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目的是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语言有一个简单而完整的了解,这是开始进入美术鉴赏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认识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使用美术的语言上有着不同的方式,美术作品由此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形式特征和审美意韵。
2新设计
1、导入
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
由同一题材不同表现手法,引出艺术语言的不同。
2、艺术语言的元素
点
线
面
色
出示徐悲鸿的《泰戈尔像》和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
问题1:这两幅画的造新手段有什么不同?
问题2:这两幅画给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讨论出《泰戈尔像》主要采用点线造型,《教皇英诺森十世》主要采用体面和色彩造型。《教》更真实,更客观。
通过东西方两幅肖像作品的比较,使学生感受到不同艺术语言中元素的魅力
西方
问题1:委拉斯凯兹怎样在平面的空间表现立体的形象?
出示图片《荷拉斯兄弟宣誓》
教师总结:利用透视和明暗真实的再现客观现实的作品,我们称之为具象艺术。
出示蒙克《呐喊》
问题2:与上一幅相比较,这幅画运用什么不同的表现手段?
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问题3:为什么这幅画形象不那么客观真实了,可是让我们感觉更具震撼力?
出示蒙德里安《百老汇的爵士乐》
问题4:这幅画为什么叫《百老汇的爵士乐》?
明暗、]透视
让学生体会表现手法的不同
学生分析画面,引导学生体会到在这幅画面中蒙克运用线条和色彩给我们营造出一个奇异的空间。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理解具象和意象的区别。
学生听爵士乐感受这幅作品
尝试感受教材中《牛顿色盘》与《红黄蓝构成》
通过这两幅画让学生了解西方艺术中明暗、透视的语言表达手段。了解具象艺术的特点。
了解意象艺术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让学生体会抽象艺术中的艺术语言及特点。
感受冷抽象余热抽象的不同。
东方
出示《韩熙载夜宴图》《虾》《扎根南国》问题1:这三幅作品表现手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辨出具象、意象、抽象三种类型
由西方绘画类型的分类知识迁移到东方绘画类型。
东西方对比
对比欣赏《韩熙载夜宴图》和《赫拉斯兄弟宣誓》
问题:同样是具象艺术,东西方艺术语言有什么区别?
对比欣赏
这组图片的对比会,让学生感受东西方艺术语言的区别。
3、教学实践
分析三部作品任选其一。《簪花侍女图》、《蓝马》、《充满活力的至上主义》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作品。分析作品的艺术语言中的元素、手段、类型。以及作品给你的感受。
检测教学效果
3学情分析
本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中国古代画家吴道子和李思训为例,说明美术家在美术语言的运用上是有差异的。
第二部分“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首先从三件具体的美术作品——五代画家顾闳中的工笔重彩人物画《韩熙载夜宴图》、宋代画家梁楷的写意人物画《泼墨仙人图》和美国画家克里福德·斯蒂尔的油画《1954》开始直接的语言辨析,然后进入概念和知识的解释,说明什么是美术语言、美术语言所包含的内容以及三种基本的美术语言形态。
第三部分“美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着重对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进行具体的辨析,以使学生对这三种基本的美术语言形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4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本课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学时重点
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学时难点
主要在于美术语言既是具体的、可分类的,又包含在整个美术作品之中,因而势必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作品分析讨论,作品认知。
1引导思考----首先我想和同学们一起谈谈文学作品中构成元素,字词句按照一定语法与修辞手段来构成句,由句在构成文章。在美术作品中形象是如何构成的?引起学生对美术作品分析,来引导本课中心议题—美术作品中的艺术语言。
2解读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点、线、面、体——明暗、色彩、肌理、构图——构成形象——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
3在分析一些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对美术形象的构成要素以及创作方法的理解,同时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中美术形象构成方法。
4引导学生根据课堂中理解的美术作品中的艺术语言来分析美术作品。
5.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