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八上第9课 辛亥革命 课件 (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历史八上第9课 辛亥革命 课件 (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27 11:3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回顾旧知
孙中山
同盟会
三民主义
民报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
1.了解革命志士发动的起义概况。了解武昌起义的过程和结果。
2.分析武昌起义爆发的条件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了解革命党人积极投身革命事业,感受他们英勇抗争、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
学习目标
本课重点
革命志士的奋斗


01
02
武昌起义
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结果 特点 影响
萍乡、浏阳、醴陵
刘道一、
蔡绍南
失败
1907年夏
徐锡麟、
秋瑾
失败
1907年
孙中山、
黄兴
失败
1906年冬
安庆
广西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萍浏醴起义
安庆起义
广西镇南关
起义
同盟会成立后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同盟会声望由此大振
刘道一
“鉴湖女侠”秋瑾
徐锡麟
油画:镇南关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经过:
结果:
1911年4月
广州
黄兴等
攻入两广总督衙门、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苦战一昼夜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4.广州黄花岗起义
失败
林觉民
说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是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汝体吾此心,亦以天下人为念,
——林觉民《与妻书》节选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奋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阅读材料思考:黄花岗起义有什么意义?
意义:起义虽遭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906年至1911年4月,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等十多次起义。这些起义的发动(  )
A.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迫使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
D.推动各地革命形势日益成熟
课堂练习一
D
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力量不断增强
当时湖北新军第八镇和第二十一混成协1.5万人,纯粹革命党将近2000人,经过联络而同情革命的约4000人,与革命为敌的至多不过1000多人,其余则都是摇摆不定的。
——《辛亥首义回忆录(第1辑)》
材料一 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要推迟一年半载。
——孙中山
1911年5月9日,清政府宣布“干线均归国有,定为政策”,接着和英、美、法、德四国银行团订立了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借“国有”名义把铁路利权出让给西方列强。这激起全国公愤,进而掀起保路运动。
二、武昌起义
1.爆发条件
革命起义的不断推动
保路运动的爆发
湖北共进会领导人
孙武
文学社社长
蒋翊武
谋划起义
10月9日
10月10日夜
10月11日—12日
起义计划泄露,形式紧迫
夺取军械库
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进攻总督衙门
占领武昌城
二、武昌起义
2.发起人,经过
黎元洪
湖北军政府都督
1911年10月11日
成立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
二、武昌起义
3.结果
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图
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辛亥革命
19世纪末
1911年
1912年3月
狭义的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广义的辛亥革命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全过程
知识拓展
思考问题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 (辛亥革命)是一场无与伦比的政治大变革……以极小牺牲换来了一个帝制时代的终结,这是辛亥革命最大的成功。
——马勇《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辛亥革命亲历者吴玉章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
A. 推翻了封建制度
B. 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课堂练习二
C
黄花岗起义
辛亥革命
革命志士
的奋斗
辛亥革命
的意义
萍浏醴起义
武昌起义
结果
过程
安庆起义
广西起义
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任都督
11月下旬,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占领武汉三镇
都以失败告终
体现革命党人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精神
时间
1911年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课堂小结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A. 戊戌变法
B. 新文化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C
课堂练习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九十年以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引自中共中央前总书记江泽民2001年10月9日的一次重要讲话
(1)材料中的这场“革命”指什么? “先生”是指谁?
(2)“先生”领导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有人认为“这场革命使中国近代历史发生第一次巨变”,为什么这样说?
课堂练习四
孙中山
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即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2、 革命党人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至今仍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请同学们选择一位感兴趣的革命党人,了解他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选做)
作业
1、做本节课的思维导图(必做)
谢谢大家!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