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寓言两则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7 寓言两则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18 14:4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7 寓言两首
① 揠苗助长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积累本课的词语,能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练习复述课文。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感悟寓意。
积累本课的词语,能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练习复述课文。
能在读中悟出故事寓意。
多媒体教学。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寓言两则》。同学们知道“寓言”是什么吗?(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
2教师播放《揠苗助长》的影片,课文配音,引入课题《揠苗助长》。
板书课题:揠苗助长。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勾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教师出示课件,列出生字,新词,引导学生理解,并齐读。
3全班交流识记生字、新词的方法。
4教师指导书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理解句子的意思。
2与同桌合作读文,并交流感受。
3学生边读边思考:《揠苗助长》讲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检查、反馈。(一个种田人想出了一个让禾苗长得快的方法,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向上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5教师指导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学生用开火车的方式读字词。
2学生选择喜欢的词语造句。
3利用形近字组词。
二、读文感悟,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1自然段。
(1)学生自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①种田人为什么要拔禾苗?从哪些词语看得出来他很焦急?
②农夫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实际上长高了吗?
(2)学生交流汇报。
①农夫觉得禾苗没有长高,因此要拔禾苗,从“巴望、天天到田边去看、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等词语可以看出。
②实际上禾苗长高了,只是农夫太着急了。
(3)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农夫焦急的心情。
2学习第2自然段。
(1)思考:农夫究竟想到了什么好办法?
(2)思考:农夫为什么弄得筋疲力尽?(因为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花费了很多力气)
(3)指导朗读。
3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
(2)说说农夫忙了一天,心情怎样?
(农夫忙了一天很累,但心里很高兴,从“总算没白费、长高了一大截”来体会。)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又累又高兴的心情。
4学习第4自然段落。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质疑:禾苗为什么都枯死了?
(2)假如你是农夫,你会想到什么办法使禾苗快快长高呢?
(3)假如你是儿子,看到枯死的禾苗,想对农夫说什么?
(4)小结:做事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不但好事会变成坏事,而且还要受到惩罚。
三、总结拓展
1用自己的话讲讲《揠苗助长》这则寓言。
2在学习或生活中你见过类似“揠苗助长”的事情吗?今后你会怎么做呢?
课堂上我抓住了学生的积极性的培养,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共同参与,合作学习。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自读自悟,既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又真正使他们学到了知识。
② 守株待兔
1.会认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初步掌握归类识字的方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研读中明白寓意:不劳动不会有收获,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初步掌握归类识字的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研读课文,明白寓意:不劳动不会有收获,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课件。
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小朋友们,爸爸、妈妈一定给你们讲过不少的寓言故事吧,寓言故事短小但有趣,都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今天我们来学一则寓言,看看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课题:守株待兔)
2指名学生读课题,说出课题意思。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音读准。
2教师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守(shǒu)   守候→翘舌音。
撞(zhuàng) 撞到→翘舌音、后鼻韵母。
桩(zhuāng) 树桩→翘舌音,后鼻韵母。
锄(chǘ) 锄头→翘舌音。
窜(cuùn) 逃窜→平舌音,前鼻韵母。
此(cǐ) 从此→平舌音。
3这则寓言写了一件什么事?
(一个种田人没花力气在树桩旁捡到了一只兔子,于是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结果一只兔子也没捡到;田里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三、带着问题,再次读文
四、深读课文,明白寓意
(一)研读课文,知道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
1田里的庄稼怎么会全完了呢?请你找一找,课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把它用横线画下来。
2学习句子: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1)种田人整天什么农活也不干,也难怪,他的庄稼全完了!
(2)“整天”可以用哪个词替换?(全天)
(3)朗读这句话,读出种田人的愚蠢。
3学到这儿,你明白了什么?(板书: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
(二)研读课文,知道不能凭着运气生活。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因为没有劳动,所以庄稼全完了,可是他整天都在傻等,怎么没等到野兔呢?
2理解“窜”,“窜”是什么意思?笔直地向前跑,能叫“窜”吗?究竟怎样的跑才叫“窜”?(窜就是没有方向地乱跑)
3什么原因,野兔要这么慌乱地从树林了跑出来,四人小组想象野兔“窜”的种种原因。
(1)后面有猎人追赶
(2)受伤了
(3)有野兽追击
(4)他想到森林外面去玩一玩
(5)他和别的野兔比赛跑步
……
小结:你们刚才说的种种情况确实都有可能发生,但是因为这些原因,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就撞死的可能性大吗?
4种田人意识到这一点了吗?从哪里知道?能给“乐滋滋”换一个词吗?(喜滋滋、美滋滋、乐呵呵、乐哈哈、喜洋洋)
5朗读指导:想到今后每天都能捡一只野兔,种田人更是开心极了,你能把他心里想的话读好吗?
6因为有了一次意外的收获,种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这样的好运气,正因为有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所以从捡到兔子的那天起,他便一直坐在树桩旁傻等(课件:第一天……第二天……一个星期后……一个月后……)每天,他就是在那儿撞运气,可直到最后他还是没有等到兔子。
7学到这儿,你又明白了什么?(板书: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三)观看动画,加深理解。
1刚才我们通过读课文了解了这个故事,现在想看看动画吗?
2现在,你想对种田人说些什么,请你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小结:靠碰运气是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只有实实在在去做,才能有收获。
(四)说说身边的人和事。
其实像种田人一样,因为一次碰到好运气,就想永远靠碰运气过日子的人在我们生活中也有,你能说一说吗?
五、作业布置
把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学生经历了这样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不但对新知识掌握得牢固,而且掌握了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教学中我还努力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
把读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整个课堂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将课堂教学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获得健康主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