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 9.1 《美苏争锋》 课件(22张ppt)+教学设计(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历史优秀作业)(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一 9.1 《美苏争锋》 课件(22张ppt)+教学设计(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历史优秀作业)(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16 10:47:41

文档简介

姓名
孙翠
单位
泗水县实验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美苏争锋》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为必修Ⅰ最后一个专题《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中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二战后初期美苏两个大国由于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分歧,形成了以“冷 战”为主要形式的相互对峙局面,其交锋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方面面,对战后世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课内容处于承前启后的位置,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学生分析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美苏“冷战”等 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初中历史在升学考试中的地位不突出,使高一学生的历史知识基础并不理想,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加上新教材是专题体系,打破 了时空的界限,想要清晰展现历史发展脉络,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他们信息来源广泛,思想活跃前 卫。因此,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要求和指导,进行一定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高一学生对国际时事的兴趣浓,关注度高,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国际时事与历史问题之 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历史问题和国际时政的理解深度,逐步掌握寻根溯源的研究途径和方法,由此使得历史学习的经世致用功效得以充分体现。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雅尔塔体系、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华约、“冷战”等重要史实、概念;掌握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和基本过程,分析美苏“冷战”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冷战”的视频资料、历史图片、文字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通过合作讨论,从多维的角度辩证地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冷战政策和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史实中认识霸权主义的危害;认识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只有理解、信任、对话才能使人类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从而培养学生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意识。
?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图片的使用:使设计采用传统教学思路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从背景、过程、影响三方面引导学生掌握战后美苏争锋、形 成两极对峙格局的具体情况及其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音频的使用:在播放图片的同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苏争锋的背景。
视频的使用:采取了整合相关人物言论、以第一人称创设情景的方式,将学生带回当时的历史场景,更快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景的基础上,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PPT动态演示文字,朗读
学生阅读,感受
PPT
讲授
展示图片,播放背景音乐,讲授
感受,思考
PPT,图片、音频
史料探究
展示史料,提示学生小组探究
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探究
PPT
图示构建
讲解,通过图示的方式明确本课的主题,提问
思考,回答
PPT
视频
播放视频
观看
PPT,视频
图片
讲解,通过图示的方式明确本课的主题,提问
思考,回答
?
PPT
角色扮演
设计情景,指导
小组合作,角色扮演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
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图片、音频、视频的应用,既节省时间又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还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史料探究,突出探究性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达到跳一跳摘桃子的目的,充分调动学生去阅读教材,积极思维。
教师重在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和学习指导,课堂主体在学生。比如图示构建,让学生把文字材料转化为图示,提高学生历史逻辑思维能力。本课运用了多媒体、视频、思维导图、电子检测等多种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导入环节,利用漫画,导入新课。中间过渡时,利用视频,提高学生注意。 小组合作学习,并展示,当堂小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 直观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思维导图及表格等信息技术和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直观、形象、生动。
课件22张PPT。专题九当今世界
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20082◆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的各种政治力量(国
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所形成的一种结构状
态。如近代国际格局主要是以英国为霸主的欧洲中
心格局。◆本专题主要概述二战以来国际格局的演变阶段:①二战后初期,形成美苏两极格局;
②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逐步出现多极化趋势:
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局面;
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开始兴起。
③20世纪80、90年代,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导 语 20083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一课美苏争锋—两极对峙20085一、两极对峙(“冷战”)格局的形成知1、历史背景:(1)二战后期,雅尔塔体制确立(雅尔塔体系含义?实质?)(2)二战结束,美苏两国矛盾激化 (原因?)(3)二战后,美苏两国势均力敌(雅尔塔体制实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原因:两国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的冲突)美国:经济军事大国
苏联:政治军事大国(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国家利益冲突)材200862、“冷战”对峙的形成过程:(1)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美国对苏联“冷战”序幕(46年)(2)政治上对抗:美国: “杜鲁门主义”(47年)
(内容、特点,)苏联: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3)经济上对抗:美国: “马歇尔计划”(48年)
(内容、目的、作用、实质)苏联:
经济互助委员会(4)军事组织上对抗:美国: “北约”(49年)苏联: “华约”(55年)(主要国家、性质、影响)两极对峙
全面“冷战”材知200871、美苏能够形成两极对峙的根本条件是什么?
3、从两极对峙形成中,你认为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
格局中地位的根本因素是什么?思维整理与升华:20088二、两极对峙局面下的国际关系1、主要事件: (自主阅读、归纳)★德、朝两国分裂的共同
原因是什么?200892、总特点: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从两极对峙的主要表现分析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
总特点是什么?(“冷战”对峙的重点在欧洲,“热战”的重点在亚洲)(1)两极对峙,导致美苏军备竞赛,两强相争导致世界
不安宁,使国际局势出现紧张。(2)客观上产生一些积极影响:③促使亚非拉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崛起材小结:1、两极对峙(“冷战”)格局的形成2、美国“冷战”政策实施:(本课重点)(1) 含义:
(2) 原因:
(3) 表现:2008111、美苏冷战对中国产生怎样影响,
是有利还是不利?2、在当今国际热点问题中,哪些
与“冷战”有关?课后继续探究:◆什么叫“冷战”? “冷战”政策:是指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等
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
切对抗形式。【知识链接】 “冷战”对峙:是指二战后美国为代表的西
方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
阵营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
识形态等各方面除战争以外的对峙和对抗
局面。●经济:
工业产量占世界: 53.4%
出口贸易占世界: 32.4%
黄金储备占世界: 74.5%◆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军事:
军队人数1230万
在56个国家驻军
全球有484个军事基地
1949年前唯一拥有核武器●美国前总统胡佛说: “目前,我们,只有我们
掌握着原子弹,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
给世界。”感悟历史◆战后苏联政治军事实力●军队人数:1100多万,并拥有世界上最强
大的陆军
●控制整个东欧地区
●反法西斯战争使苏联在世界上赢得了极高
的威望,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苏联是战后惟一可以和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
大国感悟历史 马歇尔计划
材料一: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
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
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
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感悟历史★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分析马歇尔计划的真正目的? 材料二:根据马歇尔计划,1948—1950年,美国
共援欧130多亿美元,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
受援国家被纳入美国势力范围,成为美国商品市场,
不仅在经济,而且在政治、军事上都受美国控制。①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遏制社会主义革命;
②通过经济援助控制西欧。200816 “北约”集团15个国家的军队近600万兵力,“华
约”集团7个国家军队约600万兵力,双方千万大军
处于战略对峙状态。
美国的1626枚战略导弹和苏联的1910枚战略
导弹,及双方数以万计的战役核导弹,相互瞄准着
对方的各种目标,处于待机“按电钮”之势,进而导
致军备竞赛,争夺核优势的斗争愈演愈烈,国际形
势日趋紧张。只是双方都害怕毁灭,所以谁也未敢
启动“核按钮”,发动核大战。(双方已拥有130亿--
160亿吨当量的核武器,相当于100万颗广岛原子弹
的威力) 感悟历史★“冷战”对峙对国际关系产生怎样影响?
为什么双方未发生直接大规模战争? “北约”简介
“北约”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简称。它是目
前世界上最大的军事集团。它是美国为了遏制苏联
等社会主义国家,于1949年由美国、加拿大、法国、
英国等12个国家成立,目前北约共有26个成员国。
北约国家实行集体防御,即任何一个成员国同其他
国家发生战争时,北约必须援助。北约由各国派兵
组建统一指挥的军队,最高决策机构是北约理事会,
军事方面,主要有3个司令部: 大西洋盟军最高司
令部、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加拿大美国地区计划
小组。 知识链接★从材料中可看出“北约”的性质如何?“北约”与“华约”的对峙200820材料一: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这条线背后坐落着中欧古国的首都—— 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等地。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丘吉尔
思考: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指哪些地区?指战后初期苏军驻扎的东欧、南欧等国家包括德国东部地区。200821材料二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旨在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协助自由国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运。
-----杜鲁门在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的演说 思考:材料中“自由国家”指什么国家?“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分别指的是什么?材料表明了美国外交政策的什么特点?“自由国家”指资本主义国家。
“少数武装分子”指共产党武装。
“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指来自苏联的高压和控制
特点是公开干涉其他国家内政,在全球扩张。200822材料三: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我相信这种援助,在危机深重的时候,决不能根据零碎解决的办法。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应该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思考:材料中“合理经济的再生”指的什么?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的目的是什么?作用是什么?“合理经济的再生”指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复兴。
目的:是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作用:使西欧经济很快恢复,有利于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