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加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5例4、例5及“练一练”,完成教科书P46“练习七”第2~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过程,理解万以内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掌握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以及连续进位加法,理解加法运算中“满十进一”的规则。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学生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信心。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万以内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包括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以及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满十进一”的算理进行加法运算,达到准确、快速计算。
教学准备
计算器、加法练习卡、生活场景图片、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识
1. 引入学习背景。
课件展示教科书P10情境图。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加法无处不在。看,这里有一幅图,这个班级的学生正在准备一场运动会。
2. 提取信息,锻炼学生提问能力。
师:你能从这张图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情预设预设1:学生能够指出图中的组数和每组的人数。
预设2:学生可能会对信息理解错误,教师应引导其正确理解。
师:你能够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指定学生提出问题,并鼓励口头表达算式。
学情预设可能涉及学生总数或每组人数总和的问题。
课件展示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对加减法问题进行分类整理。
3. 明确学习目标。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涉及到万以内的数加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准确地计算万以内的数加法,包括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和连续进位加法。(板书课题:万以内数的加法)
二、探索实践,精通技巧
(一)教学教科书P12例2(1)。
1.确定问题,列出算式。
师:三年级需要准备多少套文具,我们应该怎么列式?
学生口答算式:47+38。
2.探索技巧。
师:47加38应该如何口算呢?先思考一下,然后与同伴分享你的方法。
学情预设预设1:先算47+30=77,再算77+8=85。
预设2:将47拆分为40+7,先算40+38=78,再算78+7=85。
预设3:把47拆分为40+7,38拆分为30+8,先算40+30=70,再算7+8=15,最后算70+15=85。
预设4:将47和38都调整成接近整十数的形式,如48+37=85。
教师在学生汇报时,板书算法,强调思考过程。
师:你发现这两种口算方法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学情预设都是将数分解为整十和一位数,再进行口算。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运用已学的加法技巧,自主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化理解,还能提升他们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教科书P12例2(2)。
1.确定问题,列出算式。
师:四年级要种植多少棵树,我们应该怎么列式?
学生口答算式:52+57。
2.探索技巧。
师:52加57如何口算?请先独立思考,然后和周围同学讨论你的方法。
学情预设预设1:先算52+50=102,再算102+7=109。
预设2:将52分解为50+2,57分解为50+7,先算50+50=100,再算2+7=9,最后算100+9=109。
预设3:利用“凑整十数”的技巧,将52加到58,再减去1,即58+571=114。
师:这位同学运用了灵活的思维,很棒!
师:我们探讨了多种口算方法,你找到最适合你的方法了吗?
在学生汇报时,教师板书算法,突出思考过程。
对比分析,优化策略。
师:请大家对比52+57和47+38这两个算式,看看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讨论,发表看法。
学情预设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不同点:一个需要连续进位,一个只需要一次进位。
师总结:在口算时,遇到个位和十位同时满十的情况,要注意连续进位。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口算策略,理解在加法运算中灵活运用“凑整十数”和连续进位的技巧,提高计算效率。
三、综合运用,深化理解
1.引导学生解决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问题。
结合教科书P20的情境图,独立完成教科书P21的“实践练习”。
要求学生自主列式并进行心算,鼓励学生分享各自的心算策略。
2.完成教科书P23“训练三”第3题。
依次展示计算题目,学生进行抢答,要求学生在汇报时解释自己的心算过程。
3.完成教科书P23“训练三”第5题。
学生需认真审题,理解题意后进行心算,同时融入生活中的节约用水教育。
4.完成教科书P24“训练三”第7题。
展示教科书P24“训练三”第7题的模型,学生迅速抢答,并说明自己的心算步骤。(仅限加法部分)
5.师生互动:讨论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心算技巧,分享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学生在多样化练习中深化对加法运算的理解,选择最合适的心算方法。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法运算,并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同时感受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
四、课堂小结
师:经过本节课的实践和探讨,同学们对万以内数的加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现在,请大家回顾一下,谁能分享一下自己在学习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以及连续进位加法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组织学生进行本课小结,对“满十进一”的算理进行巩固,并总结如何在生活中灵活应用这些加法技能。
◆板书设计
掌握万内加法与实际应用
加法技巧1加法规则
通过丰富多样的计算练习和具体情境操作,使学生精通万以内数加法,包括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及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已熟练掌握万以内的加法运算,对“满十进一”的加法原理有了深刻的理解。在万以内数的加法计算过程中,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以及连续进位加法。首先通过丰富的计算活动和实际情境应用,帮助学生巩固加法计算方法,接着让学生在练习中比较不同计算技巧的效率。完成本堂课的教学后,大多数学生能够准确、快速地进行万以内数的加法运算,但在连续进位时个别学生还存在困惑。在讨论环节,学生展示了运用各种策略解决加法问题的能力,体现出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在进行计算过程描述时,学生能够遵循加法运算的步骤,但部分学生在表述过程中逻辑性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锻炼其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