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课件、教案、导学案、习题)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课件、教案、导学案、习题)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25 19:29:05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史料实证:研读图文史料,了解汉武帝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方面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时空观念:识读《西汉形势图》,认识西汉是当时世界上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国家之一。
唯物史观:理解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评价汉武帝。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汉武帝大一统,认识到国家统一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重点
重点
难点
大一统与统一的区别:“大一统”所涵盖的范围比“统一”要广得多。 “统一”强调地域上的统一。“大一统”不仅是地域上的统一,更是思想、文化、经济的统一。
大一统的含义: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汉书·王吉传》
思想文化
大一统
政治
大一统
军事
大一统
经济
大一统
大一统
格局
一 、削弱地方势力
郡国制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封国威胁中央
1.阅读图片和材料,结合教材知识,概括西汉初年,在政治上面临哪些问题?
一 、削弱地方势力
材料一:
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 ……藩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
——《汉书·诸侯王表》
材料二:
强宗豪右(豪强),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兼并土地,与官府分庭抗礼。
——《汉仪》
(1)汉武帝即位初期, 一些诸侯王封地广大,连城数十,势力强大
(2)地方豪强兼并土地,欺压百姓,有的还依附王公贵族
这成为危及国家统一的离心力量
2.阅读图片和材料,结合教材知识,找出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①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
内容:下诏诸侯王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划归临近的郡管辖
汉初,诸侯王拥有很大的封地,诸侯王死后,由嫡长子继承王位,承袭所有封地
②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将一些郡国豪强迁往京师一带。
③建立刺史制度
3.阅读示意图,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推恩令”的特点和作用。
推恩令的作用
分化实力
转移矛盾
兵不血刃
“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
“推恩令” 妙在哪里?
皇帝
诸侯王

诸侯王



中央统辖的郡
诸侯王




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名为推恩德
实为削你国
二、推动经济的发展
1.根据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表现:
注重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新型播种工具耧车的发明,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纺织、冶炼、制陶、酿造等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满城汉墓出土的长信宫灯
汉朝耧车(模型)
2.分析材料,结合教材知识,了解汉武帝初期国家的面临的经济问题有哪些?
材料一:
讨匈奴,通西域,军费开支浩繁,加上天灾不断,百姓四处流亡,国库空虚。
材料二:
富商大贾[gǔ],冶铸鬻(yù)盐,财或累万金,而不左公家之急,黎民重困。
译:大商人冶铁铸币卖盐,家财积累到万金,却不帮助解决国家的急难,黎民百姓陷于重困之中。
朕很是烦恼
·私人铸币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
·国家财政困难
3.根据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汉武帝在经济方面采取的举措。
1
2
经济问题 汉武帝的政策
私人铸币
富人控制盐铁经营权
富豪唯利是图
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盐铁和酒官营、专卖
国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征收车船税
归纳汉武帝在经济方面采取的举措产生的影响?
影响:
使中央对经济的掌控大大加强,国家财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背景
西汉初年,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朝廷对地方的控制相对松弛,社会上各种学说流行,人们的思想不统一
三 、尊崇儒术
1.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汉初思想混乱情况的表现是什么?
法家
道家
儒家
严刑律法,以法治国
与民休息,无为而治
施行仁政,以德治国
三、尊崇儒术
2.观看视频《尊崇儒术》,阅读图片和材料,结合教材知识,概括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的?
三、尊崇儒术
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代讲经图
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儒士进入各级政权机构儒士。
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培养儒学人才;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
3.观察《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汉武帝实行“尊崇儒术”的影响?
影响
①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②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
4.比较秦始皇、汉武帝对待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有哪些共同点?
秦坑儒谷
汉代讲经图
秦:焚书坑儒
汉:罢黜百家 尊崇儒术

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思想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实质:都是思想文化专制的表现
四、北击匈奴
1.根据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概括汉武帝北击匈奴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①秦末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了漠北草原,不断南下袭扰。
背景
②经过“文景之治”,西汉强盛起来。
四、北击匈奴
2.观察图片和文字资料,结合教材知识,讲述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的过程和结果。
北击匈奴
①公元前119年,汉军发起漠北战役,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率精骑出击匈奴。




公元前127年,卫青率兵收复河套地区,后又大败匈奴右贤王。
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西,过焉支山一千余里,大败匈奴,杀两王,俘浑邪王子,歼八九千人。后霍去病越过居延泽至祁连山,歼灭三万余人。
这两次战役给匈奴右翼以致命打击,造成匈奴内讧。
四、北击匈奴
北击匈奴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分两路出击匈奴。卫青部出塞千余里,穿过漠北,重创单于部,单于仅率数百骑逃走。霍去病部出塞两千余里,大败左贤王部,斩首七万余人。
漠北战役结果
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匈奴歌谣
匈奴主力向西北远徙,汉向新建立的西北、北方边郡移民,修筑长城、烽燧,派兵数十万屯田戍守。
为了彻底击溃匈奴,汉武帝召集诸将商议,决定深入漠北反击匈奴
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经过数次战争,西汉:控制了阴山以南、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并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3.观察《秦朝疆域图》和《西汉疆域图》后对比,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思想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辩一辩
秦始皇与汉武帝在我国历史上谁的功劳大?
(提示: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历史上都是有功又有过的)
秦始皇
功 过
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一整套封建专制集权制度。 统治残暴,赋税沉重,兵役繁重,焚书坑儒。
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 派兵出击匈奴,修筑长城;派人开凿灵渠;统一了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设置桂林、南海、象等郡。
汉武帝
功 过
行“推恩”,削弱诸侯王势力; 大肆征兵征税,加重人民负担;“罢黜百家,尊崇儒术”,钳制人民思想。
兴修水利;统一铸造五铢钱。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对商人征收车船税。 在长安兴办太学。 打败匈奴,开辟通往西域的商路,扩大疆域。 课堂小结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削弱地方势力
背景:诸侯王和地主豪强成为统一国家内部的离心力量
措施:“推恩”,削爵、夺地甚至除国,刺史制度
作用: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尊崇儒术
背景:西汉初,诸子百家学说在社会上的流行
措施:尊崇儒术;设立太学
影响: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作用:国家财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
北击匈奴
条件:西汉强盛起来
重要战役:卫青、霍去病在漠北战役中战胜匈奴
加强经济管控
汉武帝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措施:统一铸币;实行盐铁和酒官营、专卖;平抑物价
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影响:匈奴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1.《史记》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汉武帝为此采取的措施是( )
A.统一铸造货币 B.建立刺史制度
C.发兵北击匈奴 D.颁布“推恩令”
2.今天陕西西安和平门附近有个地方叫下马陵,传说就是因为董仲舒去世后葬在此地,一日汉武帝经过此地,为了表示对董仲舒的尊敬,特别下马步行,于是民间称这里为下马陵。汉武帝对董仲舒如此尊敬,主要因为他主张( )
A.“推恩” B.废除丞相制度
C.抑制豪强势力 D.“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3.假如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名儒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太学接受儒家教育,你必须到 (  )
A.洛阳  B.长安  C.咸阳  D.邯郸
D
D
当堂达标
B
4.西汉前期,币制十分混乱,诸侯、达官、豪富多私造牟利,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于市场,折算困难,交易不便。而对这样的情况,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兴办太学 B.平抑物价 C.盐铁专卖 D.统一铸币
5.右图所示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的经济措施。这一举措( )
A.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B.提升商人的经济地位
C.提高了军队战斗能力
D.增强中央政府的财力
6.《汉书》记载:“匈奴远遁(逃跑、逃离),而幕南(漠南)无王庭。”这是由于下列哪次军事行动造成的?( )
A.蒙恬率军出击匈奴 B.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C.大泽乡起义 D.垓下之战
D
B
D
7.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帝王,某历史小组围绕着他的历史功绩
进行了一次综合性的探究活动,请你结合探究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史料中的历史】
史料一 《史记》记载:“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嗣代立,馀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史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1)结合史料一分析,这是汉武帝在位时实行的哪一项政治策略?这一策略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2)史料二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哪位思想家的什么观点?这一观点使儒学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为了使史料二中的观点得到具体实施,汉武帝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钱币中的历史】
(4)请结合上面这一货币及所学知识,说一说汉武帝在经济上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评论中的历史】
(5)结合上述问题的探究,说一说汉武帝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何重大意义。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汉武帝?
(1)实施“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彻底解决了诸侯王问题,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5)重大意义: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评价:汉武帝是一位杰出的具有雄才大略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家。
(4)铸造了统一的货币五铢钱,盐、铁和酒等重要经济物资由国家统一管理措施。
(3)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五经”作为教学内容,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儒士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2)董仲舒。尊崇儒术”。儒学从一个思想流派上升为统治思想。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导学案)
【学习目标】
史料实证:研读图文史料,了解汉武帝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方面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时空观念:识读《西汉形势图》,认识西汉是当时世界上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国家之一。 唯物史观:理解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评价汉武帝。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汉武帝大一统,认识到国家统一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1.重点:“推恩令”,“尊崇儒术”,盐铁和酒专卖。
2.难点:“尊崇儒术”,评价汉武帝一生的功过。
【自主学习】
一、削弱地方势力
1.背景:汉武帝即位初期,一些 势力强大。 兼并土地,欺压百姓。这两股势力成为危及国家统一的离心力量。
2.措施
(1)采纳 的“ ”建议,下诏诸侯王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划归临近的郡管辖。
(2) 、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将一些郡国豪强迁往京师一带。
(3)建立 制度,代表朝廷监察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
3.影响: 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强了对 的控制。
二、加强经济管控
1.经济发展的表现:注重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如六辅渠、 等水利工程。发明新型播种工具 。纺织、冶炼、制陶、酿造等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2.掌控经济发展
(1)背景:当时, 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社会上出现了许多 。
(2)目的:为加强朝廷对 的控制。
(3)措施
①汉武帝把 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
②在全国各地设 ,把煮盐、冶铁、卖酒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 的官营、专卖。
③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④下令对商人征收 。
(4)这些措施,使中央对经济的掌控大大加强,国家 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 基础。
三、尊崇儒术
1.背景:西汉初年,统治者奉行“ ”的政策,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松弛,社会上各种学说流行,人们的思想不统一。
2.措施
(1)接受董仲舒“ ”,把儒家学说立为 ,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2)汉武帝在长安兴办 ,以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儒士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3.影响: 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四、北击匈奴
1.北击匈奴
(1)背景:匈奴首领 单于统一蒙古草原,不断南下袭扰。经过“文景之治”,西汉强盛起来。 改变汉初推行的 政策,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队伍。
(2)过程: 年,汉武帝派卫青、 出击匈奴,取得 战役的胜利。
(3)作用:沉重打击了匈奴,匈奴再无力与 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西汉控制了阴山以南、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并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影响: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思想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 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 时期。
【合作探究】
1.“推恩”有何高明之处?
2.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和汉武帝“罢黜百家”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当堂达标】
1.《史记》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汉武帝为此采取的措施是( )
A.统一铸造货币 B.建立刺史制度 C.发兵北击匈奴 D.颁布“推恩令”
2.今天陕西西安和平门附近有个地方叫下马陵,传说就是因为董仲舒去世后葬在此地,一日汉武帝经过此地,为了表示对董仲舒的尊敬,特别下马步行,于是民间称这里为下马陵。汉武帝对董仲舒如此尊敬,主要因为他主张( )
A.“推恩” B.废除丞相制度 C.抑制豪强势力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假如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名儒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太学接受儒家教育,你必须到 (  )
A.洛阳  B.长安  C.咸阳  D.邯郸
4.西汉前期,币制十分混乱,诸侯、达官、豪富多私造牟利,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于市场,折算困难,交易不便。而对这样的情况,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兴办太学 B.平抑物价 C.盐铁专卖 D.统一铸币
5.右图所示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的经济措施。这一举措( )
A.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B.提升商人的经济地位
C.提高了军队战斗能力
D.增强中央政府的财力
6.《汉书》记载:“匈奴远遁(逃跑、逃离),而幕南(漠南)无王庭。”这是由于下列哪次军事行动造成的?( )
A.蒙恬率军出击匈奴 B.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C.大泽乡起义 D.垓下之战
7.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帝王,某历史小组围绕着他的历史功绩进行了一次综合性的探究活动,请你结合探究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史料中的历史】
史料一 《史记》记载:“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嗣代立,馀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史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1)结合史料一分析,这是汉武帝在位时实行的哪一项政治策略?这一策略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2)史料二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哪位思想家的什么观点?这一观点使儒学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为了使史料二中的观点得到具体实施,汉武帝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钱币中的历史】
(4)请结合上面这一货币及所学知识,说一说汉武帝在经济上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评论中的历史】
(5)结合上述问题的探究,说一说汉武帝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何重大意义。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汉武帝?
【我的收获】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一、1.诸侯王 地方豪强
2.(1)主父偃 推恩 (2)削爵 (3)刺史
3.诸侯王 地方
二、1.白渠 耧车
2.(1)私人铸币 富商大贾
(2)社会经济
(3)铸币权 五铢钱 盐铁官 盐铁和酒 车船税
(4)财政 经济
三、1.无为而治
2.(1)独尊儒术 正统思想(2)太学(3)儒学
四、1.(1)冒顿 汉武帝 和亲 (2)公元前119 霍去病 漠北 (3)西汉
3.大一统 鼎盛
【合作探究】
1.通过“推恩”这种相对缓和而“富有人情味”的方式,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小侯国,侯国不再属于王国管理,而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理。不费一兵一卒,达到了削弱王国的目的,而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对皇帝感恩戴德,从而培养起侯国对皇帝的忠诚。
2.(1)相同点:两个事件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巩固中央集权。实质相同:都是思想文化专制的表现。
(2)方式和结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对其他思想文化进行极其粗暴野蛮的破坏,结果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了秦的灭亡。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促进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巩固。
【当堂达标】
1.D 2.D 3.B 4.D 5.D 6.B
7.(1)实施“推恩令”,下诏诸侯王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划归临近的郡管辖。彻底解决了诸侯王问题,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董仲舒。独尊儒术”。儒学从一个思想流派上升为统治思想。
(3)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五经”作为教学内容,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儒士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4)铸造了统一的货币五铢钱,盐、铁和酒等重要经济物资由国家统一管理措施。
(5)重大意义: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评价:汉武帝是一位杰出的具有雄才大略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教案)
教学目标 史料实证:研读图文史料,了解汉武帝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方面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时空观念:识读《西汉形势图》,认识西汉是当时世界上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国家之一。 唯物史观:理解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评价汉武帝。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汉武帝大一统,认识到国家统一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推恩”“尊崇儒术”、盐铁和酒的官营与专卖。难点:尊崇儒术;评价汉武帝一生的功过。
教法学法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史料设置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导与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视频《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见课件)。教师: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前87),景帝之子,16岁(公元前141年)即位,在位54年。通过短片,我们了解到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他的统治,使汉朝进入鼎盛时期。那他是如何使汉朝达到鼎盛的 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共同学习《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教师随笔
二、新课讲授板块一 削弱地方势力1.阅读图片和材料(见课件),结合教材知识,概括西汉初年,在政治上面临哪些问题。答案:汉武帝即位初期, 一些诸侯王封地广大,连城数十,势力强大。地方豪强兼并土地,欺压百姓,有的还依附王公贵族。这两股势力成为统一国家内部的离心力量。2.阅读图片和材料(见课件),结合教材知识,找出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有哪些。答案: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诸侯王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划归临近的郡管辖;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将一些郡国豪强迁往京师一带;刺史制度。3.阅读示意图(见课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推恩”的特点和作用。答案:特点:分化势力,转移矛盾,兵不血刃。作用: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过渡语:汉武帝通过实行“推恩”政策和建立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消除了诸侯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巩固了政治大一统,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局面,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板块二 加强经济管控1.根据图片(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答案:注重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新型播种工具耧车的发明,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纺织、冶炼、制陶、酿造等手工业进一步发展。2.分析材料(见课件),结合教材知识,了解汉武帝初期国家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答案:私人铸币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3.根据图片(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汉武帝在经济方面采取的举措及影响。答案:举措: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卖酒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对商人征收车船税。影响:使中央对经济的掌控大大加强,国家财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过渡语: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在政治、经济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政权。在思想文化方面,汉武帝选中了儒学中的忠君守礼思想,把儒家学说放到正统地位。板块三 尊崇儒术1.阅读材料(见课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汉初思想混乱情况的表现是什么。答案:西汉初年,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朝廷对地方的控制相对松弛,社会上各种学说流行,人们的思想不统一。2.观看视频《尊崇儒术》(见课件),阅读图片和材料(见课件),结合教材知识,概括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答案:尊崇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儒士进入各级政府机构。3.观察《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见课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汉武帝实行尊崇儒术的影响。答案: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4.比较秦始皇、汉武帝对待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 有哪些共同点 答案:不同: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共同点: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思想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实质,都是思想文化专制的表现。过渡语: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局面,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那么面临游牧民族的袭扰,汉武帝在军事上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板块四 北击匈奴1.根据图片(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概括汉武帝北击匈奴的历史背景。答案:秦末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了漠北草原,不断南下袭扰。经过“文景之治”,西汉强盛起来。2.观察图片和文字资料(见课件),结合教材知识,讲述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的过程和结果。答案:过程:公元前119年,汉军发起漠北战役,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率精骑出击匈奴。结果: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西汉控制了阴山以南、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并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3.观察《秦朝形势图》和《西汉形势图》(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思想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4.辩一辩:秦始皇与汉武帝在我国历史上的功劳与过错。(见课件)答案:(1)秦始皇:①功劳: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一整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派兵出击匈奴,修筑长城;派人开凿灵渠;派兵统一了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设置桂林、南海、象等郡。②过错: 统治残暴,赋税沉重,兵役繁重,焚书坑儒。(2)汉武帝:①功劳:实行“推恩”,削弱诸侯王势力;兴修水利;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对商人征收车船税;在长安兴办太学;打败匈奴,扩大疆域。②过错:大肆征兵征税,加重人民负担;尊崇儒术,钳制人民思想。结束语:汉武帝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巩固了大一统王朝,统一国家的特征得到完整体现。“推恩”的实施,巧妙地消除了诸侯国对抗中央的势力。思想上,汉武帝把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立为正统思想的核心,使之成为汉朝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经济上,汉武帝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统一铸造五铢钱,平抑物价,这些举措改善了国家财政状况。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板书设计 一、削弱地方势力1.背景:诸侯王和地主豪强成为危及国家统一的离心力量2.措施:“推恩”,削爵、夺地甚至除国,刺史制度3.作用: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二、加强经济管控1.汉武帝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2.措施:统一铸币;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平抑物价3.作用:国家财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三、尊崇儒术1.背景:西汉初年,诸子百家学说在社会上的流行2.措施:尊崇儒术;设立太学3.影响: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四、北击匈奴1.条件:西汉强盛起来2.重要战役:卫青、霍去病在漠北战役中战胜匈奴3.影响: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教学反思   本节课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等方式,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整节课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习题)
1.他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在政治、经济、思想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这位皇帝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2.“汉武帝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由此可知,他推行的是( )
A.奴隶制 B.“推恩”政策C.禅让制 D.世袭制
3.汉武帝采取的这项措施,充实了财政,支援了经略四方,为巩固祖国边疆奠定了经济基础。材料中的“这项措施”是( )
A.实行“推恩”政策B.兴办太学
C.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D.北击匈奴
4.汉武帝在长安为太常博士的弟子兴建太学,使他们在太学中随博士受业,经考试后,按等第录用。各地方也都设立学校。汉武帝此举旨在( )
A.推行休养生息政策B.剥夺诸侯王的权力
C.巩固儒学主导地位D.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5.下面一组文物(或文物模型)中,反映了农业耕作技术水平的有( )
①司母戊鼎 ②战国铁锄 ③秦铜权 ④汉代耧车(模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汉武帝改变了以前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为相的传统,开始擢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削弱王国势力 B.加强君主权力C.改善财政状况 D.提升儒学地位
7.[北击匈奴]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   率精骑出击匈奴,在漠北同匈奴主力决战,取得胜利。
8.秦代焚书坑儒重在“禁”,采用简单粗暴的行政手段强制解决意识形态问题,激起了强烈反抗。汉代尊崇儒术重在“尊”,把儒家经术作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基本内容,将其贯穿于学校教育和入仕途径之中,从而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由此可知( )
A.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B.教育引导是理政的唯一途径
C.入仕途径决定社会稳定与否D.儒法结合是强化皇权的根本
9.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B.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
10.东汉班固认为汉武帝具有“雄才大略”。北宋司马光认为汉武帝“穷奢极欲”“使百姓疲敝”“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如今,对汉武帝的科学评价应该是( )
A.坚信班固的观点B.采纳西汉史学家的看法
C.赞同司马光的认识D.坚持客观辩证的立场
11.秦汉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发展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把全国分成36郡,每个郡又分成数目不等的县。所有这些(郡县)官员都由中央任命,并接受固定的俸禄,他们的职位不是世袭的,随时可以罢免。……此后,这个制度成了后世王朝的典范。
——[英]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
秦汉史: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
材料二 汉承(继承)秦制,有所损益(减少和增加)。刘邦建立西汉后,分封了一些诸侯王,随着经济的发展,诸侯王的势力也膨胀起来。……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借机收回了诸侯王的军政权力。
材料三 这一措施既不用火烧,又不用活埋,却比活埋、火烧厉害十倍。他不像秦始皇那样,盲目地毁灭文化,而是利用权力把对专制统治者有利的文化抬举到一尊的地位,把对其不利的文化指为邪说而皆绝其道。这是汉武帝的高明之处。
——尚斌等《中国儒学发展史》
(1)指出材料一中秦始皇实施的地方行政制度名称,并写出该制度的优势。
(2)材料二认为汉承秦制,但是也有不同和创新。这种不同和创新在西汉地方监察制度方面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为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诸侯王势力膨胀的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3)根据材料三,分别指出秦始皇“火烧”“活埋”与汉武帝“抬举到一尊”“皆绝其道”的措施。两者有何共同目的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归纳秦汉时期的历史发展特征。
答案:
1.D
2.B
3.C
4.C
5.D
6.B
7.霍去病
8.A
9.B
10.D
11.(1)答案: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统治(或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2)答案:建立(或实行)刺史制度。实行“推恩”政策。
(3)答案: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尊崇儒术。都是为加强思想控制,巩固自己的统治。
(4)答案: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