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4.1 机械运动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章 多种多样的运动
一只老鹰向下俯冲,双爪伸出,从湖中抓起大鱼,振翅飞升。另一只老鹰飞近,伸出双爪抓住大鱼,完成“空中接力”。在这一“空中接力”中,老鹰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我们如何描述老鹰的运动状态呢
一、参照物
运动员运球摆脱防守,手托篮球腾空而起,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篮球被扣入框中。在整个过程中,篮球和运动员的空间位置不断地发生变化。
地平线上升起的月亮、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缓慢爬行的蜗牛等,这些运动物体都有着共同特点,就是它们的空间位置不断地发生变化。我们把物体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运动叫作机械运动(mechanical motion)。上面说到的篮球、月亮、汽车、蜗牛等都在做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直观、最常见的一种运动形式,如浩瀚太空中的天体运动、风驰电掣的列车运行、街道上车来人往、导致地表变迁的地壳板块运动、大气和江河水的流动等。机械运动与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密切。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判断物体是否运动,似乎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例如,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而路旁的房屋则是静止的。事情果真那么简单吗 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呢
思考与讨论
如图4.1-2所示,高铁上的这名学生,车上的人认为他是静止的,但车外的人认为他是运动的。这是为什么呢 这说明了什么
人们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总是先选取某一物体作为参照物(reference object)。相对于这个参照物,如果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判断物体是否运动,首先要选定参照物。
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个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也会不同。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教学楼、树木等物体都是静止的;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这些物体又是运动的。可见,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在生活和科技活动中有很多应用。
二、运动的描述
描述物体的运动有不同的方式。摄影师利用延时曝光,以一条条光带描述了一辆辆汽车的运动轨迹。那么,我们怎样描述机械运动呢
物体从一个位置运动到另一个位置,总要经过一定的路线。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形状,可以将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曲线运动是自然界中物体普遍存在的运动形式,一般来说,直线运动比曲线运动要简单。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我们可以从相对简单的直线运动开始。
思考与讨论
教材P141图所示的情境、请根据运动路线,判断他们是做直线运动,还是做曲线运动。
运动的物体,有的运动得快,有的运动得慢。那么,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赛场上,我们如何比较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快慢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通过的路程,通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快;另一种是比较物体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所用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快。
观看运动员100m赛跑,在运动员都还没有跑到终点前的某一瞬间,他们所用时间相同,跑在最前面的人,跑过的路程长,跑得更快;当运动员都跑到终点时,他们跑过的路程相同,所用时间越短的运动员跑得越快。可见,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必须同时考虑路程与时间两个因素。
思考与讨论
如图4.1-9所示,某同学先后两次参加赛跑,如何比较这两次赛跑的快慢
科学上,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常采用“时间相同,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用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物体的运动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叫作速度(velocity)。用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则速度公式可表示为:
V=
速度可以定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科学上,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常采用“时间相同,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用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物体的运动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叫作速度(velocity)。用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则速度公式可表示为:
V=
速度可以定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单位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秒,符号是m/s,读作米每秒。常用的速度单位还有千米/时,符号为km/h。这两个单位的关系是:
1m/s=3.6 km/h
例题:非洲羚羊奔跑的速度为20m/s,城市道路上汽车的速度为30 km/h。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思考与讨论
写出比较非洲羚羊和汽车运动快慢的其他方法,并通过计算加以说明。
三、速度的测量
人们研究物体的运动,就要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如人奔跑的速度、汽车行驶的速度、高速列车运行的速度、火箭飞行的速度。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可以从简单的直线运动开始。
探索活动
1.图4.1-11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行驶情况,在坐标图中画出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判断甲、乙两辆汽车在各段时间内速度的特点。
2.让一辆玩具小车从斜面滑下,标记玩具小车每隔相同时间所在的位置,用刻度尺测出各时间段的路程,计算出各段时间内的速度。
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它的速度是不变的。我们把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作匀速直线运动(uniform rectilinear motion)。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是快慢不变的运动。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几乎不变,轨迹近似为直线,通常看作匀速直线运动。
人随电动扶梯的运动可看作匀速直线运动
苹果下落的频闪照片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就叫作变速直线运动(variable rectilinear motion)。在许多情况下,我们不需要精确地考察每一时刻的运动,可以测量某物体通过的某段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根据速度公式求得比值,得知物体这段时间的运动快慢。
1.据图4.1-15计算某同学赛跑过程中不同时间段的速度,判断他在这个过程中的快慢变化情况。如何判断这种运动的快慢
探索活动
2.在生活中,速度是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量。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必须对交通工具的速度进行限制。你认识如图4.1-16所示的限速标志吗 了解给车辆测速的方法吗 请查阅资料,并与同学交流。
探索活动
四、速度的应用
根据速度公式v=,如果我们测得速度、路程、时间三个量中的任意两个量,就可以利用这个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计算出第三个量,帮助我们解决遇到的一些问题。
例题:为了交通安全,城市中许多道路都画有斑马线,在斑马线的两侧装有红绿灯。某人过斑马线前看到绿灯亮的时间还剩6s,斑马线区域的道路宽度为15m。如果他步行的速度为2m/s,那么在绿灯熄灭前他能否穿过斑马线区域
解:根据题意,由速度公式v=,可得s=vt。所以,此人在6s内通过的路程为:s=vt=2m/s×6s=12m因为s小于15m,所以在绿灯熄灭前他不能穿过斑马线区域。
思考与讨论
写出另外两种判断该人能否穿过斑马线区域的方法,请通过计算加以说明。
五、运动与能
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现象。万物都在运动,形式多种多样。生机勃勃的生命运动、划破长空的电闪雷鸣,肉眼看不见的电磁运动,微观世界的粒子运动……都是不同的运动形式。宇宙万物都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着,这些运动使大自然绚烂神奇,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多样的形式,能也有多种形式。天体的运行、河水的流淌、鸟的飞翔、人的行走、蒲公英种子的飘散等,都属于机械运动。这些做机械运动的物体都具有机械能。
奔跑的猎豹
跳水的运动员
飘散的蒲公英种子
人和动物的运动要消耗能,人和动物消耗的能可以从食物中得到补充。可见,食物中储存着能。储存在食物中的能属于化学能。
食材
牛吃草
汽车行驶时需要消耗燃料(如汽油)。燃料燃烧时,将储存在其中的能释放出来,供给汽车运动。汽油、木材、天然气,沼气、煤炭等燃料都储存着能,这种能也属于化学能。
电力机车通电后才能行驶(如图4.1-22所示),家用电器通电后才能工作,机器人通电后才能执行指令,这表明电具有电能。各种发电站能够提供大量的电能,各种电池也能提供方便使用的电能。电能是我们常用的一种能。
用遥控器遥控机器时,遥控器将发出电磁辐射,它具有的能属于电磁能。我们每天看到的光也是一种电磁能。除了可见光外,红外线、紫外线、微波和X射线等都是电磁能的表现形式。
思考与讨论
夏天经常出现雷电交加的天气现象。那么,雷电具有哪些形式的能
不但物体的机械运动需要能,植物、动物、人进行生命活动也需要能。例如,人在读书学习时需要能,在睡觉休息时也要消耗能,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能。
一只兔子和一条小狗从同一地点出发,同时开始向东运动,兔子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中实线部分ABCD所示,小狗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 图象如图中虚线部分AD所示。则小狗的运动速度为 m/s;在前3s内,小狗相对于兔子将向 运动(选填“东”或“西”);第5s到第8s,小狗的速度 兔子的速度(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课堂小练习
【答案】1;西;小于
每年端午节,各地都开展赛龙舟活动,在图中,龙舟急速前进若说运动员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流淌的河水 B.比赛的终点 C.岸上的观众 D.同舟的队员
课堂小练习
【答案】D
【解析】在图中,龙舟急速前进若说运动员是静止的,则它相对选择的参照物位置不变。因为龙舟相对同舟的队员的位置不变,因此参照物为同舟的队员,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如图是小科在研究物体运动时所作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物体做加速运动
B.乙中 B 物体静止
C.乙中A、B两物体在10秒末相遇
D.乙中, B 车在 10秒内路程是100米
课堂小练习
【答案】D
【解析】A.甲中物体做匀速运动,A错误;
B.乙中B物体做匀速运动,B错误;
C.乙中A、B两物体在10秒末速度相等,没有相遇,B在前面,C错误;
D.乙中,B车在10秒内路程是10x10m=100m,D正确;
故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