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曲阜市书院街道办事处圣林中学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教案(打包4套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曲阜市书院街道办事处圣林中学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教案(打包4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1-15 19:18:02

文档简介

众多的人口
课题 众多的人口 课型
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有关数据、图表,了解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知道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通过活动了解我国面临的人口压力,识记我国人口国策的内容,理解实施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和取得的成就。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了解人口密度差异的原因和“胡焕庸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重点 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我国面临的人口压力人口密度差异的原因
教法学法 “学为主线、课堂达标”六步教学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辅助
板书设计 数量大 人口最多的国家 增长快众多的人口 人口密度 人口分布特点 城乡人口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可通过自主学习解决大部分问题,但对人口分布影响因素的概括上,还需要老师的引导!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中国众多的人口对社会、环境、工农业生产都造成了巨大压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自主学习 【导入新课】回顾: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新课学习】【第一个板块】人口最多的国家截止2010年11月1日,我国总人口约13.41亿,占世界人口的1/5.【合作探究】(1)1949年人口数量5.4亿 2010年人口数量13.41亿 增加了多少?(2)中国增长曲线 人口增长最慢的时期1849~1928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1964-1982最慢的时期:2000-2010年【归纳总结】1.1949~1982年 人口迅速增长(其中,1964~1982年增长最快)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影响:人口压力大应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2.1982~至今(2000—2010年,人口增长缓慢)问题:净增人口,老龄化问题应对:既要坚持计划生育政策,又要不断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第二个板块】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不均匀我国平均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143人 畅所欲言:主题“少生优生、利国利民”漫画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举例说明
展示 交流 【合作探究】京、津、沪、苏、鲁、豫、皖等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在400人/平方千米人口密度10人/平方千米一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藏、新疆、青海省、内蒙古该线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疏
检测反馈 省份人口/万人面积/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江苏700010山东900015新疆1900160西藏2401201.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南多、东北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西北多、东南少2.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中,人口数量居前二位 的是( ) A.粤、鲁 B.京、津 C.青、藏 D.苏、皖3.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行政区是( ) A.新疆 B.西藏 C.甘肃 D.青海4.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 A.城镇人口比重大、农村人口比重小 B.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C.我国人口平均密度小于世界人口平均密度 D.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小于西部人口密度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我国各省中,广东、山东是人口最多的两个省B.从我国人口增长图看,新中国以后人口增长大体上是直线上升的. C.尽管我国人口多,但土地面积大,所以人口密度并不高 D.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近年增长约数百万人6.以下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的正确叙述是( )A.人口增长速度回升快 B.人口开始减少C.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在减少 D.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然很多7.下列有关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有( )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B.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C.我国城乡人口密度都在每平方千米143人 D.我国平均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千米143人填空题:1.我国政府把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2.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___,西部地区人口密度___。3.我国著名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从______到______。辽阔的疆域
课题 辽阔的疆域 课型
教学目标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其特点记住我国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运用资料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在我国政区图上按照一定顺序或方法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名称、简称、位置和行政中心。了解行政区域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 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及优越性我国的领土面积、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及位置
教学难点 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及位置、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法学法 “学为主线、课堂达标”六步教学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辅助
板书设计 名称、位置 省 简称行政区域 三级行政区域 县 行政中心 乡
教学反思 行政区域内容较多,一课时显得太仓促!省级行政区位置、轮廓、名称、简称、行政中心等信息,其难度在于“多”而不在“难”(难理解)。需督促学生课下多加练习,在拼图训练中识记各省行政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自主学习 【复习导入】判断:中国跨南北半球中国大部分位于 (重要纬线)我国领土四至我国的内海、岛屿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陆上邻国【承转】:我国疆域辽阔,地区差异显著,为了便于行政管理和经济建设,我国设置了各级行政区域,最高一级是省级行政区。【新课学习】 我国行政区域划分:三级行政区域:省、县、乡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联系实际生活,统计信息时的籍贯(或家庭住址)山东省、曲阜市、书院街道
展示 交流 【合作探究】:认识我国的省级行政区自北向南读出邻海的省级行政区(14)有陆上邻国的省级行政区(9个)找出既邻海又有陆上邻国的省级行政区(2)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4个)取全名中的一个或几个字用本省的河流或山脉做简称用本省的历史名称做简称一个省有两个简称【补充】:省级行政区简称的由来省级行政区记忆:按方位:①东北三省黑吉辽 ②北部边疆内蒙古 ③两河两山北京天 ④两湖三江皖上海 ⑤两广福海港澳台 ⑥西南云贵川渝藏 ⑦西北新青陕甘宁形象记忆省区轮廓新疆----牛头黑龙江----天鹅云南------孔雀广东------大象头 ……3. 以一省为中心,记忆相邻省区 学生自己找出,并分小组来进行展示
检测反馈 【小测验】:找出邻省最多的省份内蒙古自治区(8个):甘肃省、宁夏、陕西省、山西省、河北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陕西省(8个):甘肃省、宁夏、内蒙古、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辽阔的疆域
课题 辽阔的疆域 课型
教学目标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其特点记住我国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运用资料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在我国政区图上按照一定顺序或方法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名称、简称、位置和行政中心。了解行政区域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 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及优越性我国的领土面积、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及位置
教学难点 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及位置、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法学法 “学为主线、课堂达标”六步教学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辅助
板书设计 半球位置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领土四至点疆域辽阔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14个陆上邻国 大陆海岸线,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
教学反思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任何一个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辽阔的疆域”是中国地理的开篇第一节,重点是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认识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它的地理位置、空间大小和内部差异等特征,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知识基础。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自主学习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课本第二页教材采用四幅美丽的景观图导入,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我国东西、南北差异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承转】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中国辽阔的疆域,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二、新课学习自主学习:地理位置优越第一个板块:【回顾】:在学习世界地理中的分区地理时,我们对分析某地区的地理位置提出了系列的读图要求。在分析中国的地理位置时,要充分联系已学过的知识。【归纳】:从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概括中国的地理位置 ①复习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知识,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插图,认识我国的半球位置。②联系五带划分与北温带范围的知识,在图上辨认我国的五带位置③联系大洲与大洋位置的知识,在图上辨认我国的海陆位置。
展示 交流 【承转】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影响着地理环境的特点和人类的经济活动,我国的地理位置好不好?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屏幕显示教材图1.2与图1.3。总结出分析地理位置优越性的一般思路纬度位置---气候----农业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另一个分析地理位置优越性的一般思路:海陆位置-----气候(降水)----农业 -----对外交往与合作----海洋事业第二个板块:读教材P4图1.3填写疆域四至补充:通过计算,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2°(73 E—135 E),自西向东跨越东五区至东九区共五个时区,造成了东西时间的差异。我国南北跨纬度近49°(53 N多-4 N),导致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多种作物的种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通过阅读教材,填写出下列数据:我国陆地面积_______平方千米,陆上疆界长约_____多千米,与_____个国家陆上接壤,大陆海岸线长达_____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有___个,我国领海宽度为____海里,按照《联合国海洋公约》,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_____平方千米。投影“中国的疆域与邻国图”。学生据图辨别陆疆国界线,按顺序指出我国的14个陆地邻国:东面的邻国有朝鲜;北面的邻国有俄罗斯和蒙古;西北面的邻国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面的邻国有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尔的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区);西南的邻国有印度(中印边境西段)、尼泊尔不丹、印度(中印边境东段);南面的邻国有缅甸、老挝和越南。 记忆口诀: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丹,缅老越,排东南。自学掌握三大半岛的位置、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之间的琼州海峡位置,通过钓鱼岛、黄岩岛位置结合时事热门话题渗透爱国情操,同时渗透维护神圣领土完整的伟大使命责任感和维护国际和平的必要性教育。指图说出隔海相望的6国:隔黄海与韩国相望,隔东海与日本相望,隔南海与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相望。记忆口诀:韩日飞(菲)吻(文)印尼马 小组探讨比较我国与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的纬度位置,从农业生产方面说说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比较我国与日本、蒙古的海陆位置,从农业生产、对外交往、发展海洋事业等方面说说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观察探究]投影“中国的疆域及其四至图”  1.找到我国的四至点,(最南端在4°N附近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漠河以北、53°N附近,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最东端在135°E多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最西端在73°E附近,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2.学生看课本P4“中国的疆域及其四至图”,用直尺量一下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并根据比例尺计算一下实际距离。(约5000千米)  3.说明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约110千米,请学生计算我国最南端到最北端的距离。(约5500千米)  4.学生说明量算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我国的幅员辽阔)学生说明我国的面积。(我国陆地960万km2,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于世界第三位,领海越300万km2。
检测反馈 1.我国位于 半球、 半球; 2.我国位于亚洲 , 西岸; 3.我国大部分位于 带,小部分在 带(有或没有)寒带。 4.我国地理位置 ,为发展 生产,对外 ,发展 事业提供了有利条件。5.据图辨别大陆海岸线,完成下列问题: ⑴找出我国濒临的四海一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洋。 两个内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找出我国主要岛屿:第一大岛________;第二大岛_______;南海诸岛以及钓鱼岛等。 ⑶找出我国三大半岛(自北向南):_________半岛、__________半岛、_________半岛。多民族的大家庭
课题 多民族的大家庭 课型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相关民族政策。增强尊重民族的文化和健康的风俗习惯,维护民族团结,保护各民族合法权益等意识。
教学重点 我国的民族构成和分布特点及民族政策
教学难点 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教法学法 “学为主线、课堂达标”六步教学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辅助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相对简单,重点内容为民族的分布。但具体的课堂学习中,应落实好省级行政区的内容,学生学完后会很模糊、记混。本节课在分析民族分布的时候,就可以巩固落实一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自主学习 【导入新课】 展示少数民族图片并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设问:通过这首歌和图片,你获取了什么信息?(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团结和睦的大家庭) 【讲授新课】 <一>我国的民族构成特点 通过阅读教材,让学生完成活动问题: 数学小能手-----数一数,算一算 1、找一找,汉族和少数民族占我国人口比例各是多少? (汉族 92% 少数民族 8%) 2、想一想,2000年我国的人口总数是多少? (12.95亿) 3、比一比,看谁先算出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人口数各是多少? (汉族 11.914 亿 少数民族 1.036亿) 4、数一数,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和人口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还有哪些? (壮族 壮族、满族、回族、苗族、彝族、维吾尔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人民币图文大揭秘】 1、探究头像之谜: 人民币正面的不同头像,隐藏着什么信息呢?(设置悬念)引入问题:猜一猜,不同币值人民币上的头像,分别代表什么民族? 很多学生都没注意到这个生活中的细节,或是不了解纸币上的头像具体代表的是什么民族。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使学生学习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并亲身体会到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的。) 2、探究文字之谜:人民币背面的奇怪文字,隐藏着什么信息呢?(设置悬念)引入问题:拿出一张纸币,比一比,看谁先找出人民币背面上的文字分别是哪些民族的文字?
展示 交流 <二>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活动一:魅力中国--交流展示 根据课前的安排,展示交流我国东北、西北、西南三地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配以生动形象的幻灯片,教师穿插讲解这三个地区所处的环境对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 <三>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引导学生读图1.17,分析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并抢答 (1)图中,汉族用什么颜色表示?(黄色) (2)我国哪个民族分布最广?主要分布在哪?(汉族 东部和中部) (3)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联系前面所学知识,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居住的省区?(西南、西北和东北 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4)我国民族分布有什么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 <四>我国的民族政策设问:1.少数民族聚居区分布在内地还是边疆? 2.因为汉族人口众多,是否可以要求其它55少数民族必须放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而遵从汉族? 总结出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性,针对上述问题讲解相关民族政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能够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得益于我国开放的民族政策。 讲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1)各民族一律平等。 (2)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3)国家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发展。 (4)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5)各民族有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和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想挑战吗?--民俗风情知多少 首先,投影展示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服饰、工艺品、体育运动和舞蹈、建筑,以抢答的形式,三组学生竞赛回答。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展示“民族大团结”邮票,对刚才的抢答环节进行适当的延续和补充,并通过该套邮票让学生进一步切身体会到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
检测反馈 连线 那达慕大会 汉族 端午节赛龙舟 傣族 泼水节 壮族 三月三歌会 朝鲜族 玩跳板、荡秋千 蒙古族 2.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 、 ”的特点
我国的民族
民族数及其
人口构成
民族风俗习惯
及文化
民族分布特征
国家民族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