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统编九上历史精讲课堂(精讲课件)】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秋统编九上历史精讲课堂(精讲课件)】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25 00:5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人教九上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精讲课件
人教版历史 九年级上册
课前导学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东罗马帝国:
(1)地理环境:版图涵盖 以及 西部和 北部地区。
(2)统治状况:东罗马帝国的经济比较 、社会比较 。
(3)繁荣时期: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了“ ”。
2.527年, 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3.《罗马民法大全》
(1)目的:为了稳固帝国的 、保证皇帝的 ,组建法典编纂委员会。
(2)法典:《 》《法学汇纂》《 》《新法典》,这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 》。
(3)评价:①消极:仍然承认 。
②积极:在一定程度上 了奴隶的地位,不再把奴隶看成“会说话的工具”,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 的基础。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 帝国灭亡: 年, 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2.帝国影响:
①对东西方文化因素 ,创造出独具特色的 ,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②为后来西欧的 提供了丰富的 。
自主阅读课本,完成填空。
1453
亚洲
非洲
活跃
稳定
黄金时代
查士丁尼
社会秩序
专制权力
查士丁尼法典
法理概要
欧洲民法
奴隶制
改善
欧洲民法
希腊
奥斯曼
兼收并蓄
拜占庭文化
文艺复兴
精神营养
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 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
—德国法学家耶林
法制精神、法治观念影响至今历久弥新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
《查士丁尼法典》
1.自主梳理: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国家演变历程
学习任务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罗马共和国
罗马帝国
帝国分裂
西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
(拜占廷帝国)
法兰克王国
查理曼帝国
法兰西
德意志
意大利
6世纪查士丁尼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形势图
帝国版图范围:
希腊、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学习任务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2.图说概况:阅读教材P47,并据图描述拜占庭帝国建立的具体情况
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地理位置优越
帝国境内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
帝国境内有农业发达的埃及、叙利亚
经济活跃
社会稳定
黄金时代
学习任务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3.合作探究:阅读教材P48,探讨罗马法的发展与影响
(1)《查士丁尼法典》的制定者及制定目的分别是什么
(2)《罗马民法大全》是由哪几部法律构成的
(3)《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有哪些进步性
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东罗马帝国皇帝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
查士丁尼巩固统治的工具是什么?
军事+法律
(1)目的:
为了稳固帝国的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学习任务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法典名称 法典内容
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汇编
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
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
统称
(2)法典构成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528年查士丁尼组建了法典编纂委员会,先后编纂4部法律文献
《罗马民法大全》
古代
近代
现代
集大成的罗马法
近代西欧的《拿破仑法典》
现代欧洲的法律依据
(3)《罗马民法大全》地位: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十五、十六世纪,西欧各国,除英国外,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能思善辩
结合材料,思考如何辩证地看待《罗马民法大全》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材料一:……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罗马民法大全》
局限性:仍然承认奴隶制
材料二: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 ——《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三:它为皇帝的专制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巩固了帝国的社会基础;它还顺应了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对公民平等权利予以理论上的承认,对私有财产加以保护,笼络上层阶级。恩格斯说“它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的形式”,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的法律”。帝国还建立了大量自治市,把罗马法律和政治制度推向帝国的每一个角落,进一步稳固了帝国政治和经济基础。《罗马民法大全》对后世尤其是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进步性: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把奴隶
看作“会说话的工具”
进步性:②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1.观察地图,拜占庭帝国版图发生什么变化?
6世纪时期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
14世纪时期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版图严重缩小
学习任务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图说变化】
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
9世纪以后, 多个军事势力进攻,版图不断被蚕食,11世纪时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的希腊国家;
行省改为军区,军事将领成为地方行政长官;
11世纪起,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财政枯竭,不得不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
11世纪-13世纪,东征的十字军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14世纪初,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最终攻灭君士坦丁堡。
2.通过阅读课本48-49页拜占庭帝国衰亡的过程,归纳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原因:
1.外族入侵
2.军事改革
3.财政枯竭
4.十字军东征
5.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进攻
学习任务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解析原因】
395
罗马帝国分裂
527
7世纪起
“黄金时代”
9世纪
14世纪初
查士丁尼继位
阿拉伯人入侵
1453
11世纪
外族入侵
476
西罗马帝国灭亡
3.根据时间提示完成时间轴
版图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希腊国家
奥斯曼土耳其人入侵
灭亡
565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学习任务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尺画历程】
4.根据材料,概括拜占庭帝国为何会走向衰落?对后人有何启示?
材料一:奥斯曼军队拥有强大的炮兵,他们能制造大型火炮,而拜占庭军队没有火炮。尽管他们早已掌握了火炮的制作技术,但没有财力来制造。
——陈志强《拜占庭帝国史》
材料二: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长期对外战争
导致财政枯竭
骄傲自大,封闭保守,
导致其落后。
启示:开放包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外族的入侵
学习任务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史说衰败】
阅读教材图片想一想拜占庭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
兼收并蓄
5.合作探究: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战乱迫使大批拜占庭学者和工匠逃离家园,移居到相对安定的西欧,推动了意大利崇尚古典文化的热潮…拜占庭古代手稿、书籍、文物带到意大利,激发了文艺复兴作家热潮…”
——陈志强《盛世余晖:拜占庭文明探索》
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保存了古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学习任务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解析地位】
时间上的桥梁作用
兼收并蓄
影响
承前
启后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近代文艺复兴运动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基督教文化
西亚北非等东方文化
拜占庭文化
空间上的桥梁作用
东欧文化
交流
传承
【图示地位】
板书设计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查士丁尼及其编纂的法典
东罗马帝国版图
涵盖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
《罗马民法大全》
目的: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构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
《新法典》
评价
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原因
灭亡
拜占庭文化
外族进攻;帝国长期战争导致财政枯竭;十字军的打击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
兼收并蓄、独具特色;为文艺复兴提供精神营养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