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
湿衣服会变干
潮湿的手会变干
水变成了什么?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汽化是液化的逆过程。
2.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知道蒸发可以制冷。
3.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体会课堂探究的乐趣,
汲取新知识的营养,
让我们一起 吧!
进
走
课
堂
汽化
【概念】
液态
气态
汽 化
(水)
(水蒸气)
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汽化现象
液 化
【方式】
沸腾
蒸发
汽化
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提出问题】
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
【实验装置】
思考1、
说一说,实验装置中各器材名称?组装的顺序
思考2、
酒精灯如何使用?
思考3、
如何缩短加热至水沸腾的时间?
【进行实验】
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数据分析】
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实验结论】
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1.水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2.沸腾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沸点
【定义】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液体沸点】
液态铁 2750
液态铅 1740
水银 357
亚麻仁油 287
甲苯 111
水 100
酒精 78
液态氨 -33.4
液态氧 -183
液态氮 -196
液态氢 -253
液态氦 -268.9
几种液体的沸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
【影响因素】
沸点与液体上方的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蒸发
【定义】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影响因素】
观察下图,你能说出有哪些因素影响蒸发的快慢吗?
A
B
C
蒸发
想一想:以下是从哪些角度加快或减慢蒸发的?
蒸发
如图所示,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液体蒸发时,要自发从周围环境中吸取热量,
使周围的环境和液体本身的温度降低,因此
液体蒸发有制冷作用。
蒸发与沸腾的对比
不同点
蒸 发 沸 腾
条件
发生部位
程度
温度变化
相同点
任何温度
达到沸点且
继续吸热
表面
表面和内部
缓慢
剧烈
蒸发时温度降低
沸腾时温度不变
1.都是汽化现象
2.都要吸热
液化
烧开水冒“白气”
冬天说话冒“白气”
壶盖上的水珠是由什么变来的?
液化
【液化现象】
清晨树叶上的露珠
冬天教室的玻璃上的水珠
烧开水时壶盖上的水珠
液化
【实际应用】
气体打火机
液化石油气
火箭
雾是否为水蒸气?
思考1:
思考2:
“白气”与“水蒸气”的区别?
汽化
液化
相反 过程
吸热
放热
汽化方式
蒸发
沸腾:探究“水的沸腾”
发生条件:任何温度
发生位置:液体表面
蒸发吸热,温度降低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的温度
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两种方法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易错警示:“白气”不是水蒸气,是小水滴或小水珠!
应用:气体打火机、液化石油气
雾、露 白气
1.夏天在教室里洒些凉水,会感到凉爽些,主要原因是( )
A. 凉水的温度低
B.洒在地上的水蒸发时吸热,使空气温度降低
C.空气中的水蒸气减少了
D.是人的心理作用
B
2.(2020·深圳中考)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性运用物理知识。对图中所蕴含物理知识的解说错误的是( )
A.自制简易冰箱利用蒸发吸热来保存食物
B.把鱼埋在冰粒中利用了冰温度较低且熔化吸热来保鲜鱼
C.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凝固吸热来保存蔬菜
D.新疆坎儿井利用地下水管引水,减少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蒸发
C
3.(2020·眉山中考)为了探究水的
沸腾,科学小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温度计的示数是 。
(2)加热时,杯底有“气泡”形成,上升到水面破裂,有“白雾”冒出,“白雾”是水蒸气 形成的。由图乙可知,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3)实验结束后,移开酒精灯,发现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可能的原因是: 。把水在沸腾的高压锅从灶上拿下来以后,水不再沸腾,但打开锅盖,水又会重新沸腾,原因是 __
______。
自下而上
75℃
液化
保持不变
石棉网或杯底的温度仍高于水的沸点
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低于水
的温度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