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辛亥革命
学习目标
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绍兴起义、广西起义的概况及领导人。
识记掌握黄花岗起义和武昌起义的史实。
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感受革命志士为振兴中华勇于献身的精神。
了解武昌起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重点)
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难点)
右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展示武昌起义的浮雕,为什么选择武昌起义这次事件呢?它在历史上有什么影响?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6.1907年12月,镇南关起义
7.1908年3月,广东钦州、廉州起义
8.1908年4月,云南河口起义
9.1910年2月,广州新军起义
10.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
4.1907年6月,惠州七女湖起义
5.1907年9月,钦州防城起义
1.1895年, 广州第一次起义
2.1900年,惠州三州田起义
3.1907年5月,潮州黄冈起义
武昌起义
萍浏醴起义
浙皖起义
镇南关起义
黄花岗起义
1.萍浏醴起义
(1)概况: 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发动武装起义。
(2)结果:三万余人参加起义,奋战- 个多月后失败;刘道一 等在长沙遇害。
(3)影响: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2.安庆、绍兴起义
(1)概况: 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革命党人秋瑾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
(2)结果: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秋瑾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
3.广西起义
(1)概况: 1907年,孙中山亲赴越南河内,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
(2)结果:起义军奋战七昼夜,因弹药缺乏,最终失败。
4.广州黄花岗起义
(1)背景: 1910年,孙中山同黄兴、赵声等人商讨在广州举行起义;会后,孙中山赴欧美各国募集起义经费,黄兴到香港设立统筹部,作为起义的领导机关。
(2)概况: 1911年4月,由于情况发生变化,黄兴在准备尚未就绪的情况下,临时决定提前举事;他亲率- -百余名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总督张鸣岐逃走。
(3)结果:革命党人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苦战一昼夜,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后来,将收殓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4)意义
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尽管清政府加紧镇压革命运动,但野火烧不尽,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二、武昌起义
起义背景
起义主力
起义时间
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新军工程营起义(10月10日)
夺取军械库
进攻总督衙门
占领武昌城
汉口、汉阳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10月11日)
各省纷纷响应, 到11月下旬,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武昌起义的爆发
熊秉坤---打响武昌首义第一枪
熊秉坤手写发言稿(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
湖北军政府
用手枪逼出来的都督
武昌起义前夕,由于革命机关被破获,起义重要领导人刘复基等遇害,孙武受伤,蒋诩武被迫逃亡。黄兴、宋教仁等革命领导人也不在武昌。起义胜利后,湖北革命党人自认为“资望”不足,遂请反对革命的新军协统黎元洪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结果遭到拒绝。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湖北革命党人只得用手枪逼迫黎元洪就位。
黎元洪
狭义:
辛亥革命的概念
指19世纪90年代到1912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制度所进行的一系列革命活动的总和。
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的武昌起义
广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性质:
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影响:
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结束了封建帝制)。
B、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思想传播,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E、改变了一些愚昧落后的习俗,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
最大功绩
如此仓促的一次起义为什么能
取得成功?
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材料中的“它”是指( )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甲午中日战争
课堂练习
C
“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对联歌颂的是( )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B
革命志士的奋斗
(1906-1911)
武昌起义
(1911.10)
辛亥革命的意义
萍浏醴起义
安庆、绍兴起义
广西(镇南关)起义
黄花岗起义
谋划起义 → 计划泄露 → 士兵首义→ 三镇胜利 → 各省响应
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终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辛 亥 革 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