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美术语言的基本元素、手段以及在作品中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采取创设问题情境、乐中体验、讨论探究和对话互动的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东西方在美术语言运用上的审美特色,增强了学生对不同文化流派的包容意识和开放胸怀。
2学情分析
我校大多数都是农村学生,大部分学生对美术有一定喜爱,对美术新内容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相关美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较薄弱,头脑中缺乏系统的知识作为支撑,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等方面发展不够均衡。加上美术学习动力不足,对美术鉴赏知识的了解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因此,教师不应过多地讲述学科知识,而应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结合课堂活动,深入引导学生认识美、体验美、创造美。
3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掌握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概念、内容、形态分类。
难点:理解美术语言在作品中的联系和运用。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热身训练
今天给同学们一个任务,如果要表现月夜,你会有哪些方式,举例展示。
活动2【导入】情景导入
同为月夜,不同的艺术家会创作出不同艺术效果。
课件播放《上弦月》的歌曲,诗歌《望月怀远》、油画作品《星月夜》。
设问:不同的作品是怎样表现月夜的?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师:音乐有音乐的语言,它是由节奏、旋律、和声、速度等语汇组成。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字、词、句、押韵等。
那么“你认为美术作品有它的语言吗
教师板书课题。
活动3【导入】接触
设问:什么是美术作品的基本语言元素呢 它的特征是什么
引导学生寻找画面中的美术基本语言——点、线、面、色。
我们水墨大师吴冠中也非常擅长运用点、线、面、色。
1、展示吴冠中作品《春雪》。
你能说出中国画特有的艺术语言吗?
2、初中知识回顾:中国画的笔法和墨法。
3、多媒体展示具有中国画艺术语言的代表作品。
设问:作品中中国画艺术语言最突出的元素是什么?
教师小结板书:中国画的艺术语言。
4、设问:除了中国画还有西画,它又有什么艺术语言?
展示作品,引导学生认识西画的艺术语言:明暗、透视、空间、构图、肌理。
活动4【导入】升华与体验
中西方绘画的差异:
出示安格尔作品《莫娃特歇夫人像(局部)》和《簪花仕女图》(局部)
设问:1、两幅画有什么不同
2、导致差异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小结:“中国画一般趋于二维,而西方绘画较大地追求空间感和立体感。
导致差异的原因:中西方对审美的认识及其表现的差异。故中国画更追求神似,西画更强调造型准确。
活动5【讲授】比较
继续展示《莫娃特歇夫人像(局部)》和《簪花仕女图》(局部)
设问:两幅画有什么共同点?
引出具象艺术板书:具象艺术。
2、 出示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和《梵高自画像》
提问:画中人物形象和我们平时所见到的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课件板书:意象艺术
分析比较:
3、问:美术作品可不可以不表现具体的形象 如果有,请举例说明。引出抽象作品。
板书:抽象艺术
分析比较:
展示作品:波洛克《1948,第五号》
展示作品:《26-4-94 》赵无极
讨论:
(1)对于这类美术作品,你的印象是什么 请同学们思考并发言。
(2)利用已有的美术语言和经验,大胆猜测画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师:我们通常把这种艺术叫做抽象艺术。”
教师呈现作者创作的视频,以线条、痕迹、斑点作为符号去表现自发的冲动,展示笔触和质感。
活动6【活动】合作与创作
在视频的感染下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波洛克式绘画。
听音乐,学生先在感受音乐的情绪状态下画出不同的画,然后进行传递游戏,将自己即兴创作的画互相传递,要求每个同学收到他人作品后,必须加以改动,用不同的方式作画后再传递给下一位同学,如此不断地传下去。随后对照大师的作品,感悟艺术与情感的关系。
展示作业,学生自评、互评,提出整改建议。
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
活动7【测试】实战演练
设问:
1、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帮助学生梳理教学内容:
美术语言、美术基本元素、美术创作手段,三种不同的美术类型。
2、我们能不能区分三种不同的美术类型呢?
实战演习:
精选12幅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并编上序号,标上作品名称、国别和作者,以每2秒呈现一幅的速度自动播放。然后让学生分出不同美术表现方式, 如:《城市上空 》 (俄国) 夏加尔
《红黄蓝》 (俄国) 康定斯基
《父亲》罗中立
《虾》齐白石等
每组选出1幅印象最深的或最喜爱的作品,说说这些作品包含什么艺术语言
活动8【作业】知识小结
教师总结:
美术语言是我们表现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重要载体,是提升人类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获得幸福感的美妙途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基本了解了美术作品的三种艺术语言形态,而且较为详细地分别分析了这三种艺术语言在美术作品上面的运用。对同学们以后鉴赏美术作品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