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26 12:4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自号诚斋野客,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南宋四大家”。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写作背景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宿
生字书写
读一读课本中的诗句,把生字圈出来,把诗句读正确。



shū




关键词诵读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学习任务一
复习古诗,回顾学习方法
东张西望
四处搜寻
孩子追不到蝴蝶,会怎么样呢?
急得直哭
寻找帮助
说话练习
宿新市徐公店
一位姓徐的老人
说说诗题的意思
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学习任务三:
抓住事物特点,想象乡村画面
宿新市徐公店
说说诗题的意思
稀稀疏疏的篱笆旁,一条乡间小路伸向远方。客店旁的树还未形成浓密的绿荫,树枝上绽出嫩绿的新叶,迎着春光生长。忽有几个儿童嬉笑着跑来,追捕两三只飞的黄蝴蝶,却见蝴蝶飞入黄灿灿的菜花丛中,怎么也找不到了
古诗大意
根据诗中景物特点,结合注释说说古诗描绘内容
【注释】:
宿:住宿、投宿。
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
店:住宿的客店。
徐公:指一位姓徐的老人。
宿新市徐公店: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疏疏:稀疏。
阴:树荫。
黄蝶属鳞翅目粉蝶科。一般是鲜黄或橙色,幼虫取食苜蓿,危害谷类。蝴蝶的寿命是很短暂的,通常成蝶寿命只有一个月。蝴蝶身上粉末状的鳞片,主要用来防水、逃命。因为那些粉末易于脱落,比如蝴蝶碰到蜘蛛网,它就容易挣脱。蝴蝶不是冷血动物,也不是恒温动物,它的体温会随着外界温度变动,温度下降,它的活力也降低,所以早上8~ 9点以后我们才能看到蝴蝶飞舞,一般阴天和雨天蝴蝶是不活动的。
资料链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句,边读边想,诗人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请在诗句中做上记号。再看看文中的插图,说说图中有哪些景物。
篱落

菜花
黄蝶

新绿
学习古诗方法
读古诗
圈景物
想画面
朗读古诗,读出节奏
想象画面,体会乡村生活的情境
圈出景物,了解景物特征
悟诗情
抓关键词,联系语境,体会诗人情感
你为什么黄蝶飞入油菜花田里“无处寻”了呢?请查找相关资料,将自己的解释讲给爸爸妈妈听。
因为蝴蝶和油菜花的颜色相似,很难分辨清楚。
为什么它们的颜色如此相近呢?这里其实是黄蝶求生存的一种方式。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认为,像黄蝶这样的生物原本可能并不都是黄色,但只有黄色的蝴蝶在采蜜过程中没有被鸟儿发现,得以生存下来 ;其他颜色的都被鸟儿吃掉了,没有留下后代。这种现象也叫自然选择。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了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句,边读边想,诗人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请在诗句中做上记号。再看看文中的插图,说说图中有哪些景物。
学习任务二:
朗读古诗,感受事物特点
诵读古诗
根据诗意背诵古诗
根据景物与事件等关键词背诵古诗
配乐诵读
读古诗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篱笆稀稀疏疏,一条小路通向远方。
树上新长出的树叶还不茂密,没有形成树荫。
孩子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
可是蝴蝶飞入油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飞入菜花无处寻
篱落疏疏一径深
儿童急走追黄蝶
树头新绿未成阴
诗意引读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想象画面
远上寒山石径斜
蹋得苍苔一径深。
径,指小路。
深,幽深。
“新绿”表明这时正是初春,枝条上刚刚爆出嫩芽,新叶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荫。
什么
季节?


急,奔跑。
活泼、可爱、顽皮的儿童。
《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描绘了在幽静安逸的田园风光里,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挽起袖子,扑抓蝴蝶,呼吸自然空气,这是一件多么风雅的事情呀!儿童在菜花地里追逐蝴蝶的生动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