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美术家是如何进行… 配套教学设计(4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课 美术家是如何进行… 配套教学设计(44)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01-15 15:35:12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语言有一个简单而完整的了解,从而奠定一定美术鉴赏的基础。
2.过程与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进一步认识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使用美术语言上的不同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开阔美术鉴赏视野,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形式特征和审美意韵的认识,提高学生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2学情分析
由于我们的学生是非专业班的学生,绝大部分没有系统的学习过美术专业知识,所以学生对于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方面具有较大难度,而如何既能使学生轻松理解和掌握本课教学重点,又使课堂和谐、轻松、愉快,成为我的教学设计难点,所以我摒弃了大量的理论性语言描述,而是用优秀的美术作品说服、感染学生,从而达到本人的教学目标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认识美术的语言,其中包括美术语言的概念、内容及其形态分类。
教学难点:本课教学难点主要在于美术语言既是具体的、可分类的,又包含在整个美术作品之中,因而势必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所以必须结合具体作品,调动学生以往的美术知识,通过多样的美术作品来认识和讲解。
4教学过程
4.1 1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
一、导入新课:
教师:大家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在讲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教师:大家看到的这一组风景图片是四川嘉陵江。很多人都喜欢她的美丽。2000多年前的唐代,也有一位为她痴迷的观众,是谁呢?唐玄宗。
教师:唐玄宗想时时刻刻看到嘉陵江的美景,又苦于没有照相设备,于是他派了两个画家去为他画出来。一位是吴道子、一位是李思训。
几个月后,两人回来了。李思训面对山水完成了大量画稿,唐玄宗很满意。而吴道子没有写生且什么也没有带回来。唐玄宗很不高兴,给了你那么多旅差费,就只是去游山玩水了吗?吴道子赶紧说,臣都记在心里了,凭记忆作画。于是,吴道子在大同殿的墙上当场作画,用了一天的时间,把嘉陵江300里风光画了出来。当唐玄宗看到他们最后的作品时感叹地说:“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虽然我们不能看到这两幅杰作,但这个故事表明他们有着不同的绘画风格,或者说他们有着不同的艺术语言。
课题: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二、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教师:我们生活的世界上的每一个物体都有其特殊的语言,艺术作品也一样,如果我们不理解艺术语言,不懂得艺术作品传达的符号,我们就看不懂艺术作品,特别是现代艺术作品。艺术语言是比较宽泛的,在不同的门类中含义也不一样……。
教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自身的认识来谈一谈艺术语言在不同艺术中的体现有什么不同?
学生:1、绘画艺术语言是线条,色彩,明暗,空间。2、音乐艺术语言是旋律,节奏,和声,复调,曲式等。3、舞蹈艺术语言是有音乐韵律感与造型性的人体动作。4、电影艺术语言是特定环境、人物、色彩、背景音乐等。
教师: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呢?美术所专门使用的、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形象和形式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其特征就是具体性和形象性。
1.广义:美术作品中参与作品表达的一切都具有语言
的属性。
2.狭义:指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两个方面。
a.美术基本语言元素就是点、线、面、色。
b.语言手段:西方绘画(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等)、
中国绘画(笔墨、章法、皴法等)。
教师:接下来我们看几幅作品,右下是《韩熙载夜宴图》局部,其中峨冠、长髯、白衫、挥扇者正是韩熙载。左侧是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右上是克里福德 斯蒂尔《1964》。请大家注意看一下这三幅作品,然后围绕“真实”或者“写实”来描述一下你对它们的印象。
学生:《韩熙载夜宴图》真实;《泼墨仙人图》有些不真实;《1964》不知到在说什么。
教师:《韩熙载夜宴图》真实具体,无论是人物、衣服、椅子、鞋子都很写实。《泼墨仙人图》似人非人,笔触概括简洁;《1964》完全没有客观,有的是色彩的视觉冲击力。这三件作品分别代表了美术作品的三种语言: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下来我们就逐个分析一下,首先我们看具象艺术。
三、美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
(一)具象艺术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达维特(法国)
教师:请大家欣赏,然后听我讲一下这幅画所描绘的故事。达维特描绘的是古罗马的历史故事,在建立共和制的斗争中,罗马人与邻近的阿尔巴人发生了战争,战争持续了多年未分胜负,最后决定双方各选送三个战士决定胜负。荷拉斯家族的三兄弟被光荣的选中,决定时刻准备出发。但噩耗传来,阿尔巴人选择出来的三个战士同荷拉斯家族是姻亲关系,全家陷入了悲痛的抉择之中。最后,祖国的利益高于家族利益、个人情感。他们决定出战。达卫特表现的正是出征前宣誓的场面。听完故事,请大家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画中画了几个人?试着说一下他们的身份?
学生:9个人。战士、父亲、妇女、孩子
2、找一下画中和数字三有关的人或物?
学生:三个战士、三个妇女、三把剑、三个拱门
3、三个拱门对画面的构图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三个拱门将画面分成了三部分,拱门处于暗的背景中,衬托了前面。
教师:三个拱门将众多的人物排列有序,并将画面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是勇敢、坚毅、视死如归的战士;一部分是将悲痛藏在心底,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且拥有坚定信念的父亲;一部分是软弱、无助、悲痛欲决的母亲、妻子和无辜的孩子。从而将代表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不同思想感情、不同利益的多种人物集中起来,使画面的戏剧效果更加突出、矛盾更加鲜明、悲剧气氛、以及英雄主义精神充满了画面的每个角落。
4.三把剑刻画的真实吗?放在了画面的什么位置?对突出画面的主题起到了什么作用?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学生:真实。放在画面中央。象征了勇敢、战争、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战士武功高强。
教师:三把剑刻画的非常真实,置于画面的中央,在暗色背景的衬托下愈显得寒光闪闪、锋利无比,它象一盏明灯在指引着胜利的方向,也燃起了父亲、妻儿心中的希望,同时更让我们虽未见战争的场面,却已感到了战争的残酷。通过四个问题我们简单的赏析了一下《荷拉斯兄弟的宣誓》,她生动、感人的画面效果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师:具象艺术家通常用的手段,也就是具象艺术的特点:利用形体(点、线、面、色)、光影、空间、色彩、材质、肌理等手段。
教师:具象艺术的特点:客观再现(学生共同朗读)。具象艺术是这样的,意象艺术又是怎样的呢?
(二)意象艺术
教师:这是杜尚的《走下楼梯的女人》
你能够从画面中看到这个走下楼梯的女子吗?
学生:看不见。
教师:那我们提示一下,作者杜尚想表达的是对如何在静止的画面上展示连续运动的过程的兴趣。依据提示再找一找。
学生:看见了。画面最右侧,头、胸、腰、胯、胳臂、腿都以体块呈现。
教师:大家都找见了。实际上我们平常会看到很多这样的画面。比如看足球比赛时,高速摄象机拍摄下足球的运动轨迹,大家见过吗?
学生:见过。
教师:看来意象艺术家的奇思妙想确实令人惊叹,那么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
教师:很显然,意象艺术不以纯客观为目的,而是重在表达艺术家的主观精神世界。
意象艺术特点:将客观变形、夸张、重组。(学生共同朗读)
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我们都欣赏过了,抽象艺术又会带给我们什么呢?我们赶紧去看一下!
(三)抽象艺术
教师:大家看这两幅抽象画,一件是《红、黑、黄、蓝构成》蒙德里安、另一件是《牛顿色盘》库普卡。大家从这两幅画中能看到什么吗?
学生:色、线
教师:只是一些点、线(弧线)、面、色的组成。抽象艺术家只是用一些最基本的绘画语言元素作画。我想,很多同学的热情现在已被泼了一瓢冷水,心情降到了冰点。那么抽象艺术家到底想表达什么呢?
教师:原来,抽象艺术完全排除了现实形象的可辨性,而纯粹诉诸美术语言和手段本身,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精神的纯粹和人类精神表达与沟通自由。抽象艺术通常还分为冷抽象和热抽象,大家试着找一下它们分别是什么?
学生:左侧是冷抽象,右恻是热抽象。
教师:大家判断很准确,那么他们的规律是什么呢?
教师:冷抽象——几何块面构成、冷静的感觉、理性抽象。
热抽象——有变化的线条、色彩构成、流动变化的感觉
抽象是与具象相对而言,指非具象或非客观艺术
抽象艺术特点:纯粹依赖美术语言元素(点、线、面、色)
教师:至此,我们就了解了三种不同的绘画语言,我们共同回顾一下。
教师:大家共同朗读一下。
学生:具象艺术——客观再现意象艺术——表现主观
抽象艺术——语言元素
教师: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游戏,大家分辨一下它们各属于什么艺术语言?
生:《簪花仕女图》具象艺术《红、黑、黄、蓝构成》抽象艺术
生:《螃蟹》意象艺术《记忆的永恒》意象艺术
生:《朝元图》具象艺术《鱼鹰小舟》意象艺术
生:《小库泊圣母》具象艺术《蓝马》意象艺术
生:石涛意象艺术《早春》意象艺术
生:石涛意象艺术《水果篮》具象艺术
师:刚才我们分析了一些作品,大家做的都很好,说明大家对这三种绘画语言都有了基本了解。那么,你喜欢哪种类型的美术?请说明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在语言上的异同主要表现在哪里?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学生:我喜欢意象。因为她可以让我充满想象。
学生:我喜欢具象。因为她更真实。
学生:我喜欢抽象。具象的真实在我们生活中就有,不必刻意追求;意象画理解起来太难,让人感觉太累;抽象画简单,可以让人感觉轻松、舒畅、不费力。
教师:接下来请大家分别欣赏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的绘画作品。
四、课堂小结
师:大家讲的很好!显然,我们不能单纯去评论那一种绘画语言的优劣。这三种语言能够流传到现在,都是经的起历史考验的。这也充分说明了它们都是有旺盛生命力的,有观众群的。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