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 课件(1)

文档属性

名称 扬州慢 课件(1)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15 08:49:26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瘦西湖
瘦西湖钓鱼台
五亭桥
大名鼎鼎的二十四桥
扬州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特别是隋朝时期,扬州已是最繁华的商市之一。隋炀帝又在瓜洲开通了大运河,使扬州的对外贸易异常昌盛,更加带动了扬州的繁荣。唐代,国力强大,扬州的发展也达到了极盛的巅峰。扬州在江淮之带有“富甲天下”的美称。
扬州地当要冲,多富商大贾。
《旧唐书·地理志》
扬州富庶甲天下。
《资治通鉴》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http://cs.ustc./csli/cloud/cloud/mingjia/32/yangzhouman.mp3
学习目标:
1、了解姜夔及其词风;
2、学习虚实结合、化用诗词、对比、反衬等表现手法及拟人等修辞手法;
3、体味诗人为国家的残破以及人民的不幸而极其沉痛的心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姜 夔 (1155 — 1209)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西鄱[pó]阳人,布衣终生,以清客身份周游四方,常作达官贵人坐上客。擅长写词,尤精通音律,其词作多咏物纪游,但也暗寓国家分裂、江河变异之慨。由于讲究音律和锤炼字句,其作品精工典雅,意蕴谐婉。
宋高宗在位期间,金兵曾两度大规模进攻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占领扬州,大肆烧杀掳掠,扬州被洗劫一空。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又大举南侵,扬州再度遭受洗劫。
在第二次洗劫后的15年(1176),21岁的诗人途经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的扬州萧条景象,感慨今昔,抒写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荒凉残破景象的哀思。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冬至
雨后或雪后放晴
满眼
军营中发出的号角
悲怆的样子
《诗经·王风》的篇名。周幽王残暴无道,犬戎攻破镐hào京,杀死
周幽王,西周覆灭。周平王东迁洛邑,是为东周。东周初年,有王朝大夫经过西周故都镐京,看到宗庙宫殿均已毁坏,尽是禾黍,彷徨不忍离去,就作了此诗。后以黍离表示国家破败、昔盛今衰的感慨。
于是
创制

认为
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
写作时间
扬州景象
抒发情感
淳熙丙申至日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四顾萧条,寒水自碧。
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感慨今昔
有《黍离》之悲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扬州是淮南东路的著名都会,竹西亭是著名的风景区,初次到扬州做短暂的停留。经过春风吹遍了的扬州十里,都是青青的荠麦。自从金兵进犯长江流域地区洗劫扬州,人们看到劫难之后,荒废的池苑,高大的乔木,至今还厌恶谈论那场侵略战争。天色渐渐进入黄昏,寒风中,凄凉的号角全都回荡在扬州这座空城。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思考:在上片中,诗人写了哪些意象来表达“黍离之悲”?
答:列意象(1)诗人写了“青青荠麦”、“废池”、 “乔木”、“黄昏”、“凄清的号角”、“寒风”、“空城”等意象,
描意境(2)营造一幅凄清荒凉的扬州图景,
析感情(3)表达诗人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悲伤之情。
描绘图景画面→概括氛围特点→传达思想感情
(今)
荠麦青青
废池乔木
黄昏
清角吹寒
(昔)
淮左名都
竹西佳处
春风十里
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指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指杜牧《遣怀》诗,其中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诗句。
二十四桥,扬州城内古桥,即吴家砖桥,也叫红药桥。《扬州画舫录》引《扬州鼓吹词 序》说:“是桥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有卓越的鉴赏,料想今天,重来此地一定吃惊。即使“豆蔻”词语精工,青楼梦的诗意美好,也很难表达他深深的悲怆。二十四桥仍然还在,却桥下江中的波浪浩荡,凄冷的月色,处处寂静无声。怀念桥边的红芍药,可每一年知道它替什么人开花繁生!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思考:下片中,诗人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抒发主旨?
答:指出手法(1)主要通过化用典故的手法来抒发主旨。
怎样运用(2)诗人化用了唐代诗人杜牧诗篇中的三
句诗:“豆蔻词”、“青楼梦”、“二十四桥”,既写出扬州昔日的繁华景象,又反衬出眼前扬州萧条凄清的景象。
传达感情(3)表达出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深沉悲伤之感。
指出手法→怎样运用→传达感情
主旨:
本词借用 通过对扬州城如今的荒凉、萧条与昔日的繁华进行 ,以昔日之繁华 今日之萧条,表达对 、物是人非的悲伤之情。
艺术手法:
对比
今昔对比
虚实结合
用典(化用诗句)
昔盛今衰
典故
反衬
1、从手法上看,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项不同一项是( )
A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B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C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姜夔《扬州慢》“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深意是:( )(多选)
A.叹“扬州芍药甲天下”,如今自生自灭,无人欣赏
B.表现了对国家昔盛今衰的伤感
C.遥念恋人的孤寂,抒发离情之苦
D.表现了扬州的寥落,名都的沉沧
作业
背诵并默写本词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2题。
点绛唇 丁未冬过吴松作①
姜 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②,拟共天随住⑤。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注:①吴松:即今吴县,属江苏省。晚唐隐逸诗人陆龟蒙生前隐居之地。②第四桥:即甘泉桥,在吴江城外,以泉品居第四得名。③天随,天随子,唐代诗人陆龟蒙号。陆龟蒙,苏州人,居松江甫里。辛文房《唐才子传》谓其时放扁舟,备书籍、茶社、笔床、钓具等,优游于太湖之上。
1.“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写燕雁之远去,旨在表明什么?
2.试分析“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一句的意境。
1、参考答案:暗喻自己漂泊江湖之感。随云而无心,则喻示自己纯任天然之意。
2、参考答案:这几句怀古伤今,今世如何?只有衰残柳枝当风舞。柳本纤弱,哪堪又残,故其舞也参差不齐,然而仍舞。“舞”字执著有力,苍凉之中,无限悲壮。此一自然意象,实为南宋衰世之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