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学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教学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25 22:2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教学设计
阶段特征: (隋唐时期)
总体特征:
封建社会繁荣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时期。
具体表现:
1.政治上: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继续发展,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疆域辽阔,社会稳定;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唐朝中后期的藩镇割据削弱了唐朝的统治,最终形成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2.经济上: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呈现繁荣局面;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对外贸易繁荣;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土地和赋役制度调整:由魏晋时期的租调制到唐朝的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3.思想文化上:出现三教合流的趋势;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多元发展、全面繁荣、
世界领先、影响深远,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
4.民族关系上:唐朝统治者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通过战争、和亲、册封、设管理机构等方式加强了与周边各族的关系,各民族进一步融合;
5.对外关系上:交通发达,海陆并举;唐朝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
2.认识民族融合、区域开发的新成就。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隋唐兴亡与五代十国政权更迭的时间及其统治地域的范围,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唯物史观】通过识记从隋唐到五代十国的政治、经济、民族等相关史实,运用历史发展观点理解从隋唐到五代十国政权更迭与社会经济、民族关系的发展;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使学生了解唐朝前期的鼎盛局面形成的原因、表现,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通过学习“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盛世局面,认识隋唐时期是国家大一统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家国情怀】感悟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体会古代王朝统治者管理国家的政治智慧,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以及社会责任感。
时空坐标: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教学难点:隋朝灭亡的原因、藩镇割据。
教学设计:
本节课内容上覆盖从隋唐一五代十国的历史,利用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图片、图示等,了解这一时期的政权更迭历史脉络。
隋唐是中国古代发展历史中繁荣昌盛的阶段,由于内容较多、头绪繁杂、课时有限,在内容上要有所取舍,区域经济的开发和民族交融是本课集中讲述的内容;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史料阅读、唯物史观对隋炀帝给予正确评价;用合作探究方式加强学生对民族大交融的理解。
教学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唐宫夜宴》是曾经风靡大唐的舞蹈,显示出大唐人雍容华贵、开放包容、文化繁荣、民族交融、自信活泼情景。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大繁荣——隋唐时期,领略大放异彩的隋唐盛世。
一、隋朝兴亡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定都长安,是为隋文帝。
(2)统一:
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3)意义: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南北近400年的分裂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隋朝的建设
问题探究: 如何评价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1.目的:
为加强对南方的有效控制,巩固统治;
2.地位: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向北到涿郡,向南到余杭,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000多千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3.评价:
利:
①贯通南北,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②促进运河沿岸城市发展
③促进南北方文化交流民族交融
④维护国家统一,巩固中央集权
弊:
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推动农民起义,加速了隋朝灭亡。
(三)隋的灭亡:
1.原因:
①根本:隋朝的暴政;
②经济:大兴土木,穷奢极欲。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等;
③军事:穷兵黩武,滥用民力,三次大举征伐高丽。
④政治: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爆发。
2.灭亡:
留守太原的隋朝贵族李渊也趁机起兵。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知识拓展: 隋朝历史地位: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①统一全国:顺应了我国历史发展的潮流,重新实现了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环境。
②首创制度:创三省六部制,完善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创科举制,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③开凿运河:便利南北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中央对全国的控制。
学思之窗: 结合皮日休的诗,说说你是如何看待隋炀帝的?
万艘龙舸绿丛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 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
提示: (唯物史观)
有功有过,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1)功:早年平陈、完成统一;开凿的大运河,消除分裂隐患,促进南北经济交流和沿岸发展。
(2)过:大兴土木,穷奢极欲,穷兵黩武,超过社会承受极限,引发起义,可谓暴君。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和科学态度
一是,遵循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是,应该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和分析。
三是,将历史人物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
件下去分析。
四是,历史人物能否正确对待自己所犯的错误。
五是,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以史为鉴、更好前进。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618—907)
(一)唐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
618 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2)统一:
唐军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唐朝统一全国。
(二)唐朝的繁荣
1.政治之盛: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学生阅读教材
历史纵横: 皇帝的谥号、庙号和年号
中国古代皇帝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平事迹和地位,为他选择某个评价性的字词作为谥号,如汉光武帝、隋文帝、“光武”和“文”都是谥号。皇帝除谥号外,大部分还有庙号,即死后在太庙接受子孙祭祀时追尊的名称,如唐高祖、宋神宗。年号是皇帝用来纪年的称号,如康熙、乾隆。文献中对于从汉到隋的皇帝,习惯上都用谥号相称。自唐朝开始,庙号成为皇帝在文献中常见的代称。对于清朝入关后的皇帝,习惯上多用年号相称。
2.经济之盛: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
(1)农业:
①中国古代耕犁基本定型 :曲辕犁
②新型灌溉工具:筒车;
历史纵横: 唐朝曲辕犁
唐以前,耕犁是笨重的长直辕犁,回转困难,耕地费劲。唐朝时,江南农民在长期生产中创造出一种轻便的短曲辕犁。晚唐陆龟蒙的《耒耜经》中有关于曲辕犁的记载。曲辕犁在3个地方有重大改进:一是长直辕改为短曲辕;二是加装犁评,可以调节耕作的深浅;三是改进了犁壁。这种犁成为当时最先进的耕具,在江南水田地方推广。至此,耕犁基本定型。
(2)手工业:
①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②唐三彩是唐朝著名的瓷器。
(3)商业:
①长安、洛阳成为大都市;
②对外贸易发达,丝绸之路又被称为“瓷路”
3.民族交融:
(1)含义:
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交融。
(2)概况: 阅读教材,填写下表
问题探究: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意义及启示
材料一 (唐太宗认为)人主(君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恰,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资治通鉴·唐纪十三》
材料二 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该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世袭其职,但必须由中央任命。其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
——摘编自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提示:
(1)特点:
①政策开明包容;
②措施灵活多样;
③以“和”为主;
④因俗而治,因地制宜。
(2)意义:
①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②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
③促进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
(3)启示:
①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政策;
②尊重少数民族的习俗、宗教信仰;
③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教材思考点: 隋唐盛世形成的原因
(1)历史趋势:
经历了魏晋南北朝三个多世纪的动乱,人心思定,百姓需要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2)经济繁荣:
①魏晋南北朝时区域经济开发奠基;
②隋唐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3)政治清明:
①完成统一;
②统治者励精图治,改革吏治,完善制度;
(4)文化开明:
①开创并发展科举制;②兴学重教;③人心思定;
(5)民族交融:
实行民族平等的开明政策,边境统一安定,民族间交往密切;
(6)军事节制:
改革兵制、节制用兵。社会:经历长期战乱,人民渴望安稳生活。
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一)安史之乱(755—763)
1.背景:
《长恨歌》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归纳为:
①政治腐败:唐玄宗统治后期,沉于享乐,用人不当;怠于政事;
②边疆危机: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
③军事失当:任用胡人担任节度使;外重内轻。
2.概况:
①安禄山叛乱:755年,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与平卢兵马使史思明伪称奉密诏讨杨国忠,于范阳(今北京)起兵叛乱,后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唐军收复长安洛阳。
②史思明叛乱:758,史思明杀安庆绪,复叛,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唐朝借回纥之力收复洛阳。
763,史朝义兵败自杀,历经八年之久,最后平定,史称“安史之乱”。
3.影响: (史料史证)
材料一 安史之乱后,吐蕃从唐朝手中夺走河西走廊和西域,代宗即位初甚至一度攻占长安。…安史之乱爆发后,南诏继续扰边,大渡河以南尽为其所有。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
——《新唐书·兵志》
材料三 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旧唐书·郭子仪传》
材料四 安史之乱后,中原地区陷入了长达百年的藩镇割据的混乱状态,相对和平的南方再次成为中原居民逃避战火的首选之地。从湖北荆州至湖南常德一带,因移民而增加户口十倍。
——《安史之乱对我国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影响》
归纳为:
①政治:皇帝开始利用宦官制衡武将,导致宦宜专权和朋党之争;
②经济:严重破坏北方经济,迫使大量北方民众南迁,促进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
③军事:参与平叛的许多将领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中央集权被削弱;
④民族:边防空虚也导致少数民族趁机侵扰,边疆告急。
总之,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二)藩镇割据:
1.含义:
开元年间,随着版图的拓展,唐玄宗加强边防,在边疆的重要地区设立军镇,长官成为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内地也设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但结果形成了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
2.概况:
割据性的表现:
①政治:拥有自主权,可以自行任免官吏,
节度使死后职位传给儿子或部将;
②经济:拥有财权;
③军事:拥有强悍的武装,独霸一方。
问题思考: 如何评价唐朝的藩镇割据?
材料一
材料二 (安史之乱后)的藩镇,是一种帝国为化解安史之乱危机相当理性的举措……在与藩镇的博弈中,唐帝国通过不断学习调整……延续时间比代表“盛唐”气质的帝国前期还要长。
——李碧妍《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
提示:
(1)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
(2)中央依赖藩镇维系统治,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唐朝统治。
(三)黄巢起义:(875—884)
1.原因:
①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
②土地兼并的严重,人民负担加重。
历史解释: 朋党之争
也称牛李党争”,指的是从唐宪宗末,经穆宗、敬宗、文宗到武宗初,约四十余年期间,以牛僧孺等为领袖的牛党(庶族官僚)与李德裕等为领袖的李党(士族官僚)之间的争斗。实质是两党在政治上也有深刻的分歧:一是通过什么途径来选拔官僚;二是如何对待藩镇。牛李党争使本来腐朽衰落的唐朝走向灭亡。
2.经过:
①875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
②880年黄巢长安称帝,建立“大齐”;
③黄巢起义的将领朱温降唐,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起义。
3.结果:
①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②903,宣武节度使朱温入长安,诛宦官;907年,朱温灭唐,更名朱晃,建立梁,都于汴(今河南开封)。
(四)五代十国:
1.概念:
①五代:唐灭亡后,黄河流域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5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五代除后唐定都洛阳外,其余都定都开封。
②十国:与五代同时,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9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称为 “十国”。
2.实质:
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3.影响:
①政权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趋势;
②后周世宗柴荣改革,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国力大大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知识拓展: 周世宗改革的背景和内容
(1)背景:
①五代十国后期,走向统一步伐也在加快;
②各地人民反对割据带来种种灾难;
③为了抵御契丹贵族的掠夺。
(2)内容:
①政治上,严明法纪,惩治贪官,抑制藩镇,强化中央政权;
②经济上,招抚流民,垦种荒田,核定田亩,均定租赋,减免苛敛;
③军事上,整顿军队,严肃军纪,整编禁军。
初试牛刀:
1.(2024·全国甲卷)隋唐时期,常有商贩运着木材到城中指定区域进行售卖,也有人在城外种植桑树,然后砍伐送到城市作为柴薪进行售卖为生。由此可知,该时期( )
A.重农抑商政策废弛
B.城市能源问题突出
C.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D.市镇经济开始兴起
【解析】根据材料“隋唐时期,常有商贩运着木材到城中指定区域进行售卖,也有人在城外种植桑树,然后砍伐送到城市作为柴薪进行售卖为生。”可分析得出隋唐时期,有两种人,分别是“商贩”和“有人”(非商贩)在售卖柴薪,而且达到了砍伐“桑树”(本身是用于养蚕的作物)以此为生的地步,可见该时期市场短缺,出现了能源危机,B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在中国古代史上是历史主流,并未废除,排除A项;商贩和非商贩买卖柴薪,是商品经济的表现,但不能得出“不断发展”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所给时间为隋唐,市镇经济出现在明朝中后期,与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4·湖北卷)唐朝后期,一位河朔藩镇幕僚述及本镇节度使更替时称,朝廷要么立刻任命亲王遥领节度使一职,要么搁置数月,之后才正式任命本镇推举的节度使。而具体的任命,通常由宦官传达。这说明此时( )
A.藩镇的独立性受限
B.官员任免程序规范
C.外重内轻局面出现
D.宦官权力有所扩大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当时节度使的更替,朝廷要么立刻任命亲王遥领节度使一职,要么搁置数月,并且具体的任命由宦官传达,这说明此时藩镇的独立性受到朝廷的限制,A项正确;材料体现节度使任免要么立刻任命亲王遥领节度使一职,要么搁置数月,说明任免程序不规范,排除B项;外重内轻局面是在天宝年间出现,排除C项;材料重点强调的是藩镇的独立性受限,无法得出宦官权力有所扩大,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3.山东高考)下图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的变动是为了
A.减少制度变革阻力
B.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C.促进中原地区民族交融
D.缓解关中地区经济压力
正确答案D。
【解析】 考点:隋唐时期经济中心的变动。
据题干地图信息可知,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不但向东扩展,范围更大,且以洛阳为中心,结合所学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便利了南方粮食的北运,据此可知,随着国家的统一,人口大量增加,亟需通过南粮北运来缓解关中地区的经济压力,故选D项;题干地图展示的是京畿地区范围的变动情况,与“制度变革”无关,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政府财政收入来源无非就是农业、手工业、商业,但是京畿地区范围的扩大并没有增加政府征收渠道,“拓宽财政收入来源”这一说法也就无从谈起,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隋朝建立者杨坚本身就是汉族,其京畿地区范围的扩大与促进民族没有多大关系,排除C项。
4.(2023.湖北高考)唐代初期,太宗称:“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如建中元年(780)规定:“诸边远州有夷僚杂类之所,应输课役者,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  )
A.采取灵活政策促进民族交往
B.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
C.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发展
D.坚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正确答案:B。
【解析】 考点:唐朝对边疆落后地区的治理。
由材料“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可知唐朝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重视对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故选B项;征税属于社会治理的范畴,不是民族交往的表现,排除A项;材料“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不安者……我必令乐”强调对边远诸族的统治和国家统一,而非区域发展,排除C项;“因俗而治”是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社会发展状况实施统治或者管理,与材料“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不符,排除D项。
5.(2023.北京高考)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是对唐代两个重要时期的赞誉。一般认为,“贞观之治”更强调政治开明、社会安定;“开元盛世”更强调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以下诗文能够直接反映“贞观之治”特点的是
①“君臣相得”“乐闻直谏” ②“小邑犹藏万家室”“公私仓廪俱丰实”
③“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 ④“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正确答案:C。
【解析】 考点:唐朝的繁盛——贞观之治。
据材料“‘贞观之治’更强调政治开明、社会安定”可知,唐太宗时期,君臣关系融洽,虚心纳谏,与“君臣相得”“乐闻直谏” 相符,故①正确;“小邑犹藏万家室”意思是连小县城都有上万户人家;“公私仓廪俱丰实”,描述了“开元盛世”的场景,故②错误;“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意思是五尺高的学童以不说诗词文赋为耻,强调科举制度带来的积极影响,体现文化繁荣,与“政治开明、社会安定”不符,故③错误;“商旅……常空”大意是出门旅游或做生意的人,也不会碰上小偷强盗,国家的牢房常常是空的,说明政治开明、社会安定,能够直接反映“贞观之治”,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6.(2021·湖南高考)据研究,唐代白居易(772~846)诗中所记中央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所记地方官吏俸钱比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据此可知,当时
A.地方势力膨胀
B.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
C.中央财政紧张
D.地方官吏贪腐比较隐秘
正确答案:A。
【解析】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唐地方势力的膨胀。
唐代白居易诗中所载地方官吏的薪俸比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这种情况和唐代中期后,地方节度使掌握财政权有关,即地方势力膨胀,故选A项;材料只是提及中央官吏的俸钱情况,没有说明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排除B项;官吏俸钱没有降低,无法说明中央财政紧张,排除C项;高出部分是合法收入,不能说明地方官吏贪腐,排除D项。
7.(2021·广东高考)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奔成都,途中发生兵变,杨贵妃死于马嵬坡。以下为若干记载。有学生以上述材料探究杨贵妃之死,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马嵬行》选材来自传说,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材料
B.《资治通鉴》较多细节描写,还原了杨贵妃之死的真相
C.《资治通鉴》成书晚于《旧唐书》,故可信度相对较低
D.《旧唐书》《资治通鉴》作为史料,应注意作者的立场
正确答案:D。
【解析】 考点:史学理论——历史史实的考证。
根据表格的《旧唐书》的内容,作者将杨贵妃描写成人情恐惧之人,下令赐其自尽:在《资治通鉴》中,作者认贵妃久居深宫,并不会与将军串通谋反。两者的立场不同,给读者传递的信息也不相同,容易产生误解。因此,唐书》《资治通鉴》作为史料,应注意作者的立场。
8.(2018·全国Ⅰ卷)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正确答案:D。
【解析】 考点:唐朝的藩镇割据。
由表格数据可知,唐代的藩镇除了河朔型擅自任免官员、拥兵自立外,其他类型的藩镇均由中央任免,并且驻兵防止分裂和异族进犯,维护社会治安。由此可知,“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基本维护了唐朝的统治,故D项正确;材料中大部分藩镇是上缴赋税的,并且唐朝除了藩镇的税收外,还有其他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表格体现不出藩镇彼此攻伐不已,故B项错误;河朔型藩镇拥兵自重、与朝廷对抗,威胁到中央权威,故C项错误。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一、隋朝兴亡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二)隋朝的建设
(三)隋的灭亡: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一)唐朝的建立与统一
(二)唐朝的繁荣
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一)安史之乱
(二)藩镇割据
(三)黄巢起义
(四)五代十国
课后反思:
在本课中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思维方法,如时间轴、因果关系等,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设计出多个问题进行探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但由于本课内容跨度时间长,知识点较多,学生记忆的东西多,再加上时间的限制,教学效果不太好,今后还需要采取更多的方法,争取在课堂上解决。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6课 教学设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