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过秦论——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随堂小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吝惜
B.委命下吏 命:命令
C.才能不及中人 中人:平常的人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作难:起事
2.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天下云集响应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忧劳可以兴国 ④履至尊而制六合 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⑥序八州而朝同列 ⑦一夫夜呼 ⑧函梁君臣之首
A.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B.①⑦/②⑥⑧/③④/⑤
C.①⑦/②③④⑤/⑥⑧ D.①⑦/②③⑥/④⑧/⑤
3.下列各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天下云集响应 B.蒙故业,因遗策
C.而倔起阡陌之中 D.焚百家之言
4.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B.委命下吏
C.铸以为金人十二
D.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5.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C.然秦以区区之地
D.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6.下列对《过秦论》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秦论》是史论,本文总论了秦的兴起和灭亡的原因,充分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给汉文帝改革政治提供借鉴。
B.本文通篇采用对比论证手法,集中表现在第五段。秦国的过去和现在比,陈涉与九国之师比,秦强盛之久与秦灭亡之速比,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C.本文叙史的特点是在观点统率下对历史事实作出高度概括。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叙史时所看重的是历史过程的本质,并讲究细节的准确。
D.本文是一篇政论,以议论为主,语言有辞赋特色,讲究铺排渲染。如开头写秦孝公的雄心,连用“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等四字语。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的手法描写秦始皇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历史上,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攻中原。《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3)《过秦论》中叙述秦始皇遣精兵良将镇守四方重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秦论》中描写陈涉起义时一呼百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函谷关南接秦岭,北倚黄河,东西或绝涧或高原。它是阻滞、关闭,也是畅通、开放。在这里,有一件事是不能回避的,那便是历史的追溯。无论藏在哪个角落,历史的风扑面而来,情绪的力量在历史的托举下,让去往函谷关的路变得跌宕起伏。有记载说,这条路沟壁有50米高,坡度有40至80度,有的地方仅2米宽。可以想象它在军事战略上的①______。从遥远的春秋战国直至秦国一统,函谷关一直是兵家的②_________。这里,并不是一座青砖砌起的城楼,而是真正通往时间深处的一条道路。这条道路更远的地方是远方,也是远去。古关与长河,都把各自印烙在对方的骨骼之上。这条大河,微微发出的声响,都是③__________的轰鸣。在抵达函谷关的短暂时光里,我能感应到从四面八方汇集而至的那些水声。流水声里,有风貌之变,也有愿景之欢,桩桩美好落色为图——筑坝建库后的水波清粼,生态改良后的天鹅栖息,挣脱贫困后的喜乐安宁……
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9.文中画框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10.函谷关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命:性命,生命。
2.答案:D
解析:①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②使动用法。使……斗。③使动用法。使……兴旺。④名词作动词。登上。⑤形容词作名词。小的事情。⑥使动用法。使……朝拜。⑦名词作状语。在夜里。⑧名词作动词。用箱子装。故选D。
3.答案:C
解析:C.“倔”同“崛”,崛起的意思。句意:在田野中崛起。
4.答案:D
解析:A.省略句,省略介词“以”的宾语“之”,代指百越之地。即“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译文: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B.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即“委命(于)下吏”。译文:把性命交给司法官吏。C.省略句,省略动词“铸”和介词“以”的宾语“之”,即“铸(之)以(之)为金人十二”。定语后置句。“十二”为数量词,作“金人”的后置定语,即“铸以(之)为十二金人”。译文:冶炼它们铸造十二个铜人。D.判断句,“……也”表判断。译文: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卒子。故选D。
5.答案:D
解析:D项“山东”古义指崤山以东,代指东方诸国;今义为山东省。其他三项古今义均相同。
6.答案:C
解析:C.“并讲究细节的准确”错误,本文没有讲究细节的准确,重点是对历史的评价。故选C。
7.答案:(1)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8.答案:①举足轻重;②必争之地;③震耳欲聋
解析:第①空,前文说了函谷关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从中可以看出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故应填“举足轻重”之类的成语。举足轻重: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第②空,函谷关在军事战略上地位重要,那么兵家就都想占据此处,故应填“必争之地”之类的成语。必争之地:指敌对双方必定争夺的战略要地。第③空,这里说的是黄河发出的轰鸣声,故应填“震耳欲聋”之类的成语。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9.答案:这里,并不只是一座青砖砌起的城楼,还是一条真正通往时间深处的道路。
解析:画框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一是关联词使用不当,应将“不是……,而是……”改为“不只是……,还是……”;二是语序不当,应将“一条”放在“真正”前。
10.答案:①函谷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②函谷关历史底蕴深厚,见证着社会的发展。
解析:由“函谷关南接秦岭,北倚黄河,东西或绝涧或高原”等可知,函谷关地理位置重要;函谷关不仅是一座城楼,更是一条通往时间深处的道路,“这条道路更远的地方是远方,也是远去”,且“流水声里,有风貌之变,也有愿景之欢,桩桩美好落色为图”,故函谷关历史底蕴深厚,见证着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