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这说明人和动物各有自己传达信息的符号。那么,我们的艺术作品也是一样,美术作品有它自己的艺术语言,如果我们不了解艺术语言,不懂得艺术传达出的符号,我们就看不懂艺术作品,所以了解艺术语言,对于我们创作艺术作品和欣赏艺术作品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哪么美术有什么样的语言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来共同研究的问题。
活动2【讲授】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板书)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一、 什么是美术作品中的艺术语言 美术家创造美术形象并通过它来传达一定的意识和审美理想,需要运用各种合适的造型艺术表现手段和手法来实现,那么这些表现手段和手法就是艺术语言。 哪么如何来认识美术作品中的艺术语言呢?我们不妨借鉴我们学习其它语言形式的方法来看我们的美术语言。我们学的中文,是由一个一个的字组成的,英语也是同字母组成单词,由单词组成句子的。那么我们也可以把美术语言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单词来看,我们可以把我们常用的美术语言归类为一些基本的语言符号。
二、 基本的美术语言符号:1、 形体: 几何学抽象出的基本概念点、线、面、体,(点、线、面、体的关系)在美术作品中,都是作为美术语汇存在的,它们在美术作品中是和形象结合在一起的,通过这些语言来表现物象的轮廓和结构。如《民族英雄岳飞》中人物的塑造都是用线来完成的,这也是中国传统人物画中工笔画的重要特征。《格尔尼卡》中,也是大量的通过点、线、面来传达信息的。1937年,西班牙的格尔尼卡小镇为德国法西斯空军夷为平地,他闻讯后极为愤慨,就为巴黎世界博览会西班牙馆画了《格尔尼卡》这幅壁画,对法西斯暴行表示强烈抗议。全画用黑、白与灰色画成。描绘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状。
一位德国士兵指着这幅画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面色严峻地说:“不,这是你们的杰作!”
体的运用就主要集中体现在大量的雕塑、建筑作品当中。
2、 明暗: 明暗本来是自然界的物理现象,物体由于受到光的作用而产生明暗变化。(它的基本内容就是:三大面,五大调的规律)自从达·芬奇总结出明暗造型法以后,它就成为绘画(特别是西方绘画)表现立体感的一种主要的虚拟语言。
3、 色彩: 色彩是最具有感染力的美术语言。它可以分为:固有色、条件色、表现性色彩等不同的类型。
固有色:就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色彩。在西方绘画中,19世纪以前的大量绘画作品中所表现出的色彩都是以固有色为主。 条件色:是指物体周围环境对物体的色彩影响。
表现性色彩:色彩具有情感性与象征性,所谓色彩的情感性,并非色彩本身具有什么情感,而是色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诱发出人们的种种联想,唤起各种情绪,例如,红色常使人联想起血与火,所以,它是一种强烈、温暖、活泼的色彩,常用以象征革命和危险;绿色使人联想起生机盎然的自然界,给人以宁静、自然、和平的感觉,常用以象征生命、和平。当然,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赋予色彩的象征性是有很大区别的,我国古代黄色象征皇权,所以, 黄色是皇家专用色,但欧洲中世纪的人们 则非常忌讳黄色。中国以白色丧服表示悲哀,欧洲人的丧服则是黑色。
表现性色彩在绘画中的应用就是通过作者对色彩的独特感受和概括,在作品中大胆的运用色彩来表现主题,用色彩来调动观众的情绪。如P18《呐喊》、《星月夜》中急促、焦躁、压抑的色彩。
4、 空间: 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具有多维的性质。作为美术语言,它是以视觉感觉为特征的。在西方绘画作品中,主要以焦点透视(基本原理:近大远小)来虚拟性的表现空间感。如《林间小道》。
《树间小道》
荷兰风景画家 霍贝玛
展现了一种乡野景色的平远透视美。画家用诗的语言再现了这种具有强烈透视感的田园景色,给观者心灵以舒畅的美感。成行的树枝是错落有致的,近景的深色树丛与种植林疏密相间,在远处,教堂的尖顶和高顶茅舍,这一切都经过画家的精心构思。严格的透视消失点,把观众的心情也带向远处。
由于这幅画成功地表现了焦点透视的技法,所以在美术技法教学上一直被用来作为古典的示范作品。
而在中国画中,则多采用散点透视(多视点)的方法来表现作品内容。
5、 材质、肌理: 材质,是指材料本身的质地;肌理,是指材料表面的纹理。无论中外美术家创造艺术形象都与使用的物质材料有关。如西方传统绘画离不开画布和油彩的表现力。中国画也一样离不开笔墨和宣纸的性能。
(三)美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
不同的美术作品运用艺术语言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韩熙载夜宴图》令人感到真实、具体,和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客观世界很像;
此画卷据传系宫廷画家顾闳中奉后主李煜之命而画,此画卷中的主要人物韩熙载是五代时北海人,字叔言,后唐同光年进士,文章书画,名震一时。其父亲因事被诛,韩熙载逃奔江南,投顺南唐。初深受南唐中主李璟的宠信,后主李煜继位后,当时北方的后周威胁着南唐的安全,李煜一方面向北周屈辱求和,一方面又对北方来的官员百般猜疑、陷害,整个南唐统治集团内斗争激化,朝不保夕。在这种环境之中,官居高职的韩熙载为了保护自己,故意装扮成生活上腐败,醉生梦死的糊涂人,好让李后主不要怀疑他是有政治野心的人以求自保。但李煜仍对他不放心,就派画院的“待诏”顾闳中和周文矩到他家里去,暗地窥探韩熙载的活动,命令他们把所看到的一切如实地画下来交给他看。大智若愚的韩熙载当然明白他们的来意,韩熙载故意将一种不问时事,沉湎歌舞,醉生梦死的形态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表演。顾闳中凭借着他那敏捷的洞察力和惊人的记忆力,把韩熙载在家中的夜宴过程默记在心,回去后即刻挥笔作画,李煜看了此画后,暂时放过了韩熙载等人,一幅传世精品却因此而流传下来。
《泼墨仙人》就大为不同,看上去似乎是一个人,但又紧是迅疾、简洁的几大笔;
此图画一位仙人袒胸露怀,宽衣大肚,步履蹒跚,憨态可掬。那双小眼醉意朦胧,仿佛看透世间一切,嘴角边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那副既顽皮可爱又莫测高深的滑稽相,使仙人超凡脱俗又满带幽默诙谐的形象活灵活现。画面上几乎没有对人物做严谨工致的细节刻画,通体都以泼洒般的淋漓水墨抒写,那浑重而清秀、粗阔而含蓄的大片泼墨,可谓笔简神具、自然潇洒,绝妙地表现出仙人既洞察世事又难得糊涂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
《1954》却连显示的一点影子也没有了,只剩下几块颜色了斯蒂尔的作品一般都很大,但上面的色彩却很少,只有一两种颜色,它们彼此覆盖,其空间是靠色块之间的空隙来实现的。他以浓重、粗放的大块色彩及其质感创造出巨大而流动的形象。它们转换、变化,打开和封闭了空间,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这些色彩主要是黑色、红色或黄色,色彩之间流动、变化,形成一种运动的关系。《1954》是他成熟期的重要作品之一,体现了他的这些风格特征。
这三件作品其实就代表了三种不同的美术语言方式或美术类型。 这就是:1、具象艺术 2、意象艺术 3、抽象艺术
具象艺术的目的在于真实的再现现实。
意象艺术不以纯客观再现为目的,而是重在表达艺术家主观的精神世界,其中包括艺术家的感受、情感、观念和审美理想等
抽象艺术可分为冷抽象和热抽象,抽象艺术完全排除了现实形象的可辨性,而纯粹诉诸美术语言和手段本身,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精神的纯粹和人类精神表达与沟通的自由。
活动3【活动】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课时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们认识到了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通过艺术语言来创造的。美术作品正是通过自己的艺术语言,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并将这些体验和感受传达给观众。
活动4【作业】作业
找出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分析其包含的艺术语言。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