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种子长出了根
目录
导入
01
活动探索
02
研讨
03
课外延伸
04
习题精炼
05
复习巩固
1、我们种下一些种子,它们都能长成一株植物吗?
大多数种子在适宜的条件都能长成植株,但有些种子发育不完全、胚受损等原因,无法正常发芽、生长。
2、探究种子的萌发条件。
活动现象:
①其他条件都相同(温度相同、适宜,空气充足),有适宜水的种子能萌发,无水的种子不能萌发。②其他条件都相同(温度相同、适宜,等量适宜的水),有充足空气的种子能萌发,无充足空气的种子不能萌发。③其他条件都相同(空气充足,等量适宜的水),种子在适宜温度中能萌发,在冰箱冷藏的低温环境中不能萌发。我的发现: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和充足的空气。
3、播种凤仙花。
注意事项:种子不能种得太深或太浅,太深或太浅都不易发芽,应播种在深度约1厘米左右为宜。浇水不能太多否则会破坏种子的萌发,用喷壶能适当喷水。要选择疏松、肥沃、微酸性的土壤,植物能够正常生长。
5、小组讨论,做一植物生长变化的观察计划。
种养植物是一项长期的活动,植物生长是一个动态过程,要想知道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及时记录是关键。
做一个植物生长变化的观察计划,包括以下工作:
管理:每天早晚浇水,浇水不宜太多,每次浇水以花盆底部稍有水流出为宜。气温太高,应将凤仙花移至阴凉处。观察:按照要求认真观察凤仙花生长的过程。记录:根据凤仙花生长的时间,记录凤仙花出土,出花芽,开花,结果以及果实成熟,植株高度(厘米),叶、果实、花的数量(片),整体的样子,每日的变化及我们为植物做的事情。
采用不同的方式记录:记录表、图画、生长日记、拍照片......。
6、选择带芽眼的马铃薯块、红薯块或天竺葵的枝条种到花盆里,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
马铃薯块、红薯块不是植物的种子,而为植物的块茎或块根,选择至少有两芽苗的块茎或块根,在室温下闲置三天,然后将其种在土壤中,浇上适当的水。天竺葵主要繁殖方式有播种和扦插。播种用天竺葵的种子繁殖,扦插用天竺葵的枝条繁殖。剪取长10厘米的枝条,以上端顶部为好。待枝条伤口变干,插在稍有湿润的苗床上,半个月左右生根后进行盆栽,大约半年开花。
植物的生长
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水分、温度、阳光、空气、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植物在适宜的温度下,叶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根吸收土壤中的水与营养物质,在光的条件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供生物呼吸,制造出的养料能够让植物茁壮成长。
4、观察种子在土壤中的变化。
活动过程:将吸水纸对折,围成纸筒状(大小刚好能放在透明杯中为宜),为了让纸筒能紧贴透明杯,可在纸筒底部喷些水。
在透明杯中装入半杯土壤。选4粒种子分别放在4个透明杯杯壁与纸之间,分别将种脐朝上、下、左、右摆放。考虑到种子萌发出的根生长得很快,放置种子的位置不能靠太下。再向杯中加入土壤,大约加至2/3的高度,轻轻压实土壤,倒入适量的水,如果土壤下沉,再加入适当的土壤。在杯子上用记号笔给每一颗种子编号,每天观察记录种子的变化过程(如:种子先长出什么,再长出什么,根的生长方向、茎的生长方向,什么时间破土,出土之后凤仙花的高度、长叶数量、叶的形状......)。注意事项:吸水纸不能太薄,以免破损,影响观察效果。
导入
01
我们种植在种植杯中的种子和种在花盆中的凤仙花种子大部分发芽了!种子发芽有什么特点?
种子体积不断变大。幼芽胀破种皮,先长出根,向下生长;然后长出茎和叶,向上生长,初期幼芽的生长速度较快。
02
活动探索1
1、观察种植杯中的种子,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材料:种植杯与种植杯中的种子。
活动过程:
每天在同一时间观察种植杯中种子的萌发,记录种子萌发的形态变化,以及根、茎、叶的生长情况与顺序。
我的发现:种子的种脐不管朝着哪方向,根总向下生长,茎、叶总向上生长。
根、茎、叶的生长方向与种子种脐的朝向有关系吗?
02
活动探索1
我的发现:种子发芽根先突破种皮,然后再长出茎、叶。
种子发芽根先突破种皮,还茎、叶先突破种皮?
02
活动探索1
种子萌发的过程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第8天
种皮的形态变化 种皮胀破。 种皮继续胀裂。 种皮裂缝变大。 种皮开始脱落。 种皮部分脱落。 种皮完全脱落。
根的生长变化 无 种皮胀裂处长出小“芽”,即根。 根的长度约1.4厘米并向下生长。 根继续生长,长度约3厘米。 根越长越长,并长出很多细细的分叉。 根末端变细变长,分叉也继续生长。
茎的生长变化 无 无 无 无 在根与种子连接处长出一段白色的茎。 茎继续变长、变粗,颜色加深,由白色转绿色。
叶的生长变化 无 无 无 无 能隐约看到淡黄色的叶子。 能看到叶的完整形态。
02
活动探索2
2、推测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有什么作用。
吸收、运输、储存作用。根有吸收和向上运输水分、矿物质,以及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
固定作用。根可将植株很好的固定在土壤中,防倒伏。
繁殖功能。有些植物能通过根繁殖,繁殖速度较快。
改善环境。土壤中的根系能改善土壤中的微环境,让土壤透气性、渗水性变好,微生物数量及种类增加。
根的吸收、运输、储存
根的固定
根的繁殖
02
活动探索3
3、证明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活动目的:证明根有吸收作用。
材料:一棵带根的植物、红色染料、水、试管、植物油、彩笔等。
活动过程:
在试管中倒适量的水,滴一滴红色染料。
选一颗带根的植物放入有红色水的试管中,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水不会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持续观察几天试管中水位的变化,并将结果记录。
02
活动探索3
活动现象:植物的茎、叶能正常生长,水面降到标记线下面,说明试管中的水少了。
活动分析:试管中的水是用油封在试管中的,因此水量的减少不是由于蒸发导致,而因为被根吸收了。
小结:植物的根有吸收水的作用。
探究植物在试管中水位变化
03
研讨
1、为什么种下的种子有些没有萌发,可能因为什么原因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充足的空气。
没有萌发的原因有:
太干燥,没有适宜的水分,也有可能因为水太多,种子不能正常萌发。温度过高或太低。
种子不饱满,受过伤。空气不充足。
03
研讨
2、试管中的水位变化说明了什么?
因为水面有油覆盖,水分不能蒸发,水位降低因为被根吸收。
03
研讨
3、根除了能吸收水分,还有固定植物的作用,生活中哪些现象能作为证据?
植物的根很难从土壤中拔出,拔出时根上面附着着很多的土壤。
04
课外延伸
1、不同植物的根。
不同的植物,根的形态特征不同。
凤仙花
葱
仙人球
04
课外延伸
不同类型的根
1、直根系。
有主根、侧根之分,主根明显粗长,侧根分布于主根周围。如:菠菜、胡萝卜、菊花、牡丹的根。
2、须根系。
没有明显的主根、侧根之分,在茎的周围长出很多粗细差不多跟胡须一样的根,如:葱、凤仙花、仙人球的根。
3、不定根。
植物的茎、叶长出的根。如:绿萝、吊兰茎上的根。
4、假根。
一种单一或多细胞的在菌丝下方生长出发丝根状菌丝。如:菌类、苔藓类。
5、变态根。
有些植物为了适应环境,根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主根、侧根、不定根都有可能发育成变态根。
04
课外延伸
不同环境的根
植物的根,也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不同。
①浮萍的根。由于长年漂浮在水面,根不能固定,退化成为一根较细的根,用以吸收水分、养分。
②胡杨的根。主要生活在沙漠,由于缺少水分,根系发达,主根长。
③小草的根。根系能固定在一个位置生长,所以它的根系密生,多须。
④苔藓的根。很多生长在石头上的植物。用显微镜才能看到植物的根,附着在石头上的根是假根,主要起固定作用。
05
习题精炼
1、种子萌发最先长出的是植物的( )。
A、根
B、茎
C、叶
A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