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2024修订)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2024修订)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25 09:47:0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2张PPT)
峨眉山月歌
课堂导入
唐代的伟大诗人李白非常喜欢月亮,我们以前学过的《静夜思》《古朗月行》就是他写的,他还写了许多和月亮有关的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另外一首诗《峨眉山月歌》。读完题目后,问:你知道了什么?你们知道峨眉山在哪儿?(峨眉山是李白故乡最有名的大山,也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这首诗是李白年轻时初次离开四川所做。)
学习目标
01
了解作者及背景,理解诗歌的大意。
学会鉴赏诗歌,学习诗歌借景抒情的写法。
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诗歌。
02
03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背景了解
这首诗是李白年轻时离开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这首诗写于他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他怀着“遍谒(yè)诸侯,海县清一”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然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高峻的峨眉山巅悬挂着半圆的秋月,
月影静静地倒映在缓缓流动的平羌江水之中。
夜间乘船从青溪驿出发,直奔三峡,想念你却难以相见,恋恋不舍地去向渝州。
赏析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高气爽,月色特明。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这首绝句前两句写什么?后两句又是写的什么?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前两句:秋高气爽,月色特明 。(写景)
后两句:故国故人,恋恋不舍。(抒情)
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文中有五处地名,你能找出来吗?
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
连用五个地名,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
这样精巧的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
有人说“月”是此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诗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同意。全诗以月为线索,抒发了思友之情。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热爱大自然的浪漫情怀
对故地(四川)的恋恋不舍之情
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表达感情
自主学习
文学常识
五言诗节奏:五言诗按“二三”格式或者“二二一”格式朗诵,如“举头/望明月”“离离/原上/草”。
01
七言诗节奏: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格式,如“两岸猿声/啼不住”。按节奏也可划分为“二二三”格式,如“春风/不度/玉门关”;或“二二一二”格式,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02
任务一:初读诗歌,体会诗人情感
大声朗读《峨眉山月歌》和《江南逢李龟年》,争取读出我们在预习过程中对这两首诗的整体印象。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江南逢李龟年
唐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峨眉山月歌》中,诗人李白直接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而在《江南逢李龟年》中,诗人杜甫并未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
作品 作者 作者印象 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词句
《峨眉山月歌》 李白 浪漫洒脱 思君不见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忧国忧民 ——
任务二:再读诗歌,把握情景关系
再读这两首诗,找出诗中写景词句并反复朗读,体会文字中流露的诗人情感,并结合注释,完成下面表格。
作品 写景词句 景物特点 诗人情感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清新 灵动 喜悦
《江南逢李龟年》 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 美丽 落寞 高兴
悲伤
作品 诗人年龄 诗人境遇 时代背景
《峨眉山月歌》 青年时代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离开时思念友人。 盛唐时期,国家发展蒸蒸日上。
《江南逢李龟年》 风烛残年 辗转漂泊,与故人重逢。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已岌岌可危。
任务三:三读诗歌,分析写作背景
结合诗后的赏析文字和课前预习时收集的背景资料,研读这两首诗,完成下面表格。
《峨眉山月歌》
憧憬、喜悦,怅然、思念。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眷恋在心里,梦想在前头。虽然诗人心有惦念,整首诗的基调仍是轻快的。
任务四:四读诗歌,聚焦诗歌意象
在《峨眉山月歌》中,诗人李白运用了典型意象“月”,营造了青山吐月、月映清江的优美意境,表达了自己离开家乡外出闯荡时的憧憬和喜悦。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衬托了“思君不见”的怅惘。
在《江南逢李龟年》中,诗人在江南的暮春,与久违的故人相逢。风景依稀如昨,而国已衰颓,人已垂暮。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落花”一词,写出了暮春之景、垂暮之年,还有国家的风雨飘摇之势。“又逢君”,表达极朴素平淡,却包蕴了诗人经历沧桑巨变后的百感交集,将古典诗歌的留白艺术运用到了极致。
任务四:四读诗歌,聚焦诗歌意象
我们发现,“月”意象的出现,很可能与思念有关,比如“我寄愁心与明月”“明月何时照我还”;而“落花”这个意象往往带有伤感的意味,比如“花落知多少”“流水落花春去也”。
任务四:四读诗歌,聚焦诗歌意象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把握抒情文字、分析情景关系、知人论世、分析意象,逐步深入地理解了诗歌的情感,也对诗人有了更多的认知。我们在诵读课外古诗词的时候,不一定每一首都需要用到所有这些阅读方法。有些简单的诗歌,运用一到两种阅读方法就可以读得很透彻了。根据诗歌的变化和阅读需求的变化,灵活地选择阅读方法、安排阅读顺序,同学们在不断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细细体会,慢慢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