质子)留在了氮原子(具有7个质子)中,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8个质子),决定原子种类的是质子数,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因此打出了一个质子,故填:质子;
(3) 从物质的变化上看,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相同点是都产生了新的物质;从原子的变化上看,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不同点是在核变化中原子本身发生了变化,而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本身不变,故填:在核变化中原子本身发生了变化,而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本身不变;
(4)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kg,一个铜原子的质量为nkg,则铜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5)已知钾原子质量约等于一个碳-12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12)质量的3.25倍,设一个碳-12原子质量为m,则钾的相对原子质量为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2张PPT)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3.1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01
02
能利用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认识原子的构成;
03
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认识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及其应用。
A+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01 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事物之间的异同点
01 知道原子的构成,掌握三种微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
02 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单个原子是不是就是一个简单的实心球体?是否由一些更小的微粒构成?  
课堂导入
人类对原子的认识
古代的原子思想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学者提出万物由“原子”构成
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有类似的微观粒子观念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
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
原子的现代定义
科学家沿用“原子”名称来表示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
【拓展视野】
人类对原子的认识
原子的直接观测
20世纪80年代,借助先进技术使“原子”观测成为可能
我国科学家在硅晶体表面移动原子
原子操控和成像技术
X射线获得高分辨率的原子图像
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
【拓展视野】
原子的构成
01
探究新知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孙确认了所有原子都含有带负电荷的电子,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
科学史话:人类对原子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
汤姆孙
【交流讨论】
1911年,α 粒子(带正电荷)轰击金箔实验
卢瑟福
①大多数 α 粒子能穿透金箔,未发生偏转
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② 一小部分 α 粒子发生偏转
原子内有带正电的微粒
③极少数 α 粒子被弹了回来
该微粒体积小、质量大
【交流讨论】
碳原子结构
+
+
+
+
+
+
-
电子
-
-
-
电子
中子
质子
原子核
原子核非常小,原子核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
原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一、原子的构成
1. 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
1个质子带
1个单位正电荷
质 子
(不带电)
中 子
原子核
带正电
1个电子带
1个单位负电荷
核外电子
由于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呈电中性
2.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一、原子的构成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 1 0 1
碳 6 6 6
氧 8 8 8
钠 11 12 11
氯 17 18 17
3. 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4. 原子中不一定都含有中子
氢原子中没有中子
一、原子的构成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 1 0 1
碳 6 6 6
氧 8 8 8
钠 11 12 11
氯 17 18 17
5. 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6. 不同种原子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一定不相等。
一、原子的构成
粒子种类 电 性 质 量
质 子 1个单位正电荷 1.6726×10-27kg
中 子 不带电 1.6749×10-27kg
电 子 1个单位负电荷 质子质量的1/1836
7.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一、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
02
探究新知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2657kg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1993kg
= 2.657×10-26 kg
= 1.993×10-26 kg
数值很小,运用和书写都不方便
O
C
不同原子所含的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数目不同,所以质量也不相同。
二、相对原子质量
碳原子
碳原子的1/12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
碳原子质量的1/12
该原子(A)的质量
二、相对原子质量
1. 定义: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称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 表达式: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一般省略不写,数值通常用整数。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8 O

16.00
———
———
———
———
原子序数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相对原子质量
二、相对原子质量
17 Cl

35.45
29 Cu

63.55
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出氯元素、铜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计算时如无说明,Cl取35.5,Cu取64
二、相对原子质量
张青莲(1908-2006)
江苏常熟人,著名化学家。80年代以来系统地进行了原子量的精密测定工作:
1983年当选国际原子量委员会委员;
1991年精确测定了铟(In)的相对原子质量;
1993年精确测定了锑(Sb)的相对原子质量;
1995年精确测定了铈(Ce)和铕(Eu)的相对原子质量。
科学史话:张青莲与相对原子质量
二、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0 1
碳 6 6 12
氧 8 8 16
钠 11 12 23
二、相对原子质量
3.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相对分子质量
03
探究新知
例:计算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 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Mr(H2O)= 1×2 + 16 = 18
2. 计算格式:
等于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三、相对分子质量(Mr)
1. 定义:
挑战一:计算 Ca(OH)2 的相对分子质量
= 40 + (16+1)×2 = 74
挑战二:2N2 的相对分子质量
= 2 × (14×2) = 56
挑战三:2H2O 的相对分子质量
= 2 × (1×2 + 16 ) = 36
注意事项:
1. 准确理解化学式右下角和化学式前数字的意义。
2. 元素符号之间用“+”号,元素符号与对应数字之间用“×”号。
三、相对分子质量(Mr)
3. 计算方法:
知识总结
课堂练习
1.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一个实心的球体
B.所有原子的原子核内都有质子和中子
C.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显电性相同
D.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
D
课堂练习
2. 钛的熔点高、密度小、抗腐蚀性能好,在航天工业和化学工业中用途广泛。已知钛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22,中子数为 26,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48 B.26 C.22 D.4
C
课堂练习
3. 钚(Pu)是航天和国防领域中重要的核原料,其质子数为 94 ,中子数为 150 。下列关于钚原子的判断错误的是( )
A.核外电子数为 56
B.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相对原子质量为 244
D.实际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之比为 244∶12
A
课堂练习
4. 稀土元素有“工业维生素”的美誉,镥是其中的一种。已知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1,相对原子质量为175,则镥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
71
104
71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化学学科
3.1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第二课时)
1.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16g B.16 C.2.657×10-23kg D.1/12g
2.下列化学贡献与张青莲有关的是(  )
A.测定相对原子质量 B.研发催化剂 C.联合制碱法 D.研究青蒿素
3.东北师范大学在海水提铀领域取得新突破,已知某种铀原子的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3,这种铀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92 B.143 C.235 D.51
4.铟原子核外有49个电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15,则铟原子的中子数为(  )
A.164 B.115 C.49 D.66
5.对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研究,发现在月球蕴藏的资源中最为珍贵的当属氦-3,这是人类梦寐以求的完美能源物质。氦-3原子核由2个质子和1个中子构成,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 B.2 C.3 D.4
6.已知一种锶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那么锶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正确的是(  )
A.38、88 B.38、38 C.38、50 D.50、38
7.关于相对原子质量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真实质量
B.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
C.相对原子质量越大,该原子的质量越大
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种原子质量对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之比
8.几种原子的结构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 1 0 1
碳 6 6 6
氧 8 8 8
钠 11 12 11
镁 12 12 12
氯 17 18 17
从上表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不同种类的原子, 不同;
(2)同一个原子中, 不一定等于 ;
(3)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比如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
(4) 决定原子种类。
1.由于原子质量的数值太小,书写与使用都不方便,所以国际上通常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是1.66×10-27kg,一个硫原子的质量是5.314×10-26kg,则硫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32g B.12 C.16g D.32
2.下列各种原子各1 g,则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H—1,C—12,O—16,Cu—64)(  )
A.氧原子 B.铜原子 C.氢原子 D.碳原子
3.某种钛原子的质子数是22,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个,则这种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
A.26 B.44 C.48 D.70
4.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含有c
5.华为自主研发的芯片突破了美国对芯片技术的封锁。芯片的的主要材料是硅。下列有关硅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硅原子中有15个质子 B.单质硅是由硅原子构成的
C.硅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硅原子的原子核上 D.硅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
6.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推翻了汤姆森在1903年提出的葡萄干布丁原子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基础。如图是某化学小组描绘的α粒子(带正电)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轨迹a错误 B.通过轨迹c,可推测原子核带正电
C.轨迹b比轨迹d的数量多 D.该实验说明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构成
7.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轰击金箔实验。如图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现象,假如你是卢瑟福的助手,请你和他一起结合现象分析原子内部结构。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 (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偏转。卢瑟福分析说“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你觉得这个“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2)由大多数α粒子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这一现象,可以推测原子核的 。
(3)后来的实验中你们又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种微粒从氮原子中被打出,而α粒子留在了原子核中,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请你分析推测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 。
1.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
①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质量;
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
③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是一个比值;
④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⑤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⑥一般化学计算常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③⑤⑥
2.已知一个硫原子的质量为m 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32,则一个相对原子质量为152的铕(Eu)原子的质量为(  )
A. B. C. D.
3.科学家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原子,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该原子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  )
A.114 B.61 C.175 D.289
4.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B.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C.质子数一定等于电子数 D.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不一定相等
5.是指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8个中子的碳原子,则所指的氦原子核内(  )
A.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
B.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
C.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
D.含有3个中子,没有质子
6.学习化学,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世界。
Ⅰ原子的构成。
(1)1911年,卢瑟福等人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用一些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而极少数α粒子发生反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填字母序号)。
A.多数α粒子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核的体积很小
B.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偏转,说明原子核带负电
C.极少数α粒子发生反弹,说明原子核的质量很大
(2)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即氦-4)轰击氮原子,结果有种微粒从氮原子被打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 。
(3)从原子变化上看,上述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不同点是 。
Ⅱ原子质量的计量。
(4)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kg,一个铜原子的质量为nkg,铜原子核外有a个电子,则铜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5)已知钾原子质量约等于一个碳-12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12)质量的3.25倍,则钾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