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中考分类---8、透镜及其应用填空题(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5年中考分类---8、透镜及其应用填空题(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8-25 12:48:1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年中考题分类---透镜及其应用填空答案
1、(2024江苏连云港)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10cm的白纸上呈现一个最小、
最亮的光斑,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如图是他用该凸透镜观看书本上“中国梦”三个字时的情况,如果他想看到更大的正立的“国”字,小明需要将凸透镜___________书本(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和书本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
2、(2024江苏盐城)五一假期,小红和同学到公园游玩。她看到的花是红色的,是因为红花反射了______光;水鸟离开水面,向空中飞去,在水中像的大小______,像离水面的距离______;小红用相机拍下眼前这美丽的景色,是因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
3、(2024江苏苏州)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___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cm。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动,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给凸透镜“戴上”合适的_________镜,可再次获得清晰的像。
4、(2024山东临沂)学习小组对于眼睛视物原理进行了探究实践。请你观察图甲中照相机和眼睛的构造,把照相机与眼睛功能类似的部分填入表乙中。
表乙
照相机 ①____ 胶卷 光圈
眼睛 晶状体和角膜 ②____ ③____
5、 (2024年四川遂宁)亮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甲图所示的方法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中光屏上呈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cm(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当凸透镜和蜡烛的位置如乙图所示时,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此时成像的原理与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
6、(2024年四川宜宾)据专家介绍,12~18岁是青少年近视的高发期,爱眼护眼势在必行。如图所示,_________(选填“甲”或“乙”)图表示近视眼成像原理,应佩戴_________(选填“丙”或“丁”)图的眼镜进行矫正。
7、(2024年重庆A卷)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2所示,此时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烛焰的像,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蜡烛的支架向________调节,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这与生活中________(选填“眼睛”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
8、(2024年河北)如图所示,烛焰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成像原理可用于制作___________。不改变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凸透镜到某一位置,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烛焰的高度大于凸透镜的直径,在足够大的光屏上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清晰且完整的像。
9、(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______(填“5.0”或“15.0”)cm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______(填“缩小”或“放大”)的像。若使光屏上能呈现清晰的等大的像,选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最大为______cm。
10、(黑龙江龙东) 正常人眼通过调节晶状体薄厚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可能使晶状体薄厚的调节能力减弱,导致晶状体变厚,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__________眼,应用___________透镜矫正。
11、(2024年内蒙古包头)工匠师维护精密仪表时,在眼睛前戴一个凸透镜,便于观察仪表的细微之处,如图所示。
(1)凸透镜起到______的作用;
(2)凸透镜与仪表的距离应在凸透镜的______焦距范围之内;
(3)通过凸透镜看到的是仪表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像,像的位置与仪表的位置在凸透镜的______侧。
12、(2024年湖南长沙)为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小明找到了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如图甲所示,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的过程中,小明发现凸透镜靠近白纸时,纸上的光斑越来越大。接下来,他应该使凸透镜与白纸之间的距离变______,直至白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
(2)某次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这个像是______、______的实像。
13、(2024年山东) 小明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各器材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未画出烛焰的像)。此时烛焰的成像特点与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若凸透镜位置不变,调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说明光发生折射时,光路是 ____的。
14、(2024年甘肃兰州) 小彤的爷爷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是因为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聚在他视网膜的________(选填“前”或“后”)方,小彤推断爷爷可能患上了________(选填“近”或“远”)视眼,需要配戴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进行矫正。
15、(2004四川广元) “问天”学习小组在实验室研究投影仪的成像特点。
(1)他们将投影片放在载物台上,调节镜头的位置,屏幕上出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是因为投影片放在了距离镜头________的位置;(只填下列正确选项前的序号)
A.二倍焦距以外
B.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
C.一倍焦距以内
(2)他们将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调大,同时将镜头到屏幕的距离调小,当屏幕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时,与(1)中的像相比,像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6、(2020北京)某同学利用焦距为f1 的凸透镜做了三次实验,透镜、蜡烛、光屏所在位置以及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情况如图所示。
(1)由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可知:随着物距的不断变小,像距和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2)在图乙所示的实验中,只将凸透镜换为焦距为f2 的凸透镜(f1<f1 ),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侧移动。
17、(2020陕西)(3分)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拍照时,镜头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应大于  __________  。某次小明去博物馆参观,想把石碑上的文字拍得更大些,可将照相机的镜头 ___________  (选填“远离”或”靠近”)石碑。
18、(2020齐齐哈尔)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刷脸”支付过程中,摄像头相当于  _______________ (选填“凸”或“凹”)透镜,面部经摄像头成倒立、   ________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19、(2020湖北施恩州).将矿泉水瓶遗弃野外易引起山火,是因为瓶中的水相当于______,可会聚太阳光引燃干草或枯枝。隔着薄膜上的水滴看很近的字,会看到通过水滴形成的______的虚像(具体描述像的性质);如果想让看到的字再变大点,应让水滴______ (选填“靠近字、远离字”或“面积增大”)。
20、(2020辽宁朝阳)教室内的投影仪,其镜头相当于凸透镜,使电脑上的文字在屏幕上成像,投影仪形成的是文字_______(填 “正立”或“倒立”)的像。
21、(2020武威)新冠疫情期间,不少学生用手机上网课,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患上近视眼,图______(选填“甲”或“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人眼的成像原理与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
22、(2020湖北宜昌).小明利用支付宝进行扫码支付时,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商家的收款二维码,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摄像头靠近二维码时,所成的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2020湖北十堰).如图是张老师利用手机直播网课的情景。手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当手机取景框内只看到电子白板时,为了让同学们同时看到两边黑板上板书的文字,手机应该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黑板,黑板上文字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24、(2020湖北荆门)小蓓同学上学前走向穿衣镜整理校服,她在不断靠近镜子的过程中,所成______( 选填“实”或“虚”)像的大小______(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眼睛近视的同学为了能看清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需要佩戴镜片为______(选填“ 凸”或“凹”)透镜的眼镜。
25、(2020湖北荆门).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如图所示。现进行如下操作:
(1)将蜡烛第一次放置在M处,第二次放置在N处,则蜡烛与所成像的位置关系为______;
A.两次都在凸透镜同侧
B.两次都在凸透镜两侧
C.第一次在凸透镜同侧,第二次在凸透镜两侧
D.第一次在凸透镜两侧,第二次在凸透镜同侧
(2)某次实验中将蜡烛放置在P处,光屏上所成的像在Q处,现将蜡烛放置Q处,根据______原理,光屏上所成的像______(选填“在”或“不在”)P处。
26、(2020山东东营)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兴趣小组用某凸透镜完成了一次成像,如图所示 然后,保持蜡烛 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该透镜替换为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那么此时烛焰成的像为___(选填“虚”或“实”)像,生活中的____(选填“照相机” “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成像的
27.(2020湖北荆州).新冠病毒防控期间,常使用测温枪测人体的体温。如图所示,测得小强同学的体温是______。戴近视镜的小强发现其眼镜与爷爷的老花镜外观相同,为了区分它们,他把其中一副眼镜靠近物理课本,发现课本上的文字变大了,则说明这副眼镜是______(选填“近视镜”或“老花镜”)。若该眼镜的度数是200度,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m,没戴这副眼镜之前,人眼成像在视网膜之______选填”前”或“后”)。
28、(2020辽宁丹东).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内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放在玻璃瓶的后方,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这支笔.当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的过程中,透过玻璃瓶会看到铅笔尖逐渐_______(选填“变长”或“变短”);到某一位置时,铅笔尖会突然改变方向,而“改变方向”后的像为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29、(2020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正对着太阳光的放大镜能够在另一侧的纸面上形成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并将纸烤焦。由此可知,放大镜是 __________透镜。
.
30、(2020哈尔滨)小明同学用一个凸透镜观察洗手液的商标,成像情况如图甲,若想再看到倒立、放大的像,应将凸透镜向  __________________  移动,图乙的成像原理可应用于  ____________  。(选填“照相机”或“放大镜”)
31、(2020天水).小明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cm)前18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 ___________ 的清晰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由于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 __________ 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清晰像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他可将光屏 _________凸透镜。
32、(2020襄阳).小强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清晰的像,当他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时,光屏上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有他指尖的像;这时光屏上所成的像会______(选填“变亮”“变暗”或“亮度不变”)。
33、(2020巴中)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f =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处,将光屏向______ (选填 “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倒立______ (选填 “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利用该类透镜可以矫正____眼(选填 “近视”或“远视")。
34.(2020凉山)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应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在同_____ ;若先移动蜡烛使物距为30cm,再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则此时光屏上得到的是一个倒立、____ 的实像。
35. .(2020自贡)小金同学由于经常玩手机,近期发现视力严重下降,经眼科医生检查小金看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之前方,则小金被确诊为________视眼,应佩戴____________________透镜矫正.
36、(2020广东)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及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要在光屏上承接到烛焰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清晰实像,需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时间后, 蜡烛变短了,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像会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移。
37、(2020宁夏)小明在老师指导下,利用自制水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如图甲所示,利用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实验过程中水透镜厚度不变) 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水透镜的焦距是20cm
B.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物体应放在距透镜10cm至20cm之间
C.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缩小的像后,若在水透镜和物体之间放一凹透镜,光屏应远离水透镜才能再次找到清晰的像
D.实验后,若利用注射器向水透镜内注水,其焦距变长
选择理由∶____________
38、((2020湖南岳阳)人眼中的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 __________ (选题“凸透镜”、“凹透镜”或“平面镜”);右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___________ cm。
39、(2020德州)现在儿童青少年电子产品使用增多、户外活动减少,增加了近视发生率,近视眼需要佩戴______透镜矫正视力。
40、(2020黑龙江省龙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眼睛的示意图,远视眼是 __________ 图,远视眼矫正是 ___________ 图。
41、(2020黑龙江省龙东)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高凸透镜 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___________ cm。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可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_______________ (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
42、(2020遂宁)今年2月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十分严峻,为了尽可能避免交叉感染,全国首个测温5G警用巡逻机器人在广州设计制造成功,这款机器人有5个高清摄像头,可实现全景无死角监测,机器人上的摄像头与我们生活中的 ________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当巡逻机器人靠近人拍摄时,所成的像将 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机器人利用 ________ 把实时拍摄的画面信息通过 5G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屏幕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 _________ 、 蓝三种基本的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形成的.
43、(202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首先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__________高度,再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0cm刻线处,移动光屏到__________cm刻线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接着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成焦距为8cm的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44、(2021广西贺州)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 (选填“凸”或“凹”)透镜;小明由于平时不注意用眼,造成了眼睛近视,他应通过佩戴_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45、(2021贵州黔东南州)2021年4月25日,台江县“乡村振兴·苗族姊妹节民俗文化周”在美丽
的翁你河畔拉开帷幕。如图7所示是两位苗家美女用手机在直播“姊妹节”活动场景。利用手机拍照时,通过镜头成的是________立(选填“正”或 “倒”)缩小的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手机直播是利用__________(“声波”或“电磁波”)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
46、(2021黑龙江绥化)近年来,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机器人上的摄像头与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成像原理相同;小明患有近视眼,他佩戴的眼镜镜片应该是_________透镜。
47、(2021北京)在“重阳节”到来之际,小航送给奶奶一个放大镜,奶奶借助这个放大镜能够细致欣赏邮票上的图案,如图14所示。此时奶奶看到的是一个__________、放大的虚像。为了模拟上述现象,小航利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蜡烛和光具座等器材进行实验。他先将蜡烛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如图15所示,接下来他应将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的A、B、C三点中的_________点处,然后再从透镜的_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用眼睛观察蜡烛烛焰的像。该像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到。
48、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_________cm(选填“8”、“18”或“28”);把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应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才能在光屏上重新成清晰的像。
49、(2021四川成都)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类似于______透镜。青少年如果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缺乏户外活动,就可能患上近视。患近视后需要佩戴透______镜进行矫正。
50、(2021甘肃威武)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的情形,这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透镜,二维码经摄像头扫描成倒立、_____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51、(2021陕西)如图-3,此时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等大的实像。将蜡烛移至15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再次在屏上成清晰的像,则烛焰在屏上成的是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凸透镜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
52、.(2021浙江湖州)小明用手机拍照,发现手机镜头过于靠近拍摄对象时(如右图所示)无法正常对焦,拍出的照片模糊,此时像成在感光器(相当于光屏)________(选填“前”或“后”)。小明发现将________透镜紧靠在手机镜头上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理解了手机微距镜头的工作原理。
解析:手机镜头过于靠近拍摄对象时,像原理凸透镜,所以像成在感光器(相当于光屏)后;可以在手机镜头前加与有机解决这个问题。
53、(2021四川泸州) 盛夏凌晨池塘边草木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形成的。为防止儿童溺水,在池塘边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摄像头,其镜头是一个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当儿童靠近池塘的过程中,通过镜头所成的实像越来越_______(选填“大”或“小”)。
54、(2021吉林)在疫情防控期间,进入公共场所需要出示“吉祥码”,扫描“吉祥码”的摄像头相当于___________透镜,当摄像头远离“吉祥码”图片时,所成像的大小会变___________。
55、(2021广西贵港)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实验中,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_______。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18cm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然后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近视眼镜片,光屏上烛焰的清晰像变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应将光屏_______凸透镜。
56、(2021湖北张家界)把带双箭头的图片放在圆柱形透明玻璃杯后适当位置并在玻璃杯中加入适重的水,看到的情景如图所示,图甲与__________ ,图乙与 __________光学仪器成像的原理相同(两空均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或“近视眼镜”)。
57、(2021兰州)小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烛焰、凸透镜和屏移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跟这一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大,则小亮应将蜡烛和光屏都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58、(2022四川广元)生活中随处可见摄像头,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摄像头拍摄实景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人在靠近摄像头的过程中,人所成的像逐渐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9、(2022哪些回族自治区)2022年6月5日,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新噪声法”中禁止室内装修和邻里噪声扰民,这是______减弱噪声。疫情防控期间,进入公共场所需要手机扫码登记,如图所示。手机摄像头相当于_____透镜,当手机远离二维码时,所成的像会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0、(2022内蒙古赤峰)让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分别射向凸透镜A与B,情况如图甲所示,则A与B中对光的会聚作用较强的是________ 。如图乙所示,烛焰通过凸透镜A恰好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果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A换成凸透镜B,还想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应该向_______移动光屏。
61、(2022湖北恩施)汽车的摄像头能对远处物体成倒立________的实像。汽车经过盘山公路的急弯处时,可通过路边的凸面镜来观察另一方来车情况。在如图所示的弯道上,最适合安装凸面镜的一处位置是________处(选填图中字母)。
62、(2022山东济宁)用冰取火,似乎不可思议。但这绝非讹传,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我国古代就把冰块制成透镜,利用透镜对光的  会聚 作用将物体点燃,如图所示。用这类透镜制作的眼镜片,可以用来矫正  远视 眼。
63、(2022湖南永州)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以天地互动的形式圆满完成,航天员叶光富进行了太空水球光学实验。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水滴收缩成一个接近完美球体的水球,这个水球可以被看成一个凸透镜。将一个物体放在这个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一位置,可以看到一个倒立、 缩小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实 (选填“实像”或“虚像”)。
64、(2022江苏泰州)小明用如图所示的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实验中,小明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变,把点燃的蜡烛放在“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烛焰可在光屏上成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生活中利用这类透镜来矫正______眼的视力缺陷。
65、(2022江苏扬州)请你补全关于“像”的知识结构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2022黑龙江绥化)某次实验中各光学元件在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生活中的___________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67、(2022广西北部湾)在较暗的室内,手持一个凸透镜,在白墙和点燃的蜡烛间移动(离墙近些),在墙上能看到烛焰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像,根据这个原理可制成_____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68、(2022广东) 如图所示,电子蜡烛的“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___________立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仅将凸透镜更换成另一个焦距相同、尺寸更大的凸透镜,此时光屏上像的大小与原来的像对比应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9、(2022吉林)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
(2)如图乙所示,此时光屏上恰好成清晰、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就是利用凸透镜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
70、(2022江苏无锡)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的倒立、____________的实像,若此时将光屏移走,烛焰通过凸透镜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实像,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处,人站在光屏一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____________、放大的“烛焰”。
71、(2022青海)某汽车司机下车时,随手将一瓶矿泉水放在仪表台上,如图所示。不料因阳光照射、水瓶聚光,车内物品被点燃引发火灾。太阳光经过矿泉水瓶发生了___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矿泉水瓶相当于___________。因此,提醒大家在车内不要放置有聚光效果的物品。
72、(2022福建) 国家速滑馆在冬奥会历史上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技术原理简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O2经过压缩机时温度降低 B. CO2经过冷凝器时发生凝华
C. CO2经过膨胀阀时发生升华 D. CO2经过蒸发器时吸收热量
73、(2022四川凉山)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倒立、等大、清晰的实像。接下来把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处,则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上才可以得到倒立、____________、清晰的实像。
74、(2022四川乐山) 日常生活中,不注意用眼卫生长期用眼疲劳就可能患上近视眼。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___________(选填“前”或“后”),为娇正视力需要佩戴_______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
75、(2022山西)如图所示,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有“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请你用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___________镜,若要“火生”应把“艾”放在镜的___________位置。
76、(2022江苏扬州)请你补全关于“像”的知识结构图。(1)  ;(2) ;(3)  。
77、(2022甘肃武威)烈日下,汽车玻璃窗上的小水珠应尽快擦干,这是由于小水珠相当于一个 __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对太阳光有 __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可能使车内某处温度升高而导致火灾。
答案: ①. 凸透镜 ②. 会聚
78、(2022四川成都)眼睛成像情况与______成像情况相同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青少年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容易患上近视。近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这是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______作用。
79、(2022云南)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时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该成像特点是___________的成像原理(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80、(2022年四川省遂宁) 小陈发现爷爷看书报时将书报拿得很远,根据所学知识想到人的眼睛与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爷爷眼睛的问题是因为晶状体太薄造成的___________(选填“近”或“远”)视眼。于是他建议父母带爷爷到眼镜店选配一副由___________透镜制成的老花镜。
81、(2022江苏连云港)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时,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恰好出现等大的清晰的像,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当蜡烛被移至刻度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要想观察到像可以从凸透镜的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用眼睛观察,生活中的___________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82、(2023年四川成都)今年6月6日是全国第28个爱眼日。正常眼睛观察物体最清晰而又不易疲劳的距离,约为25cm,叫做明视距离。近视眼的明视距离______正常眼的明视距离(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与近视眼不同,远视眼需要佩戴______透镜矫正。
83、(2023四川泸州)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安装好器材,调节蜡烛、凸透镜与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 。固定凸透镜位置,他将蜡烛移到刻度处,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生活中应用这一规律的光学器材是______ 。
84、(2023四川自贡)小明同学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观察到了清晰的像。
由图可以判断出实验所用透镜的焦距为______ 。
小明把蜡烛移到光具座的刻度线处,需要把光屏向______ 适当移动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此时的像将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5、(2023年山东枣庄)用冰取火,似乎不可思议,但这绝非传。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我国古代就把冰块制成透镜,利用透镜对光的__________作用将物体点燃,如图所示。此类透镜应用非常广泛,用它制作的眼镜片可以用来矫正__________眼;照相机的镜头也相当于这类透镜,用照相机拍照时,胶片上形成__________(填像的性质)。
86、(2023年湖南怀化)智能手机扫码功能可快速获取信息,手机摄像头相当于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二维码通过摄像头在手机中所成的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图乙,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光屏上可观察到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选填“投影仪”或“照相机”)。
87、(2023年上海)放大镜是生活中常见的凸透镜:
(1)成虚像时,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
(2)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大,像__________________;
(3)物体在物距L1时,成虚像,物体在物距L2时,成实像,请比较L1、L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________。
88、(2023年山东泰安)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受损。某人看远处物体时,成像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他需要佩戴_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进行矫正。
89、(2023年陕西)如图,是某地投放使用的智能无人驾驶小巴车,它可以通过车上的摄像机和激光雷达识别道路状况。小巴车上的摄像机识别道路上的行人时,其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行人在摄像机感光元件上成倒立、缩小的________像。当小巴车靠近公交站牌时,站牌在摄像机感光元件上所成的像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0、 (2023年四川遂宁) 疫情防控期间 ,为了控制外来人员出入小区 ,遂宁很多小区装备了人脸识别系统 (如图所示)。其中摄 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 0.4m 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 ,则摄像机镜头的焦距应小于 _______ ( m ) ,该镜头_______与 ________ 眼镜属同一类透镜。
91、(2023年四川眉山) 班主任用照相机拍摄初三毕业照,在相机底片上成______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若两个同学的像出现在照相机取景框外,要拍摄所有同学完整的像,照相机应______ 选填“远离”或“靠近”同学们,同时将镜头向后缩。
92、(2023年湖南永州)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物体在视网膜上能够成倒立、______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小明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成了近视眼,他需要戴一副由______ 透镜片做的眼镜进行视力矫正,因此中学生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93、(2023年山东济宁)有些人的眼睛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这样的眼睛需佩戴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矫正。这种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
94、(2023年内蒙古赤峰)两只激光笔并排放置,它们发出的光束经过透镜(未画出)的光路如图所示,说明该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
95、(2023湖北鄂州)如图所示,透过手表表盘上光滑透明凸起部分,能清楚地读出日期信息,光滑透明凸起部分相当于________,观看到的是日期数字________(选填写“实”或“虚”)像。手表的背面打磨得非常光滑,能清晰地照出小明像,此像的大小与小明本人相比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年中考题分类---透镜及其应用填空答案
1、(2024江苏连云港)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10cm的白纸上呈现一个最小、
最亮的光斑,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如图是他用该凸透镜观看书本上“中国梦”三个字时的情况,如果他想看到更大的正立的“国”字,小明需要将凸透镜___________书本(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和书本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10 ②. 远离 ③. 小于10cm
【解析】
【详解】[1]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所以根据题意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2][3]因为想要看到正立的像,所以可知此时凸透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放大镜利用的是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所以想看到正立的“国”字,凸透镜和书本的距离应小于10cm,而当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大,成的虚像越大,所以可知想要看到更大的正立的“国”字,小明需要将凸透镜远离书本,但是距离不能大于10cm。
2、(2024江苏盐城)五一假期,小红和同学到公园游玩。她看到的花是红色的,是因为红花反射了______光;水鸟离开水面,向空中飞去,在水中像的大小______,像离水面的距离______;小红用相机拍下眼前这美丽的景色,是因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
【答案】 ①. 红 ②. 不变 ③. 变大 ④. 凸
【解析】
【详解】[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红花反射红光,所以呈现红色。
[2]水鸟在水中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水鸟离开水面,向空中飞去,在水中的像大小不变,像离水面的距离变大。
[3]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2024江苏苏州)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___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cm。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动,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给凸透镜“戴上”合适的_________镜,可再次获得清晰的像。
【答案】 ①. 等大 ②. 15.0 ③. 凹透
【解析】
【详解】[1]由图可知,物距
u=50.0cm-20.0cm=30.0cm
像距
v=80.0cm-50.0cm=30.0cm
则物距等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2]物距等于像距时,有
u=v=2f=30.0cm
解得f=15.0cm。
[3]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动,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物距会变大,像距会变小,为了再次获得清晰的像,需要使光线向远离凸透镜方向会聚,故需要给凸透镜“戴上”合适的凹透镜。
4、(2024山东临沂)学习小组对于眼睛视物原理进行了探究实践。请你观察图甲中照相机和眼睛的构造,把照相机与眼睛功能类似的部分填入表乙中。
表乙
照相机 ①____ 胶卷 光圈
眼睛 晶状体和角膜 ②____ ③____
【答案】 ①. 镜头 ②. 视网膜 ③. 瞳孔
【解析】
【详解】[1][2][3]根据图可知,人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镜头;视网膜相当于胶卷(底片);瞳孔相当于光圈,调节光线的射入量;眼睑相当于快门,快门打开才能有光线进入;快门与眼睑的作用是相同的。
5、 (2024年四川遂宁)亮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甲图所示的方法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中光屏上呈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cm(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当凸透镜和蜡烛的位置如乙图所示时,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此时成像的原理与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
【答案】 ①. 10.0 ②. 投影仪
【解析】
【详解】[1]由图甲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光屏上出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即为焦点,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是
60.0cm-50.0cm=10.0cm
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
[2]当凸透镜和蜡烛的位置如乙图所示时,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由图乙可知,物距小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
6、(2024年四川宜宾)据专家介绍,12~18岁是青少年近视的高发期,爱眼护眼势在必行。如图所示,_________(选填“甲”或“乙”)图表示近视眼成像原理,应佩戴_________(选填“丙”或“丁”)图的眼镜进行矫正。
【答案】 ①. 乙 ②. 丁
【解析】
【详解】[1][2]近视眼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太长,来自远方的光在视网膜前便会聚了,即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图乙是近视眼的成像原理,所以应佩戴凹透镜,先将光线发散一下,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图丙是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属于凸透镜;而近视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图丁成缩小的像,是近视镜,因此应佩戴丁图的眼镜进行矫正。
7、(2024年重庆A卷)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2所示,此时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烛焰的像,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蜡烛的支架向________调节,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这与生活中________(选填“眼睛”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
【答案】 ①. 上 ②. 缩小 ③. 眼睛
【解析】
【详解】[1]由图可知,此时像成在光屏的上方,说明蜡烛低与凸透镜的光心,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蜡烛的支架向上调节。
[2][3]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眼睛的成像原理相同。
8、(2024年河北)如图所示,烛焰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成像原理可用于制作___________。不改变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凸透镜到某一位置,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烛焰的高度大于凸透镜的直径,在足够大的光屏上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清晰且完整的像。
【答案】 ① 投影仪 ②. 右 ③. 能
【解析】
【详解】[1]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是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2]根据光路可逆知识可知,在不改变蜡烛和光屏的情况下,向右移动凸透镜,当现在的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现在的像距等于原来的物距时,会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3]由题意可知,此时成倒立的像,烛焰的高度大于凸透镜的直径,蜡烛的光仍然可以经凸透镜折射后在光屏的靠下方位置成清晰完整的像,像清晰和完整与凸透镜的大小无关。
9、(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______(填“5.0”或“15.0”)cm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______(填“缩小”或“放大”)的像。若使光屏上能呈现清晰的等大的像,选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最大为______cm。
【答案】 ①. 15.0 ②. 放大 ③. 25
【解析】
【详解】[1]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要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则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一定到大于一倍焦距,即10cm,故选择15.0cm。
[2]当物距等于15.0cm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 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光具座总长度为100cm,在光屏上成等大的实像,一定物距等于像距等于两倍焦距,即
因此焦距最大为25cm。
10、(黑龙江龙东) 正常人眼通过调节晶状体薄厚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可能使晶状体薄厚的调节能力减弱,导致晶状体变厚,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__________眼,应用___________透镜矫正。
【答案】 ①. 近视 ②. 凹
【解析】
【详解】[1][2]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11、(2024年内蒙古包头)工匠师维护精密仪表时,在眼睛前戴一个凸透镜,便于观察仪表的细微之处,如图所示。
(1)凸透镜起到______的作用;
(2)凸透镜与仪表的距离应在凸透镜的______焦距范围之内;
(3)通过凸透镜看到的是仪表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像,像的位置与仪表的位置在凸透镜的______侧。
【答案】 ①. 放大镜 ②. 一倍 ③. 正立 ④. 同
【解析】
【详解】(1)[1]中间厚两边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工匠师维护精密仪表时,在眼睛前戴一个凸透镜,便于观察仪表的细微之处,凸透镜起到放大镜的作用。
(2)[2]当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范围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凸透镜与仪表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范围之内。
(3)[3][4]当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范围内时,通过凸透镜看到的是仪表正立的像,像的位置与仪表的位置在凸透镜的同侧。
12、(2024年湖南长沙)为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小明找到了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如图甲所示,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的过程中,小明发现凸透镜靠近白纸时,纸上的光斑越来越大。接下来,他应该使凸透镜与白纸之间的距离变______,直至白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
(2)某次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这个像是______、______的实像。
【答案】 ①. 大 ②. 倒立 ③. 放大
【解析】
【详解】(1)[1]凸透镜靠近白纸时,纸上的光斑越来越大,由焦点的定义可知,此时透镜到白纸的距离小于焦距;要在白纸上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需要将白纸移到透镜的焦点处,所以应使凸透镜与白纸之间的距离变大。
(2)[2][3]如图,凸透镜成的是实像,且物距小于像距,说明f<u<2f,v>2f,是投影仪的成像原理,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13、(2024年山东) 小明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各器材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未画出烛焰的像)。此时烛焰的成像特点与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若凸透镜位置不变,调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说明光发生折射时,光路是 ____的。
【答案】 ①. 照相机 ②. 仍能 ③. 可逆
【解析】
【详解】[1]由图示知,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3]凸透镜位置不变,调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此时的物距与原来的像距相同,像距与原来的物距相同,则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因为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14、(2024年甘肃兰州) 小彤的爷爷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是因为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聚在他视网膜的________(选填“前”或“后”)方,小彤推断爷爷可能患上了________(选填“近”或“远”)视眼,需要配戴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进行矫正。
【答案】 ①. 后 ②. 远 ③. 凸
【解析】
【详解】[1][2][3]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聚在他的视网膜后方,是远视眼,俗称老花眼,这是因为晶状体对光线会聚作用减弱,应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
15、(2004四川广元) “问天”学习小组在实验室研究投影仪的成像特点。
(1)他们将投影片放在载物台上,调节镜头的位置,屏幕上出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是因为投影片放在了距离镜头________的位置;(只填下列正确选项前的序号)
A.二倍焦距以外
B.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
C.一倍焦距以内
(2)他们将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调大,同时将镜头到屏幕的距离调小,当屏幕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时,与(1)中的像相比,像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 ①. B ②. 变小
【解析】
【详解】(1)[1]根据题意知道,屏幕上出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投影片放在了距离镜头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的位置,故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成实像时,物像异侧,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简记为“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调大”即物距变大,“同时将镜头到屏幕的距离调小”,即像距变小,所以,与(1)中的像相比,像变小。
16、(2020北京)某同学利用焦距为f1 的凸透镜做了三次实验,透镜、蜡烛、光屏所在位置以及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情况如图所示。
(1)由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可知:随着物距的不断变小,像距和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2)在图乙所示的实验中,只将凸透镜换为焦距为f2 的凸透镜(f1<f1 ),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侧移动。
答案:(1)都变大 (2)左
17、(2020陕西)(3分)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拍照时,镜头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应大于  __________  。某次小明去博物馆参观,想把石碑上的文字拍得更大些,可将照相机的镜头 ___________  (选填“远离”或”靠近”)石碑。
答案:会聚;二倍焦距;靠近。
18、(2020齐齐哈尔)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刷脸”支付过程中,摄像头相当于  _______________ (选填“凸”或“凹”)透镜,面部经摄像头成倒立、   ________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答案:凸;缩小。
19、(2020湖北施恩州).将矿泉水瓶遗弃野外易引起山火,是因为瓶中的水相当于______,可会聚太阳光引燃干草或枯枝。隔着薄膜上的水滴看很近的字,会看到通过水滴形成的______的虚像(具体描述像的性质);如果想让看到的字再变大点,应让水滴______ (选填“靠近字、远离字”或“面积增大”)。
答案: 凸透镜 正立的放大 远离字
20、(2020辽宁朝阳)教室内的投影仪,其镜头相当于凸透镜,使电脑上的文字在屏幕上成像,投影仪形成的是文字_______(填 “正立”或“倒立”)的像。
答案:倒立
21、(2020武威)新冠疫情期间,不少学生用手机上网课,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患上近视眼,图______(选填“甲”或“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人眼的成像原理与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
答案: 乙 照相机
22、(2020湖北宜昌).小明利用支付宝进行扫码支付时,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商家的收款二维码,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摄像头靠近二维码时,所成的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凸透镜 变大
23、(2020湖北十堰).如图是张老师利用手机直播网课的情景。手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当手机取景框内只看到电子白板时,为了让同学们同时看到两边黑板上板书的文字,手机应该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黑板,黑板上文字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答案: 凸透镜 远离 缩小
24、(2020湖北荆门)小蓓同学上学前走向穿衣镜整理校服,她在不断靠近镜子的过程中,所成______( 选填“实”或“虚”)像的大小______(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眼睛近视的同学为了能看清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需要佩戴镜片为______(选填“ 凸”或“凹”)透镜的眼镜。
答案: 虚 不变 凹
25、(2020湖北荆门).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如图所示。现进行如下操作:
(1)将蜡烛第一次放置在M处,第二次放置在N处,则蜡烛与所成像的位置关系为______;
A.两次都在凸透镜同侧
B.两次都在凸透镜两侧
C.第一次在凸透镜同侧,第二次在凸透镜两侧
D.第一次在凸透镜两侧,第二次在凸透镜同侧
(2)某次实验中将蜡烛放置在P处,光屏上所成的像在Q处,现将蜡烛放置Q处,根据______原理,光屏上所成的像______(选填“在”或“不在”)P处。
答案: (1)C (2). 光路可逆 在
26、(2020山东东营)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兴趣小组用某凸透镜完成了一次成像,如图所示 然后,保持蜡烛 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该透镜替换为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那么此时烛焰成的像为___(选填“虚”或“实”)像,生活中的____(选填“照相机” “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成像的
答案: 虚 放大镜
27.(2020湖北荆州).新冠病毒防控期间,常使用测温枪测人体的体温。如图所示,测得小强同学的体温是______。戴近视镜的小强发现其眼镜与爷爷的老花镜外观相同,为了区分它们,他把其中一副眼镜靠近物理课本,发现课本上的文字变大了,则说明这副眼镜是______(选填“近视镜”或“老花镜”)。若该眼镜的度数是200度,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m,没戴这副眼镜之前,人眼成像在视网膜之______选填”前”或“后”)。
答案: 36.8℃ 老花镜 0.5 后
28、(2020辽宁丹东).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内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放在玻璃瓶的后方,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这支笔.当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的过程中,透过玻璃瓶会看到铅笔尖逐渐_______(选填“变长”或“变短”);到某一位置时,铅笔尖会突然改变方向,而“改变方向”后的像为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答案: 变长 实
29、(2020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正对着太阳光的放大镜能够在另一侧的纸面上形成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并将纸烤焦。由此可知,放大镜是 __________透镜。
答案:凸。
.
30、(2020哈尔滨)小明同学用一个凸透镜观察洗手液的商标,成像情况如图甲,若想再看到倒立、放大的像,应将凸透镜向  __________________  移动,图乙的成像原理可应用于  ____________  。(选填“照相机”或“放大镜”)
答案:远离商标的方向;照相机。
31、(2020天水).小明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cm)前18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 ___________ 的清晰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由于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 __________ 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清晰像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他可将光屏 _________凸透镜。
答案:放大;会聚;靠近。
32、(2020襄阳).小强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清晰的像,当他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时,光屏上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有他指尖的像;这时光屏上所成的像会______(选填“变亮”“变暗”或“亮度不变”)。
答案 不会 变暗
33、(2020巴中)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f =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处,将光屏向______ (选填 “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倒立______ (选填 “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利用该类透镜可以矫正____眼(选填 “近视”或“远视")。
答案: 左 缩小 远视
34.(2020凉山)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应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在同_____ ;若先移动蜡烛使物距为30cm,再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则此时光屏上得到的是一个倒立、____ 的实像。
答案:高度   缩小
35. .(2020自贡)小金同学由于经常玩手机,近期发现视力严重下降,经眼科医生检查小金看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之前方,则小金被确诊为________视眼,应佩戴____________________透镜矫正.
答案: 近 凹
36、(2020广东)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及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要在光屏上承接到烛焰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清晰实像,需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时间后, 蜡烛变短了,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像会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移。
答案: 倒立 右 上
37、(2020宁夏)小明在老师指导下,利用自制水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如图甲所示,利用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实验过程中水透镜厚度不变) 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水透镜的焦距是20cm
B.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物体应放在距透镜10cm至20cm之间
C.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缩小的像后,若在水透镜和物体之间放一凹透镜,光屏应远离水透镜才能再次找到清晰的像
D.实验后,若利用注射器向水透镜内注水,其焦距变长
选择理由∶____________
答案:C;理由:在水透镜前加一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成的像远离水透镜,故应远离水透镜太能再次找到清晰的像。
38、((2020湖南岳阳)人眼中的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 __________ (选题“凸透镜”、“凹透镜”或“平面镜”);右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___________ cm。
答案:凸透镜、6.50 。
39、(2020德州)现在儿童青少年电子产品使用增多、户外活动减少,增加了近视发生率,近视眼需要佩戴______透镜矫正视力。
答案:凹
40、(2020黑龙江省龙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眼睛的示意图,远视眼是 __________ 图,远视眼矫正是 ___________ 图。
答案:丁 乙
41、(2020黑龙江省龙东)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高凸透镜 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___________ cm。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可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_______________ (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
答案:15 缩小
42、(2020遂宁)今年2月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十分严峻,为了尽可能避免交叉感染,全国首个测温5G警用巡逻机器人在广州设计制造成功,这款机器人有5个高清摄像头,可实现全景无死角监测,机器人上的摄像头与我们生活中的 ________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当巡逻机器人靠近人拍摄时,所成的像将 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机器人利用 ________ 把实时拍摄的画面信息通过 5G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屏幕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 _________ 、 蓝三种基本的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形成的.
答案:照相机 变大 电磁波 绿
43、(202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首先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__________高度,再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0cm刻线处,移动光屏到__________cm刻线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接着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成焦距为8cm的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答案:同一;70;左。
44、(2021广西贺州)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 (选填“凸”或“凹”)透镜;小明由于平时不注意用眼,造成了眼睛近视,他应通过佩戴_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答案:.凸 凹
45、(2021贵州黔东南州)2021年4月25日,台江县“乡村振兴·苗族姊妹节民俗文化周”在美丽
的翁你河畔拉开帷幕。如图7所示是两位苗家美女用手机在直播“姊妹节”活动场景。利用手机拍照时,通过镜头成的是________立(选填“正”或 “倒”)缩小的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手机直播是利用__________(“声波”或“电磁波”)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
答案:倒立、实;电磁波。
46、(2021黑龙江绥化)近年来,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机器人上的摄像头与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成像原理相同;小明患有近视眼,他佩戴的眼镜镜片应该是_________透镜。
答案:照相机 凹
47、(2021北京)在“重阳节”到来之际,小航送给奶奶一个放大镜,奶奶借助这个放大镜能够细致欣赏邮票上的图案,如图14所示。此时奶奶看到的是一个__________、放大的虚像。为了模拟上述现象,小航利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蜡烛和光具座等器材进行实验。他先将蜡烛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如图15所示,接下来他应将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的A、B、C三点中的_________点处,然后再从透镜的_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用眼睛观察蜡烛烛焰的像。该像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到。
答案:(1)正立 (2)C (3)左 (3)不能
48、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_________cm(选填“8”、“18”或“28”);把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应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才能在光屏上重新成清晰的像。
答案:18;右。
解析: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在光屏上成像,说明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为照相机的应用,物距应该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应大于10cm小于20cm,所以此时的像距可能是18cm;
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会延迟光的会聚,所以把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应将光屏向右移动。
49、(2021四川成都)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类似于______透镜。青少年如果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缺乏户外活动,就可能患上近视。患近视后需要佩戴透______镜进行矫正。
答案: (1). 凸 (2). 凹
50、(2021甘肃威武)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的情形,这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透镜,二维码经摄像头扫描成倒立、_____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答案: (1). 凸 (2). 缩小
51、(2021陕西)如图-3,此时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等大的实像。将蜡烛移至15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再次在屏上成清晰的像,则烛焰在屏上成的是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凸透镜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
答案: 缩小 照相机
解析:如图,此时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等大的实像,此时物距等于像距等于两倍的焦距等于20cm,故焦距为10cm,现在物距为35cm,大于两倍的焦距,故成的到了的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52、.(2021浙江湖州)小明用手机拍照,发现手机镜头过于靠近拍摄对象时(如右图所示)无法正常对焦,拍出的照片模糊,此时像成在感光器(相当于光屏)________(选填“前”或“后”)。小明发现将________透镜紧靠在手机镜头上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理解了手机微距镜头的工作原理。
解析:手机镜头过于靠近拍摄对象时,像原理凸透镜,所以像成在感光器(相当于光屏)后;可以在手机镜头前加与有机解决这个问题。
答案: 后 凸透镜
53、(2021四川泸州) 盛夏凌晨池塘边草木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形成的。为防止儿童溺水,在池塘边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摄像头,其镜头是一个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当儿童靠近池塘的过程中,通过镜头所成的实像越来越_______(选填“大”或“小”)。
答案:液化 凸 大
54、(2021吉林)在疫情防控期间,进入公共场所需要出示“吉祥码”,扫描“吉祥码”的摄像头相当于___________透镜,当摄像头远离“吉祥码”图片时,所成像的大小会变___________。
答案: ①. 凸 ②. 小
55、(2021广西贵港)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实验中,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_______。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18cm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然后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近视眼镜片,光屏上烛焰的清晰像变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应将光屏_______凸透镜。
答案: ①. 同一高度 ②. 远离
56、(2021湖北张家界)把带双箭头的图片放在圆柱形透明玻璃杯后适当位置并在玻璃杯中加入适重的水,看到的情景如图所示,图甲与__________ ,图乙与 __________光学仪器成像的原理相同(两空均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或“近视眼镜”)。
答案:放大镜;照相机
解析:未放水杯前,箭头的方向都是向右的; 甲图中,下面的箭头的方向不变,成的是正立的、放大的像,则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其应用是放大镜; 乙图中,下面的箭头的方向发生了改变,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像,其应用是照相机。
57、(2021兰州)小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烛焰、凸透镜和屏移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跟这一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大,则小亮应将蜡烛和光屏都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答案: ①. 照相机 ②. 右
58、(2022四川广元)生活中随处可见摄像头,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摄像头拍摄实景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人在靠近摄像头的过程中,人所成的像逐渐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实 变大
解析:
摄像头成像原理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摄像头拍摄的像是实像。
人靠近摄像头的过程中,是物距变小,物体靠近凸透镜,由“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像逐渐变大。
59、(2022哪些回族自治区)2022年6月5日,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新噪声法”中禁止室内装修和邻里噪声扰民,这是______减弱噪声。疫情防控期间,进入公共场所需要手机扫码登记,如图所示。手机摄像头相当于_____透镜,当手机远离二维码时,所成的像会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在声源处 凸 变小
解析:
禁止室内装修和邻里噪声扰民,这是阻止噪声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手机的摄像头是凸透镜,是根据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特点制成的。[3]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实像时,手机远离二维码,物距变大,则相距变小,所成的实像变小。
60、、(2022内蒙古赤峰)让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分别射向凸透镜A与B,情况如图甲所示,则A与B中对光的会聚作用较强的是________ 。如图乙所示,烛焰通过凸透镜A恰好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果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A换成凸透镜B,还想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应该向_______移动光屏。
答案: B 左
解析: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光经过透镜后会聚一点,该点就是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焦距越小,说明会聚作用越强,故B对光的会聚作用较强。
如图乙所示,烛焰通过凸透镜A恰好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果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A换成凸透镜B,因为凸透镜B对光的会聚作用更强,所以光线会提前会聚,即成像在光屏左侧,所以应该向左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61、(2022湖北恩施)汽车的摄像头能对远处物体成倒立________的实像。汽车经过盘山公路的急弯处时,可通过路边的凸面镜来观察另一方来车情况。在如图所示的弯道上,最适合安装凸面镜的一处位置是________处(选填图中字母)。
答案: 缩小 C
解析:因为汽车的摄像头类似凸透镜,物距大于两倍的焦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凸面镜应用较为广泛,利用了对光发散的原理,可以扩大视野,从而更好地注意到后方车辆和转角处的情况,ABD看不到转弯处的车子,C符合题意。
故选C。
62、(2022山东济宁)用冰取火,似乎不可思议。但这绝非讹传,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我国古代就把冰块制成透镜,利用透镜对光的  会聚 作用将物体点燃,如图所示。用这类透镜制作的眼镜片,可以用来矫正  远视 眼。
分析: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解析:我国古代就把冰块制成透镜,利用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将物体点燃;
远处物体通过人眼所成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为远视眼;为了使像成在视网膜上,需要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
故答案为:会聚;远视。
63、(2022湖南永州)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以天地互动的形式圆满完成,航天员叶光富进行了太空水球光学实验。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水滴收缩成一个接近完美球体的水球,这个水球可以被看成一个凸透镜。将一个物体放在这个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一位置,可以看到一个倒立、 缩小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实 (选填“实像”或“虚像”)。
答案:缩小;实。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解答。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64、(2022江苏泰州)小明用如图所示的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实验中,小明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变,把点燃的蜡烛放在“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烛焰可在光屏上成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生活中利用这类透镜来矫正______眼的视力缺陷。
答案: 12.00 放大 远视
解析:
由图得,凸透镜的光心在刻度尺的40.00cm位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的点为焦点,因此该凸透镜的焦点在刻度尺52.00cm位置,故透镜的焦距为
小明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变,把点燃的蜡烛放在“2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为
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的像为放大、倒立的实像。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可以用于矫正远视眼。
65、(2022江苏扬州)请你补全关于“像”的知识结构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直线传播 凸透镜 倒立实像
解析:
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小孔成像是利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故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相同点是都可以成倒立的实像。
66、(2022黑龙江绥化)某次实验中各光学元件在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生活中的___________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答案: ①. 放大 ②. 投影仪
解析:
[1]由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且能成清晰的实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像距大于二倍焦距,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生活中投影仪就是根据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像距大于二倍焦距这一原理制成的。
67、(2022广西北部湾)在较暗的室内,手持一个凸透镜,在白墙和点燃的蜡烛间移动(离墙近些),在墙上能看到烛焰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像,根据这个原理可制成_____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答案 倒立 照相机
解析:手持一个凸透镜,在白墙和点燃的蜡烛间移动(离墙近些),此时物距大于像距,若能在墙上成像,则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根据这个原理可制成照相机。
68、(2022广东) 如图所示,电子蜡烛的“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___________立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仅将凸透镜更换成另一个焦距相同、尺寸更大的凸透镜,此时光屏上像的大小与原来的像对比应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①. 倒 ②. 照相机 ③. 不变
解析:
[1][2]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即电子蜡烛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与之相同。
[3]凸透镜成像性质是由物距所决定的,实验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仅更换焦距相同、尺寸更大的凸透镜,相当于物距大小不变,此时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不变。
69、(2022吉林)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
(2)如图乙所示,此时光屏上恰好成清晰、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就是利用凸透镜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
答案: ①. 10.0 ②. 缩小 ③. 照相机
解析:
(1)[1]图中采用平行光聚焦法测量凸透镜焦距,亮点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就焦距,由图甲知道,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20.0cm-10.0cm=10.0cm
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2)[2][3]由图知道,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即
u=50cm-20cm=30cm>2f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70、(2022江苏无锡)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的倒立、____________的实像,若此时将光屏移走,烛焰通过凸透镜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实像,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处,人站在光屏一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____________、放大的“烛焰”。
答案: 放大 能 正立
解析:凸透镜焦距为10cm,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物距为15cm,物距处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光屏上呈现烛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若此时将光屏移走,烛焰通过凸透镜依然能够成像,成像特点由物距大小来决定,与有无光屏无关。
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处,此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与蜡烛在同一侧,故人应该站在光屏一侧,通过凸透镜观察虚像。
71、(2022青海)某汽车司机下车时,随手将一瓶矿泉水放在仪表台上,如图所示。不料因阳光照射、水瓶聚光,车内物品被点燃引发火灾。太阳光经过矿泉水瓶发生了___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矿泉水瓶相当于___________。因此,提醒大家在车内不要放置有聚光效果的物品。
答案: 折射 凸透镜
解析: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由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射入车内的光线经矿泉水瓶折射后集中于它的焦点上,时间一长正好使放置于此处的物品起火。
72、(2022福建) 国家速滑馆在冬奥会历史上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技术原理简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O2经过压缩机时温度降低 B. CO2经过冷凝器时发生凝华
C. CO2经过膨胀阀时发生升华 D. CO2经过蒸发器时吸收热量
答案:D
解析:
A.CO2经过压缩机时,活塞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A错误;
B.气态CO2经过冷凝器变为液态CO2,发生的是液化,故B错误;
C.液态CO2经过膨胀阀变为气态,发生的是汽化,故C错误;
D.液态CO2经过蒸发器变为气态,发生的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D正确。
故选D。
73、(2022四川凉山)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倒立、等大、清晰的实像。接下来把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处,则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上才可以得到倒立、____________、清晰的实像。
答案: ①. 右 ②. 放大
解析:
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等于像距,即
光屏上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则
故 ,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处,此时的物距
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应大于二倍焦距,故应向右移动光屏,因为像距大于物距,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像。
74、(2022四川乐山) 日常生活中,不注意用眼卫生长期用眼疲劳就可能患上近视眼。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___________(选填“前”或“后”),为娇正视力需要佩戴_______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
答案: 前 凹
解析:
近视眼形成原因是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在视网膜前成像。
需要佩戴发散透镜,才能将像成在视网膜上,故需要佩戴凹透镜。
75、(2022山西)如图所示,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有“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请你用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___________镜,若要“火生”应把“艾”放在镜的___________位置。
答案: 凸透 焦点
解析: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将冰削圆,对着太阳能生火,说明削成的圆冰对火有会聚作用,所以是冰块制成凸透镜。
太阳光都会会聚到凸透镜的焦点位置,要快速生火,需把“艾”放在镜的焦点位置。
76、(2022江苏扬州)请你补全关于“像”的知识结构图。(1)  ;(2) ;(3)  。
答案:(1)凸透镜;(2)倒立的实像;(3)光沿直线传播。
解析:(1)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并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取决于光屏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关系;
(2)凸透镜成像是根据光的折射形成的,物体在焦点之外成倒立的实像,在焦点之内成正立的虚像;
(3)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77、(2022甘肃武威)烈日下,汽车玻璃窗上的小水珠应尽快擦干,这是由于小水珠相当于一个 __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对太阳光有 __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可能使车内某处温度升高而导致火灾。
答案: ①. 凸透镜 ②. 会聚
解析:(1)小水珠边缘薄,中间厚,所以相当于凸透镜。
(2)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而小水珠相当于凸透镜,故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78、(2022四川成都)眼睛成像情况与______成像情况相同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青少年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容易患上近视。近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这是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______作用。
答案:照相机 发散
解析: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照相机,在视网膜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方,这是近视眼,近视眼应该配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进行矫正。
故答案为:照相机;发散。
人的眼睛的成像规律与照相机相同,正常的眼睛可以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可以矫正近视眼。
本题考查了近视眼的矫正、眼睛的视物原理,属于基础题。
79、(2022云南)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时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该成像特点是___________的成像原理(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答案: ①. 缩小 ②. 照相机
解析: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物距,像距,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该成像特点是照相机的原理。
80、(2022年四川省遂宁) 小陈发现爷爷看书报时将书报拿得很远,根据所学知识想到人的眼睛与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爷爷眼睛的问题是因为晶状体太薄造成的___________(选填“近”或“远”)视眼。于是他建议父母带爷爷到眼镜店选配一副由___________透镜制成的老花镜。
答案: ①. 照相机 ②. 远 ③. 凸
解析:(1)人的眼睛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都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晶状体太薄,导致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变弱,看远处物体时,像呈在视网膜后方,所以爷爷眼睛的问题是因为晶状体太薄造成的远视眼。
(3)远视眼是由于看远处物体时,像呈在视网膜后方,所以应该佩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
81、(2022江苏连云港)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时,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恰好出现等大的清晰的像,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当蜡烛被移至刻度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要想观察到像可以从凸透镜的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用眼睛观察,生活中的___________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答案: ①. 10.0 ②. 左 ③. 放大镜
解析:(1)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像,由图可知,此时
u=v=20.0cm=2f
则f=10.0cm。
(2)当蜡烛被移至刻度处,此时物距是7.0cm,物距小于焦距,成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且像和物在凸透镜的同一侧,因此要想看到这个像,应从凸透镜的左侧透过凸透镜去观察。放大镜的原理是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放大镜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82、(2023年四川成都)今年6月6日是全国第28个爱眼日。正常眼睛观察物体最清晰而又不易疲劳的距离,约为25cm,叫做明视距离。近视眼的明视距离______正常眼的明视距离(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与近视眼不同,远视眼需要佩戴______透镜矫正。
答案:小于 凸
解析: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为25cm,近视眼的明视距离相对正常眼要(短),即近视眼的明视距离比正常眼的明视距离小。
远视眼的晶状体凸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外界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方,故应佩戴凸透镜,使进入眼睛的光线会聚一些后再通过晶状体,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83、(2023四川泸州)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安装好器材,调节蜡烛、凸透镜与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 。固定凸透镜位置,他将蜡烛移到刻度处,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生活中应用这一规律的光学器材是______ 。
答案 将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 照相机
解析:由图可知,此时,根据,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将蜡烛移到刻度处,此时,根据,,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将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将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照相机。
根据,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据此确定凸透镜的焦距;
根据,,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及应用,关键是熟记成像规律的内容,并做到灵活运用。
84、(2023四川自贡)小明同学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观察到了清晰的像。
由图可以判断出实验所用透镜的焦距为______ 。
小明把蜡烛移到光具座的刻度线处,需要把光屏向______ 适当移动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此时的像将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左 变小
解析:当凸透镜成的像是等大的倒立的实像时,物距和像距均为焦距的倍,由图可知物距或像距为,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由“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图中所示位置向左移至光具座的刻度时,此时物距为,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此时的像变小了,故向左移动光屏才会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左;变小。
当物距等于倍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也为倍焦距,从甲中读出物距或像距,然后求出凸透镜的焦距;
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判断光屏移动的方向、像的大小变化。
此题考查的是凸透镜焦距的确定及成像规律和实际应用,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和基本规律的应用,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前提。
85、(2023年山东枣庄)用冰取火,似乎不可思议,但这绝非传。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我国古代就把冰块制成透镜,利用透镜对光的__________作用将物体点燃,如图所示。此类透镜应用非常广泛,用它制作的眼镜片可以用来矫正__________眼;照相机的镜头也相当于这类透镜,用照相机拍照时,胶片上形成__________(填像的性质)。
答案: 会聚 远视 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析:由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以把冰块削成凸透镜形状,把太阳光会聚在焦点上,就可以点燃物体。
远处物体通过人眼所成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为远视眼。为了使像成在视网膜上,需要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原理是物体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像成在另一侧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86、(2023年湖南怀化)智能手机扫码功能可快速获取信息,手机摄像头相当于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二维码通过摄像头在手机中所成的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图乙,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光屏上可观察到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选填“投影仪”或“照相机”)。
答案: 凸透镜 实 放大 实 投影仪
解析: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是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手机拍照符合凸透镜成像原理。
手机扫二维码时,二维码到手机镜头的距离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则二维码通过摄像头在手机中所成的是实像。
如图乙所示,物距小于像距时成清晰的像,符合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像距大于二倍焦距的情况,此时光屏上成放大、倒立的实像;生活中的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成的放大的像。
87、(2023年上海)放大镜是生活中常见的凸透镜:
(1)成虚像时,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
(2)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大,像__________________;
(3)物体在物距L1时,成虚像,物体在物距L2时,成实像,请比较L1、L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________。
答案: ①. 物距小于像距 ②. 越大 ③. 见解析
解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知,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且此时物体离放大镜越远,像离放大镜越远,像变大,像距大于物距。放大镜成虚像时,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为:物距小于像距。
(2)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知,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且此时物体离放大镜越远,像离放大镜越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大,像越大。
(3)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知,物距小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物体在物距L1时,成虚像,物体在物距L2时,成实像,所以物距L1小于物距L2。
88、(2023年山东泰安)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受损。某人看远处物体时,成像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他需要佩戴_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进行矫正。
答案:凹
解析:由图可知,成像在视网膜的前面,属于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的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89、(2023年陕西)如图,是某地投放使用的智能无人驾驶小巴车,它可以通过车上的摄像机和激光雷达识别道路状况。小巴车上的摄像机识别道路上的行人时,其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行人在摄像机感光元件上成倒立、缩小的________像。当小巴车靠近公交站牌时,站牌在摄像机感光元件上所成的像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凸 实 变大
解析:小巴车上的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像原理是当物距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因此小巴车靠近公交站牌时,站牌在感光元件上的像变大。
90、 (2023年四川遂宁) 疫情防控期间 ,为了控制外来人员出入小区 ,遂宁很多小区装备了人脸识别系统 (如图所示)。其中摄 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 0.4m 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 ,则摄像机镜头的焦距应小于 _______ ( m ) ,该镜头_______与 ________ 眼镜属同一类透镜。
解答 :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 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 ,成倒立 、缩小的 实像; 已知物距 u=0.4m , 因为 u>2f,所以它的焦距 f<u= ×0.4m=0.2m,;
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故答案为 :0.2 ;远视。
91、(2023年四川眉山) 班主任用照相机拍摄初三毕业照,在相机底片上成______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若两个同学的像出现在照相机取景框外,要拍摄所有同学完整的像,照相机应______ 选填“远离”或“靠近”同学们,同时将镜头向后缩。
答案:缩小 远离
解析: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若两个同学的像出现在照相机取景框外,说明所照的像大了,应该让像变小一些,则摄影师要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增大物距,同时应减小像距才可以在底片上得到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缩小;远离。
当物距大于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处于和之间,应用是照相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属于基础题。
92、(2023年湖南永州)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物体在视网膜上能够成倒立、______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小明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成了近视眼,他需要戴一副由______ 透镜片做的眼镜进行视力矫正,因此中学生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答案:缩小 凹
解析:(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不注意用眼卫生,患上近视是因为晶状体变厚,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增强,形成了近视眼,近视眼成的像在网膜的前方,要矫正近视眼需要使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用凹透镜来矫正。
故答案为:缩小;凹。
眼球相好像一架照相机,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眼睛看物体时,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近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变厚或眼球太长,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对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的掌握。
93、(2023年山东济宁)有些人的眼睛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这样的眼睛需佩戴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矫正。这种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
答案: ①. 凸透镜 ②. 会聚
解析:[1][2]眼睛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平行光线进入眼睛,经过晶状体折射后在视网膜后面成像,当物距变大时像距减小就能看清楚,这是远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因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的作用,可以使光线进入晶状体后缩小折射范围,使像可以刚好成在视网膜上。
94、(2023年内蒙古赤峰)两只激光笔并排放置,它们发出的光束经过透镜(未画出)的光路如图所示,说明该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
答案:发散
解析:由图可知,光线经过透镜后,传播范围比通过透镜之前传播范围大,说明该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95、(2023湖北鄂州)如图所示,透过手表表盘上光滑透明凸起部分,能清楚地读出日期信息,光滑透明凸起部分相当于________,观看到的是日期数字________(选填写“实”或“虚”)像。手表的背面打磨得非常光滑,能清晰地照出小明像,此像的大小与小明本人相比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① 凸透镜 ②. 虚 ③. 不变
解析:[1][2]透明凸起部分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其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手表数字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手表的背面打磨得非常光滑,相当于平面镜,能清晰地照出小明像,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所成的像与小明本人大小相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