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主题二
模拟地球运动
地球仪
图来自百度,如有侵权马上删除。
新课导入
地球如此地大?还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我们如何能更好地观察和了解地球呢?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制作成的模型。
课程标准
观察地球仪,并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
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用经纬度描述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所在地的位置。
在地球仪上识别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说出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依据。
1.观察地球仪,并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了解地球仪的构成,初步建立地理空间观念。(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2.在地球仪上识别纬线和经线,说出纬度和经度的分布规律;识别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重点:
在地球仪上识别纬线和经线,说出纬度和经度的分布规律;识别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
难点:
在地球仪上识别纬线和经线,说出纬度和经度的分布规律;识别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
探究新知
地球仪
1
各种各样的地球仪。
观察地球仪,说出地球仪的构成。
地球仪的构成:
地轴
球体
支架
观察:地球仪与真实的地球有什么不同?
地球仪与真实的地球不同:地球仪
有地轴,
是假想轴
是正球体
有经纬网
不规则球体
探究新知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2
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分别是北极点和南极点。
地球仪上的点:
北极
南极
拨动地球仪,地球仪可以转动起来。地球转动所围绕的轴称为地轴。
地球仪上的线:
经线
纬线
连接南北极点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
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和经线相互交织形成了经纬网。
地球仪上的线:
纬线
经线
探究新知
纬线和纬度
3
纬线的特征:
长度:
指示方向:
形状:
圆圈
不相等。
赤道最长,越向两极越短。
东西方向
不同角度看到的纬线
侧视图
俯视图
局部
纬线有无数条,如何区别每一条纬线?
标上纬度
越
向
北
度
数
越
大
越
向
南
度
数
越
大
纬度从( )开始度量,赤道是( ),向南、向北各划分为( ) 。
赤道以北为( ) ,用“( )”表示;
赤道以南称( ) ,用“( )”表示。
两极点分别是( )和( ) 。
纬度的特征:
赤道
0°
90°
北纬
南纬
北极点
南极点
N
S
如何判断南纬、北纬?
60°
70°
80°
0°以北为北纬,0°以南为南纬。
北大北纬,南大南纬。
600
700
800
判断南纬,北纬口诀:
S
S
S
注意: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用虚线表示。
重要的纬线有:
赤道(0°)
北回归线(23.5°N)
北极圈(66.5°N)
南极圈(66.5°S)
南回归线(23.5°S)
探究新知
经线和经度
4
经线的特征:
长度:
指示方向:
形状:
半圆弧线
相等
南北方向
北极点
南极点
北
南
俯视图
侧视图
局部
不同角度看到的经线
经线有无数条,如何区别每一条经线?
标上经度
0°经线又叫( ),是计算经度的起始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划分( ),
以东称( ),用“( )”表示;
以西称( ),用“( )”表示。
东经180°与西经180°是同一条经线。
经度的特征:
本初子午线
180°
东经
西经
E
W
如何判断东经、西经?
90°
100°
110°
0°以东为东经,0°以西为西经
东大东经,西大西经。
判断东经,西经口诀:
90°
100°
110°
E E E
课堂练习
A:地轴;
B:北极点;
C:南极点;
D:纬线;
E:经线。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球仪上的地理事物。
2.地球仪上( )
A.地轴垂直于经线
B.纬线相交于南北极
C.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D.经线纬线长度相等
B
课堂练习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下图为地球仪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丁地的经纬度是( )
A.40°N,135°W
B.40°S,135°W
C.40°N,135°E
D.40°S,135°E
C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实践】制作一个地球仪模型。
要求: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重要的经线和纬线。
1.标出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
2.标出本初子午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