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的性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观察思考活动,认识NH3的性质
2、了解氨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分析物质性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兴趣,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
2、通过氨的泄露事件培养我们的环保意识及自救意识
3、通过氨的用途,让学生学会用辨证统一的思想去认识事物
二、重点、难点
重点:氨的物理化学性质
难点:氨的化学性质
三、教师准备
蒸馏水、酚酞试液、浓氨水、浓盐酸、氢氧化钠、红色石蕊试纸、两个烧杯、集气瓶、双孔胶塞、铁架台、导气管、三通管、胶头滴管、三个注射器、两个止水夹、橡胶管、橡皮塞、微型实验仪器一套、细铜丝等
教学过程
【引课】看课件
植物生长,粮食丰收都离不开氮肥,可是空气中的氮气却不能被植物吸收,由德国化学家哈伯发明的合成氨工艺,实现了氮肥的工业化生产,从此粮食丰收不再是一种奢望。那么氨是如何转化为氮肥的?它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
请同学们听一则新闻
2013年8月31日,上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发生液氨泄漏,很快整个厂区白茫茫一片,厂区内寒气逼人,方圆百米的空气中更是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令人窒息。只见现场的抢险人员戴着防毒面具用水幕稀释着空气中泄漏的氨气。附近居民纷纷用湿毛巾、衣服捂住口鼻艰难的向四周地势低的地方撤离。
思考三个问题
1.为什么液氨泄漏时附近会寒气逼人?
2.为什么要用水去稀释弥漫在空气中的氨气?
3.人们为什么要向地势低的地方撤离?
【提问】
结合新闻内容请同学们讨论总结氨气的物理性质
【提问】
【板书】一、物理性质
1.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
2.密度比空气小
3.极易溶于水 1﹕700
4.易液化
由物理性质我们知道氨极易溶于水,真的是这样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就来实验一下吧!
【演示实验】今天我们用这套仪器来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1、按照上图连接好装置
锥形瓶中装入氢氧化钠固体、小烧杯中装有滴过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大烧杯中是蒸馏水和一段红色石蕊试纸。
2、首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打开止水夹k1、k2,用手捏紧右边导管,向下推注射器,k2处导管口有气泡生成,且有一段稳定的水柱证明气密性良好。
3、然后用注射器注入浓氨水,用圆底烧瓶收集氨气,当大烧杯中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且产生气泡速度很快时,说明已经收集满,然后去掉导管换上装有蒸馏水的胶头滴管,挤压胶头滴管,关闭k1,打开k2,产生美丽的红色喷泉。
4、产生白烟实验 锥形瓶内剩余的氨气还可以继续做与浓盐酸反应的实验,把注射器内少量的浓盐酸打入锥形瓶内,立即产生白烟。
【讨论分析】
一红一白两种美丽现象,说明氨气还有哪些性质呢?
【提问】
【板书】
二、化学性质
1、与水的反应
氨气不仅易溶于水,大部分氨分子还能与水反应使溶液呈碱性,它是我们中学阶段学习的唯一一种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
NH3+H2ONH3·H2ONH4++OH-
2、与酸的反应
NH3 + HCl == NH4Cl
氨与酸反应生成铵盐,也就是农田中使用的氮肥,当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氨气相遇就会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白烟。
【总结】易挥发性酸能与浓氨水产生白烟 ,难挥发性酸不会产生白烟。
【过度】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氨还可能具有什么性质?它可能与哪些物质反应?
【提问】
【学生回答】具有还原性,能与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氨的还原性
(1)氨与氧气的反应
4NH3+5O2 == 4NO+6H2O
【讲解】上一节我们学过,一氧化氮能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所以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生产硝酸的基础。
【过渡】除了能被氧气氧化,还能与氧化铜反应。
(2)氨与氧化铜的反应
【讲述】课本上氨气的还原性只是在理论上进行分析,并未设计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而氨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被氧化的实验要求比较高,难度比较大。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设计了一套微型实验装置,验证氨气的还原性。
【学生实验】
实验装置图
【学生实验过程】
按照图2所示组装连接仪器,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在单球长管内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在凹槽内放上螺旋状的铜丝,用带有集气管和导管的橡皮塞塞紧管口,集气管的管口插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③点燃酒精灯加热直管内的细铜丝,看到红色光亮的铜表面变黑。④待单球长管恢复至室温后,用注射器注入几滴浓氨水制取少量氨气,⑤对有氧化铜的部位进行加热,观察现象。
【注意事项】
1.首先要检查装置气密性
2.要控制药品的量:单球长管中加入氢氧化钠3粒,注射器中吸入0.5ml浓氨水。
实验现象: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同时装置内壁上出现小液滴。
【提问】
方程式: 2NH3 + 3CuO == N2 + 3Cu + 3H2O
【过渡】 由氨气的性质总结氨气的用途
用途
[学生讨论小结]
氨的用途:
因为氨气易液化,故可作致冷剂;
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故可制氨水;
因为氨气可与酸反应生成铵盐,故可制氮肥;(加速了全球农业的发展)
因为氨气具有还原性,故可被氧化制硝酸……(由硝酸制成的炸药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毁灭性的武器)
【小结】
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看课件 由氨气的用途我们可以清楚的意识到:自然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为我们
造福也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灾难,但我们应该清楚,错的永远不是剑,而是舞剑的人!知剑,让他为人类造福,这就是我们学习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的根本原因。
作业
1.思考当你遇到液氨泄露应如何自救?
2.查阅资料了解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的故事,从中你得到哪些启发?
3.课本76页习题
【板书设计】
一、物理性质:
1.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2.密度比空气小
3.易液化
4.极易溶于水(1:700)
二、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NH3+H2O NH3·H2O NH4++OH-
2、与酸反应:NH3 + HCl = NH4Cl
3、还原性
(1)催化氧化 4NH3 + 5O2 ====== 4NO+ 6H2O
(2)与 CuO反应 2NH3 + 3CuO == N2 + 3Cu + 3H2O
用途
氨
气
的
性
质
汝州一高 崔淑芳
课件15张PPT。
氨 气 的 性 质
汝州一高 崔淑芳
思 考1.为什么液氨泄漏时附近会寒气逼人?
2.为什么要用水去稀释弥漫在空气中的氨气?
3.人们为什么要向地势低的地方撤离?物 理 性 质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水溶性
沸点无色
刺激性
气体
0.771g/L(标况)
极易溶于水(1:700)
认 识 氨 气沸点-33.5℃易液化可做制冷剂
想
一
想演 示 实 验讨论分析 一红一白两
种美丽现象
说明氨气还
有哪些性质
认 识 氨 气二、化学性质:
1、氨气与水的反应: 2、氨气与酸的反应NH3 + HCl = NH4Cl (出现白烟) 易挥发性酸能与浓氨水产生白烟,难挥发性酸不能(如浓硫酸)
从氮元素的化合价考虑,
氨还有哪些性质?能与哪
些物质反应? 讨论分析3、氨的还原性(1)氨与氧气的反应氨的催化氧化,工业制硝酸的基础 学生实验二:氨气还原氧化铜(2)氨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现象
反应方程式 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装置内壁上出现小液滴。
2NH3 + 3CuO = N2 + 3Cu + 3H2O三、氨的用途:氨的用途致冷剂
制取氨水
制氮肥
铵盐
制硝酸谈 谈 我 们 的 收 获
2、氨气与酸的反应: NH3 + HCl = NH4Cl (出现白烟) 3、氨的还原性
(1)氨与氧气的反应 4NH3+5O2 = 4NO+6H2O
(2)氨气还原氧化铜2NH3 + 3CuO = N2 + 3Cu + 3H2O催化剂一、物理性质:
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沸点:
-33.5℃,氨易液化,“液氨”常作致冷剂。 极易溶于水 1﹕700
二、化学性质:
1、氨气与水的反应:1.思考当你遇到液氨泄露应如何自救?
2.查阅资料了解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的故事,从中你得到哪些启发?
作业:课本76页习题
化学与生活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