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登鹳雀楼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了解诗歌大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重点)
3.从朗读诗句中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重点)
4.通过学习这首诗,对诗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练、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具体的体会。(难点)
鹳雀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是中国古代四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的黄河东岸,占地面积2.064平方千米。
它始建于北周年间(约公元557—571年),由北周大将军宇文护建造,最初是一座军事戍楼,因时有鹳雀等鸟类栖息在楼上而得名。唐、宋时期,文人墨客纷纷到此登楼赏景,留下大量诗作。其中,盛唐诗人王之涣于公元704年前后游历蒲州古城时,登上鹳雀楼写下了千古名篇《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让鹳雀楼名声大振,历经唐、宋等朝存续700余年。
作者简介
王之涣
王之涣,字季凌,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王之涣出身于太原王家,为当时望族。他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
他的诗作以边塞诗著称,用词十分朴实,然意境极为深远。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登鹳雀楼》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王之涣的诗歌现存仅有六首绝句,但以其非凡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唐诗乃至中国古代诗歌史上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王之涣
高楼 依靠 尽力
黄河 高层
听一听
读一读
白日:傍晚的太阳。
依:靠着,倚靠着。
尽:尽头,完了。
字词积累
欲:想要。
穷:穷尽,全部。
千里目:目千里,看到千里之外。
白 日 依 山 尽
白 日 依 山 尽,
傍晚的太阳
靠着
中条山
落下去了
黄 河 入 海 流。
滔滔黄河水
滚滚流入大海
调整顺序——“入海流”就是“流入海”。
按原文填空
白日
按原文填空
登鹳雀楼
白日
( )依山尽,
黄河
千里目
一层楼
( )入海流。
欲穷( ),
更上( )。
欲 穷 千 里 目,
想要
看到
更 上 一 层 楼。
就要
再登上一层楼
全部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全部景色
添加变通顺
调整顺序——“千里 目”就是“目千里”。
诗歌讲解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只有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
千古名句
诗文解析: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了,黄河水正奔腾澎湃,向着大海流去。想要凭借自己的眼睛看到更多更远的景物,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站得高,看得远。
高瞻远瞩
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坐井观天
鼠目寸光
诗歌总结
1、背诵古诗;
2、书写本课生字一字一词,听写。
作业布置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写了诗人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表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课文主旨
课文结构
登鹳雀楼
登楼所见
黄河入海(想象)
太阳落山(实景)
登楼所思
更上一层楼(包含哲理)
欲穷千里目(博大胸怀)
融情于景
寓理于事
诗歌总结
站得高,看得远。
高瞻远瞩
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坐井观天
鼠目寸光
作业
1、背诵古诗;
2、书写本课生字一字一词,听写。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