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贾凤爱
单位
新泰市新汶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新文化运动
一、教材分析
20世纪初,鉴于辛亥革命之后徒有共和之名的社会现实,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以输入民主和科学理念,建立现代社会为目标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发生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呈现百家争鸣、多元并存的特征,展现了知识分子群体对民主自由的执著追求和文化救国的责任担当。
?
二、学生分析
学生曾接触过这节课的内容,对在本节课又比较浅显的认识,相对来说不难理解,特别是对内容。但对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背景不慎理解,对运动所带来的影响及局限分析不透彻。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用李大钊、鲁迅等人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2)感受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她的两面旗帜就是“民主”与“科学”,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增强民主与科学意义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
出示1916年方生绘制的一幅有关袁世凯称帝的政治漫画。问题:漫画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折射出当时中国社会怎样的情形?讲述蔡元培改造老北大的故事,出示蔡元培办学思想的史料, ?材料反映了蔡元培的什么办学宗旨?
理解蔡元培时期的北大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感悟蔡元培追求学术自由的精神。
?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展示一段近代中国变化的视频
看视频并概括“近代中国迫切需要什么”
视频音频
讲授背景
展示文字材料或图片
从材料中得出背景
材料资源
讲授内容
展示文字材料或图片
从材料中得出内容
材料资源
探究讨论
展示问题
学生思考并探究
材料资源
当堂演练
展示练习题
学生思考
材料资源
?
?
?
?
?
?
?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
对传统文化的激烈批判引发了部分对传统文化怀有感情的知识分子的不满,他们与陈独秀、胡适等展开论战,于是出现中西文化的论战。
出示东方文化派代表人物杜亚泉与陈独秀的一组辩论材料。分析他们的主要分歧在哪里?关注的焦点问题是什么?
设计意图:了解新文化时期有关中西文化论战的基本问题,进而理解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多元思想交锋的运动。
出示沈嘉蔚油画《北大钟声》,介绍油画创作背景。重点介绍辜鸿铭和梁漱溟,一为新文化运动的反对者,一为新儒家的代表人物。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多元文化争鸣、交锋的运动。
讲述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
设计意图: 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新文化运动的深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