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统编九上历史精讲课堂(精讲课件)】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秋统编九上历史精讲课堂(精讲课件)】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25 01:0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人教九上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精讲课件
人教版历史 九年级上册
课前导学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背景:英国 建立后,政局稳定, 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对 的需求迅速增长。
2.1733年,凯伊发明了 ,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年, 发明了“ ”,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 年, 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使用。
2.蒸汽机的影响:①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 发展;②传统的 逐渐被 替代,现代 最终确立。
三、火车与铁路
1.1825年, 设计的蒸汽机车试运行成功,标志着 时代的开始。
2.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 的交通,使 和 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四、工业革命的意义
①极大地提高了社会 水平,人类进入“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 国家 ;
②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 、 的局面;
③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个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 ;
④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但也带来了交通、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自主阅读课本,完成填空。
君主立宪
资本主义
棉纺织品
飞梭
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
1785
瓦特
纵深
手工工场
大工厂
工厂制度
史蒂芬森
铁路
快捷、廉价、便利
生产
市场
蒸汽时代
生产力
第一个工业
西方先进
东方落后
工业无产阶级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三百年前,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中国的康熙皇帝正在用他的文治武功,开辟一个新王朝的辉煌,开始对遥远的西方产生了兴趣。
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那么,工业的先声为什么会出现在英国?对于这个岛国来说,高速的工业化发展进程又意味着什么?
工业革命是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上半叶在生产领域发明、制造机器,促进生产发展的革命性变化。即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手工工场生产的一场生产与技术革命。
生产方式:
生产组织形式:
人类文明:
手工生产
大机器生产
手工工场
工厂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开始时间:
最早开始国家:
英国
18世纪60年代
什么是工业革命?
手工劳动
手工工场
大机器生产
工厂
历史解释
仔细观看以下两张图片,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图1《权利法案》
图2 殖民地遍布全球
图3 三角贸易
图4 手工工场
图5 圈地运动
农民失去土地
市场、资源、原料产地
制度保障
资本的
原始积累
技术积淀
英国具备资本主义发展的这些条件吗?
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直接原因:(经济)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棉纺织)
(4)理论基础: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1)经济条件: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大量的资本、原料和海外市场;
(2)技术条件:手工工场为工业革命提供技术条件;
(3)劳动力条件: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必要条件:
资金
市场
原料
劳动力
技术
政策
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哪些条件?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学习任务一:工业革命之背景
学习任务二:工业革命之成就
成就梳理我先行
阅读教材P94-97,梳理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并完成下列表格
领域 时间 人物(国籍) 成就
纺织技术的革新
蒸汽机的 广泛使用
工厂制度的确立
火车与铁路
1733年
凯伊(英国)
发明了飞梭
1765年
哈格里夫斯(英国)
发明“珍妮机”
18世纪中期
瓦特(英国)
改进蒸汽机
进入19世纪,传统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1825年
史蒂芬森(英国)
蒸汽机车正式试车
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到1851年,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标志性发明
开始标志
詹姆斯·瓦特
(1736-1819年)
动力行业:
(1)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性的国际发明”。
——恩格斯
蒸汽机的改进和应用
(2)推广: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
(3)结果: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动力来源。
材料一: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实际上,可以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 ——《全球通史》
(4)影响: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学习任务二:工业革命之成就
成就困惑我来解
1.为什么说“蒸汽机的改进”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
早期的工厂基本上都用水作动力,瓦特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
2.动力的变化会给工厂的选址带来哪些变化?
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有些工厂甚至能雇用1000多人。
19世纪,传统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生产组织形式)
集中生产场所
产品面向市场
采用机器生产
明确劳动纪律
完善管理制度
招募更多工人
工厂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学习任务二:工业革命之成就
成就困惑我来解
斯蒂芬森——火车之父
1813年,他开始研制能在煤矿使用的蒸汽机车。1825年,他设计的蒸汽机车在英国首运成功。在1829年的次蒸汽机车比赛中,斯蒂芬森的新机车“火箭号”获胜。
开始: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出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发展: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了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
到1851年时,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生产规模的扩大,轰隆隆的机器声不分昼夜,各种各样的商品堆积如山,步履蹒跚的人力畜力车辆能不能满足机器生产运输的需要?应该怎么办?
学习任务二:工业革命之成就
成就困惑我来解
3.生产规模的扩大,轰隆隆的机器声不分昼夜,各种各样的商品堆积如山,步履蹒跚的人力畜力车辆能不能满足机器生产运输的需要?应该怎么办?
火车和铁路的发明和使用,给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影响: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火车和铁路
1764年
380万磅
1789年
3240万磅
1.7万磅
25万磅
1740年
英国棉花加工量增长表
英国生铁产量增长表
1800年
材料二: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共产党宣言》
1.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材料三:19世纪中叶伦敦一家报纸报称:“泰晤士河在工业革命前水清鱼多,是水禽栖息和豪门宴饮的理想场所,是英国人的生命之河。但在工业革命之后,该河的水质迅速恶化,病菌孽生,鱼类几乎绝迹。河水的污染还使伦敦奇臭难耐。”
材料四:随着新型工业城市的兴起和工业资产阶级的出现,无产阶级也产生了。工业革命期间,工厂主大量使用童工和女工,工厂对工人的罚款名目众多。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阎照祥《英国史》
2.造成了环境污染、贫富分化、使用童工等社会问题
3.生产关系:社会日益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学习任务三:工业革命之影响
材料一
1.以史料析影响
论从史出
工业革命的影响
生产力
阶级关系
工业资产阶级
工业无产阶级
社会生活
世界格局
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
消极影响
环境污染;贫富分化
加快城市化进程
生产力迅速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唯物史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坚持可持续发展,发展经济要注重保护环境;
启示:
学习任务三:工业革命之影响
2.从影响看启示
表现
工业革命
结果
棉纺织技术的革新
蒸汽机的改进
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
技术革新
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工业化时代到来
现代工厂制度建立
交通运输更加便利
生产和市场联系加强
影响
社会变革
制度保障、经济发展、
必要条件、理论依据。
第一次工业革命
板书设计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