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70张PPT。大圣先师——孔子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人类轴心时代
了解孔子世家。
熟悉孔子生平。
掌握孔子的基本思想。 人类轴心时代诸子百家
春秋时代(前770-前476)和战国时代(前475-前221)
老子、孔子、庄子、孟子、韩非子、孙子、墨子、荀子、公孙龙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人类轴心时代诸子百家
汉代司马谈按照诸子学说的主要倾向,把他们划分为儒、墨、名(辩)、阴阳、法、道德六家(《史记·太史公自序》)。
班固《汉书·艺文志》则将诸子分为儒、道、阴阳、法、名(辩)、墨、纵横、杂、农等九家。
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和中华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一时期是我们民族思想发展的黄金时代。人类轴心时代轴心时代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称之为“轴心时代”
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
北纬25度——北纬35度
精神领袖——古印度释迦摩尼;以色列的犹太先知;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国的老子、孔子。
他们关注人生、幸福、智慧和永恒。读人、读人生、读人生智慧 第 一 讲 第 二 讲 第 三 讲 孔子像 西方的学者们一直将孔子、耶稣、释迦牟尼并称为“世界三圣”,以赞扬孔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对世界文化思想教育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万世师表:孔子 之一孔子(公元前551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昌平乡人,今山东曲阜东南尼山附近。
1.孔子家世曲阜孔子故居1.孔子家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朝的后裔,后来因为躲避鲁桓公二年(公元前710年)宋国大夫内乱而来到鲁国。1.孔子家世商纣王——武庚——管蔡——“三仁”比干、微子、箕子
周公“封微子于宋”
微子——宋湣公——弗父何、鲋祀 ——正考父(七世组)宋襄公——孔父嘉(六世祖)华父督——木金父——孔防叔(三世祖)——叔梁纥(父)——孔子 1.孔子家世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
叔梁纥与颜征在野合而生孔子。(《史记·孔子世家》) 曲阜孔林曲阜孔庙2.孔子生平生日:司马迁: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
《公羊传》:鲁襄公二十一年
十月二十七日 (周历)、
八月二十七日(夏历)
地点:鲁国陬邑 2.孔子生平祷于尼丘而得孔子。
生而首上圩顶。(《史记·孔子世家》)尼山2.孔子生平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寒。
15岁有志于学,善于向他人学习 。曾适周问礼,亲见老子。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2.孔子生平17岁,母亲去世
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20岁,到宋国,娶宋国女子亓官氏
21岁,孔鲤出生 2.孔子生平做过“委吏”、“乘田”、“司空”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子入太庙,每事问。
孰谓陬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
是礼也。(《论语·子罕》)
2.孔子生平30岁,开办私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私学的人。
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弟子也开始跟随他求学。
34岁,到洛阳见老子。
2.孔子生平35岁,鲁昭公流亡齐国
“三桓”: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孔子离开鲁国
2.孔子生平35岁之时,鲁国三家作乱,孔子离开鲁国,来到齐国。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甚哀。
无苛政。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2.孔子生平齐景公 问政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齐国宰相晏婴,晏子
孔子“接淅而行”
37岁,回到鲁国办学。2.孔子生平鲁定公九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被鲁国国君任命为中都宰,这时孔子51岁。
子奚不为政?
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尚书》) 伟大的历史人物由于他一直在影响历史,所以对我们所有的人来说,他不是一个死去的人,只是一个缺席者。——法国哲学家萨特2.孔子生平52岁,任司寇
53岁,代行相事
54岁,建议“堕三都” :“邱”“费”“成”
齐国齐景公“夹谷之会” ,“齐人馈鲁人女乐”
十四年的周游列国 2.孔子生平54岁时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弟子离开鲁国,开始14年的周游列国,68岁才回到鲁国。
卫国卫灵公——南子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子罕》)孔子周游列国图67岁夫人去世。
68岁归鲁,鲁人尊他为“国老”,鲁哀公常以政事向他求教,但终不被重用。
孔子晚年仍旧致力于整理文献和从事教育。
70岁孔鲤去世。
71岁颜回去世。
72岁子路去世。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论语·公冶长》)2.孔子生平2.孔子生平73岁,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太山坏乎!
梁柱摧乎!
哲人萎乎! 思考题:
试论孔子是如何把对天命的敬畏与人的内在的道德性及人对生命价值的追求结合起来的。返回 《论语》一书,似浅实深。其中对于“礼”、“德”、“仁”、“孝”的论点,后来成为两千年中国政治伦理与社会伦理的基石。《论语》使人惊讶的,不仅是孔子所追求的仁善人格的崇高性。而且是其中所阐述的价值观念的超越时代性。
——当代学者 何新 万世师表:孔子 之二孔林孔子墓碑孔府大门3.性情圣人 (圣人)同于人者,五情也。
温而厉。
威而不猛。(《论语·述而》)
恭而安。(《论语·先进》)3.性情圣人咒骂宰予、樊迟
宰予昼寝。(《论语·公冶长》)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论语·述而》)
听其言而信其行。
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先进》)
于予与改是。(《论语·先进》)3.性情圣人开除冉求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乡党》)
杖击原壤
老而不死,是为贼。(《论语·宪问》)
以杖叩其胫。(《论语·乡党》) 3.性情圣人探病伯牛
(冉)伯牛有疚。
子问之,自牖执其手。
亡之,命矣夫!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3.性情圣人夸赞颜回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痛哭惋惜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3.性情圣人崇拜周公
甚矣!吾衰也!久矣!(《论语·述而》)3.性情圣人孔子好古
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巍巍乎,其有成功也。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焕乎,其有文章。
3.性情圣人禹,吾无间然矣。
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
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
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禹,吾无间然矣。(《论语·泰伯》)
人生感慨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3.性情圣人一个人品行的基本素质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述而》)
“成人”:道德上、知识上、人性上完成的人,艺术上完成的人。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论语·宪问》)3.性情圣人快乐生活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天天如也。《论语·述而》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微子》)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论语·公冶长》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述而》3.性情圣人孔子的忧愁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
1、忧內圣
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忧外王3.性情圣人热爱音乐
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论语·泰伯》)
三0五首,孔子皆弦歌之。
师挚之始,《关睢》 之乱,洋洋乎盈耳哉!(《论语·泰伯》)
随襄子学琴《史记》3.性情圣人热爱自然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论语·先进》)3.性情圣人安贫乐道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贤哉,回也!
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4.由凡入圣勤奋好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公冶长》)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4.由凡入圣学习态度端正
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学习的三境界
快乐学习
勤奋学习
为学而学4.由凡入圣自学成才、终身学习
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
4.由凡入圣敬畏自然、敬畏他人
千古圣学,唯有小心而已。(《四书遇》)
尊人而自卑也。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人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孔子杏林讲学4.由凡入圣尊重弱势群体
子曰:“阶也。”及席。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论语·卫灵公》)
然,固相师之道也。(《论语·子罕》)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论语·子罕》)4.由凡入圣关爱自然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
闻其声不能食其肉,见其生不能见其死。——孟子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西铭》)4.由凡入圣刚毅木讷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阉阉如也。(《论语·乡党》)4.由凡入圣由凡入圣之道:学习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
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思考题:
请您谈谈孔子“仁”学思想的要旨及其现代意义。 返回 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
——著名学者 南怀锦万世师表:孔子 之三曲阜孔庙大成殿祭孔大典曲阜孔庙大成殿祭孔大典5.漫漫外王路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
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
摄齐升堂,鞠躬如也。(《论语·乡党》)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论语·泰伯》)
有心哉,击磬乎!(《论语·宪问》) 5.漫漫外王路鄙哉,轻轻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
果哉!未之难矣。
自孔氏。
足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 )5.漫漫外王路子奚不为政?
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为政》)
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5.漫漫外王路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归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遇诸涂。
阳货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
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诺,吾将仕矣。(《论语·阳货》) 5.漫漫外王路从者病,莫能兴。(《论语·卫灵公》)
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论语·公冶长》) 5.漫漫外王路君子亦有穷乎?
君子固穷。
小人穷,斯滥矣。
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不容然后见君子!
昭王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论语·卫灵公》)5.漫漫外王路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
今之从政者殆而。
趋而辟之。(《论语·微子》) 5.漫漫外王路谓孔丘。
问于桀溺。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夫子怃然曰:
鸟兽不可与同群,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微子》)5.漫漫外王路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子见夫子乎?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见其二子焉。
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不仕无义。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5.漫漫外王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论语·公冶长》) 孔子周游列国图6.起诉黑暗的理由思考题:
试谈孔子哲学的方法论。
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得意味深长。
——宋代理学家 程颐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