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学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教学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24 17:4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设计
阶段特征: (三国两晋南北朝)
总体特征:
国家大分裂、民族大交融、江南经济大发展时期。
具体表现:
1.政治上: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分裂中孕育着统一;门阀政治极大的削弱的皇权;民族融合加速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2.经济上:北方农耕经济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南方经济得到开发;庄园经济恶性膨胀,隐匿大量农户,封建国家与地主、寺院争夺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非常剧烈。
3.民族关系上: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出现了民族交融局面,尤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多民族交融成为魏晋时期的重要历史特征;
4.思想文化上:佛、道兴起,冲击儒学,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独行的士人群体形成,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
课程标准:
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
2.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融、区域开发。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社会状况,梳理政权更迭的顺序和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历程;
【唯物史观】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的史实,认识其孕育的统一因素;
【史料实证】分析史料,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把握江南区域经济的发展成就;
【历史解释】结合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影响,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三国两晋时期的民族交融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意义;
【家国情怀】认识汉族与内迁少数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共同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时空坐标: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区域开发、民族交融;
教学难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交融的过程和影响。
教学设计:
本节课内容上承大统一时期秦汉,下接大一统隋唐,虽是我国的一个大分裂时期,但在中国历史占着重要地位。
利用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图片、图示等,了解这一时期的政权更迭历史脉络。
由于内容较多、头绪繁杂、课时有限,在内容上要有所取舍,在三国与两晋中注意核心素养的落实,如对三国鼎立局面和西晋短暂统一的认识;在东晋与南朝中注重南方区域的开发;在十六国与北朝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史料阅读、唯物史观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给予正确评价;用合作探究方式加强学生对民族大交融的理解。
教学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魏晋,是最混乱的时代,也是最辉煌的时代;是最虚伪的时代,也是最真诚的时代;是最黑暗的时代,也是最令人向往的时代。
——《悬崖边的名士》
同学们,你对魏晋南北朝是如何认识的?真实的历史情况又是什么?
一、三国与西晋(秩序崩溃)
1.三国鼎立(220—280年)
(1)背景:
①秦汉时期:国家统一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官僚政治 华夏认同;
②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局面,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2)形成:
①官渡之战基本上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②208年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③魏国:220 年曹丕代汉称帝,定洛阳,国号魏。
④吴国:孙权定都建业,国号吴。
⑤蜀汉:刘备仍用汉的国号,定都成都,史称蜀汉,后世简称蜀。
问题探究: 如何正确认识三国鼎立局面
提示:
(1)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是天下大乱后的局部统一;
(2)三国时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过渡阶段;
(3)为了战胜对方,并存的三个政权都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这为以后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
2.西晋的短暂统一
(1)短暂统一:
①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
②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③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2)西晋的统治(265-316)
①五族内迁:
时间:东汉末到魏晋时期。
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鲜卑。
②八王之乱:
晋武帝司马炎死后,惠帝即位。贾皇后欲独揽大权与辅政大臣杨骏发生矛盾。291年贾皇后杀杨骏,内部发生政乱,先后有8个分封为王的皇族参与其中,历时16年之久,史称“八王之乱”。
3.西晋的灭亡:永嘉之乱
西晋后期匈奴刘汉军攻破晋都、俘虏晋帝、最终使西晋灭亡的历史事件。永嘉之乱后,晋朝统治集团南迁,史称衣冠南渡。
问题思考: 学者认为“西晋是低质量的统一”,结合教材和材料找出论据。
材料一 西晋司马氏是在一批士族官僚的支持下,通过政变而取得政权的。因此建国后自然是保护士族地主利益的。经济上,士族不仅享有依品占田和荫客,而且有的门阀多占土地劳动力也被默许。故西晋一朝奢侈成风。何曾日食万钱,还说“无下箸处”。其子何劭日食二万钱,大族王恺、石崇互比奢侈,王恺用干米糖洗锅,石崇用白蜡当柴。
——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各族内迁以后,与汉人杂处,晋统治者强迫各族人民纳租税,服劳役,还掠卖少数民族人为奴婢。因而各少数民族对西晋统治者“怨恨之气,毒于骨髓”。少数民族首领趁机起兵反抗。
材料三 晋惠帝司马衷毫无执政能力,百姓无粮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观音土,百姓无粟米充饥,他说何不食肉糜
提示:
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秩序大乱。
具体表现:
①宗室争夺中央权力:如“八王之乱”长达16年,社会遭到严重破坏;
②少数民族内迁:即“五胡乱华”,草原文明严重冲击农耕文明;
③北方人民流亡南迁,流民起义,影响了北方经济的发展。
二、东晋与南朝 (秩序再造)
1.东晋的统治:(317-420年)
(1)建立:
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2)特点:士族专权,门阀政治。
(3)灭亡: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篡夺皇位,代晋称帝,改国号宋。
历史纵横: 士族专权
(1)含义:
士族又称门阀,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
(2)原因:
①历史: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②经济:土地兼并严重,经营庄园经济。
③政治原因:皇帝依赖士族支持。
④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为政治保障。
(3)特点:
①政治:按门第分享特权,世代任重要官职;
②经济:自给自足、实力雄厚庄园经济;
③社会: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④文化:崇尚清谈(即不谈国事、不谈民生、空谈玄理),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4)庶族:
不属于士族的家族称庶族(寒门),大多为普通中小地主。
2.南朝:(420—589年)
(1)从刘裕称帝后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4个王朝,合称南朝。
(2)特点:政权更迭频繁、均定都建康.
3.南方经济开发:
(1)原因:
①自然条件: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②社会环境:南方相对安定,北方长期战乱;
③政策:统治者轻徭薄赋,注重经济发展。
④劳动力、技术:北民南迁带来丰富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工具(根本)。
(2)表现:
①农业: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②手工业:缫丝、织布、制瓷、冶铸等都有显著发展;
③商业:以长江沿岸最为活跃,番禺(今广东广州)则是主要的外贸港口。
(3)影响:
①促进江南地区的社会进步;
②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③促进了民族融合.
三、十六国与北朝 (秩序再造)
1.十六国
①内涵:
东晋时,北方先后出现的15个割据政权,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
②淝水之战:
前秦统一北方后攻东晋,表面强大的前秦政权战败后迅速崩溃,奠定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2.北朝
①北魏统一北方:
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
②北魏分裂:
6世纪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东魏和西魏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合称北朝。
3.北魏孝文帝改革(封建化、汉化改革)
(1)背景:
(1)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2)冯太后培养孝文帝学习汉、儒家文化。
(3)宗主督护制使得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税,阶级矛盾尖锐。
(4)民族歧视和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各地人民起义不断。
(2)内容:
前期:冯太后改革:
后期:孝文帝改革:
①政治:迁都城至洛阳,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政策、崇儒学;
②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
③性质:
自上而下的封建化改革,加速封建化进程。
(4)评价:
材料一 (北魏)南迁,革夷从夏(注:即孝文帝改革)。于是中朝江左,南北混淆,华壤边民,虏汉相杂。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
材料二 北朝的强盛来自……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三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精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
提示:
积极:
(1)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
(2)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3)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局限性:
①全面汉化,使鲜卑族丧失了一个民族的独立性和主体性;
②摒弃了本民族勇武质朴的尚武精神,削弱北魏的军事实力。
③移植门阀士族制度,严重腐化了尚无文化积淀的鲜卑贵族,销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社会矛盾。导致了北魏分裂、灭亡。
合作探究: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方式和特点。
1.民族交融含义:
既不包含旧族体的消亡,也不包含新族体的产生,而是不同民族在互相的交往交流中,产生的互相交融的一种状态,一种共同性不断增长的过程。民族交融则包含着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意思。
2.交融的方式:
(1)民族迁徙:自东汉以来少数民族不断内迁;西晋时有匈奴、羯、氐、羌和鲜卑五族;北方人民避战乱南迁。
(2)友好往来:魏晋以来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局面,各族人民频繁交往,民族交融进程进一步加快;十六国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后、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3)联合斗争:西晋末年和十六国时期人民生活困苦,迫使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斗争,从而使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4)少数民族统治者推动: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力推动了北方民族交融;西魏北周统治者积极推动民族交融、有效强化内部凝聚力。
3.交融特点:
①以汉化为总体趋势;
②民族交融的内容具有双向性;
③方式具有多样性。
初试牛刀:
1.(2023·广东高考)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官员出身统计表
上表变化反映了( )
A. 江南士族擅权日甚
B. 豪强势力的膨胀
C. 九品中正制的衰微
D. 专制皇权的弱化
正确答案:D.
【解析】 考点:魏晋时期的门阀士族制度。
据表格数据可知,东晋时期与西晋时期相比,参预决策的中央官员中“宗室、外戚”、“寒人”的比例大幅减少,而“高门士族”的比例却大增,反映出士族对中央决策的影响力增强,专制皇权的相对弱化(本质),D项正确;据材料“高门士族占比”,无法体现特指江南士族,两晋时期一直是北方士族掌权,因此排除 A项;从社会阶层的角度看,豪强通过土地兼并等其他手段,门阀士族则是通过掌握文化而世代居官的名门望族,排除B项;C项说法相反,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高门士族维护自身特权的工具,材料恰恰反映了九品中正制盛行,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3·湖南高考)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
A. 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
B. 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 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
D. 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正确答案:B.
【解析】 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南北朝时期。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权互派使节,对使节的要求相近。北朝使节都是汉族士族。结合所学可知,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尤其是孝文帝改革,学习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因此南北政权都有利于对华夏文化的认同,B项正确;材料反映南北政权对华夏文化的认同,而没有进行南北政权的比较,排除A项;南北政权处于对峙局面,而不是和好,排除C项;北朝政权仍然是鲜卑族控制,排除D项。故选B项。
3.(2023·江苏高考)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恢复古代九州之制,“省幽、并州,以其郡国并于冀州”,裁撤本为孙权控制的交州。至建安二十四年,将全国州数始终维持在九个。曹操复古改制的实践体现了( )
A. 魏国在三国中占据优势
B. 大一统思想的历史传承
C. 东汉朝廷政令执行通畅
D. 地方行政层级持续变化
正确答案:B.
【解析】 考点:三国时期——曹操改制。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末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恢复古代九州之制,体现了曹操受汉代大一统思想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三国的对比,排除A项;曹操并不代表东汉政权,排除C项;曹操的改制并没有持续下去,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2·北京高考)汉代某地区“地广人稀”,到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为“民多田少”。这一地区位于下侧示意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正确答案:D.
【解析】 考点: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人民的南迁。
汉代经济重心在北方,南方地广人稀,到了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民南迁,江南地区逐渐发展成为“民多田少”,④位于江南地区,D项正确;①②③不在江南地区,排除A、B、C项。故选D项。
5.(2021·广东高考)汉代设尚书台,其首领是尚书令、尚书仆射。魏晋时期,“事无大小,咸归令、仆”。这一现象说明
A.皇权旁落
B.相权转移
C.地方权力削弱
D.行政效率降低
正确答案:B.
【解析】 考点:君主专制的加强——削弱相权。
根据“事无大小,咸归令、仆”可得出国家大事都掌握在尚书令、尚书仆射,说明魏晋时期相权转移到尚书令、尚书仆射手中,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现象是皇权加强的体现,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材料与效率无关,排除D。
6.(2018·浙江高考)2009年曹操墓的发现,使曹氏及其家人的故事再次成为热议话题,此正是“岁月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在历史记载和民间话本等诸多材料中,曹操形象犹如川戏之“变脸”。研究发现,曹操在戏台上虽是白脸,实是了不起的人物,几个儿子都才兼文武。曹丕多才多艺,会使剑,在宴席前曾以甘蔗代替,击败对手。反而是号称有八斗之才的曹植,武的方面差。有人则分析指出曹植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带兵打仗,只是始终未能获得准许而已。还有研究者认为,曹植之所以渴望上前线,并非真想立功建业,只不过是想离开牢狱式的“封邑”。这说明
A.历史事实的考辨,需要考古学的进展和史学家的价值判断
B.历史诠释需坚守客观立场,力求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
C.历史的基本事实通过各种资料并借助多种研究路径,有可能逐步弄清
D.历史学家应以探究历史之谜为己任,挖掘史实的全部细节为职业要求
正确答案:C.
【解析】 考点:历史史论考察。
历史事实的考辨需要多方面搜集史料,多种史料相互印证,更有可能确定其真伪,与史学家的价值判断无关,故A的表达错误而C的判断是正确的,所以排除A而选C;历史诠释应该坚守客观立场,但是没法避免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影响,故B表述错误;历史学家包括历史记录的编撰者和历史材料的研究者,其主要任务是尽可能还原历史的真实,并对之进行合理的解释,故D的说法错误。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三国与西晋
1.三国鼎立
2.西晋的短暂统一
3.西晋的灭亡:
二、东晋与南朝
1.东晋的统治
2.南朝
3.南方经济开发
三、十六国与北朝
1.十六国
2.北朝
3.北魏孝文帝改革
教学反思:
本课知识容量大,政权更替频繁,头绪较多,通过取舍,突出重难点,减轻学生上课时接收大量知识的难度,基本上完成课时内容。
充分利用材料包含信息丰富,图片资料和文献资料趣味性强,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但在课堂探究方面,可能由于学生刚刚学习高中历史课,与初中的历史课有很大的不同,用时间较多,效果不太理想,在以后的教学中多研究一些有效的方法来达到教学目标。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5课 教学设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