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统编版新教材(2024版)
◆通过识读历史地图、阅读文字史料,知道秦朝的统一及历史意义,学会识读历史地 图,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通过研读史料,理解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 模式。(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通过识读图片、地图,了解巩固统一的措施,认识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学会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时空观念、史料 实证、家国情怀)
新课程标准
知道秦朝统一,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的历史意义。
学习目标
核 心 素 养 目 标
相关史事
秦王嬴政用人不分籍贯 和出身,只重才能。如李斯 原是楚国小吏,尉缭相传原是 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嬴政 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 一人才,下令攻韩,迫使韩 王将韩非送往秦国。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在经济和军事上超过东
方六国,具备了统一的实力。秦王嬴政即位后,
积极筹划统一大计。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影响了社会稳
定,广大民众企盼结束战乱 ,过上安定的生活。
任务一:阅读教材P52内容,概括秦国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六国的使命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②商鞅变法,增强国力
④嬴政用人,只重才能
③秦王嬴政,积极筹划
①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一、秦灭六国
1.背景
燕
28年赵 齐
魏 25
韩 230年
楚
30年秦灭六国路线及时间
◎ 诸 侯 国 国 都
前230年灭韩
前228年灭赵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燕
前221年灭齐
策略:合纵连横、各个击破
任务二:识读地图,指出秦灭六国的时间和路线,并说明秦灭六国采取的策略。
齐……………都城在今山东淄博
赵………都城在今河北邯郸
秦…………都城在今陕西咸阳
魏………都城在今河南开封
韩…………都城在今河南新郑
楚…………都城在今安徽寿县
东海………包括今黄海和东海
秦灭六国时间和路线: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一 、秦灭六国
2.过程
秦灭六国形势图
燕………………都城在今北京
秦
东
秦建立时间:公元前221年都城:咸阳 建立者:嬴政
春秋争霸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秦朝形势图
意 义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
果。统一后的秦朝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任务三:完成秦朝建立的基本概况,结合地图,概括秦统一全国有何意义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一、秦灭六国
3.意义
中央集权制度创立的原因:
1.秦统一后,原先各自为政的政治形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
2.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和巩固统一
加强中央的权力
加强对地方的管辖
任务一:秦朝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局面吸取哪些教训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
秦始皇
(公元前259一前210)
吸 取 教 训
采 取 措 施
春秋战国状况
1.建立原因
臣(廷尉斯)等昧死上尊号,王为
‘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 子自称曰‘朕’。
王曰:“去‘泰’,著‘皇’,采上 古‘帝’位,号曰‘皇帝’。”
《史记 ·秦始皇本纪》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 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2.内容——皇帝制度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任务二:阅读史料,思考秦始皇是如何避免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状况的再现
皇帝制度:国
家的最高统治 者称为“皇
帝”,总揽全国 的政治、军事、 财政等一切大
权,拥有至高
无上的权威, 中央到地方的 各级机构和官 员都要遵从皇 帝的指令。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皇位世袭
专制主 义(君
主专 制):
皇帝个 人专断 独裁, 集国家 最高权 力于一
身。
任务三:阅读教材,完成下表,思考秦始皇是如何分中央职权,更高效地处理国事
皇帝
“三公”
掌管权力
“九卿”
中央政府:
三公九卿制度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御史大夫
(监察)
少 府
治 粟 内 史
郎中令
奉 常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丞相
(行政)
3.内容—-三公九卿制
太尉
(军事)
太仆
卫 尉
廷
尉
典 客
宗 正
廷尉李斯议曰: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 仇雠 (chóu, 仇怨),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 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
县 … . ” ——《史记 · 秦始皇本纪》
在地方上,秦朝全面废除西
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在全国
范围内实行郡县制:由中央直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4.内容——郡县制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任务四:面对秦朝如此大的疆域,秦始皇是利用什么方法管辖地方的
中央
政府
制腔制行推
地方
政府
郡县制的普遍推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 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接管辖。全国分为36郡,后增 至40多郡;在郡下设县。
郡守
县令或县长
秦统一后,启动了大规模的土木 建设工程,其中有“因地形,用制险 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褒万余里, 于是渡河,据阴山,逶蛇以北”的修 建长城工程。
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 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 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 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 所以为中国也。”
中央集权制,能有效地组织 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 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 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 使国家的一切权力都高度集 中在中央政府,奠定了后世 政治制度的框架,对以后历 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5.影响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任务五:阅读史料,分析概括中央集权制对后世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项目 周朝
秦朝
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王(天子)
皇帝
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周天子在名义上是天下共主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统治地方的形式 实行分封制
实行郡县制
最高统治者
个
中央政府
郡 ( 守 )
地方政府
县(令或长)
任务六:完成下列表格,试比较周朝和秦朝统治的差异。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6.比较归纳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秦朝中央集权制
西周分封制
皇帝
御史大夫
太尉
丞相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背景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任务一:下列场景反映了秦统一全国后遇到了哪些问题
秦朝御史大夫微服私访:
第一站:原楚国。御史大夫的车辆才进入原楚国境内就脱轨了。车轨不统一 第二站:原韩国。御史大夫准备找个旅店休息一下,可是旅店老
板却以不能识别身份凭证上的文字而拒绝其入住。 文字不统一 第三站:原魏国。御史大夫准备购买特产时圆形方孔钱被拒收。货币不统一 第四站:原赵国。御史大夫定做了一套长袖衣服,结果拿回来一
度量衡
看竟然是短袖;买回来一袋水果,结果发现水果缺斤少两。边境 不统一
时不时还有匈奴来骚扰。 匈奴袭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措施 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经济
文化 发展 和交 流极 为不
便影
响到
国家
政治
统一 的巩 固。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任务二:观察图片,阅读教材,简述秦朝为巩固统一,在文化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十八年琅琊刻石)
书同文字。
——西汉.司马迁《史记》 卷六《秦始皇本纪》
措施: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令丞相李斯等人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 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作 用 :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们能够 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燕 县 象
赵 魏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 身
韩
A
楚 参
2.文化上——统一文字
统 文字示意图
乐
齐
措施: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 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 币 ,在全国流通。
作用:货币的统一,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从秦朝开始,圆形方孔这一货币形制为历代王朝 所沿用。
圆形方孔为什么成为我国古代货币的基本形制
原因:第一,方孔便于钱上文字的定位,两字的钱文安排在方 孔的 左右。第二,钱铸成后还要作一定的加工(如锉边),方孔用
统一货币示意图 方形细木棍插入,可以使钱固定不动,便于操作。
任务三:观察图片,阅读教材,简述秦朝为巩固统一,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起到了什么作用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3.经济上——统一货币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4.经济上——统一度量衡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任务四:观察图片,阅读教材,简述秦朝为巩固统一,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起到了什么作用
措施:朝廷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作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度——长度。秦一尺约 今23.1cm
量——容积。秦一升约 今202ml
衡——重量。秦一斤约 今250g
一 (统 一 )法度衡
石丈尺。
——西汉.司马迁
《史记》卷六《秦 始皇本纪》
铜量
TTTTTT
铜权、铜量
车同轨。
——西汉. 司马
迁《史记》卷
六《秦始皇本
纪 》
措施: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并修 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 交通网。
秦始皇还派人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 把今天的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秦朝交通 作 用 :促进了水路交通的发展。
任务五:识读地图,阅读史料,归纳秦始皇在交通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有什么作用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5.交通上——车同轨
灵渠水系
委命(听命于)下吏……却匈奴七百余 里。 ——贾谊《过秦论》(上篇)
秦朝形势图
措 施 :南:秦始皇派兵统一了岭南及东 南沿海地区,设置桂林、南海、象等郡。
北:他还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夺 回被 匈奴占领的地区。秦朝在原有北方 诸侯国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 (táo)、东到辽东的长城,这就是举世闻 名的“万 里 长 城”。
作 用 :秦朝对边疆地区的开拓和经营, 使其管辖的范围大为拓展,秦朝是当 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任务六:为了巩固统一,秦始皇在军事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在地图中标出秦的疆域四至。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秦始皇)南取百越之地;百越之君,俯首系颈,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6.军事和疆域
项目 措施
影响
文化 统一文字为小篆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有利于文化的交流
与发展
经济 ①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 ②统一 度量衡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便
利了经济的发展
交通 统一 车轨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 通全国的道路
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开凿 灵渠
便利了南北运输,促进了岭南地区的开发
军事 (边疆 民族关 系 ) 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西 起临洮,东到辽东
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北部边防的巩固与国家安全
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设郡 管辖
促进了当地的开发
意义 秦始皇实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经济文化的 发展和交流,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7.归纳总结
简介词:陕西西安临潼东边的骊山北麓,有一 座巨大的陵冢,这就是秦始皇陵。据史书记载,骊 山陵墓里面修建了恢宏的地下宫殿,藏有无数奇珍 异宝。197 4年,在陵墓东侧1500米处发现了巨大 的陪葬坑,里面有众多的兵马俑。三座大型兵马俑 葬坑里,埋葬着8000余件陶制武士俑,还有上万 件兵器及100余辆木制战车。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 掘,是20世纪我国最重大的考古成就之一。
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结合图片和教材内容,请你为秦始皇陵写一段简
介词。
秦始皇陵兵马俑
走进文物
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外景
历史史实
历史结论
功 :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 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 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统 一文字为小篆,统一货币、度量衡,统 一车轨和道路窄;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君主, 是一代名帝。他在政治、经济、思想文 化等方面都有巨大的贡献,促进了我国 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
过:秦始皇统治后期,实行暴政,最终 导致秦朝灭亡
统治后期出现失误
根据本课所学和材料,你如何评价秦始皇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①全面、客观、公正;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多角度辩 证评价;③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下进行评价;④看历史人物是否
材料:传说,秦始皇时期有一个孟姜女,她的丈夫被征去修长城,因
劳累而死。孟姜女千里迢迢去送寒衣,不见丈夫,她哭倒在长城下。
长城崩塌,露出丈夫的尸体,孟姜女悲愤地投海自尽。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评价秦始皇
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秦始皇
(公元前259—前210)
原因: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商鞅变法增强国力;嬴政筹划重用人才
灭六国顺序:韩赵魏楚燕齐;策略:合纵连横,各个击破
建立时间:公元前221年 都城:咸阳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结果。统一后的秦朝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 国家。
-> 统一文字为小篆,促进文化交流发展
- 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经济交流发展
统一车轨和道路宽窄、开凿灵渠,水路交通发展 --> 统一岭南、东南沿海地区,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 秦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
秦灭六国
建立中央集
权制度
巩固统一的
措施
皇帝制度: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至高无上
中央:三公九卿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地方:郡县制,开创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 模式
奠定了后世政
治制度的框架, 对后世影响深
远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 秦 统 一 中 国
文化
经 济
交通
军 事 疆域
课
(部分)。这些记载可用于研究( B )
十七年,攻韩。
十八年,攻赵……
十九年,□00□南郡备敬[警]。 廿年,……韩王居□山。
廿一年,韩王死。昌平君居其处,有 死□属。
廿二年,攻魏梁[梁]。
廿三年,兴,攻荆,□□守阳□死。 四月,昌文君死。
A. 春秋诸侯的争霸战争 B. 秦统一六国的进程
C. 战国七雄的形成过程 D. 秦走向灭亡的原因
1. 【史料实证】下面为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竹简中《编年记》的记载
素
检
养
2. 【史料实证】 如图所示,该思维导图反映出秦始皇施政措施的作
用是 ( B )
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统一货币、度量衡
政治 经济
B. 巩固国家统一
D. 加强文化控制
A. 加速统 一进程
C. 加强经济管理
北击匈奴、筑长城 军事
南征越族、修灵渠
养
统一车轨、修驰道
统一文字
素
文化
交通
丞相王绾:今陛下一统天下,疆域辽阔,请分封诸子以拱卫王室。
廷尉李斯:武王分封子弟甚众,诸侯互相攻击,而天子不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
始皇嬴政:廷尉所言甚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刺史制 D. 行省制
3. 【史料实证】 下面是七年级同学编写的历史剧本《朝会》。该剧
本中始皇认同的制度是( B )
素
检
养
4. 【唯物史观】 秦统一后,启动了大规模的土木建设工程,其中有
“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褒万余里,于是渡河,据 阴山,逶蛇以北”的修建长城工程。秦能够修建大型工程的最主要因 素是( D )
A. 相对稳定的国内环境 B. 思想文化统一的需要
C.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D.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素
检
养
A. 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行政的管理
B. 有利于抵御北方匈奴族的进攻
C. 有利于不同地域的人民顺畅沟通,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D. 改变了统一前的币值混乱状况,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5. 【跨学科主题学习】某历史兴趣小组围绕“小钱币,大历史”开展跨学科主
题学习,并整理了以下示意图,据此可知,其作用是 ( D )
素
检
养
6. 【史料实证】《史记 ·秦始皇本纪》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
同轨。书同文字。”这些措施 ( C )
A. 因征服越族而制
B. 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C. 巩固了国家统一
D. 在灭六国过程中实施
素
检
养
统编版新教材(2024版)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