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九上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历史九上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26 10:5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两河:
两河流域:
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
《圣经》称为“伊甸园”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必背
1.请同学们看图找到两河位置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形成“新月沃地”(形似一弯新月,土地肥沃)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2.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进程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24世纪
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混战不止
公元前16世纪
公元前18世纪
实现初步统一
古巴比伦国国王汉谟拉比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被外族灭亡(公元前1595年)
兴起:
强盛:
衰落:
约公元前3500年,南部出现了很多的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16世纪初,古巴比伦被外族(赫梯人)所灭。
必背
公元前24世纪,实现初步统一。
初步统一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进程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3.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贡献
天文成就:阴历
数学成就:60进位制
楔形文字(苏美尔人)
苏美尔人根据月亮圆缺的规律,制定了太阴历。历法规定每个月为29或30天,12个月为一年一年354天,并设置闰月来补足太阴历与地球公转一周的时差。他们还根据月相变化把一个月分为四周,每周七天。今天的星期制即来源于此。
60进位制的发明和使用是两河流域数学知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和独特贡献。直到现代世界有些领域还在使用60进制。
必背
相传,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波斯国公主赛米拉米斯为妃。公主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土,郁郁寡欢。国王为取悦爱妃,即下令在都城巴比伦兴建了高达25米的花园。此园采用立体叠园手法,在高高的平台上,分层重叠,层层遍植奇花异草,并埋设了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花园由镶嵌着许多彩色狮子的高墙环绕。王妃见后大悦。因从远处望去,此园如悬空中,故又称“空中花园”。
建筑:空中花园
巴比伦空中花园最令人称奇的地方是那个供水系统,因为巴比伦雨水不多,而空中花园的遗址相信亦远离幼发拉底河,所以研究人員认为空中花园应有不少的输水设备,奴隶不停地推动连接着齿轮的把手,把地下水运到最高一层的储水池,再经人工河流返回地面。
二、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拥有一套高效率的官僚体系,各种官吏由国王本人任免。各行省和城市总督的重要职责有:管理王室土地;对合法占有的土地给予保护,对非法占有的土地子以没收;出租王室土地,征收各种租税。
国王或中央政府对地方法庭实行监督和控制。汉谟拉比建立了严格的军事制度……亲自掌管军队大权,他可以任意调拨军队。……他把神庙经济完全纳入王室经济,使其成为王室经济的一部分。……汉谟拉比还控制了地方神庙的收入。
完成统一后,汉谟拉比是如何管辖他的国家的?
材料一:
材料二:
二、古巴比伦王国
他自称“天神安努与地神恩利尔所宠爱之人”,“恩利尔所任命的牧者”,“战神萨巴巴的堂兄弟”及“众神之王”,其权力得自享有统治全人类大权的马尔都克的神授。
灌溉农业在两河流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汉谟拉比非常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汉谟拉比在位的第8、9、24、33年都是开凿运河之年、兴修水利之年,尤其是第33年重凿的“安努与恩利尔所宠爱的汉谟拉比运河”,工程浩大。
材料三:
材料四:
完成统一后,汉谟拉比是如何管辖他的国家的?
古巴比伦王国第6位国王
汉谟拉比青铜像,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统治:
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必背
a:对外采取远交近攻策略
b:对内实行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神化自己;大兴水利;制定法典。
三、《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现藏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汉谟拉比
太阳神
君权神授
石柱上谁是汉谟拉比?
思考:《汉谟拉比法典》是维护谁的利益的法典。其实质是?
材料1:《汉谟拉比法典》规定:
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倘自由民购买奴婢,未满月而该奴即患癫痫,则买者得将其退还卖者而收回其所付之银。
材料2:
第一九六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二00条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第二0五条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汉谟拉比法典》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同态复仇法
实质: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万古永存的文明——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
(1)概况: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治时期颁布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正文共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法典文献:
汉谟拉比
《汉谟拉比法典》序言:“安努与恩里尔(古巴比伦的神)为人类造福,命令我,荣耀而敬神的国王,汉谟拉比,发扬正义,消灭邪恶不法的人,恃强而不凌弱,使我如同沙马什一样,统治百姓,光耀大地。”
模拟法庭
人物:有公民权的自由民阿某、有公民权的维某的儿子、没有公民权的穆某。
事件经过:三人之间发生冲突,阿某情急之下打了维某的儿子以及穆某,造成维某的眼睛受伤以及穆某的牙齿脱落。
案件一
《汉谟拉比法典》第196条: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损毁任何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201条:若自由民击落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牙齿,则应赔偿三分之一明那。
判决结果:
一、判决损毁阿某的眼睛;
二、阿某赔偿穆某三分之一明那。
特点一:严格的等级制度,保护统治阶级利益。
特点二:“同态复仇”原则,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念,但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身份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之间。
由判决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汉谟拉比法典带有什么特点?
第一等级
第二等级
第三等级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万古永存的文明——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
法典文献:
汉谟拉比
《汉谟拉比法典》序言:“安努与恩里尔(古巴比伦的神)为人类造福,命令我,荣耀而敬神的国王,汉谟拉比,发扬正义,消灭邪恶不法的人,恃强而不凌弱,使我如同沙马什一样,统治百姓,光耀大地。”
模拟法庭
人物:奴隶主阿某、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维某、阿维的奴隶。
事件经过:阿某的奴隶声称自己的主人不是阿某,并被维某带走。
案件二
《汉谟拉比法典》第15条:自由民将宫廷之奴或婢,或穆什钦努之奴或婢,带出城门外者,应处死。
第282条:如果奴隶告其主人云“你不是我的主人”,则主人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然后主人可以割掉奴隶的耳朵。
判决结果:
一、判决割掉阿某的奴隶一只耳朵;
二、判决维某死刑。
由判决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汉谟拉比法典带有什么特点?
第25条:若一自由民的房屋失火,另一前去灭火的自由民看见房屋主人的财产,并据为己有,这个人应被扔进火中。
第203条与第205条: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
特点三:带有阶级歧视的原则,保护奴隶主的私有财产,保护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地位高的阶级对地位低的阶级享有特权。
(1)概况: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治时期颁布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正文共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万古永存的文明——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
法典文献:
汉谟拉比
《汉谟拉比法典》序言:“安努与恩里尔(古巴比伦的神)为人类造福,命令我,荣耀而敬神的国王,汉谟拉比,发扬正义,消灭邪恶不法的人,恃强而不凌弱,使我如同沙马什一样,统治百姓,光耀大地。”
模拟法庭
人物:男性家长阿某、阿某的妻子娜某、阿某的女儿雅某。
事件经过:娜某起诉阿某因债务问题将自己与女儿作为债奴抵押。
案件三
《汉谟拉比法典》第117条:倘自由民因负有债务,将其妻、其子或其女出卖,或交出以为债奴,则他们在其买者或债权者之家服役应为3年,至第4年应恢复自由。
判决结果:
驳回申诉
由判决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汉谟拉比法典带有什么特点?
特点四:家庭奴隶制,男性家长在家中有绝对地位和权威。
第141条:倘自由民之妻居于自由民之家而存心他去,处事浪费,使其家破产,其夫蒙冤,则她应受检举,倘其夫决定离弃之,则可离弃之;在其他去时,其夫得不给她任何离婚费。倘其夫决定不离弃之,则可另取他妇,而此妇应该留夫家,作为女奴。
(1)概况: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治时期颁布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正文共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万古永存的文明——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
法典文献:
汉谟拉比
《汉谟拉比法典》序言:“安努与恩里尔(古巴比伦的神)为人类造福,命令我,荣耀而敬神的国王,汉谟拉比,发扬正义,消灭邪恶不法的人,恃强而不凌弱,使我如同沙马什一样,统治百姓,光耀大地。”
模拟法庭
人物:商人阿某、雇佣船工维某。
事件经过:商人阿某起诉他雇佣的船工维某不但弄沉了他租赁的货船,还令他损失了一整船上好的大麦。
案件四
《汉谟拉比法典》第237条:倘自由民雇佣船工,并租赁船舶,船上装载谷物、羊毛、植物油、枣椰子或任何其他货物,而此船工不慎,致船沉没或船上之物毁损,则船工应赔偿其所沉没之船及船上所载全部被损毁之财物。
判决结果:
判决维某赔偿阿某全部损失。
由判决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汉谟拉比法典带有什么特点?
第99条:倘自由民以银与自由民合伙,则彼等应在神前均分其利益。
第102条:倘塔木卡(大商人)以银贷与沙马鲁(小商人)而不计息,而沙马鲁于所至之处遭受损失,则彼应以全部本金归还塔木卡。
第274条:倘自由民雇用手工业者,则每日应给报酬。
特点五:实行严格保护商业财产的原则,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非常活跃。
借贷
租赁
雇佣
(1)概况: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治时期颁布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正文共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目的:
制定者:
把社会分为
三个等级:
地位:
影响:
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汉谟拉比
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
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必背
汉谟
拉比
法典
为什么说《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汉谟拉比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地理概况:西亚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初步统一:公元前24世纪
古巴比伦:汉谟拉比(统一、
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主要成就:楔形文字(苏美尔人)
《汉谟拉比法典》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作业
3 .古埃及的文明象征是什么?最大的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4.古巴比伦王国时期,谁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他如何完成对两河流域的统一的?
5.《汉谟拉比法典》颁布目的是什么?历史地位如何?有何历史影响?
1. 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是谁?他通过什么方式使其统治合理化?古埃及人创制的文字是什么?它的发现对现实有何意义?
2. 两河流域文明产生于什么时间?实现初步统一在什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