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固体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固体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8-25 10:5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固体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
B. 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
C.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
D.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先变软,然后变成粘稠体,最后变成液体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石墨和金刚石是晶体,玻璃和橡胶是非晶体
B. 同种元素形成的晶体只能有一种排列规则
C. 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
D.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3.在云母片a、薄玻璃片b、薄铁片c上各涂上一层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钢针去接触它们的反面,则熔化了的石蜡分别成圆形或椭圆形,其中(  )
A.呈圆形的有a、b,是晶体的有a、b
B.呈圆形的有b、c,是晶体的有a
C.呈圆形的有b、c,是晶体的有a、c
D.呈圆形的有b,是晶体的有a
4.某球形固体物质,其导热性能沿各个方向相同,则该物体(  )
A.一定是非晶体
B.可能具有确定的熔点
C.一定是单晶体,因为它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D.一定是多晶体,因为其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同性
5.如图是a、b两种不同物质的熔化曲线,根据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单晶体,b是多晶体或非晶体 B.a是多晶体,b是单晶体或非晶体
C.a是非晶体,b是晶体 D.a是晶体,b是非晶体
6.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涂上蜡,由烧热的针接触其上一点,蜡熔化的范围如图甲、乙、丙所示,而甲、乙、丙三种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丁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为非晶体,丙是晶体
B.甲为多晶体,乙为非晶体,丙为单晶体
C.甲、丙为非晶体,丙是晶体
D.甲、乙、丙都是晶体
多选题
7.关于一块长方体的铜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一块晶体,因为它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B.它是一块晶体,因为它有确定的熔点
C.它是一块多晶体,因为它是由许多晶粒杂乱无章排列而成的
D.它是一块非晶体,因为它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
8.玻璃的出现和使用在人类生活里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非晶体。下列关于玻璃的说法正确的有
A. 没有固定的熔点 B. 天然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C. 沿不同方向的导热性能相同 D. 分子在空间上周期性排列
9.质量一定的某种物质,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由液态I到气态III变化过程中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单位时间所吸收的热量可看做不变,气态III可看成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晶体
B.该物质分子平均动能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C.在t1~t2时间内,该物质分子势能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D.在t2~t3时间内,该物质的内能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10.下列关于晶体空间点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晶体空间点阵的物质微粒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原子或离子
B.晶体的物质微粒之所以能构成空间点阵,是由于晶体中物质微粒之间相互作用很强,所有物质微粒被牢牢地束缚在空间点阵的结点上不动
C.所谓空间点阵与空间点阵的结点,都是抽象的概念;结点是指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做永不停息地微小振动的平衡位置;物质微粒在结点附近的微小振动,就是热运动
D.相同的物质微粒可以构成不同的空间点阵,也就是同一种物质能够生成不同的晶体,从而能够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三、非选择题
11.长方形的铜条是 选填“单晶体”、“多晶体”、“非晶体”,它具有 选填“各向同性”、“各向异性”。
要增强雨伞的防水作用,伞面选择对水是 选填“浸润”或“不浸润”的布料;布料经纬线间有空隙,落在伞面上的雨滴不能透过,是由于水的 的作用。
12.如图所示,试说明晶体从开始加热到全部熔化为液体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分熔化前、熔化时、熔化后三个阶段说明)。
参考答案
B
B
C
B
D
B
BC
AC
ACD
ACD
11、(1)多晶体 各向同性 (2)不浸润 表面张力
12、(1)熔化前,晶体从外界吸收能量,主要用来增加组成点阵结构的微粒的平均动能,使物体的温度升高,其体积一般也有所增大,也有小部分能量用来增加微粒的势能。
(2)熔化时,当温度升高到熔点,点阵结构中的一部分微粒已有足够的动能,能够克服其他微粒的束缚离开平衡位置,破坏点阵结构,开始熔化。继续加热,微粒所吸收的热量不再用来增加其平均动能,而完全消耗在破坏点阵结构上,即用来增加势能。
(3)熔化后,液体吸收的能量主要转变为分子动能,只要继续加热,温度就会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