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江省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3.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8-26 14:49:28

文档简介

浙江省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1.(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集合间关系的判断;并集及其运算;交集及其运算
【解析】【解答】解:由,解得,则集合,因为,所以,则.
故答案为:C.
【分析】解不等式,求得集合,再根据交集,补集和子集得定义判断即可.
2.(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求值:(  )
A. B. C. D.1
【答案】D
【知识点】二倍角的正弦公式;运用诱导公式化简求值
【解析】【解答】解: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诱导公式以及正弦的二倍角公式化简求解即可.
3.(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已知,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比较数(式)的大小
【解析】【解答】解:A、取,,故A错误;
B、因为,所以,所以,故B正确;
C、取,,故C错误;
D、当时,,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取特殊值即可判断A;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即可判断B;举出反例即可判断CD.
4.(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已知三个平面向量满足,则“向量均是单位向量”是“向量方向相同”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知识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解析】【解答】解: 三个平面向量满足,所以,
两边取平方可得(*),
若向量均是单位向量,则由(*)可得,
整理得,因为,所以,即向量方向相同,故“向量均是单位向量”是“向量方向相同”的充分条件;
若向量方向相同,则有,代入(*)可得,,
即,虽方向相同,但因不能确定向量的方向,故不满足,
即“向量均是单位向量”不是“向量方向相同”的必要条件;
故“向量均是单位向量”是“向量方向相同”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答案为:A.
【分析】先根据推得,再利用充分性和必要性的判断方法分析判断即可.
5.(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已知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且,则
B.若,则
C.若且,则
D.若不垂直于,且,则必不垂直于
【答案】C
【知识点】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解析】【解答】解:A、由且可得或,故A错误;
B、由,不妨设,若使,,则易得,故B错误;
C、由知,直线与平面成的角,因为,所以直线与平面也成的角,
即,故C正确;
D、设为直线,平面为,为直线,如图所示:
显然不垂直于,易得,因,,则,
因,故得平面 ,因平面,故有,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线面所成角的定义即可判断C;满足条件得到的结论有两种,可排除即可判断A;利用特殊情况,即可排除结论即可判断B;可借助于正方体模型推理排除结论即可判断D.
6.(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一个袋子中有个大小质地完全相同的球,其中3个为红球,其余均为绿球,采用不放回方式从中依次随机地摸出2个球.已知摸出的2个球都是红球的概率为,则两次摸到的球颜色不相同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排列、组合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由依题意得:,即,解得,
即袋中共有3个红球,4个绿球,
所以两次摸到的球颜色不相同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意“摸出的2个球都是红球的概率为”,根据概率公式求得,再计算“两次摸到的球颜色不相同的概率”即可得解.
7.(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3,以为球心,为半径的球面与正方体表面的交线记为曲线,则曲线的长度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扇形的弧长与面积
【解析】【解答】解:在棱上分别取,使得,如图所示:
在中,,同理可得,
因为⊥平面,平面,所以⊥,⊥,
故,所以以为球心,为半径的球面与平面的交线为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同理,与平面的交线为为半径的,与平面的交线为为半径的,由可知,同理,
故,这三段弧长相等,均为,
故曲线的长度为.
故答案为:B.
【分析】作出辅助线,可得以为球心,为半径的球面与平面的交线为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同理可得另外两段弧,根据弧长公式求解即可.
8.(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已知,记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作出函数的简图,如图所示:
由,可得,因为,所以,即集合,
由,可得,即,
因为,数形结合可得:,消去可得,
因为,即,解得.
故答案为:C.
【分析】作出函数的简图,求的集合,即得,即,要使,数形结合,只需,消元后求解不等式即可得实数的取值范围.
9.(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已知正实数满足,则(  )
A.的最大值为2 B.的最小值为1
C.的最大值为2 D.的最小值为1
【答案】A,C
【知识点】基本不等式在最值问题中的应用;辅助角公式
【解析】【解答】解:因为正实数满足,所以,
令,,所以,,,
A、,当时,取最大值为2,故A正确;
B、
,当时,的最大值为1,故B错误;
C、因为,所以,即,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则得最小值为2,故C正确;
D,由B可得,由,则,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分析】由题可得,可令,,即,,代入选项依次化简判断即可.
10.(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已知定义域为的偶函数满足,若对任意且,都有,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B.2是的一个周期
C.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D.函数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答案】A,C,D
【知识点】抽象函数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因为函数是偶函数,且满足,
所以,则,故A正确;
B、对任意且,都有,
则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则2不是的周期,故B错误;
C、由,得,则函数图象关于点对称,
于是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故C正确
D、由,得,4是的一个周期,
,则函数图象关于直线对称,故D正确;.
故答案为:ACD.
【分析】由题意,利用偶函数性质及单调性,结合赋值法逐项分析判断即可.
11.(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一个同学投掷10次骰子,记录出现的点数,根据统计结果,在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点数6的有(  )
A.平均数为3,中位数为4 B.中位数为4,众数为3
C.平均数为2,方差为2.1 D.中位数为3,方差为0.85
【答案】A,B,D
【知识点】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极差、方差与标准差
【解析】【解答】解:A、10次点数为,符合题意,故A正确;
B、10次点数为,符合题意,故B正确;
C、设10次点数为且,平均数为,
假设有一次点数为,不妨设,由方差公式,代入相关数据得:,
即,显然最大只能取,
不妨设得,此时方程无解,所以,
当时得:,最大只能取,
不妨设得,此时方程有唯一解,,
即10次点数为,但此时平均数为不合题意,所以,
当得取得,
此时方程无解(其余情况也均无解),所以,
当时,平均数为不合题意.综上所述,假设有一次点数为不成立,故C错误;
D、10次点数为符合题意,故D正确.
故答案为:ABD.
【分析】举例即可判断ABD;用反证法证明不能出现6即可判断C.
12.(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已知,则   .
【答案】
【知识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复数的模
【解析】【解答】解:由,可得,则.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复数的除法运算求出复数,再根据复数的模长公式求解即可.
13.(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如图,在长方形中,,点在线段(端点除外)上,现将沿折起为,设,二面角的大小为.若,则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为   .
【答案】
【知识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
【解析】【解答】解:过作,交于,过作平面,如图所示:
因为平面,平面,所以,
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则,
所以二面角的平面角为,
则,,,,
则三棱锥的高,
三棱锥的底面面积,
所以
,(其中) ,
故当时,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
【分析】将三棱锥的底面面积及高用含有的三角函数来表示,根据体积公式写出棱锥体积,整理化简后利用三角函数求出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
14.(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在锐角中,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若,则的最小值为   .
【答案】
【知识点】基本不等式;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余弦定理
【解析】【解答】解:在锐角中,,由余弦定理得,
则,即,即,
由正弦定理得:,
即,
因为,所以,所以,所以,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则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分析】由题意,结合余弦定理可得,再利用正弦定理化边为角,根据二倍角公式化简,结合基本不等式求解即可.
15.(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已知函数.
(1)求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大值;
(2)求函数在区间上的单调区间.
【答案】(1)解:函数,
则的最小正周期,当,即时,
取最大值,最大值为;
(2)解:函数,
令,解得;
令,解得,
则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单调减区间为.
【知识点】二倍角的正弦公式;含三角函数的复合函数的单调性;辅助角公式
【解析】【分析】(1)利用辅助角公式化简函数,结合三角函数的周期公式和最值进行求解即可;
(2)利用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即可求出函数在区间上的单调区间.
16.(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镇海中学采购了一批电子白板电容笔,这一批电容笔使用三年后即被淘汰.电容笔头属于消耗品,现在需要决策在购买电容笔时笔头的数量,为此搜集并整理了10支笔在一年内消耗的笔头数(单位:个),发现均落在范围内,将统计结果按如下方式分成六组,第一组,第二组,……第六组,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1)求的值;
(2)估计10支笔一年内消耗笔头数量的平均值(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为代表)和第30百分位数
(3)在搜集这10支笔的使用情况数据时,发现其中3支是高一班级在使用,另外7支是高二班级在使用,现已知高二班级消耗的笔头数的平均值和方差分别为50和221,所有班级消耗的笔头数的方差为200,试估计高一班级消耗的笔头数的平均值和方差.
【答案】(1)解:由频率分布直方图每个小矩形面积和为1,可得:,
解得;
(2)解:,
频率分布直方图前两列面积和为,
设第30百分位数为a,,
解出,所以第30百分位数为;
(3)解:由题意知总平均数,设高一年级平均数,方差为,高二年级平均数,方差为,,解出;
,代入公式得,解出,
所以高一班级消耗的笔头数的平均值为,方差为.
【知识点】频率分布直方图;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极差、方差与标准差;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百分位数
【解析】【分析】(1)由概率之和为即面积和为1列式求解即可;
(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平均值公式计算平均值;第30百分位数即是面积和从左到右为0.3的横坐标列式计算即可;
(3)由分层抽样的平均值和方差公式求解即可.
17.(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如图,在中,是的中点,在边上,且与交于点.
(1)用表示;
(2)若,求的值.
【答案】(1)解:因为,所以,
设,则,

所以,解得,即;
(2)解:由(1)得,
则,
因为,
所以,
即,所以,即.
【知识点】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解析】【分析】(1)根据平面向量得线性运算即可求出,设,分别用及表示,再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求出,即可求;
(2)先将表示,再根据平面向量数量积得运算律化简求解即可.
18.(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如图,在五面体中,四边形为矩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面面.
(1)求证::
(2)在线段上是否存在点,使得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若存在,请求出的长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易得,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平面,所以平面,又因为面,所以,
而,,平面,
因此平面,又平面,所以;
(2)解:取的中点,作,连接,
由(1)知,平面,
因为平面,所以,又因为,,所以,
即两两垂直,以为原点,直线分别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如图所示:
假定在线段上存在点,使得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设,
则,

设平面的法向量,则,令,得,
,整理得,解得或,
所以在线段上存在点,使得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此时或.
【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用空间向量研究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解析】【分析】(1)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线面垂直的判定性质推理即得.
(2)取的中点,以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求出平面的法向量,再利用线面角的向量求法求解即得.
19.(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悬链线出现在建筑领域,最早是由十七世纪英国杰出的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提出的,他认为当悬链线自然下垂时.处于最稳定的状态,反之如果把悬链线反方向放置,它也应该是一种稳定的状态,后来由此演变出了悬链线拱门,其中双曲余弦函数就是一种特殊的悬链线函数,其函数表达式为,相应的双曲正弦函数的表达式为
(1)求的值;
(2)若直线与函数和的图象共有三个交点,设这三个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证明:;
(3)函数,若对任意的恒成立,求的最大值.
【答案】(1)解:;
(2)证明:令,解得,
当,,当,,
则在处取得极小值,当,,
当,,所以的大致图像如图所示;
恒成立,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当,,当,,所以的大致图像,如图所示:
不妨设,由为偶函数可得,
与图像有三个交点,显然,令,整理得,解得或(舍去),
所以,即,又因为,所以;
(3)解:设,两边平方得:,
则,所以,
因为单调递增,所以当,,即,
由得:,即,
该不等式组只需在和时同时满足,即,
上述不等式组两边同乘得,
当,,;
当,,;
当,,;
当,,;
综上所述:的最大值为.
【知识点】函数恒成立问题;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
【解析】【分析】(1)根据定义直接计算即可;
(2)画出两个函数的大致图像得到,只需证明即可;
(3)首先通过换元把绝对值里的函数整理成一个关于二次函数,再把不等式去掉绝对值变成两个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
最后在通过分类讨论的方法求出的最大值.
1 / 1浙江省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1.(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2.(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求值:(  )
A. B. C. D.1
3.(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已知,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4.(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已知三个平面向量满足,则“向量均是单位向量”是“向量方向相同”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已知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且,则
B.若,则
C.若且,则
D.若不垂直于,且,则必不垂直于
6.(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一个袋子中有个大小质地完全相同的球,其中3个为红球,其余均为绿球,采用不放回方式从中依次随机地摸出2个球.已知摸出的2个球都是红球的概率为,则两次摸到的球颜色不相同的概率为(  )
A. B. C. D.
7.(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3,以为球心,为半径的球面与正方体表面的交线记为曲线,则曲线的长度为(  )
A. B. C. D.
8.(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已知,记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9.(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已知正实数满足,则(  )
A.的最大值为2 B.的最小值为1
C.的最大值为2 D.的最小值为1
10.(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已知定义域为的偶函数满足,若对任意且,都有,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B.2是的一个周期
C.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D.函数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11.(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一个同学投掷10次骰子,记录出现的点数,根据统计结果,在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点数6的有(  )
A.平均数为3,中位数为4 B.中位数为4,众数为3
C.平均数为2,方差为2.1 D.中位数为3,方差为0.85
12.(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已知,则   .
13.(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如图,在长方形中,,点在线段(端点除外)上,现将沿折起为,设,二面角的大小为.若,则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为   .
14.(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在锐角中,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若,则的最小值为   .
15.(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已知函数.
(1)求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大值;
(2)求函数在区间上的单调区间.
16.(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镇海中学采购了一批电子白板电容笔,这一批电容笔使用三年后即被淘汰.电容笔头属于消耗品,现在需要决策在购买电容笔时笔头的数量,为此搜集并整理了10支笔在一年内消耗的笔头数(单位:个),发现均落在范围内,将统计结果按如下方式分成六组,第一组,第二组,……第六组,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1)求的值;
(2)估计10支笔一年内消耗笔头数量的平均值(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为代表)和第30百分位数
(3)在搜集这10支笔的使用情况数据时,发现其中3支是高一班级在使用,另外7支是高二班级在使用,现已知高二班级消耗的笔头数的平均值和方差分别为50和221,所有班级消耗的笔头数的方差为200,试估计高一班级消耗的笔头数的平均值和方差.
17.(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如图,在中,是的中点,在边上,且与交于点.
(1)用表示;
(2)若,求的值.
18.(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如图,在五面体中,四边形为矩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面面.
(1)求证::
(2)在线段上是否存在点,使得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若存在,请求出的长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9.(2024高二下·镇海区期末)悬链线出现在建筑领域,最早是由十七世纪英国杰出的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提出的,他认为当悬链线自然下垂时.处于最稳定的状态,反之如果把悬链线反方向放置,它也应该是一种稳定的状态,后来由此演变出了悬链线拱门,其中双曲余弦函数就是一种特殊的悬链线函数,其函数表达式为,相应的双曲正弦函数的表达式为
(1)求的值;
(2)若直线与函数和的图象共有三个交点,设这三个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证明:;
(3)函数,若对任意的恒成立,求的最大值.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集合间关系的判断;并集及其运算;交集及其运算
【解析】【解答】解:由,解得,则集合,因为,所以,则.
故答案为:C.
【分析】解不等式,求得集合,再根据交集,补集和子集得定义判断即可.
2.【答案】D
【知识点】二倍角的正弦公式;运用诱导公式化简求值
【解析】【解答】解: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诱导公式以及正弦的二倍角公式化简求解即可.
3.【答案】B
【知识点】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比较数(式)的大小
【解析】【解答】解:A、取,,故A错误;
B、因为,所以,所以,故B正确;
C、取,,故C错误;
D、当时,,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取特殊值即可判断A;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即可判断B;举出反例即可判断CD.
4.【答案】A
【知识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解析】【解答】解: 三个平面向量满足,所以,
两边取平方可得(*),
若向量均是单位向量,则由(*)可得,
整理得,因为,所以,即向量方向相同,故“向量均是单位向量”是“向量方向相同”的充分条件;
若向量方向相同,则有,代入(*)可得,,
即,虽方向相同,但因不能确定向量的方向,故不满足,
即“向量均是单位向量”不是“向量方向相同”的必要条件;
故“向量均是单位向量”是“向量方向相同”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答案为:A.
【分析】先根据推得,再利用充分性和必要性的判断方法分析判断即可.
5.【答案】C
【知识点】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解析】【解答】解:A、由且可得或,故A错误;
B、由,不妨设,若使,,则易得,故B错误;
C、由知,直线与平面成的角,因为,所以直线与平面也成的角,
即,故C正确;
D、设为直线,平面为,为直线,如图所示:
显然不垂直于,易得,因,,则,
因,故得平面 ,因平面,故有,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线面所成角的定义即可判断C;满足条件得到的结论有两种,可排除即可判断A;利用特殊情况,即可排除结论即可判断B;可借助于正方体模型推理排除结论即可判断D.
6.【答案】D
【知识点】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排列、组合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由依题意得:,即,解得,
即袋中共有3个红球,4个绿球,
所以两次摸到的球颜色不相同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意“摸出的2个球都是红球的概率为”,根据概率公式求得,再计算“两次摸到的球颜色不相同的概率”即可得解.
7.【答案】B
【知识点】扇形的弧长与面积
【解析】【解答】解:在棱上分别取,使得,如图所示:
在中,,同理可得,
因为⊥平面,平面,所以⊥,⊥,
故,所以以为球心,为半径的球面与平面的交线为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同理,与平面的交线为为半径的,与平面的交线为为半径的,由可知,同理,
故,这三段弧长相等,均为,
故曲线的长度为.
故答案为:B.
【分析】作出辅助线,可得以为球心,为半径的球面与平面的交线为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同理可得另外两段弧,根据弧长公式求解即可.
8.【答案】C
【知识点】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作出函数的简图,如图所示:
由,可得,因为,所以,即集合,
由,可得,即,
因为,数形结合可得:,消去可得,
因为,即,解得.
故答案为:C.
【分析】作出函数的简图,求的集合,即得,即,要使,数形结合,只需,消元后求解不等式即可得实数的取值范围.
9.【答案】A,C
【知识点】基本不等式在最值问题中的应用;辅助角公式
【解析】【解答】解:因为正实数满足,所以,
令,,所以,,,
A、,当时,取最大值为2,故A正确;
B、
,当时,的最大值为1,故B错误;
C、因为,所以,即,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则得最小值为2,故C正确;
D,由B可得,由,则,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分析】由题可得,可令,,即,,代入选项依次化简判断即可.
【知识点】抽象函数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因为函数是偶函数,且满足,
所以,则,故A正确;
B、对任意且,都有,
则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则2不是的周期,故B错误;
C、由,得,则函数图象关于点对称,
于是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故C正确
D、由,得,4是的一个周期,
,则函数图象关于直线对称,故D正确;.
故答案为:ACD.
【分析】由题意,利用偶函数性质及单调性,结合赋值法逐项分析判断即可.
11.【答案】A,B,D
【知识点】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极差、方差与标准差
【解析】【解答】解:A、10次点数为,符合题意,故A正确;
B、10次点数为,符合题意,故B正确;
C、设10次点数为且,平均数为,
假设有一次点数为,不妨设,由方差公式,代入相关数据得:,
即,显然最大只能取,
不妨设得,此时方程无解,所以,
当时得:,最大只能取,
不妨设得,此时方程有唯一解,,
即10次点数为,但此时平均数为不合题意,所以,
当得取得,
此时方程无解(其余情况也均无解),所以,
当时,平均数为不合题意.综上所述,假设有一次点数为不成立,故C错误;
D、10次点数为符合题意,故D正确.
故答案为:ABD.
【分析】举例即可判断ABD;用反证法证明不能出现6即可判断C.
12.【答案】
【知识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复数的模
【解析】【解答】解:由,可得,则.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复数的除法运算求出复数,再根据复数的模长公式求解即可.
13.【答案】
【知识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
【解析】【解答】解:过作,交于,过作平面,如图所示:
因为平面,平面,所以,
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则,
所以二面角的平面角为,
则,,,,
则三棱锥的高,
三棱锥的底面面积,
所以
,(其中) ,
故当时,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
【分析】将三棱锥的底面面积及高用含有的三角函数来表示,根据体积公式写出棱锥体积,整理化简后利用三角函数求出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
14.【答案】
【知识点】基本不等式;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余弦定理
【解析】【解答】解:在锐角中,,由余弦定理得,
则,即,即,
由正弦定理得:,
即,
因为,所以,所以,所以,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则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分析】由题意,结合余弦定理可得,再利用正弦定理化边为角,根据二倍角公式化简,结合基本不等式求解即可.
15.【答案】(1)解:函数,
则的最小正周期,当,即时,
取最大值,最大值为;
(2)解:函数,
令,解得;
令,解得,
则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单调减区间为.
【知识点】二倍角的正弦公式;含三角函数的复合函数的单调性;辅助角公式
【解析】【分析】(1)利用辅助角公式化简函数,结合三角函数的周期公式和最值进行求解即可;
(2)利用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即可求出函数在区间上的单调区间.
16.【答案】(1)解:由频率分布直方图每个小矩形面积和为1,可得:,
解得;
(2)解:,
频率分布直方图前两列面积和为,
设第30百分位数为a,,
解出,所以第30百分位数为;
(3)解:由题意知总平均数,设高一年级平均数,方差为,高二年级平均数,方差为,,解出;
,代入公式得,解出,
所以高一班级消耗的笔头数的平均值为,方差为.
【知识点】频率分布直方图;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极差、方差与标准差;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百分位数
【解析】【分析】(1)由概率之和为即面积和为1列式求解即可;
(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平均值公式计算平均值;第30百分位数即是面积和从左到右为0.3的横坐标列式计算即可;
(3)由分层抽样的平均值和方差公式求解即可.
17.【答案】(1)解:因为,所以,
设,则,

所以,解得,即;
(2)解:由(1)得,
则,
因为,
所以,
即,所以,即.
【知识点】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解析】【分析】(1)根据平面向量得线性运算即可求出,设,分别用及表示,再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求出,即可求;
(2)先将表示,再根据平面向量数量积得运算律化简求解即可.
18.【答案】(1)证明:易得,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平面,所以平面,又因为面,所以,
而,,平面,
因此平面,又平面,所以;
(2)解:取的中点,作,连接,
由(1)知,平面,
因为平面,所以,又因为,,所以,
即两两垂直,以为原点,直线分别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如图所示:
假定在线段上存在点,使得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设,
则,

设平面的法向量,则,令,得,
,整理得,解得或,
所以在线段上存在点,使得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此时或.
【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用空间向量研究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解析】【分析】(1)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线面垂直的判定性质推理即得.
(2)取的中点,以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求出平面的法向量,再利用线面角的向量求法求解即得.
19.【答案】(1)解:;
(2)证明:令,解得,
当,,当,,
则在处取得极小值,当,,
当,,所以的大致图像如图所示;
恒成立,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当,,当,,所以的大致图像,如图所示:
不妨设,由为偶函数可得,
与图像有三个交点,显然,令,整理得,解得或(舍去),
所以,即,又因为,所以;
(3)解:设,两边平方得:,
则,所以,
因为单调递增,所以当,,即,
由得:,即,
该不等式组只需在和时同时满足,即,
上述不等式组两边同乘得,
当,,;
当,,;
当,,;
当,,;
综上所述:的最大值为.
【知识点】函数恒成立问题;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
【解析】【分析】(1)根据定义直接计算即可;
(2)画出两个函数的大致图像得到,只需证明即可;
(3)首先通过换元把绝对值里的函数整理成一个关于二次函数,再把不等式去掉绝对值变成两个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
最后在通过分类讨论的方法求出的最大值.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