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一、选择题1.蝶类白天活动,蛾类夜间活动的行为属于( )A.昼夜节律 B.潮汐节律 C.季节节律 D.没有节律2.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是( )A.行为过程是否激烈 B.行为结果有无伤亡
C.行为双方是否同种 D.行为双方是否主动3.尺蠖静止不动时,形态像一段树枝,这属于( )A.防御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节律行为4.白居易诗:“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这描述的是母燕的( )A.储食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5.人类养蜂取蜜,是利用了蜜蜂的( )A.攻击行为 B.繁殖行为 C.贮食行为 D.防御行为6.有一些鱼类有趋光性,渔民常利用灯光引诱这些鱼类。鱼类的趋光性是一种( )A.先天性行为 B.后天性行为 C.攻击行为 D.繁殖行为7.下列属于动物社群行为的是( )A.母鸡带领小鸡觅食 B.山洞里居住着一群蝙蝠C.蜂王依靠工蜂喂养 D.草原上共同生活着大量食草动物8.鸟类繁殖季节里,亲鸟如捉到毛虫,它自己并不立即吃掉,而是将虫带回巢,这属于( )A.繁殖行为 B.取食行为 C.防御行为 D.招引行为9.下列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A.一只蛇追击一只青蛙 B.螃蟹举起螯反击天敌的进攻
C.猫捉老鼠 D.两狗争食10.螳螂是一种肉食性昆虫,在食物严重缺乏时,有雌虫吃雄虫的现象,这种现象的生物学意义是( )A.雌虫凶猛 B.雌虫有食雄虫的习惯
C.雄虫过剩 D.有利于种族延续11.我国古籍《草木疏》上说“蝗类青色,长角长股,股鸣者也。”,说明动物能通过( )来传递信息。A.声音 B.气味 C.动作 D.语言12.下列不属于“求偶信号”的现象是( )A星夜萤火 B蜻蜓点水 C孔雀展翅 D夏日蝉鸣13.杜鹃将卵产在大山雀的巢内,靠大山雀孵卵和喂养幼鸟,大山雀充当杜鹃幼鸟“养母”,这种现象是( )A.杜鹃的攻击行为 B.杜鹃的繁殖行为
C.杜鹃的防御行为 D.“养母”的繁殖行为
二、非选择题14.将下列现象与所属行为的正确关系用线连起来。A.黄鼠狼偷鸡 a.防御行为B.大雁的迁飞 b.攻击行为C.蚂蚁共同搬运食物 c.社群行为D.两只雄狮在搏斗 d.节律行为E.野兔时时竖起耳朵听周围的动静 e.取食行为15.螳螂是昼伏夜出的昆虫,科学家把螳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的把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周后,螳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里出来活动,尽管这时实际上是白天。请分析说明:螳螂昼伏夜出,说明它具有________行为,这是螳螂的___________。 本实验说明,螳螂的这种行为受环境因素中_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 根据螳螂的习性,你认为放毒或捕杀螳螂的最佳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A 2.C 3.A 4.B 5.C 6.A 7.C 8.A 9.D 10.D 11.A 12.B 13.B
二、非选择题14. A--e B--d C--c D--b E—a 15.(1)节律、先天性行为 (2)光 (3)夜晚
第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动物的多种行为;
2.举例说明动物行为对其生存和生殖的意义。
知识结构:
取食行为(举例、意义) 领域行为(举例、意义)
攻击行为(举例、意义) 防御行为(举例、意义)
繁殖行为(举例、意义) 节律行为(举例、意义)
社群行为(举例、意义)
教学重点:
各种上行为类型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分析动物行为与其生存和生殖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雄鹰盘旋之中突然俯冲捕食野兔,两只雄性角斗,小鸟筑巢等精彩画面。雌狮追捕斑马,两只公鸡争斗、乌贼喷墨汁等动物行为。
不论是动物的本能行为,还是学习行为都是动物适应环境的基本方式。本节我们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去研究和学习动物的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以及各种行为对动物自身而言有什么意义。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取食行为
多媒体播放:蛇的取食、水螅的取食、鹰的取食、狮子的捕食等多种动物的取食行为。
议一议: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如何取食的?描述一下取食的过程。哪些动物有贮藏食物的习惯?动物的取食行为与动物生存有什么关系。
点拨:动物的不同捕食方式和各种捕食行为的动物获得食物,并贮食的行为有利于动物度过食物稀少时期,有利于动物的生存。
2.领域行为:
讨论:观看课本插图狗的习惯,联系实际生活说说,狗的这种行为表示什么?
点拨:狗撒尿做标记是在保卫自己的领地。
议一议:你还知道动物哪些行为是它占领和保卫领域的行为?
点拨:动物发出声音、散发气味、排放排泄废弃物等方式占领领地。
讨论:动物的领域行为有什么意义?
点拨:动物占有一定的领域后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它的资源,如食物、配偶等,给动物的繁殖和抚育下一代提供一个安全的区域,避免与同类的其他成员竞争。
3.攻击行为
多媒体播放几种动物攻击行为。
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同种的动物之间的争斗现象?什么是动物的攻击行为?攻击行为有什么特点?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点拨: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等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称为攻击行为。攻击行为的特点是双方的身体很少受到致命的伤害。攻击行为在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
4.防御行为:
议一议:老鹰追捕野兔,野兔迅速逃跑,对老鹰而言这是它的攻击行为吗?野兔迅速逃跑又是什么行为呢?
占拨:老鹰追捕野兔,不是攻击行为,而是老鹰的取食行为。对野兔而言迅速逃跑是它的防御行为。
讨论:什么是动物的防御行为?你知道哪些动物的防御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点拨:动物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就是动物的防御行为。动物的防御行为利于动物躲避敌害,对动物的生存有重要意义。
5.繁殖行为
想想议议:观察书中插图,动物和繁殖行为有哪些方面的表现?你知道哪些动物的繁殖行为?
点拨:动物的繁殖行为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孵育以及对后代的哺育等。
6.节律行为:
蝙蝠、老鼠、蟑螂等夜间出没动物的活动,鸟、狗、兔等到白天活动的动物,招潮蟹等海边活动的动物行为。
讨论:随着地球、日、月的运转,动物表现出的周期性和有节律和行为是什么行为类型?这种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点拨:随着地球、日、月的运转,动物表现出的周期性和有节律和行为是节律行为。这种行为有利于动物适应复杂的环境,利于动物的生存。
7.社群行为
说一说:哪些同学可以说出蜜蜂的一些特点?
点拨:蜜蜂是群体生活的,有工蜂、雄蜂、蜂王。三种成员。工蜂数量最多,雄蜂较少。蜂王只有一只。他们各自的职责不同。
讨论::蚂蚁的群体和蜜蜂的群体相似,它们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对他们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点拨:蚂蚁的群体和蜜蜂的群体成员一样,有明显的分工,共同协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存,有利于种族的延续。
想想议议:你还知道哪些群体生活的动物的一些特征?
迁移:狼王、狮王、猴王等。
(三)灵活运用,巩固提高
例1老鼠将食物送回洞穴中贮藏起来,这是老鼠的什么行为?对老鼠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例2在一群狮子静下来享受食物前,每只狮子通过猛咬、抓、和咆哮的方式决定是谁优先享用食物,狮子的这一系列表现是什么行为?
例3雄性犀牛总是不断在他活动的周围排出一些粪便,这是它的什么行为?对它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例4枯叶蝶形如枯黄的树叶,食虫鸟难在枯叶中发现它,从而避免了枯叶蝶被食虫鸟吃了,有拟态行为的动物行为称为什么行为?
例5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说的是什么行为?
例6青蛙等动物在温暖的季节活动,冬天则冬眠,这种行为属于哪种动物行为?它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例7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有什么特点?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我们学习了动物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时,知道各种行为的特点,以及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课件25张PPT。第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如果你留心观察周围的动物,你就会发现仙鹤起舞、孔雀开屏、大雁南飞、蜜蜂采蜜等奇妙的现象,其实,这些都是动物行为的表现。1.举例说明动物的多种行为。
2.举例说明动物行为对其生存和生殖的意义。
(1)取食行为(4)防御性为(5)繁殖行为(6)节律行为(7)社群行为(2)攻击行为(3)领域行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取食行为1.很多动物有诱捕猎物的手段:如鮟鱇鱼以头顶上的鳍刺作为诱饵2.有些动物能利用工具猎取食物:黑猩猩用草根掏白蚁吃3.有些动物能对捕获的食物进行初步的加工:如乌鸦吃核桃把它摔碎4.有些动物有贮食的习性:如蜣螂滚粪球 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等发生相互攻击或斗争,这种行为称为攻击行为。特点:双方的身体很少受到致命的伤害。 领域行为为什么狗常常走一段路就撒一点尿?动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动物的领域,动物用姿态、气味、鸣叫等方式来警告周围的动物,以保卫自己的领域,这就是领域行为。
企鹅捍卫自己的领域 防御行为不同生物之间一切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都是防御行为。保护色警戒色拟态1.可减少和捕食动物相遇的可能性,不论捕食动物是否出现,都起作用2.在捕食动物出现之后才起作用,以增加脱逃的机会招潮蟹颜色鲜艳的蟹肢乌贼喷出墨汁 繁殖行为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叫动物的繁殖行为。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雄狮雌狮占有繁殖空间求偶、交配、孵卵及对后代的抚育 节律行为节律行为:动物的活动和行为表现出的周期性现象,称为节律行为。1.潮汐节律:随着海洋涨潮落潮动物产生的节律性的变化2.月节律:节律周期为28天,以月亮的运行为定时因素3.日节律:节律周期为24小时,其行为和白昼黑夜的交替相关4.年节律:节律周期为一年招潮蟹的潮汐节律大雁南飞的季节节律夜行性动物昼行性动物青蛙冬眠动物体内有一个生物钟,它是一种以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复杂机制。 社群行为一起生活的动物群体内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系群体的生活,具有一系列的社群行为1.同种动物群居在一起
2.具有不同的分工合作
3.有的还具有等级差别
4.个体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流通过阅读课本和看视频总结出社群行为的特点。动物行为的类型觅食行为:
防御行为:
生殖行为:社会行为:其他行为:比如攻击行为和节律行为。动物通过独特方式获取食物的行为动物这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与动物繁殖后代有关的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联系行为动物行为的意义: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1.冬天来临,燕子带者幼鸟飞向南方,这种行为属于( )
A.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节律行为D2.白居易诗:“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这描述的是母燕的( )
A.社群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B3.在哺乳动物的社群行为中( )
A.个体彼此平等,不分贵贱
B.存在明显的等级制度
C.个体形态上没有差异,彼此十分相似
D.多数个体是最占优势者B比目鱼栖息在浅海的沙质海底,双眼同在身体朝上的一侧。他通过改变这一侧的颜色与海底周围环境极其相似为得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