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和创新 教学设计
阶段特征: (隋唐时期)
总体特征:
封建社会繁荣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时期。
具体表现:
1.政治上: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继续发展,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疆域辽阔,社会稳定;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唐朝中后期的藩镇割据削弱了唐朝的统治,最终形成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2.经济上: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呈现繁荣局面;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对外贸易繁荣;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土地和赋役制度调整:由魏晋时期的租调制到唐朝的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3.思想文化上:出现三教合流的趋势;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多元发展、全面繁荣、
世界领先、影响深远,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
4.民族关系上:唐朝统治者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通过战争、和亲、册封、设管理机构等方式加强了与周边各族的关系,各民族进一步融合;
5.对外关系上:交通发达,海陆并举;唐朝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课程标准:
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
2.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的新成就。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掌握科举制度隋朝创立,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
【唯物史观】认知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建 树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
【史料实证】探究汉代察举制,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隋唐时期的科举制,魏晋南朝和隋唐时期的中枢政务机构,唐朝租唐调制和两税法;
【历史解释】研思汉唐时期选官制度演变、“汉承秦 解释 制”和隋唐时期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动,唐朝的纳绢代役;
【家国情怀】感悟科举制使一批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加政权。
时空坐标及主要线索: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选官制度的变化、三省六部的确立;
教学难点:赋税制度的变化及影响。
教学设计:
1.本节课的立意是既总结隋唐前制度探索的成果,又开创、奠定了此后一千多年制度建设的框架。从,三个版块有着紧密联系,构建国家治理结构图便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2.利用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图片、图示等,理解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和赋税制度三者的内涵及关系;
3.在教学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问题思考、合作探究等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能力,达到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教学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唐以后中国的历史演变是好是坏,那是另外回事,但罗马帝国亡了,以后就再没有罗马。唐室覆亡以后,依然有中国。这也便是唐代之伟大远超世界其他一切以往的伟大国家之所在。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如果让你用一种颜色来形容大唐王朝,你认为她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红色:热烈、奔放,体现唐朝的开明开放,盛世统一;
金色:辉煌、灿烂,文化繁荣,才人辈出;
紫色:雍容华贵,四方来朝。
唐朝在我们心目中是色彩缤纷的,因为她统一、盛世、辉煌、包容开放,包括隋朝在内整个隋唐时期都是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时代,尤其在统治制度方面的创新,更是造就隋唐盛世的重要因素。
选官制度
(一)九品中正制:
1.概念:
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中央委任中正官(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写出评语,称状),分为九等,朝廷依此授官(吏部)。
2.背景: 让学生阅读教材的“历史纵横”
(1)汉末动荡,察举制失去社会基础;
(2)抑制地方大族,集权中央;
(3)察举制自身弊端不适应选拔需求.
3.创立:
曹魏政权曹丕采纳陈群的意见创立。
4.标准:
初创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到西晋重家世。分为九等授官。
5.评价:
⑴积极:初期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将选官权收归中央,
加强了中央集权;
⑵消极:后期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二)科举制:
1.背景:
材料一 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段灼传》
归纳为:
(1)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2)南北朝以来,士族衰落,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
(3)削弱士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内容:分制举和常举
(1)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
(2)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
(3)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的资格,还需吏部选拔方可正式任官。
3.创立和发展:
(1)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2)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3)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
(4)武则天:扩大取士人数,首创武举、殿试;
(5)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其地位。
4.特点:
自由报名、政权开放、公平公正、唯才是举、择优录取、分科考试。
5.评价(影响):
材料一 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每岁仲冬,州县、馆、监举其成者送之尚书省;而举选不由馆、学者,谓之乡贡,皆怀牒自列于州县。试已……既至省,皆疏名列到,结款通保及所居,始由户部集阅,而关于考功员外郎试之。
——《新唐书·选举志上》
材料二 唐代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既不需要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要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 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归纳为:
进步性: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①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使中下层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加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增强了社会流动;
②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保证官僚队伍的来源,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④促进了儒学发展,提高儒学地位,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社会出现重学风气;
⑤对西方文官制度形成产生积极影响。
局限性:
①实质: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封建选官制度;
②以儒学经义为范畴,忽视实用性学问,阻碍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③以才学为标准选官,难以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
④到了后期发展成八股取士,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问题思考: 现实的科举制是什么样子?
(1)有科举 ≠ 只有科举
录取人数少:唐代科举最常见的是进士科和明经科,进士科每年录取名额不超过30人,加上明经科也就七八十人。
参加人数少:开元以后,全国参加科举的人,“多则两千,少犹不减千人。”
入仕方式多:达官贵人的子孙都享有门荫特权,门荫出身在唐前期属正途。此外军功、举荐、以钱捐官等都存在。
(2)程序公平 ≠ 结果公平;
(3)长于诗赋文章≠ 长于经邦济世。
合作探究: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及特点
1.历程:
2.特点:
(1)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
(2)选拔方式:地方评议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
(3)选拔原则:趋向制度化,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
(4)选拔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二、三省六部制
(一)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它们共同执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二)确立完善:
1.正式创立:
隋文帝时,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2.完善成熟:
唐朝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三)运行:
1.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2.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
3.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事务。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设宰相会议于政事堂(也叫中书门下)
知识拓展: 政事堂
宰相议事的地方,初设在门下省,中宗即位后,移政事堂于中书省。723年改政事堂名为中书门下。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原仅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其后,皇帝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称为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以后逐渐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亦为宰相。
(四)特点:
(1)分工明确,相互牵制,相互制约;
(2)以皇权为中心,分割了相权;
(3)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4)集体施政,注重发挥集体智慧,重视程序。
(五)影响:
(1)分工明确,相互合作,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2)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3)重视程序合法性,有利于节制君权,弥补君主才干不足,减少决策失误;
(4)使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影响深远;
(5)对东亚文化圈产生深远影响,如日本大化改革。
总之,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合作探究: 汉唐以来中国古代中央中枢体系的演变趋势、演变特点
(1)发展趋势:
①皇帝通过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
②宰相权力沿着相权的逐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方向发展演变。
(2)演变特点:
①皇帝通过削弱、分化相权来强化皇权;
②中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③宰相职位由实位转为虚位,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三、赋税制度
(一)租庸调制:
1.概念:
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税徭役制度。
知识拓展: 均田制
指政府不触动原有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接受土地的农民要向封疆国家交纳赋税和服役,一般情况下,土地只允许使用不允许买卖,实际上是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
2.目的:
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保证财政收入,巩固封建统治。
3.形成过程:
(1)魏晋:
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2)北魏孝文帝:
实施均田制,要求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
即租:纳粮(谷物);调:纳布(绢)。
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3)隋、唐初:租庸调制
增加庸:纳绢或布代役(代役税)。隋朝有年龄限制(50岁以上)。
4.内容:
凡均田户,不论授田是多少,按丁交纳定额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
①“租”:即田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
②“庸”:纳绢代役。服徭役期间,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
③“调”:是户调,是人头税,交纳绢或布。
5.特点:
①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
②以实物税为主或以实物地租代替劳役地租。
③可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④贵族官僚享有免交租庸调的特权。
6.意义:
①政府的赋税收入有所保障;
②以庸代役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生产积极性提高;
③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的农民负担,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二)两税法:唐朝中后期
材料一 由于安史乱后出现的民户大迁徙和土地所有权的大规模转移,唐初实行的户籍制度和均田制度已经不能维持。天宝十三载编民900万户,其中缴纳赋税的课户为530万户。而乾元三年只有193万户编民,其中课户只有78万。就在这种情况下,朝廷的财政出现了严重危机。
——翁俊雄《唐后期民户大迁徙与两税法》
材料二 其年八月,宰相杨炎上书奏曰:国家初定令式,有租赋庸调之法……丁口转死,非旧名矣;田亩移换,非旧额矣;贫富升降,非旧第矣……炎遂请作两税法……量出以制入,户无土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秋夏两征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
——《唐会要·卷八十三》
1.原因:
①安史之乱后,在籍户口大幅减少,政府财政收入锐降,财政困难;
②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控制的土地大量减少,均田制难以维系,租庸调制弊端日显,难以延续。
2.实施:
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3.内容:
①原则:“量出以制入”
由中央政府预先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
②主体:“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
户不分主户和客户,以当时的居住地,编入户籍;
③标准:“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劳役用钱代替。
④期限:夏秋两次收取。
4.评价:
材料 “两税法”颁布以后,到建中末年,就有了1300多万的两税收益……两税法规定“以钱谷定税,临时折征杂物”,具体征收时采用货币与实物结合的方式,这种做法在国家税收领域引入了货币税,改变了传统的纯粹实物税历史,货币税的推行,不仅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货币、商品意识的推广。自唐以后,以土地和财产为基础的税收制度逐渐占据了国家税收的主导地位,而以人丁为基础的税收制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摘编自邱作文《唐朝中期两税法改革简析》
材料二
(1)积极:
①简化税收名目,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缓和社会矛盾;
②扩大收税对象,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③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④按照各户的贫富程度确定征税标准,较为公平,有利于改善贫富不均的现象。
(2)消极:
①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激化了阶级矛盾;
②大地主隐瞒财产,转嫁赋税,政府为保证财政又增加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
加沉重。
合作探究:
两税法与租庸调制相比,有哪些变化与创新?反映了赋税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
(1)变化与创新
(2)发展趋势:
①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
②征税时间:由不定时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③征税内容:由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化;
④赋税种类:由繁杂逐渐演变为简化;
⑤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庸”为标志)。
能力提升: 结合所学,概括隋唐时期制度、政策的变化和创新的表现
(1)中央官制的变化:
中央官制实行三省六部制,从而取代了秦汉以来的三公九卿制,中央机构更加成熟完善,为后世朝代所沿用。
(2)选官制度的变化:
科举制取代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各阶层知识分子,特别是庶族地主的参政,扩大了封建政权的基础,极大地改变了秦汉至南北朝时期豪强地主垄断政权的局面。
(3)土地制度的变化:
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土地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均田制崩溃,土地兼并严重,地主庄园经济发展。
(4)赋税制度的变化: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的变化,符合土地集中和贫富分化的社会现实。这一变化,不仅是唐代赋税制度的改革,也是从汉代以来征税由重人口、轻田产转变为轻人口、重田产的分水岭。
(5)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上的变化:
中央政府的政策比较开明和开放。东北边疆地区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疆域变得空前辽阔,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初试牛刀:
1.(2024·广东卷)两税法依据田地、杂产等资产评定户等,但对杂产种类及其价值没有明确规定。唐文宗时,湖州刺史庾威在所属五县,“自立条制,应田地、奴婢,下及竹、树、鹅、鸭等并估计出税,差军人一千一百五十人散入乡村,检责剩征税钱四千九百余贯”,结果被朝廷以“扰人”罪名贬官。由此可见,两税法( )
A.存在一定的制度缺陷
B.强化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赋予地方官员加征权
D.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困难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两税法改革对于杂税没有明确规定,这导致地方官无所适从,于是地方官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征税且最终被朝廷贬官,这说明两税法在征税税种方面存在问题,有一定的制度缺陷,A项正确;两税法,不以丁身为本,一定程度上放松了人身控制,排除B项;朝廷没有赋予官员加征权,排除C项;两税法虽然增加了财政收入,但是并未解决政府的财政困难,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4·辽吉黑卷)唐代宗大历初年,国子司业归崇敬上疏提出,明经科考试“不求其文义,及第先取于帖经”,士子为了应试,多死记硬背儒家经典,不从师不问道,遂使“专门业废”“传受义绝”。其所强调的是( )
A.明经科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B.复兴儒学的紧迫性
C.进士科考试内容的合理性
D.官学教育的重要性
【解析】 根据材料“明经科考试‘不求其文义,及第先取于帖经’,士子为了应试,多死记硬背儒家经典,不从师不问道,遂使‘专门业废’‘传受义绝’。”并结合所学可知,所谓帖文,又称帖经,主要考经文的记忆,及第是指科举考试考中。明经科考试,侧重考查识记背默的内容,这不利于对学问的深入研究和思考,机械默写使得学问逐渐走向僵化,故材料所述强调的是明经科考试改革的必要性,A项正确;明经科考试内容依然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并非复兴儒学,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在阐述明经科考试的弊端,并没有提到进士科考试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官学教育和民间教育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4·浙江卷1月)贞元十年(794年),时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陆贽向唐德宗上万字长文《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直指当时赋税改革之弊。他批评的是( )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均田制
D.地丁银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唐德宗时期实行的赋税制度是两税法,B项正确;租庸调制是德宗之前实行的,排除A项;均田制是北魏到唐前期推行的土地制度,排除C项;地丁银是清朝时期实行的,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4·北京卷)“判”是古时官员断决狱讼的文本,也是唐代铨选官吏的考试科目之一。唐代的《龙筋凤髓判》是我国完整传世的一部判例集,通过模拟判例的形式陈述案例缘由,给出判决意见,并进行解释,为应试者提供了“判”的写作程式和方法。这说明唐代( )
A.以法为教,轻视了道德礼义
B.重视家训,教化渗透至基层
C.注重判例解读,提升官员司法素养
D.强调司法实践,开创律例合编体例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判词考查在选官考试中所占比重较大,所以像《龙筋凤髓判》之类的优秀“范文”被应试举子奉为圭臬。这本书通过模拟判例的形式陈述案例缘由,给出判决意见并进行解释,为应试者提供了“判”的写作程式和方法,反映出唐代注重通过判例解读来提升官员的司法素养,C项正确;唐朝重视道德礼义,编制了《大唐开元礼》,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排除A项;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通过判例集提升官员司法素养,与家训以及教化渗透至基层无关,排除B项;明朝的法律开创了律例合编体例,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3·天津卷)汉初采取郡国并行制,后爆发“七国之乱”;曹魏创立九品中正制,后出现门阀士族把持政权;唐朝在边境重地设置军镇,后藩镇势大引发“安史之乱”。对上述三组历史现象的共性。解释正确的是( )
A.历史评判要以成败为基本依据
B.制度设立之初存在明显弊端
C.中央与地方矛盾导致社会动荡
D.历史事物之间因果关联复杂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引发七国之乱,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导致士族专权,唐朝增设军镇导致安史之乱,但这些制度在实行之初也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只不过随着时代变化,原有制度也会产生不同的负面作用,这体现了事件因果关系的错综复杂,D项正确;历史成败决定历史解释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郡国并行制、九品中正制等设立之初的情况,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士族专权不属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排除C项。故选D项。
6.(2023·广东卷)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 )
A.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B.缓和了朋党之争
C.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
D.加剧了阶级矛盾
【解析】 根据材料“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唐朝中后期,文人士子争相到藩镇使府担任幕职,增强了地方藩镇的实力,不利于中央集权,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A项正确;朋党之争是指唐末时,两派士大夫结党互相争斗排挤的事件,与材料主旨关系不大,排除B项;这些士人去地方藩镇做幕僚,与科举考试无关,排除C项;这些士人去地方藩镇做幕僚,不会加剧阶级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选官制度
(一)九品中正制
(二)科举制:
二、三省六部制
(一)背景
(二)确立完善
(三)运行
(四)特点
(五)影响
三、赋税制度
(一)租庸调制
(二)两税法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计在内容的处理上,按照课标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取舍,并结合学情,确定了重难点。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采取多种形式,根据不同需要,搭配使用讲授法、史料研习法、合作探究法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本课的主题是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本设计在创新的说明上落力不多,材料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也有可提升的空间。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7课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