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25 14:4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以《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拿来主义》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杂文,属于议论文范畴,所以学习本文可以用议论文的学习方法来学习。鲁迅的杂文具有“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犀利幽默”的语言特点,并且善于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所以学习本文不仅可以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议论文的写作特点,而且可以学习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以及议论文的多种论证方法。另一方面,学习鲁迅的杂文最重要的是体会其中的思想,故学习本文可以重点深入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1.语文内容知识方面: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过《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社戏》《故乡》《孔乙己》等五篇鲁迅作品,并且在七年级(上)的推荐阅读中读过鲁迅的《朝花夕拾》,因此他们对作者的生平、所处时代背景及写作风格都已有一定的了解,也积累了一定的相关主题知识和文体知识。
2.语文基本技能方面:高一的学生已经习得了借助工具书查阅、理解字词的方法,初步接触了“思维导图”这种学习工具,并且已经具备了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的基本技能。但是,由于鲁迅杂文思想深刻,语言精炼,学生在解读过程中尚有一定的困难,尤其对“思辨性”阅读中的相关逻辑思维方法还比较陌生。
3.语文读写技能方面:这一学段的学生已经学过总分式、并列式等论证结构,并且在学习本单元《劝学》《师说》两课中掌握了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但对论证方法背后的逻辑原理尚未形成认知。
三、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揣摩文章词句,品味鲁迅杂文的语言风格。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本文先破后立论证方式及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等论证方法,体会表达效果。
【审美鉴赏与创造】反复诵读文章,领会作者观点态度。
【文化传承与理解】明确“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学会正确客观地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特定语境中词语的含义,学习本文先破后立的结构方式,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明确“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情境创设法】教师通过激活这些联系其作品与学生的真实生活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深度学习发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朗读法】通过大声朗读,学生可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关注,也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提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小组讨论探究法】气氛活跃,有助于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思考不同方向,让学生有参与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六、教学过程
任务一:情境创设表观点
如果大家留心,应该会发现我们有人身穿“阿迪达斯”,脚踩“耐克”在冷饮店点点上一杯‘卡布奇诺’”或“拿铁”,有时耳朵里还塞着耳机,听着周杰伦的小曲儿“Mojito(莫吉托)”。如果你到黎明大桥走走,你会看到,在桥的那头有个有着很洋气名字的酒店——维也纳度假酒店。如果你对香港有一定的了解,你也一定知道在那儿有一个叫“维多利亚”的港口。不难发现,我国无论是服饰还是饮食,无论是新歌曲、新建筑还是新地名,总有人偏爱“洋名称”。针对这一现象,社会各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现在,景洪市人民政府就“洋名称”这一现象召开现场听证会,你有幸被邀请到现场作为高中生代表发言,请你用简洁的话语表达你的观点。
【预设】
1.崇洋媚外。
2.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
3.洋为中用,适度吸收,化洋为中。
【背景】
“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反动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实行反革命文化“围剿”,主张“全盘西化”。
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产生“盲目排外思想”。
面对外来文化,应该秉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鲁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了深人的思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先生的作品《拿来主义》。
设计说明
鲁迅作品的语言及表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些距离,也正是这些距离甚至隔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教师要让作品与学生的真实生活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激活这些联系,丰富学生的语言生活,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让深度学习发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任务二:思维导图明文意
以“拿来主义”为中心,请快速阅读课文,进行梳理,画出本文的思维导图(内容、方法)
评价:这个小组的同学主要从课文内容方面进行了梳理,给我们划分了全文的一个结构,讲解了“闭关主义”的危害,阐明“拿来主义”的重要意义。
评价:这个小组的同学进一步分析了文中所使用的论证方法,如:比喻论证、类比论证。还解释了几个关键词,如:孱头代表着逃避主义者,昏蛋代表着虚无主义者。但内容还有待完善。
评价:这个小组的思维导图简洁明了,解释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和“送来主义”的表现、实质以及危害。但还未来得及探讨“拿来主义”的具体内容及重要意义。
评价:这个小组的同学在其他小组的基础上,解释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和东来注意的表现和实质,并提出了“破立结合”的手法,明确“拿来”应具有的正确态度。
评价:这个小组的同学详细具体的解释了“闭关主义”,并且还补充了相应的背景知识,指出“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卖国主义”是万不可取的。明确“拿来主义”的要求,指出“拿来”时出现的一些错误态度以及“拿来”应有的正确态度。
设计说明
学生利用导学案在课前预习时完成简单的思维导图,课上通过小组讨论查缺补漏,补全思维导图。在梳理思维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原文内容,并对赏析作者所使用的写作手法、语言特点等。
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改变知识中心、文本中心,让学生的学习发生在特定情境之中,使其围绕特定的学习任务,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综合设计学生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
任务三:辩证思考再评价
请你用“拿来主义”的眼光评价“洋名称”的现象。
【学生评价】
观点一:用批判性思维、辩证性思维来加以批判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反对全盘细化,反对盲目崇洋媚外。
观点二:不盲目排外,也不盲目接受,在批判中加以继承和发展。要立足国庆,从实际出发去借鉴和学习,洋为中用,理性对待。
观点三:用批判的态度看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理性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既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更要坚定我国的文化自信。
观点四:不盲目排外,不全盘接受。在批判中加以继承和发展,立足国情,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打牢基础,理性对待,洋为中用。
设计说明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深入学习,学生以“拿来主义”的眼光重新审视“洋名称”这一现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得出更客观、更全面、更好的观点。
任务四:拓展延伸显态度
“拿来主义”在今天是否依然适用?根据你对“拿来主义”的理解,谈一谈“英语滚出高考”这一现象的看法。
【学生观点摘录】
观点一:支持“英语滚出高考”。
理由:第一,学习英语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甚至是金钱成本,而且大学毕业后英语使用率低,相当于浪费时间、精力和金钱。第二,取消英语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其他学科或自己的兴趣爱上。第三,很多学生在某些学科上很有天赋,但由于自己不擅长英语,限制了专业发展,最终导致人才流失。
观点二:不支持“英语滚出高考”。
曾看过一位教授说,英语一旦退出高考,就会像钢琴一样,变成普通人再也学不起的东西,由此带来的后果是普通人再也没有机会进入金融、外贸等高薪行业,更不要说海外留学,由此会带来将会带来阶级固化。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是跨文化交流方式,是思想观念的碰撞和连接。正是因为学习了英语,所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世界各国文化、历史及风俗习惯,增加了自己的文化底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英语给了我们与世界更好地交流,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的机会,更是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桥梁。所以,多学习并深刻体悟英语的深远意义百利而无一害。
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是促进中国与世界联系的一个工具,更是为中国开眼看世界,了解各国文化,吸收各国优秀文化,与时俱进创建了熟语自己的,合适的文化。这样无论是在制度上、经济上,我们都会走在时代前列。清朝闭关锁国,斩断了与世界的联系,最终自食其果,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更让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说英语这门学科不能丢,我们要学习好它,更要运用好它。
【布置作业】
根据你对“拿来主义”的理解,谈谈我们该如何看待梦工厂的《功夫熊猫》和迪士尼的《花木兰》等影视剧作品。
设计说明
结合高中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痛点,各抒己见,探讨对“英语滚出高考”这一现象的看法,体现理性战胜感性,体味“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