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5 七律.长征
第1课时
学校 班级 姓名
【预习导航】
一、走近长征。
通过课下查找,同学们都搜集了资料,你们对长征了解多少呢?
二、知识链接。
“七律”,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长征”是诗的题目。
三、默读课文,读准字音,然后连一连。
yí wēi páng bó shān mín2·1·c·n·j·y
逶 迤 礴 磅 岷 山
四、读一读下面的词语,说说在诗句中的意思。
逶迤 磅礴 岷山 只等闲 腾细浪 走泥丸 云崖暖 铁索寒
五、按照下列画的停顿读一读,感受诗的韵律美。
长征
红军/ 不怕/ 远征/ 难,[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万水/ 千山/ 只/ 等闲。
五岭/ 逶迤/ 腾/ 细浪,
乌蒙/ 磅礴/ 走泥/ 丸。
金沙/ 水拍/ 云崖/ 暖,
大渡/ 桥横/ 铁索/ 寒。
更喜/ 岷山/ 千里/ 雪,
三军/ 过后/ 尽/ 开颜。
六、读了这首诗,你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来,准备在课堂上和同学交流讨论吧!
【课堂探究】
一、初读课文,了解诗意。
1. 远征:指二万五千里长征。万水千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万”和“千”都不是实数,而是说无数的山、无数的水,实指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边境。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绝的样子。细浪:翻着浪 ( http: / / www.21cnjy.com )花的细流。乌蒙:即乌蒙山,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磅礴:气势雄伟。泥丸:泥团子,小泥球。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铁索: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红军过桥时桥上只剩下13根铁索。岷山:在四川省北部,绵延四川、甘肃两省边境,海拔4000米左右,终年积雪。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根据上面的解释及你所了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和同学交流讨论后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品读诗句,感悟情感。
1.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细浪” “泥丸”上面意思?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这句诗表达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品质?
2.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句中包含了两次长征途中的著名战斗,你知道吗?“暖”“寒”什么意思?这一“暖”一“寒”,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www.21-cn-jy.com
3.“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尽开颜”什么意思?这句表达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再读全诗,回归中心。
1.这首诗统领全文的是哪一句?最后一句在全文中期什么作用?
2. 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第2课时
学校 班级 姓名
【达标训练】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ní wán yún yá mín
( ) ( ) ( ) 山21世纪教育网
二、辨字组词。
闲( ) 迤( ) 腾( ) 渡( )岷( ) 委( )
闷( ) 施( ) 藤( ) 度( )眠( ) 逶( )
三、用线把词语和对应的意思连起来。21世纪教育网
A.万水千山 ①高耸入云的山崖。
B.逶迤 ②气势雄伟,文中指山势高大,险峻。
C.磅礴 ③全都喜笑颜开。
D.尽开颜 ④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E.云崖 ⑤形容无数的山和水,暗指困难多,艰险多。
四、改正下列每组词语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字填在横线上。
1.风尘扑扑 平易近人 戒骄戒躁 只等闲 __________
2.风烛残年 无边无际 来龙去脉 云涯暖 __________
3.围追堵截 巍峨高大 翻山岳岭 腾细浪 __________
4.艰苦卓绝 水流湍急 气势磅礴 尽开彦
五、对下列句子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对偶)
B.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比喻)
C.在我们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拟人)
D.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拓展提升
六、课内阅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七律 长征》作者 ,体裁 ,这种诗体的特点是:__________。
2.《七律 长征》这首诗押的韵脚是 。
3. 诗中高度概括红军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的句子是: 21世纪教育网
,________________。
4. 诗中描写山和水的对偶句分别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5.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 ( http: / / www.21cnjy.com )细浪”和“走泥丸”两个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21教育网
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6.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 ( http: / / www.21cnjy.com )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我们党领导红军以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进行的长征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请你用积累到的古诗名句来诠释长征的“英雄气概”。21cnjy.com
我的诠释: , 。
七、课外阅读。
(一) 清平乐 六盘山
1935年10月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两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这首词是诗人毛泽东率众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士于1935年10月7日亲自登上万里长征最后一座主峰——六盘山主峰有感而作,你知道是什么季节登临吗?从哪儿看出来?
2.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说说你的理解。
(二)倔强的小红军(选段)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21·cn·jy·com
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1.“满不在乎”是什么意思?小红军为什么要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2.小红军的体力真的比陈赓强多了吗?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3.你还知道哪些长征故事,请把故事的名字或是故事的主人翁写下来。
自评: 师评:
比如原因、路线、结果等或长征的故事。
十六字令三首
毛泽东
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五年
其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请欣赏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