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季学期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
一、 选择题
1. 下列各图反映的重大历史活动,哪些是专制决策的结果
( http: / / www.21cnjy.com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 “鼎”是代表权力和地位的礼器,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 )
A.尧舜禹时期 B.商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3. 王夫之在《论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因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呜呼!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存乎神者之不测,有如是夫!”下列说法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郡县制的推行是秦速亡的原因之一
B.秦行郡县的目的是为了“行其大公”
C.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为害滋多”
D.反对实行君主制
4. 下列古代的重要制度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不相符合的是
①汉高祖设置同姓王②隋朝实行科举制③唐玄宗设置节度使④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③④
5. 秦始皇时军权掌握在谁手中( )
A.丞相 B.太尉 C.皇帝 D.宗正
6. 隋朝开创的三省六部制中,掌管科举的部门是( )
A.吏部 B.民部 C.礼部 D.工部
7. 宋朝时,专管中央财政的是( )
A ,三司使 B .二府 C .枢密院 D .中书门下
8. 我国最早在地方设县开始于( )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西汉
9. 唐朝时,为皇帝草拟政令的中央机构是( )
A.内史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尚书省
10. 王夫之在《论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因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呜呼!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存乎神者之不测,有如是夫!”下列说法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郡县制的推行是秦速亡的原因之一
B.秦行郡县的目的是为了“行其大公”
C.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为害滋多” D.反对实行君主制
11. 关于王位世袭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它取代禅让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B.它是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之一
C.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D.王位只能父子相传
12. 西周周王分封的诸侯主要有( )
①异姓功臣贵族②同姓王室贵族③先代帝王后代④边远氏族部落首领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言中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作者主要强调传统制度( )
A.为专制统治服务 B.与当时人事相配合
C.传承的必要性 D.存在的合理性
14.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西汉设立中朝 ②文臣任知州,设通判 ③“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④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15. 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其领地内享有的权力不包括( )
A.设置官员 B.自称天子 C.建立武装 D.征派赋役
16. 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其领地内享有的权利不包括( )
A.设置官员 B.自称天子 C.建立武装 D.征派赋役
17. 北宋时掌管中央军政的机构是( )
A.兵部 B.太尉 C.枢密院 D.都督府
18. 元朝管理全国政务的机构是(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内史省 D.门下省
19.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其中“高皇帝”是指( )
A.宋太祖 B.明太祖 C.明成祖 D.皇太极
20.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说:“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作者主要强调传统制度( )
A.为专制统治服务 B.与当时人事相配合
C.传承的必要性 D.存在的合理性
21. 我国地方行政区划最早由郡县两级转变成州、郡、县三级是在( )
A.西汉 B.东汉初 C.东汉末 D.隋朝
22. 元朝时,管辖今山东省的是( )
A.山东行省 B.河北行省 C.陕西行省 D.中书省
23. 开创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的朝代分别是( )
A.秦朝与唐朝 B.秦朝和隋朝 C.秦朝与元朝 D.唐与元朝
24. 今天西藏自治区在元朝时应为( )
A.宣政院辖地 B.驻藏大臣辖区 C.宣慰司管辖 D.窝阔台汗国属地
25. 下列不属于宋初中央集权加强特点的是( )
A.集中相权 B.百官权力分散 C.重文轻武 D.军事上内重外轻
二、 材料解析题
26.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
材料二 在现代侨乡的家谱中,都普 ( http: / / www.21cnjy.com )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与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故国故乡的依恋之情。
有人对福建省的家谱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到福建移 ( http: / / www.21cnjy.com )居台湾的最早记载是两宋之交的苏姓。……从有关家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数、成分、原因,他们的婚姻状况、分布特点及与大陆的关系等。
材料三 梁启超在《中国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简述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现实,分析家谱在当今的作用。
(3)依据上述材料,说说如何正确辩证地看待家谱的学术价值。
2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康熙中,谕旨或命南书房翰林撰拟。是时南书房最为亲切地,如唐翰林学士掌内制。
赵翼《檐曝杂记卷1》
材料二:乾隆五十六年(1 ( http: / / www.21cnjy.com )791年)十月二十四日,弘历下谕将其革除,谕旨称“国初以来,设立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议政处,是以特派王大臣承充办理。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日召对,承旨遵办,而满洲大学士尚书,向例俱兼议政虚衔,无应办之事,殊属有名无实。朕向来办事,崇实政,所有议政空衔,著不必兼充,嗣后该部亦毋庸奏请”。
材料三: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八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谕:“各部院文武大臣亦不得将奏之事预先告知军机大臣,即如各部院衙门奏章呈递后,朕可即行召见,面为商酌,各交该衙门办理,不关军机大臣指示也。”
《枢垣纪略》
请完成:
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清朝前期为加强皇权而采取了哪些措施?
三、 问答题
28.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汉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下,矫秦之枉,循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治之得以明矣。”汉初设置的地方制度与秦朝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柳宗元评论的原因和结论是否正确?结合史实并从制度的继承性方面说说你的认识。
29. 宰相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官职,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的政治实践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相关知识完成:
(1)列举秦朝、汉朝、唐朝、明朝君权与相权的关系的基本史实。
(2)根据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演进,揭示其历史演变的基本趋势,并指出其影响。
30. 地方割据不利于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长期割据,其形成的历史根源是什么?
(2)西汉出现了王国问题,其历史原因是什么?后来是怎样解决的?
(3)有人根据上述思考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古代的地方割据都是因为实行分封制的结果。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B3、 A 4、 ( http: / / www.21cnjy.com )B5、C6、 C7、A 8、 A9、 B10、 A 11.D 12、D13、D 14、B 15.B16、B 17、 C18、 B19、B20、D 21.C22、D23、C 24.A 25.A
二、材料解析题
26、 (1)主要原因:受宗法制的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人重视血缘和家族观念;小农生产方式的影响;彰显家族事宜,弘扬传统美德。作用:凝聚亲族;弘扬正统观念;规范人际关系;巩固统治。
(2)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团结广大海外侨胞;有利于实现和巩固国家统一。
(3)家谱是特有的文化遗产;可以拓展史料来源;家谱隐恶扬善的笔法和孤证会影响其史料价值。
27、 康熙帝设南书房,与内阁、议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大臣会议相互制约,加强皇权;雍正帝增设军机处,使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形同虚设,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乾隆帝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机构;嘉庆帝严格限制军机大臣的权力,以确保皇帝的权力。
三、问答题
28、西汉地方制度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是与秦朝的主要区别。柳宗元评论的原因基本是正确的。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新生事物,在汉初出现反复现象是正常的。汉初刘邦分封同姓王,是从确保刘家天下考虑的。汉初确定的封国制继承了三代以来奴隶制天下为家的传统。七国之乱证明封国制削弱了中央集权,地方郡县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基础。此后历代主要封建王朝(除西晋)均吸取汉初的教训,再没有实行封国制,“秦制得以明矣”的结论是正确的。
29、 (1)秦朝: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中央设置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
汉朝:西汉形成内外朝制度,东汉设置尚书台,相权逐渐削弱,皇权得到加强。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
(2)总体发展趋势: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影响: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
30、(1)分封制度下,诸侯势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膨胀,超过周王室。(2)西汉初分封的王国,权力很大,其势力发展日益威胁中央。景帝至武帝时,逐步削弱王国势力。(3)分封制不是造成地方割据的唯一原因,如唐朝中后期的藩镇割据是因为地方节度使势力的膨胀。地方割据的根源是地方势力的发展得不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