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秋统编九上历史精讲课堂(教案+素材)】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第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备·单元学习内容
综述:14、15世纪,地中海和欧洲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并逐步发展。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吹响了新时代的号角。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欧洲殖民者在美洲、亚洲和非洲的殖民掠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相互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结构:
备·单元课标要求
世界近代史的起讫时间大约从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重点展现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与全球扩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历程。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世界各地区前资本主义文明的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被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打破,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从14世纪到17世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而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掠夺,则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核心素养表达的课程要求:
1.通过了解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通过了解欧洲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如《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初步理解“人文主义”的发展及其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历史解释)
2.通过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探险活动,以及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物种交换和全球贸易,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认识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理解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备·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分析材料,知道西欧垦殖运动和农奴人身束缚的松弛等因素推动了西欧经济和社会发生新的变化,分析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的原因。(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2.通过与西欧封建制庄园经济进行比较,了解西欧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在生产经营方式上的变化,体会西欧经济和社会开始走向近代。理解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建立过程和特点。(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3.通过阅读课本,分析材料,了解随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产生,西欧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知道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产生的原因和他们对西欧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历史解释)
备·内容分析
【本课结构】
本课包括两部分内容: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13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和农村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的兴起给西欧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西欧迎来了近代西方文明的曙光,开始了脱胎换骨的社会变革。
【本课重难点】
重点: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难点:理解西欧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重要变化。
备·教学提示
围绕“西欧庄园和租地农场的不同”进行讨论。
【活动】示例:
西欧庄园与租地农场的不同
西欧庄园 租地农场
产生背景 西欧封君封臣制度 庄园制度的衰落
流行时间 9世纪开始 14世纪中叶以后
人员组成 领主、佃户(农民、农奴) 租地农场主、雇工
剥削方式 劳役地租为主 货币为主的雇佣关系
产品归属 自给自足 剩余产品推向市场
规模 土地分散 土地集中
性质 封建领主统治下,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资本主义性质
备·教材答案
【材料研读】
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教材P61)
[答案] 在租地农场里,租地农场主、土地所有者掌握土地等生产资料,他们把土地出租给农民,甚至向承租人提供生产必需的生产资料。承租人须向农场主支付地租。双方订立契约,农场主与承租人形成了雇佣关系,这种生产经营方式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课后活动】
想一想:租地农场有什么特点 新的手工业经营方式有什么特点 (教材P64)
[答案] 租地农场的特点:领主或富裕农民把土地集中起来;生产组织方式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将农副产品推向市场。
新的手工业经营方式的特点:手工工场由分散转向集中;从事手工工场的阶层多,如农民、手工业者、商人等;适应市场的需求;生产组织形式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生产效率高。
备·教学资源
[更多课件、课时训练、音频、视频详见电子资源]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件教学
请老师同步使用教师用书电子资源中附赠的本课[加注式课件1]。
学教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 阅读《坎特伯雷故事集》的片段,从农民、手工业者、富裕农民、商人等人所讲的故事中,初步认识西欧社会。 出示《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叙事结构,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借用《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叙事结构,创设情境,将枯燥的经济史转化为当时不同身份的人遇到的经济现象,将史料故事化,增强学生的探究兴趣。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租地农场 1.听老师讲故事,思考:农村出现了什么变化 阅读材料,思考:农民如何获得自由和土地 2.听故事,思考变化二:劳役地租被货币地租取代。 3.听14世纪的黑死病给农村面貌带来的改变,了解变化三:土地集中,建立租地农场的过程。 1.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中世纪的农民,引出变化一:垦殖运动。再展示材料,引出农民如何获得自由和土地。 2.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变化二:劳役地租被货币地租取代。 3.讲述14世纪的黑死病给农村面貌带来的改变,引出变化三:土地集中,建立租地农场的过程。 1.教师讲述欧洲农村垦殖运动的史实,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增强学习兴趣。 2.通过示意图讲解,明确契约关系和货币关系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租地农场 4.听西欧商人的致富秘诀,探究租地农场和封建庄园的不同。 5.小组讨论分析课本“相关史事”。 6.看“价格革命”和“圈地运动”的相关材料,明确富裕农民致富的秘诀,讨论得出的结论。 7.小组活动,通过表格对比庄园和租地农场的不同。 4.讲述西欧商人的致富秘诀,引起学生兴趣,探究租地农场和封建庄园的不同,解决重难点。 5.分析课本“相关史事”,拆分成两段话分析。 6.补充“价格革命”和“圈地运动”的相关材料,明确富裕农民致富的秘诀,提问得出了什么结论。 7.对比庄园和租地农场的不同,老师倾听答案并进行评价总结。 3.回顾前面所学的西欧庄园这一重要史实,使学生初步体会西欧近代资本主义经济与中世纪封建经济的不同,通过教师示范,为学生模仿学习提供指导。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手工工场 1.阅读纺织工的自述,学习教材P61~62的内容,归纳这个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轨迹。 2.阅读教材P62的内容,结合“相关史事”思考:手工工场是怎样运作的 3.结合教材内容,归纳集中的手工工场的性质。 4.阅读材料,小组讨论回答:手工工场的出现对西欧工商业发展的影响,比较手工作坊和集中的手工工场。 5.合作探究:找出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共同点。思考: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带来的影响。 1.出示纺织工的自述,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1~62的内容,讲述手工工场从分散到集中生产的变化。 2.安排学生阅读教材P62的内容,并让学生思考手工工场是怎样运作的。 3.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参考之前总结的租地农场的特点,提取信息,归纳集中的手工工场的性质。 4.出示材料,引导小组讨论回答,教师给出点评。 5.小组合作探究,找出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共同点,并思考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带来的影响,教师总结。 1.锻炼学生提取信息与归纳概括的能力。 2.通过表格的横向比较,帮助学生初步理解“资本主义”这个重要概念,对“近代”的概念有初步认知,初步体会本课作为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的第一课背后的内涵,为后面几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新的社会结构——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1.阅读富裕农民的自述及材料,结合教材P63的内容,思考:旧阶层为何衰落 富裕农民如何崛起 2.结合教材和PPT资料,思考:市民阶层在经济、政治上有什么作用 1.出示材料,引导学生结合教材P63的内容思考旧阶层衰落的原因以及富裕农民是如何崛起的。 2.出示英国市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材料,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分析市民阶层在经济、政治上的作用,教师进行总结。 1.补充相关史实,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旧阶层衰落和富裕农民崛起的原因。 2.通过具体的史实,结合第三单元有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唯物史观。 3.通过教师总结,引出“早期资产阶级”这一重要概念。 4.本课小结,结合第三单元有关西欧中世纪史的核心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西欧从中世纪的封建社会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前提,为本单元之后几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练 1.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表现在 ( ) ①各地纷纷开展了垦殖运动 ②垦殖者成为新开发地区的主人 ③庄园逐渐衰落 ④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他自己没有土地或只有部分土地,主要靠租佃土地、雇用农业工人进行耕作。”这里的“他”指的是 ( ) A.地主 B.土地所有者 C.手工工场主 D.租地农场主 3.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的一种新的趋势是 ( ) A.有条件的分封 B.垦殖运动 C.土地集中 D.土地私有化 [答案] 1.D 2.D 3.C
课后作业 请完成配套图书第13课的练习题
精讲过程模式
请老师同步使用教师用书电子资源中附赠的本课[加注式课件2]。
【课前导学】
自主阅读课本,完成下边的填空。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土地关系的变化
(1)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纷纷开展 运动,土地面积逐渐扩大。
(2) 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 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3)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成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
(4)农产品的富裕,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使得 和畜产品得以进入 。
2.手工业的经营
(1)农村出现了 的手工工场。
(2)工人与雇主形成彻底的 关系,逐渐形成了集中的 。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 。
3.影响: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 ,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 。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1.富裕农民的出现
(1)背景: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 发生了改变。大多数贵族将自己的地产抵押或变卖,以偿还债务或应付开支。
(2)概况:富裕农民、 等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 ,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 。
2.市民阶层地位的提高: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 ,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富商巨贾还投资乡村,置办田产,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他们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 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 所需要的 力量。
参考答案
一、 1.垦殖 农奴 农民 租地农场 农产品 市场 2.分散 雇佣 手工工场 劳动生产率 3.资本主义化 整体面貌
二、 1.社会结构 骑士 行政事务 阶级力量 2.城市居民 政治权利 王权 政治
【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图片,请学生说出从图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过渡引入课题: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对欧洲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新知探究】
学习任务一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租地农场的出现
·租地农场——背景解析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对教材有一个简单的认识。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一 10世纪中叶至13世纪中叶,西欧各地一直在不断地开垦荒地,从而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为时长久的垦殖运动……这场垦殖运动的类型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对西欧内地那些尚未耕作的土地,如森林、沼泽、草地等进行垦辟,是为内向性垦殖;二是对西欧周边地区的外向性垦殖。其中,外向性垦殖往往又演化成西欧封建势力的对外扩张。
材料二 14世纪早期,西欧出现饥荒,接着暴发瘟疫,人口急剧减少,许多农民和庄园主的财产至少部分处于闲置状态,这些经济条件的变化再次要求调整土地安排。留住佃户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降低租金,减少奴化义务……劳动服务不可避免地被货币租金支付所取代,土地被佃户或接受工资的劳工所耕种,这些劳动力自由地寻找他们的工作。
教师设问: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思考,欧洲农村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
小组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劳役量被固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并被货币地租所取代;佃户对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逐渐成为自由劳动力。
教师接着提问:这些现象说明庄园制度在逐渐衰落和瓦解,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新开垦的土地如何管理
学生思考后回答:垦殖者成为这些新开发地区的主人,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耕种。这些新开发的地区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如下:
·租地农场——经营方式
教师提问:面对庄园制度的衰落,庄园领主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也不得不作出一些调整,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在一些地方,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教师提问:富裕农民是如何建立租地农场的 租地农场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教师在此基础上,利用关系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租地农场的经营方式,如下:
·租地农场——性质解析
教师展示材料,并提问:租地农场是什么性质的
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马克思
学生阅读材料回答后,教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租地农场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经营方式。
2.手工工场的出现
·手工工场出现的背景
教师出示材料并提问:阅读材料,分析西欧家庭手工业在中世纪晚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一 在西欧封建社会的农村中,农村家庭手工业的产品本来是供农民家庭自身消费的,但为了筹集购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钱,农民也在集市上出售一部分自制手工业品。
——《厉以宁讲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城市中的手工作坊主拥有私有的生产资料,他们分散经营,以本人的手工劳动为主要的生活来源,一般不雇用工人。
——张建珊等《欧洲科技文化史论》
学生回答:随着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很多手工业者不再仅仅为自己生活而生产,更多是为了适应市场而生产;从家庭作坊到手工工场,分散的手工工场也开始出现。
·手工工场的特点
教师提问:阅读教材P62“相关史事”,找出关键词并思考:手工工场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教师总结:从中我们可知手工工场中工人和雇佣者之间存在雇佣关系,他们集中生产、分工协作,生产出来的产品面向市场,带有资本主义性质。
3.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影响和启示
教师总结: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所以说,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源。
关系图小结:
学习任务二 社会结构变化——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1.农村:富裕农民、骑士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一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在财富普遍积累的基础上,一批富裕农民脱颖而出,在法兰西,他们占有的土地达总面积的1/5,有的地区甚至达到1/3。
材料二 我的面包和酒都是最上等的,谁也没有我藏酒丰富,我的饮食跟着时节变换。我主持陪审团的审案会议,多次代表我的郡当选议员,还曾当过郡长和辩护律师。
教师提问:材料反映了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材料反映了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
教师补充,这一时期,富裕的农民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也是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
2.城市:市民阶层
教师继续出示材料:
材料一 在城市中,手工业者和商人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材料二 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教师提问:材料一中,手工业者和商人有了一个新的身份,这个新的身份是什么 他们享有什么权利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城市居民。他们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教师提问: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反映了市民阶层政治地位的提高、政治权利的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拓展提升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影响
教师展示材料,并提问: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欧洲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材料一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巨大变化,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西欧封建社会逐渐瓦解……在精神文化方面,人们力争从宗教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追求现实生活,尊崇理性与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扩大,极大地开阔了欧洲人的眼界和活动范围,他们越海穿洋,走向欧洲以外更加广阔的世界。
——《世界近代现代史》
材料二 中世纪城市逐渐造就了一个中间阶级(市民阶层)。正是市民阶层的财富拥有、职业经历、受教育程度和其在城市中已有的政治管理经验和民主理念与实践,使他们成长为可以与贵族相匹敌的显要阶级,他们将这种进行民主政治的能力和意愿带入国会发挥作用,加快了近代国家民主政治的形成。
——庞兹《中世纪城市》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用关系图的形式总结,如下:
【课堂小结】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中世纪的西欧垦殖运动开始,庄园经济逐渐衰落和瓦解,租地农场出现。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工场的进步,手工业者脱离农村后,城乡交流的需求增加,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手工工场雇用工人劳作,形成了新的生产关系,城市的兴起、市民阶层的出现是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对欧洲文明有重大影响。
【板书设计】 (根据板书,让学生实时记忆)
【教学反思】
九年级学生知识面较窄,在课堂上参与的机会较少,本课时间跨度较大、知识面较广、内容理论性强,事件比较抽象,因此本课应多采用故事对话的方式引导教学和问题式教学,直击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