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地球公转与五带形成(课件)(晋教版2024)(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2地球公转与五带形成(课件)(晋教版2024)(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8-26 09:0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主题二
模拟地球运动
地球公转与五带形成
新课导入
寒冷
炎热
课程标准
运用模型或软件,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说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
结合实例,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目标
1.运用地球仪或软件,演示地球公转运动,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2.结合生活中实例,说出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提高观察生活和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形成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重点难点
重点:
结合实例,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难点:
结合实例,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探究新知
五带的形成
1
回顾
地球公转显著特点:
倾斜着围绕太阳公转;
且倾斜的方向不变。
太阳光直射到地球表面的位置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的移动。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变化
太阳光直射点移动示意图
23.5°N

23.5°S
春分3.21
夏至6.22
秋分9.23
冬至12.22
春分
太阳光直射点移动
南北回归线之间有( )现象,获得热量( ),为( )带。
太阳直射现象
最多

太阳光直射点移动
不同地区获得热量有差异
极圈以内太阳斜得
厉害,获得热量( ),为( )带。
最少

太阳光直射点移动
回归线与极圈之间,
获得热量( ),为( )带。
居中

总结:科学家根据各地区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将地球表面划分了五带。
太阳光直射点移动
不同地区获得热量有差异
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不同的温度带,有什么特有的现象和特点?
不同的温度带,有什么特有的现象和特点?
不同的温度带,有什么特有的现象和特点?
(1)填写出图中各字母所代表的五带的名称:
A ;B ; C ;
D ;E 。
(2)①是 ,②是 ,
③是 ,④是 。
(3)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一年中四季变化明显的是 。(填字母)
阅读五带划分图,回答问题。
北寒带
北温带
热带
南温带
南寒带
北极圈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北寒带
C
A E
B D
探究新知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2
太阳光直射点移动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当太阳直射时,太阳( ),
当太阳斜射时,太阳( )。


太原市不同季节教室里正午太阳的光照状况
冬季
夏季
冬季太阳( ),阳光( ),射进来的阳光( )
夏季太阳( ),阳光接近( ),射进来的阳光( )。


斜射
直射


夏季,太阳高,影子( );
冬季,太阳低,影子( )。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影子长短的变化
太阳高度与影子的关系:太阳越高,影子越短
冬季
夏季


1.下列不属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的是( )
A.一天中的昼夜交替
B.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C.四季更替
D.昼夜长短的变化
A
课堂练习
2.地球上的五带划分的依据是( )
A.纬度高低 B.降水的多少
C.有无太阳直射现象 D.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分布的状况
D
课堂练习
3.基努说:“我这儿终年炎热,我还从没亲眼见过雪花是什么样子的呢!”基努的家可能在( )
A.热带 B.南温带
C.北温带 D.北寒带
A
4.从日出到正午,竹竿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是 ( )
A. 逐渐变短
B. 逐渐变长
C. 先变短再变长
D. 先变长再变短
C
课堂练习
小明于夏至日这一天进行了“立竿见影”的探究活动。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B
课堂练习
小明于夏至日这一天进行了“立竿见影”的探究活动。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5.若小明观察到正午时刻竹竿的影子长度为零,则穿过该地的纬线是 ( )
A. 赤道 B. 北回归线
C. 北极圈 D. 南回归线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实践】观察一天中影子长短的变化。
要求:将一根铅笔放置在地上,每隔一定时间段在纸上记录下铅笔影子的方向和长短。
感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