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修Ⅵ湘教版第五章环境管理测评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选修Ⅵ湘教版第五章环境管理测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1-15 15:56:13

文档简介

第三节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
制定环境保护法有利于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谐统一。据此完成第1~5题。
1.制定环境法的依据是(  )
                
A.《宪法》
B.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C.环境保护单行法律
D.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2.按照中国环保法规体系,下列法规按层次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宪法》、国际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单行法
B.国际环境保护法、《宪法》、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单行法
C.《宪法》、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行政法
D.地方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行政法、环境保护基本法
3.防治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的专门性法规是(  )
A.环境保护单行法律 B.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C.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D.环境保护标准
4.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是(  )
A.环境保护单行法律 B.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C.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D.环境保护标准
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和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的综合性或单行环境保护法是(  )
A.环境保护基本法
B.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C.环境保护法行政法规
D.环境保护标准
解析:第1题,《宪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定环境法的依据。第2题,《宪法》是环境保护基本法制定的依据,环境保护基本法又是其他环保法的制定依据。第3题,环境保护单行法律基本上属于防治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的专门性法规。第4题,国家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是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第5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和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的综合性或单行环境保护法规是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答案:1.A 2.C 3.A 4.B 5.B
我国《宪法》序言最后一段这样写道:“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据此完成第6~8题。
6.环境法制定的依据和指导原则是      中的有关规定(  )
A.《宪法》
B.《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民法通则》
7.在我国环境法规体系中,规定了国家环境政策和环境保护的方针、原则和措施的是(  )
A.《宪法》
B.《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民法通则》
8.下列规定来自《宪法》的是(  )
①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生态 ( http: / / www.21cnjy.com )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②控制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 ③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④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6、7题,《宪法》是国家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本大法,它是其他法律制定的依据和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关于国家环境政策和环境保护的方针、原则和措施是制定其他环境保护法规的依据;《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是国际上各国为防治全球性环境问题而制定的;《民法通则》不是环境法规。第8题,“控制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来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来自《民法通则》。
答案:6.A 7.C 8.C
读《酒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酒泉市市区噪声污染综合治理规定的通知》中的部分内容,完成第9~11题。
甘肃酒泉人民政府,市直各部门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企事业单位,中央、省属驻酒各单位:为建设一个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城市环境,防止城市环境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活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和《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特制定本规定。
9.《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的各条款不能与    中的有关条款相抵触(  )
A.《宪法》
B.《京都议定书》
C.《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
D.《民法通则》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制定的直接依据是(  )
A.《刑法》
B.《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民法通则》
11.下列法规是为了方便执行该类《规定》而制定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噪声标准》
B.《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
解析:第9题,《宪法》中的相关条款是制定其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环境法律的依据和指导原则。第10题,“直接”是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制定其他环境保护法规的依据。第11题,该条例是一种专门环境法,为了执行它需要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
答案:9.A 10.C 11.A
《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2年6月1日由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在内罗毕通过,我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该公约。据此完成第12~13题。
12.该公约在我国(  )
①具有法律效力 ②负有相同的国际义务 ③构成我国环境法规体系 ④是制定《宪法》的依据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3.为保护我国的生物多样性而加入的国际环境公约是(  )
①《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 ②《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 ③《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章程》 ④《京都议定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解析:第12题,《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有关条款是制定其他环境法的依据和指导原则。第13题,“生物”是关键词,这就排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因为它们制定的目的是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答案:12.D 13.D
城乡居民有70%以上的时间是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室内度过的,故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为此,我国规定了《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GB/T》。据此完成第14~15题。
14.该标准属于(  )
①专门性规范 ②强制性标准 ③推荐性标准 ④综合性法规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5.为确定某小区的室内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是否符合标准,可采取抽样法进行检测。这种方法是为    标准而制定的(  )
A.环境质量
B.污染物排放
C.环保基础
D.环保方法
解析:第14题,该标准针对室内空气质量,属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专门性法规;该标准后的“GB/T”说明它是推荐性标准。第15题,“抽样法”是环保工作中获取样本的一种方法。
答案:14.B 15.D
16.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甲养殖场承包了水库的40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顷水面养殖淡水鱼。乙造纸厂位于距水库2 000米处,自投产后第一年有一定数量的污水沿河道排入水库。甲养殖场共向水库投放鱼苗10万尾,投资8万元。2013年6月,甲养殖场工作人员发现水面上漂浮了很多死鱼,经打捞共有10 000余条。养殖场当即通知乙造纸厂,并要求赔偿损失。乙造纸厂认为其排放水量未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拒不承担责任,环保局认定原因在于造纸厂排污所致,养殖场多次找到环保局要求解决未果,于是向人民法院起诉。
(1)每个中国公民都应当具备一定的    知识,学会用    手段来约束自身行为和保护自己的利益,利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案件的发生。
(2)造纸厂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 为什么
解析:材料中甲养殖场所养淡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鱼因水质污染而受损,乙造纸厂不能证明甲养殖场的鱼死与其排污的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依照相关法律,造纸厂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答案:(1)环境法 法律
(2)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在本案中,甲 ( http: / / www.21cnjy.com )养殖场所养淡水鱼因水质污染而受损,虽然乙造纸厂排放水量未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但是污染物有富集作用,这一损害的发生是由造纸厂的排污行为造成的。乙造纸厂不能证明甲养殖场的鱼死与其排污的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17.(探究性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国际性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该公约是一项有法律约束力的公约,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最大限度地保护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以造福于当代和子孙后代。公约规定,发达国家将以赠送或转让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补充资金以补偿他们为保护生物资源而日益增加的费用,应以更实惠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从而为保护世界上的生物资源提供便利;签约国应为本国境内的植物和野生动物编目造册,制定计划保护濒危的动植物;建立金融机构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实施清点和保护动植物的计划;使用另一个国家自然资源的国家要与那个国家分享研究成果、盈利和技术。
(1)《生物多样性公约》属于我国环 ( http: / / www.21cnjy.com )境法规体系中的        。《宪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是制定环境法的    和    。制定其他环境保护法规的依据是        。
(2)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生物圈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它包含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       。
(3)目前,世界上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天几十种的速度消失是由于    等自然原因和        等人为原因。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    、      、加大投资、加强    教育等。
解析:中国环境法规体系由《宪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环境保护基本法、国际环境保护公约、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环境保护单行法等方面的法律构成。《宪法》中的有关规定是环境法的依据和指导原则。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我国加入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具有法律效力,负有相同的国际义务,因而也归入到我国环境法规体系中。环境保护基本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法规,规定了国家的环境政策和环境保护的方针、原则和措施,是制定其他环境保护法规的依据。生物多样性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目前世界上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天几十种的速度消失是由于气候变化等自然原因和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等人为原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立法、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大投资、加强公众教育等。
答案:(1)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依据 指导原则 环境保护基本法
(2)生态系统多样性
(3)气候变化 环境的污染与破坏
(4)立法 建立自然保护区 公众第二节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
国家环保总局环监局与美国环保协会联合提出:大气污染罚款上限可设定12万元/日;水污染不低于2 600元/日。据此完成第1~2题。
1.这两条规定依据的环境管理政策是(  )
                
A.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B.谁污染,谁治理
C.强化环境管理 D.环境保护
2.对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企业罚款,是因为这些企业利用了    资源(  )
A.水 B.大气
C.环境容量 D.土壤
解析:第1题,对污染企业罚款依据的是“征收排 ( http: / / www.21cnjy.com )污费制度”,贯彻的是“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管理政策。第2题,环境不仅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的空间,还提供资源和消纳废弃物的场所,环境容量也是一种资源。
答案:1.B 2.C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由中华人民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三十次会议于2002年10月28日通过,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据此完成第3~4题。
3.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包括(  )
①重大工程建设 ②区域开发 ③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人类活动 ④防止不利于环境事件的发生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体现了环境管理中的    政策(  )
A.预防为主 B.三同步
C.强化环境管理 D.三统一
解析:第3题,防止不利于环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件的发生属于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目的,不是其评价的范围。第4题,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人类活动事先作出预测和评估,论证工程建设项目能否立项建设,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政策。
答案:3.D 4.A
2013年7月6日,广西贺州市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水体镉、铊等重金属污染事件。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表示:“将组织对所有可能影响饮用水安全的化工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实行最严厉的措施,确保饮用水源安全。”据此完成第5~6题。
5.在对污染企业惩罚的措施中,“罚款”依据的环境管理制度是(  )
A.征收排污费制度
B.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C.“三同时”制度
D.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6.事件发生后,贺州市政府贯彻的环境管理政策是(  )
①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②谁污染,谁治理 ③强化环境管理 ④考核决策者的政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5题,“罚款”是对污染企业浪费环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源的一种惩罚措施,依据的是征收排污费制度。第6题,“排查”是“防”,“实行最严厉的措施”贯彻的是“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答案:5.A 6.C
排污交易权的主要思想是建立合法的污染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排放权利,即排污权(这种权利通常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表现),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7~9题。
7.“排污交易”依据的是    制度(  )
A.征收排污费 B.污染源限期治理
C.三同时 D.环境影响评价
8.“排污交易”对    类企业有利(  )
A.造纸 B.钢铁
C.有色冶金 D.微电子
9.“排污交易”是环境管理中的    手段(  )
A.法律 B.教育 C.经济 D.行政
解析:第7题,“排污交易”交易的排 ( http: / / www.21cnjy.com )污权,增加了污染企业的生产成本,类似于征收污染费。第8题,微电子属于污染较少或没有污染的企业。第9题,“排污交易”是通过排污权的“买入和卖出”实现的,属于经济手段。
答案:7.A 8.D 9.C
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是指对指定区域的重点环境问题采取的强制性措施。据此完成第10~11题。
10.污染限期治理制度的治理要求是限定(  )
①治理时间 ②治理内容 ③治理效果 ④治理措施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1.污染限期治理制度的治理类型有(  )
①区域或流域的限期治理 ②行业的限期治理 ③点源的限期治理 ④目标的限期治理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本组题考查了我国“谁污染, ( http: / / www.21cnjy.com )谁治理”的环境管理政策。解题关键是要了解污染限期治理制度的治理要求、治理类型。污染限期治理制度的治理要求是限定治理时间、治理内容和治理效果,治理类型包括区域或流域的限期治理、行业的限期治理、点源的限期治理三类。
答案:10.D 11.D
2013年2月2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罗县人民政府决定对平罗县凯迪化工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下达2013年污染源限期治理任务。各限期治理企业必须按时完成治理任务,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县人民政府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其实施停产治理,直至关闭。据此完成第12~13题。
12.“限期治理”依据的是(  )
A.“三同时”制度
B.排污收费制度
C.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D.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13.宁夏对企业“限期治理”属于    的限期治理(  )
①区域 ②流域 ③行业 ④点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限期治理依据的是污染限期治理制度。对企业排污限期治理既属于行业限期治理,又属于点源的限期治理。
答案:12.C 13.B
读下面一则通知,完成第14~15题。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委 ( http: / / www.21cnjy.com )办局: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2013~2014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2013年×月×日
14.该通知贯彻的环境管理制度是(  )
A.预防为主 B.谁污染,谁治理
C.强化环境管理 D.环境影响评价
15.该市制定这个考核办法的目的是(  )
①将环境保护纳入政府任期目标中 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③将环境保护作为地方政府和决策者的政绩考核内容 ④使环保工作纳入政府议事日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解析:第14题,通知中的“环境保护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标责任制”是关键词,说明它贯彻的是“强化环境管理”这一政策。第15题,该考核办法适用于全市的所有区域,并不仅限于城市环境;②和④是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的目的。
答案:14.C 15.D
1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因纸价上升,利益的驱动使某镇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造纸厂纷纷上马,但因为污水治理设施不配套,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大量农业用地因受污染而减产,农民纷纷上诉,各小造纸厂最终被环保部门依法取缔。
材料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量考核制度,是指通过实行定量考核,对政府在推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的活动予以管理和调整的一项环境监督管理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自1984年起在我国得到广泛推行。
(1)在工厂规划时,建设项目中的环境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    、同时    和同时    。
(2)小造纸厂污水治理设施不配套,造成极大环境污染的事实违反了哪些环境管理政策
(3)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贯彻的环境管理政策是      。
(4)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怎样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
解析:第(1)题,“三同时”制度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第(2)题,小造纸厂没有采取措施积极治理环境污染,也没有承担环境治理的责任和费用,因此小造纸厂违反了“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和“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管理政策。第(3)题,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是上级行政部门对下级行政部门进行考核,贯彻了“强化环境管理”的政策。第(4)题,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是依据“强化环境管理”的政策,把城市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通过科学、定量的指标体系,使环保工作纳入政府议事日程的一项制度。
答案:(1)设计 施工 投产使用
(2)违反了“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和“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管理政策。
(3)强化环境管理
(4)把城市环境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综合规划、综合治理、综合控制。
17.(探究性学习)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国不断加大对工业污染治理的投资力度,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减少污染排放,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材料二:中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构成表。
年份 投资总额(亿元) 国家预算内资金(%) 企业自筹资金(%) 其他(%)
2001 174.48 20.83 4.29 74.88
2002 188.37 22.28 4.25 73.47
2003 221.79 8.45 64.00 27.55
2004 308.11 4.50 73.81 21.69
2005 458.19 1.70 78.93 19.37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数据计算)
(1)分析表中数据,指出我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的变化趋势。
(2)通过表中数据判读我国污染治理责任的变化。
(3)企业应如何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解析:第(1)(2)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考查读表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国家预算内资金比重不断下降,企业自筹资金比重不断上升;这体现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第(3)题,要想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就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大科技投入,对废弃物进行科学处理。
答案:(1)国家预算内资金比重下降;企业自筹资金所占比重大幅上升。
(2)政府承担的责任减小,企业承担的责任增大(体现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3)清洁生产或发展循环经济;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利用清洁能源,加大技术投入。第五章 环境管理
第一节 环境管理概述
实施环境管理的手段包括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教育手段等。据此完成第1~3题。
1.20世纪80年代我国制定了“预防为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以及“强化环境管理”的三项环境保护政策。这属于环境管理手段中的(  )
                
A.行政手段 B.法律手段
C.经济手段 D.技术手段
2.我国早在197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宪法》中就已规定:在中国,凡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从而对公众的健康、安全、生命以及公私财产等造成危害的均为公害。公害是一种应负刑事责任的罪过。这属于(  )
A.通过行政程序直接管理环境
B.运用法律武器,依法治理环境
C.运用税收、有偿付费等手段间接管理环境
D.环境技术管理
3.确定防治污染的技术、政策以及环境科学技 ( http: / / www.21cnjy.com )术发展方向,组织环境保护的技术咨询和情报服务以及环境科学技术交流,并广泛应用于环境中。这些活动主要是运用    手段进行环境管理(  )
A.行政 B.法律 C.经济 D.技术
解析:第1题,“政策”是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键词,说明三大环境保护政策是国家制定并监督执行的,属于行政手段。第2题,《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其对公害界定属于法律范畴。第3题,“活动”的内容以“技术”为主体。
答案:1.A 2.B 3.D
环境管理是国家环境保护部门的基本职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要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社会集团和个人有关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使社会经济发展在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防治环境污染和维护生态平衡。完成第4~5题。
4.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在履行其基本职能时,可采取的手段是(  )
①经济 ②规划 ③监督 ④行政和教育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在履行其基本职能时,可以(  )
①限制人们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 ②优先发展经济 ③优先满足人类的需求 ④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第4题,规划和监督是环境管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个基本职能中的两个;环境管理的手段包括经济、法律、技术、行政和教育等。第5题,环境管理的目的是既能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优先发展经济和满足人类的需求都很片面。
答案:4.C 5.C
下面是某市对生活垃圾处理的两条规定。据此完成第6~7题。
第五条 本市对生活废弃物的治理,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和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逐步实行分类收集,推行生活废弃物的综合处置,促进生活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
第六条 市容环境管理委员会同市规划、建设、环保等有关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编制本市生活废弃物治理规划。
6.第五条规定的贯彻执行,符合环境管理中    管理的直接要求(  )
A.资源环境 B.生活环境
C.专业环境 D.城市环境
7.“编制本市生活废弃物治理规划”符合环境管理中    管理的要求(  )
①资源环境 ②区域环境 ③专业环境 ④城市环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6题,第五条规定可以实现固体废弃物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源化”,使自然资源得到循环利用。第7题,该规定既确定了区域——本市(区域环境),又有具体的行业——生活废弃物的治理(专业环境);资源环境管理针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答案:6.A 7.C
下图为我国某地按《清洁生产标准制订技术导则》建立的清洁生产工业园。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8~9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8.下列有关该生态工业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生态工业园的规划范围看由第二产业拓展到第一、三产业
B.工业生态园效法的是自然生态系统,因此应着重发展第一产业
C.生态工业园应规划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D.生态工业园内各个产业间形成了争夺资源、相互竞争的态势
9.该工业园的建设受到哪些环境管理手段的制约 (  )
①行政手段 ②法律手段 ③经济手段 ④技术手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8题,生态工业园规 ( http: / / www.21cnjy.com )划的主导产业为第二产业,但是在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也带动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是第一产业为其提供原料,第三产业为其服务。第9题,《清洁生产标准制订技术导则》是环保部门根据国家行政法规所赋予的组织和指挥权利制定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因此属于行政手段的范畴。另外该标准还详细规定了进行清洁生产时应该达到的技术标准,该工业园的建设一定依据了该标准中所规定的技术标准,因此又受到技术标准的制约。
答案:8.A 9.D
2013年6月5日,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 共奋斗”,旨在释放和传递建设美丽,中国人人共享、人人有责的信息,倡导在一片蓝天下生活、呼吸的每一个公民都应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切实履行好呵护环境的责任。据此完成第10~12题。
10.世界环境日当天我国都会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此举在环境管理中所体现的管理手段是(  )
A.法律手段 B.行政手段
C.技术手段 D.宣传教育手段
11.下列环境管理内容的分类,不属于按管理范围划分的是(  )
A.资源环境管理 B.区域环境管理
C.环境质量管理 D.专业环境管理
12.我国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三同步”原则属于(  )
①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 ②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 ③环境保护的战略方针 ④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10题,庆祝世界环境日活动,属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环境管理手段中的宣传教育手段。第11题,环境管理按照管理范围分为资源环境管理、区域环境管理、专业环境管理。第12题,我国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三同步”原则属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是我国环境保护的战略方针。
答案:10.D 11.C 12.C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六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使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3~15题。
13.该规定是为了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的(  )
A.同步规划 B.同步实施
C.同步发展 D.同步建设
14.该规定的目的是实现    相统一(  )
A.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B.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C.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D.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5.该规定体现了环境保护基本政策中的(  )
①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②谁污染谁治理 ③强化环境管理 ④先污染后治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解析:第13题,该规定明确了防治污 ( http: / / www.21cnjy.com )染设施的设计、施工和使用时间应与主体工程同步,目的是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实施;“规划”是防治污染设施“设计”阶段;“发展”的是“城乡经济”;在环境管理中,没有“同步建设”的说法。第14题,“主体工程”是为了经济效益、“治污设施”是为了环境效益,它们都可以实现社会效益。第15题,“谁污染谁治理”规定的污染治理者是污染者本身;“先污染后治理”是一种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
答案:13.B 14.D 15.D
16.读我国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写出图例A、B分别表示的环境问题。
(2)简述图例C所示环境问题造成的主要危害。
(3)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实施环境管理的手段有哪些
解析:图中反映了我国的主要环境问题。A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土地荒漠化,B是森林破坏,C是酸雨。环境管理的手段主要有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等。
答案:(1)A是荒漠化(沙漠化)。B是森林破坏(森林锐减)。
(2)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 ( http: / / www.21cnjy.com ),乃至大量死亡;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肥力降低,导致农作物减产;腐蚀树叶,使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森林生长,林木成片死亡;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
(3)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宣传教育手段等。
17.(探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的世界模型。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二:过去,咸海鱼类丰富,沿湖数百万 ( http: / / www.21cnjy.com )居民受益。而如今,它的水面缩小了40%,周边寸草不生,成了盐碱化严重的不毛之地……咸海蒙受灾害的根源在哪里 几千年来,是阿姆河和锡尔河给了它生命。后来,两河沿岸为了发展棉花生产,挖水渠,修堤坝,不断扩大灌溉面积,结果棉花产量翻了一番,咸海的生态平衡却被打破。两河流入咸海的水量大大减少,补偿不了自然蒸发的湖水,水面逐年下降,干涸面积日益扩大。
(1)据图分析,今后人均占有粮食将     ,其原因是
 。
(2)从模型曲线上可以看出,为了人类的根本利益,目前应当 。
(3)材料二反映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4)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②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③发展中国家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④发展中国家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5)关于环境管理的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环境管理的目的是保护环境,不再追求经济发展
B.环境管理的目的是经济发展,只要注意少污染环境就可以了
C.环境管理的目的是力求获取更多的环境资源以促进经济增长速度的快速提高
D.环境管理的目的是协调社会与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人均占有粮食将会减少,主要原因是耕地面积的减少和人口数量的增加。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人口的增加,自然资源的数量在减少,环境污染不断增加,所以为了人类的根本利益,应当控制人口数量、保护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第(3)题,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人类作用于环境的同时,环境对人类具有反作用。第(4)题,环境问题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第(5)题,环境管理的目的是协调社会与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答案:(1)下降 耕地面积减少,人口数量增多
(2)控制人口,保护资源,防治环境污染
(3)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有时产生影响人类生活、生产甚至影响人类生存的种种环境问题
(4)C
(5)D第五章测评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京都议定书》规定:2008~2 ( http: / / www.21cnjy.com )012年,日本有义务保证其二氧化碳年平均排放比1990年减少6%。为达到目标,日本政府通过CDM等每年向海外购买二氧化碳减排额为2 000万吨,即2008~2012年的五年当中购买1亿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3题。
1.按管理范围分,《京都议定书》对日本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限定,属于环境管理中的(  )
                
①资源环境管理 ②区域环境管理 ③专业环境管理 ④监督环境管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购买二氧化碳排放权”属于环境管理中的    手段(  )
A.行政 B.法律 C.经济 D.技术
3.你认为“CDM”在环境保护中的主要职能可能是(  )
A.规划 B.协调 C.监督 D.指导
解析:第1题,二氧化碳是“废弃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是资源;日本表示一定的区域;限定二氧化碳排放量属于专业环境管理的内容。第2题,通过购买二氧化碳排放权,可以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国家或企业的生产成本,间接鼓励排放量小的国家或企业的发展。第3题,“日本政府拟通过CDM等每年向海外购买”是关键,说明CDM可能是一个“交易”二氧化碳排放权的平台,具有协调的职能。
答案:1.B 2.C 3.B
2013年1月21日,广东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办法》。据此完成第4~5题。
4.我国取消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的主要目的是(  )
①降低生产成本 ②减少环境污染 ③降低销售成本 ④降低资源消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取消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所运用的主要环境管理手段是(  )
①行政手段 ②法律手段 ③经济手段 ④宣传教育手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4题,过多地使用塑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袋不仅可造成白色污染,同时会造成资源的消耗。第5题,取消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首先是行政单位出台的政策,属于行政手段;同时对塑料袋实行有偿使用,无形中就会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因此又属于经济手段。
答案:4.D 5.C
6.有关环境管理目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需要
B.保护环境
C.是为了人类的发展,追求较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D.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又要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
解析:环境管理目的是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要求,又要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
答案:D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三条规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度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计划部门方可批准建设项目建设任务书。”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7~10题。
7.该条规定是制定    制度的依据和指导原则(  )
①环境影响评价 ②“三同时” ③环境保护目标责任 ④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8.该条规定贯彻了    的环境管理政策(  )
A.预防为主 B.谁污染,谁治理
C.强化环境管理 D.环境影响评价
9.制定该条规定的目的是(  )
①论证工程项目能否立项 ②防止不利于环境的事件发生 ③防止新的污染源产生 ④节约环境资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下列法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依据制定的是(  )
A.《宪法》
B.《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C.《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D.《刑法》
解析:第7题,“对建设项目……作出评价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制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依据;“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计划部门方可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说明了“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第8、9题,“环境影响报告书”要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目的是预防不利于环境事件和新污染源产生,贯彻的是“预防为主”的环境管理政策;“节约环境资源”是“征收排污费制度”的目的。第10题,《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其相关条款是制定环境法的依据和指导原则;《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是国际组织制定的,我国仅参加了部分公约;《刑法》制定的依据是《宪法》。
答案:7.A 8.A 9.A 10.C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 http: / / www.21cnjy.com )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2年8月29日修订通过了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2007年7月1日,由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强制性国家标准和13项生活饮用水卫生检验国家标准正式实施。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1~12题。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属于(  )
①资源法 ②我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 ③环境保护单行法律 ④国际环保公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2.由卫生部以国家强制性卫生标准发布的《饮用水质量标准》,其代号可用    标志(  )
A.GB B.GT
C.BT D.GB/T
解析:第11题,水是自然资源,《水法》属于资 ( http: / / www.21cnjy.com )源法,同时属于我国环保基本法框架内的单行法律。第12题,“强制性”是关键词,说明该标准是强制性标准。
答案:11.C 12.A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资源管理条例》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八条规定:探矿权人在勘查过程中给他人造成生产资料和其他财产损害的,依法予以补偿。据此完成第13~14题。
13.该条规定制定的依据是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中的(  )
①《宪法》 ②《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④《民法通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在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资源管理条例》属于(  )
①环境保护综合性法规 ②环境保护单行法律 ③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④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13题,《宪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条例是制定环境法的依据和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制定其他环境保护法规的依据;《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是国际上各国为防治全球性环境问题而制定的;《民法通则》不是环境法规。第14题,“矿山资源”是关键词,说明该条例是为保护新疆矿产资源而制定的专门性法规;“新疆”是关键词,说明该法规是新疆政府批准并颁布的,属于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答案:13.C 14.D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为“绿色环保低碳”。据此完成第15~16题。
15.关于低碳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低碳经济就是指要减少煤炭的燃烧
B.低碳经济就是指企业要降低能耗
C.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
D.低碳经济主要是约束企业行为,与消费者无关
16.低碳经济要求低碳生活,关于低碳生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碳生活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但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
B.低碳生活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减少能源消耗
C.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中不要用煤取暖
D.低碳生活要求我们不做剧烈运动,减少二氧化碳的呼出量
解析:“低碳”是为了减少能耗,以降低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经济要求经济活动全过程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碳生活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减少能源消耗。
答案:15.C 16.B
发展绿色食品,进行清洁生产,避免在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污染,这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据此完成第17~18题。
17.目前,绿色食品的市场份额较低,主要原因可能是(  )
A.绿色食品成本高、售价高
B.绿色食品的营养含量比一般农产品低
C.人们对绿色食品认识不足
D.绿色食品生产要求高,产量低
18.实施清洁生产后,工厂(  )
A.仅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
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解析:第17题,市场是决定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类型和规模的首要因素,绿色食品的市场份额不高,不是因为其产量低,而是因为售价高而导致消费者购买意愿低。第18题,清洁生产包括生产全过程和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
答案:17.A 18.D
绿色住宅是我国住宅建设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方向。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兴建的住宅已经朝这个方向发展,其目标是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第19~20题。
19.下列内容符合可持续发展绿色住宅要求的是(  )
①供热、制冷使用清洁能源 ②装修材料的化学污染低于规定标准 ③生活污水净化后排放 ④公用绿地和停车场各占一半 ⑤隔音效果好,噪音低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20.下列住宅布局能达到绿色住宅光照、通风要求的是(  )
A.住宅建筑取正北或正南朝向
B.住宅区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C.北方住宅区的窗户要避开西北方向
D.南方住宅区的走向应呈东南—西北方向
解析:第19题,“供热、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冷使用清洁能源”“装修材料的化学污染低于规定标准”“隔音效果好,噪音低”都符合绿色住宅的要求;生活污水是要集中处理的;公用绿地和停车场不能各占一半,还要建设休闲娱乐活动场地等;它们都不是绿色住宅的组成部分,而是属于绿色社区。第20题,我国是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盛行强烈的西北风,因此,北方住宅区的窗户要避开西北方向。
答案:19.B 20.C
二、综合题(共50分)
21.(11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近年来中国许多城市取消了小排量汽车在城市主要道路的限行规定,并且国家税务局也对小排量汽车降低购置税。
材料二:德国政府为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生产中的污染问题,开始采取降低农产品价格、实行农地休闲、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等措施提高农产品质量。另外政府对发展绿色农业的农民给予适当补贴。政府规定,凡绿色农业产品均贴上专门标志,通过正规渠道或专营小型市场进行销售。政府制定法令法规和标准,专门组建质量认证机构负责各个环节的质量检查和验证。资格和产品认证是德国绿色农业的关键,也是政府对绿色农业环境管理的有效措施。
(1)结合材料一,分析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环境管理中采取了哪些手段。
(2)结合材料二思考,德国政府对绿色农业环境管理采取了哪些手段,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3)什么是环境保护中的“三同时”制度
解析:第(1)题,取消小排量汽车在城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道路的限行规定以及国家税务局对小排量汽车降低购置税,都是为了鼓励人们驾乘小排量汽车,这样有利于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有利于环境保护。取消现行规定属于行政手段;降低购置税属于经济手段。第(2)题,“降低农产品价格、实行农地休闲、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属于行政手段、“政府对发展绿色农业的农民给予适当补贴”属于经济手段。“政府制定法令法规和标准,专门组建质量认证机构负责各个环节的质量检查和验证”属于法律手段。采取这一系列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第(3)题,“三同时”制度是指在建设项目中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
答案:(1)降低大气污染。行政手段、经济手段。
(2)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德国绿色农业的发展。
(3)建设项目中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
22.(13分)当今世界水污染日趋严重,各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在采用各种措施和技术,减少排污量,以保护水资源环境。污染厂家则在政策和环保压力下通过技术投入,降低排污成本和排污量,同时大大促进了水环境的保护。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注:图中MAC2——污染控制技术较高时期,MAC1——污染控制技术较低时期。
(1)近些年来“太空水”“纯净水”走俏家庭,主要原因是什么
(2)水污染项目中的氮、磷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3)水污染的后果有哪些
(4)污水处理需要雄厚的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基础和先进的技术保证,由图看出,通过        ,使排污者实际所承受的费用降低。在一定的排污收费标准下,        的潜力越大,    所得到的费用节省也越大。排污收费客观上起到了            的作用。
解析:第(1)题,由于水污 ( http: / / www.21cnjy.com )染问题严重,人们担心饮用被污染的水会给健康带来危害,所以购买“太空水”“纯净水”的人越来越多。第(2)题,水污染中的氮、磷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工业污水。第(3)题,水污染会导致水质下降,可用水减少,影响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等不良后果。第(4)题,由图中可以看出,通过污染控制技术革新,企业污水排放量减少,使排污者实际所承受的费用降低,所以排污收费客观上起到了激励污染企业不断革新技术的作用。
答案:(1)水污染严重。
(2)生活、生产污水,农业化肥、农药随径流进入水体。
(3)水质下降,可用水减少,影响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合理即可)
(4)污染控制技术革新 污染控制技术革新 排污者 激励污染企业不断革新技术
23.(11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九次缔约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议及京都议定书第九次缔约方会议2013年11月23日在波兰华沙落下帷幕。本次大会通过了关于德班平台、资金、损失损害补偿机制的一揽子决议。
材料二: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把发展低 ( http: / / www.21cnjy.com )碳经济纳入到政府工作报告中,这预示着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低碳”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引擎,也将是引领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重构的新风向标。
(1)据材料一可以看出,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各国共同关注的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我国政府大力号召和致力于推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低碳经济”,请简要分析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并从个人角度谈谈如何为推动“低碳经济”作出贡献。
解析:第(1)题,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是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成因、危害、治理具有全球性特点,必须引起各国的共同关注。第(2)题,低碳经济是当前可持续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其意义主要表现在节约能源、保护生态、控制全球气候变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等。作为个人应该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为低碳经济作贡献,如节约水电、垃圾分类、使用购物袋、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等。
答案:(1)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影响范围大,具有全球性的特点,后果十分严重,并且是由多个国家共同影响造成的。
(2)①有利于节约能源;②有利于保护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态环境;③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④有利于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等。节约用水、用电;外出骑自行车;使用购物袋购物;实行垃圾分类等。(答出两条即可)
24.(15分)绿色学校是指在学校管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学校课程、学校环境、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方面,都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学校。某学校正在创建绿色学校。请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该学校附近马路上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往往含有    等有害气体,这种气体也是造成被称为“空中死神”的    问题的元凶之一。
(2)该学校设置了垃圾分类回收箱,其中可以放进可再生利用垃圾箱的垃圾包括    、    等。
(3)该学校打算在图中阴影部分培育一片小树林,请分析这片小树林的环境效益。
(4)请你为该学校创建绿色学校提几条建议。
解析:第(1)题,汽车尾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有害气体包括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其中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会导致酸雨的产生。第(2)题,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碎玻璃等属于可回收垃圾。第(3)题,该树林靠近公路,所以可以降低噪声、吸收有害气体等。绿色植物都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第(4)题,创建绿色学校,需要新能源、绿色建筑、节约利用资源、使用可以自然降解的物品以及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等。
答案:(1)氮氧化物 酸雨
(2)玻璃 废纸 废塑料 废金属(任填两项)
(3)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降低噪声;吸纳灰尘,杀灭细菌,美化环境等。
(4)使用风力发电机或太阳能电池板;盥 ( http: / / www.21cnjy.com )洗用水回收后冲厕所;使用再生纸制成的手纸;使用可降解塑料制成的清洁用具;节约用水;进行环境教育,师生共同决策等。(3点即可)第四节 环境保护任重道远
铜川市在政府门户网站上说:作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21世纪议程》试点城市和全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之一的铜川,将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建设现代化城市为目标,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3题。
1.铜川市制定地方性的《21世纪议程》,体现了我国(  )
                
A.积极履行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B.共同实施全球环境问题研究计划
C.参与全球变化的分析和研究
D.缩小与发达国家承担环境保护义务方面的差距
2.铜川市制定地方性《21世纪议程》是    推动和敦促的结果(  )
A.政治措施 B.国际社会和国际组织
C.中国政府 D.当地居民
3.铜川市制定地方性《21世纪议程》后,当地居民(  )
①环保意识加强 ②研究和分析全球气候变化 ③积极关心并参与环保 ④创建“绿色社区”的需要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解析:第1题,《21世纪议程》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项国际环境保护公约,制定地方性《21世纪议程》是我国“积极履行国际环境保护公约行动”的体现。第2题,制定地方性《21世纪议程》是国际社会和国际组织推动和敦促的结果。第3题,“研究和分析全球气候变化”是“共同实施全球环境问题研究计划”的目的;“绿色社区”的创建是社区居民自发的环保行为,而地方性《21世纪议程》是环保“政治措施具体化”的体现。
答案:1.A 2.B 3.A
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CNCIHDP)于2004年8月成立。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4~5题。
4.中国参与和实施“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的原因是(  )
A.鼓励居民“绿色消费”
B.加强全民环保意识
C.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D.减少对全球环境变化问题的不确定性
5.参与“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后,中国应建立相应的    系统(  )
A.环境保护的管理政策
B.环境保护的法规
C.分析、研究、培训
D.环境监测
解析:第4题,“加强全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环保意识”是“积极履行国际环境保护公约”的意义;“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是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的目的;“绿色消费”属于居民在保护环境中的“行动”。第5题,建立“环境保护的管理政策体系”的核心在于“管理”;“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建立的目的是保护和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答案:4.D 5.C
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践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理念,大亚湾区坚持抓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环境执法,努力保护生态环境,日前成功导入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实现了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目标。使得“大亚湾天蓝、山美、海迷人,风光无限好。”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6~8题。
6.ISO系列标准是    制定的(  )
A.联合国
B.中国环保总局
C.国际标准化组织
D.各国消费者协会
7.关于ISO14000系列标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
B.该标准可以规范各企业、团体等所有组织的环境行为
C.该标准没有污染物排放绝对量的设置
D.该标准的实施具有强制性
8.大亚湾成功导入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是(  )
①规范地区的经营行为 ②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③减少环境污染 ④改善生态环境 ⑤实现与国际接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解析:第6题,ISO系列标准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第7题,ISO14000系列标准以市场消费行为、市场对企业(机构)环境形象认可为动力,是一个自愿性标准,不带有任何强制性,突破了环境管理政府行为的单一模式。第8题,ISO14000标准体系规范的是相关组织的环境行为;地区的经营行为不当,将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环境本身就是一种资源。
答案:6.C 7.D 8.A
各居民委员会:按照××省××市精神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环境保护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活动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区居民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和行为规范,倡导绿色文明,提倡绿色消费,大力推进环境宣传教育的社会化,特制定本实施意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9~10题。
9.绿色社区建设是一个    的社区(  )
①环境管理体系完善 ②绿色产品生产基地 ③公众参与机制完善 ④通过ISO14000体系认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下列设施属于绿色社区硬件设施的是(  )
A.一个垃圾分类设施
B.一支绿色志愿者队伍
C.一个联席会议
D.一定比例的绿色家庭
解析:第9题,“社区”主要指“住宅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排除②;ISO14000体系指导的是消费行为和企业的生产行为,排除④。第10题,垃圾分类设施属于绿色社区的硬件设施。
答案:9.C 10.A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秘书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介绍说,“绿色”绝不是天然的概念。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主任认为,“绿色消费”绝不是“消费绿色”。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1~12题。
11.这里“绿色”的正确含义是(  )
①天然的 ②无污染的 ③无公害的 ④绿颜色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这里“绿色”需要    技术作为保证(  )
①能源 ②原材料 ③资源回收 ④基因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第11题,材料中已经指出,“绿色的”不是“天然的”,“绿色消费”不是“消费绿色”。第12题,基因技术对环境的影响尚不确定。
答案:11.C 12.D
“衣食住用行,事事关环保”,从身边小事做起,关爱自然,这是每个有识之士都应该做到的。据此完成第13~15题。
13.“绿色食品”已经成为人们消费的热点,下列生产“绿色食品”的措施正确的是(  )
①施用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 ④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治病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4.室内装修不合理是导致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化纤地毯、油漆、合成地板会不同程度地释放某种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甲醛 D.甲烷
15.中国的家庭私人汽车市场初露端倪,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弊端已明显可见:交通拥堵,空气质量变差。下列措施中既能促进汽车业健康发展,又能改善城市环境的是(  )
A.提高汽车价格,限制市民购车
B.拓宽城市道路,做到道路更宽阔
C.实施单双号限行制度
D.对小排量汽车免征购置税
解析:“绿色食品”要求安全无公害,施用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机肥,无农药残留。室内装修容易导致甲醛含量超标。要达到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鼓励人们购置小排量汽车是较好的选择。
答案:13.D 14.C 15.D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联合国第十九次气候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大会2013年11月23日晚在波兰首都华沙落幕,会期比原计划拖延了一整天。经过长达两周的艰难谈判和激烈争吵,特别是会议结束前最后48小时,各国代表挑灯夜战,最终就德班平台决议、气候资金和损失损害补偿机制等焦点议题签署了协议。
材料二:2008年中国某公司与丹麦签署二氧化碳减排贸易协议,丹麦向中国购买63万吨二氧化碳减排指标。
(1)从经济、环境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分析中国向发达国家转让温室气体减排指标对中国的积极意义。
(2)从企业层面看,实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是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基本内容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    、清洁的    。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
(3)从个人层面看,在生活中节能环保也是践行低碳经济的重要方面,请试举两例你生活中节能的主要做法。
解析:第(1)题,中国向发达国家转让温室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体减排指标可以获得经济利益,增强节能和环保意识,促进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和交流。第(2)题,考查清洁生产的基本内容和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第(3)题,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做法回答即可。
答案:(1)获得经济利益;增强节能和环 ( http: / / www.21cnjy.com )保意识;促进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和交流,在能源和环保领域获得资金和先进技术,提高环保能力等。
(2)生产过程 产品 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资源化
(3)注意节约用电(如随手关灯、少乘电梯、少用空调)、选乘公共交通工具等。
17.(探究性学习)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1998年特大洪灾肆虐神州大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2013年“两会”召开当天漫天的沙尘暴席卷北京城……大自然的报复让我们触目惊心,同时也唤醒了我们沉睡的环保意识。1994年第一个环保组织成立以来,全国的环保社团已经发展到1 600多个,200多所高校设立了环境资源专业。
材料二: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 ( http: / / www.21cnjy.com )保”,从“水养鱼”到“鱼养水”,政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台了行政法规30多项、环保法律20来项,缔结和参加了国际公约30余项;资金投入从1981年的25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1 106亿元,“十五”期间更是计划投入7 000亿元。2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年均增长达到9.5%,相对应的能源却仅增长4.7%。
(1)我国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2)根据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从“水养鱼”到“鱼养水”的认识。
(3)过去,我国的环保工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限于政府主管部门和环境专业工作者,公众的参与和认识程度都比较低。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只有极大地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使环境保护成为社会成员共同的责任和使命,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近年来,国际上民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迅速,他们的优势及作用是什么 我国的环保NGO(非政府组织)发展也非常快,他们在哪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4)(双选)作为中学生,为实现生态和环境的良性发展,应该做到的是(  )
A.树立环保意识
B.参加环保活动
C.积极购买非生态标志物品
D.参加工作后再接受环境教育
解析:第(1)题,考查我国实施的环 ( http: / / www.21cnjy.com )境保护战略。主要采取了立法和行政干预的环境管理手段,注重国际合作,同时积极鼓励公众参与。第(2)题,在于强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着重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如果人们割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就会受到惩罚。第(3)题,主要考查民间环境保护组织的优势和作用,以及我国民间环境保护组织的发展。第(4)题,中学生应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参加环保活动。
答案:(1)①通过组织和领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了环保社团,200多所高校增设了环境资源专业。②出台行政法规、环保法律,缔结国际公约,体现了依法治理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决心。③鼓励公众参与。④实施领导经济建设、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通过投资治理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2)“要我环保”“水养鱼”只重视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价值,忽视了生态价值。这种片面的价值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我要环保”“鱼养水”是一种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3)优势:拥有专业的知识、技术及调查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拥有更加单纯的社会责任感和充沛的创造力;引起了更广泛的基层团体的参与和支持。作用:环境和生态的教育与研究协助政府执行环境政策;监督企业的行为,与企业合作开发环保产品及服务。我国环保NGO的工作:社会宣传、青少年普及教育、教师培训,绿色学校活动、绿色社区活动、绿色消费活动、保护野生动物、植树造林、提供法律援助、表彰优秀人物。
(4)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