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材配套同步课件同步练习(人教版)13.2内能(同步课件)26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材配套同步课件同步练习(人教版)13.2内能(同步课件)26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8-28 14:0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2节 内能
第十三章 内 能
物理 9年级全一册 人教版
01
教学目标
01
会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
02
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03
04                            
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实例。
学会区分温度、热量、内能;理解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想一想:
我们知道宏观物体由于运动或相互作用而具有机械能。比如飞在空中的足球,由于有高度,具有重力势能;由于飞行,还具有动能.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热现象是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产生的,分子间也有相互作用力,那么分子是否也有能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问题.
第2节 内能
02
新知导入
第二节 内能
一、内能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三、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区别
本节课学习流程
03
新知讲解
1.内能的含义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 对内能的理解
① 内能的单位也是焦耳(J)
北极的冰山
炽热的铁水
②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不论温度高低)
一、内能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对一杯水加热时
质量200g和质量100g的水
0℃的冰熔化成0℃的水
③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等有关
④同一物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多,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一、内能
3. 内能与机械能的关系
联系:
区别:
二者都是能量,单位都是焦耳。
它们属于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机械能是宏观物体所具有的能量,内能是物体内部微观分子所具有的能量。物体可以没有机械能,但是永远具有内能。
一、内能
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具有内能,静止的物体不具有内能
B.温度高的物体具有内能,温度低的物体不具有内能C.机械能大的物体,它的内能也大
D.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但内能永远不可能为零
D
典型例题
一、内能
冬天手感觉很冷,如何让双手暖和起来?
用温度更高的物体使手的温度升高
这些方法的共同点: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高温物体
低温物体
传递
内能减少
内能增加
热量
温度降低
温度升高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
能量的转移(不是温度转移,也不是传递温度)
热传递的条件:
1.有温差(注意不是内能差)2.相互接触
发生热传递时,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单位是焦(J)。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探究思考
冬天手感觉很冷,如何让双手暖和起来?
以上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是一样的吗?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到底有哪些呢?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1. 用火焰加热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能否想办法使一段铜丝温度升高(即内能增大)?
3. 用手焐
2. 太阳晒
7. 反复弯折
6. 用锤子不断敲击
5. 在地上摩擦   
4. 用砂纸摩擦
想一想: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1. 用火焰加热   
思考:尝试着将上面的方法分类,它们增大内能的条件有什么不同?增大内能的本质有什么不同?
3. 用手焐
2. 太阳晒
7. 反复弯折
6. 用锤子不断敲击
5. 在地上摩擦   
4. 用砂纸摩擦
能量的转移
能量的转化
条件:
通常伴随着运动
1. 用火焰加热   
2. 太阳晒
3. 用手焐
4. 用砂纸摩擦
5. 在地上摩擦   
6. 用锤子不断敲击
7. 反复弯折
存在温度差
实质: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热传递和做功
做功
热传递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高温物体
低温物体
传递
内能减少
内能增加
热量
温度降低
温度升高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
能量的转移(不是温度转移,也不是传递温度)
热传递的条件:
1.有温差(注意不是内能差)2.相互接触
发生热传递时,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单位是焦(J)。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演示实验
①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发生的现象。
棉花会燃烧起来,是因为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
可见,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空气压缩引火仪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②如图,烧瓶(或可乐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观察瓶内的变化。在上述实验中,通过什么途径改变了玻璃筒和烧瓶内空气的内能?
图中瓶内水上方存在着无色透明、无法看到的水蒸气;当塞子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液化成了可以看到的小水滴。在这个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可见,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3)对比“压缩气体做功 ”与“水蒸气膨胀做功”两个实验
外界对物体做功
物体的内能增大
温度升高
空气内能
增大
压缩空气
物体对外做功
物体内能减小
水蒸气
温度降低
水蒸气
做功
给瓶内
打气
结论: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①压缩气体做功
②水蒸气
膨胀做功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4)生活及自然界中利用做功改变内能的现象
②从滑梯下滑时屁股有点发烫
①冬天人们
搓手感到暖和
做功改变内能
③汽车急刹车时,轮胎克服地面间的摩擦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轮胎表面被烧焦。
④流星穿越大气层时,克服空气阻力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太高,达到流星燃点,流星燃烧。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答案】A
典型例题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三、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区别
描述温度时,应该说“物体的温度高或低、是多少、降低了多少或升高了多少”等。
物理量 特点 描述用语 相互关系
温度 状态量 升高、升高了
降低、降低了 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可能吸收了热量
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可能放出了热量
内能 状态量 增大、变大
减小、变小 内能增大,温度可能升高,可能吸收了热量
内能减小,温度可能降低,可能放出了热量
热量 过程量 吸收
放出 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可能升高
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可能降低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B.一杯水的内能比一桶水的内能小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D.水放出热量凝固成冰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减小
D
三、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区别
典型例题
04
课堂练习
1.美丽的古田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风光胜地,四季美景如画。下列四季美景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是( )
A.春天,翠屏湖畔柳枝摇曳 B.夏天,半山山腰云雾润蒸
C.秋天,玉田公园菊花飘香 D.冬天,泮洋高岗瑞雪飘飘
【答案】C
1.内能
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总和
内能的单位:_________
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热运动的动能
分子势能
焦耳(J)
内能的转化
2.物体内能的改变
热传递:本质是______________
做功:本质是______________
温度、内能和热量
内能的转移
05
课堂小结
06
作业布置
Thank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