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新课导入
知识回顾:临时政府限制袁世凯专权措施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临时大总统南京就职;
③颁布《临时约法》。
孙中山
袁世凯
突破限制
突破限制
实施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分割总统的行政权。
矛盾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二次革命
1、背景:
宋教仁
1912年,以宋教仁为首的国民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刺杀宋教仁
①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公然背弃誓言,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根本原因)
②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宋案”
(直接原因\导火线)
宋教仁遇刺
作民权保障,谁非死后者!
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孙中山
宋教仁主笔的《临时约法》
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国民党力量涣散,袁世凯力量强大。
孙中山、黄兴
时间
领导人
结果
失败原因
1913年
你们知道这次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吗?
因为这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
2、革命经过
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3、革命结果:
视频:袁世凯复辟帝制准备
修改总统选举法,当终身大总统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复辟前措施:
排一排:阅读教材,归纳袁世凯复辟帝制具体措施,排排下列图片顺序?
接受日本“二十一条”
废《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解散国民党
解散国会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接受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支持。
二 十 一 条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性质: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思考:这些内容对中国有何影响?
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益,中日矛盾加剧。
激发中国人民反日爱国的斗争,加速袁世凯北洋政府的垮台。
材料1:1913年9月,国会召开总统选举。袁世凯命令警察厅和拱卫军联合派出军警“保卫”国会,所有入场议员,不准擅自离开。议员们忍饥挨饿,直至把袁世凯选为大总统才准离开。10月10日,袁世凯特意在太和殿举行就职仪式,俨然以皇帝自居。 ——唐德刚《袁氏当国》
2、复辟帝制:
材料2:材料: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二十一条”主要内容
改国号为中华帝国,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
中华帝国旗帜
袁世凯祭天
袁世凯登基称帝
三、护国战争
1、背景:
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梁启超、蔡锷离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
材料: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视频:护国战争
2、概况
(1)时间:
1915年
(2)人物:
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3)过程:
(4)结果:
①云南独立,护国军北上讨袁;
③各省独立脱。
②北洋军队人心涣散;
①袁世凯取消帝制→去世
②护国战争结束→军阀割据
图为护国军部分的将领 右起:3蔡锷,4李烈钧
四、军阀割据
1、概况:
袁世凯
直系军阀
皖系军阀
奉系军阀
段祺瑞
冯国璋
张作霖
吴佩孚
曹锟
孙传芳浙系军阀
北洋军阀
滇系军阀
桂系军阀
陆荣廷
唐继尧
西南军阀
其他军阀:粤系军阀、湘系军阀、川军、、黔系军阀、晋系军阀、西北国民军、马家军、辫子军……
四、军阀割据
1.概况:
军阀派系 控制区域
直系(冯国璋、曹锟为首)
皖系(段祺瑞为首)
奉系(张作霖为首)
滇系(唐继尧为首)
桂系(陆荣廷为首)
控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掌握着北京政府,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控制东北地区
控制着云南、贵州
控制着广西、广东
2、影响:
军阀割据局面造成战争不断、政治黑暗、经济破坏破坏,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奉军坦克部队
1924年,张作霖正全力准备第二次直奉战争之时,日本乘机提出索取路权的要求,促成中日签订吉敦铁路承造合同。
1913年
1914年
1918年
北洋军阀
资产阶级
制造
“宋案”
二次革命
1915年
袁世凯
复辟帝制
护国战争
1916年
军阀割据
1917年
护法运动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堂小结
知识拓展
护法运动
袁世凯死后,继任的北洋统治者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认为,约法和国会是共和国的象征,为了维护共和制度,他毅然举起了“护法”的大旗。1917年秋,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试图借助滇系、桂系等西南军阀的军事力量,开展护法运动。然而,南北军阀最终达成了妥协,孙中山被排挤出军政府。1918年5月,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回到上海,护法运动失败。
1.1913年孙中山等号召兴师讨袁,发动“二次革命”,其直接导火线是( )
A.袁世凯复辟帝制 B.宋教仁被刺杀
C.袁世凯窃取临时大总统职位 D.袁世凯镇压“护国运动”
课后巩固
【答案】B
【详解】
1913年, 宋教仁被刺,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 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B项正确;袁世凯窃取临时大总统职位是1912年,排除C项;袁世凯复辟帝制是护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排除A项;护国运动是1915年,二次革命是1913年,排除D项。故选B项。
2.1916年的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袁世凯死了”,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他这样说最主要是因为袁世凯
A.篡夺革命果实 B.镇压二次革命C.出卖了维新派D.复辟称帝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性,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倒行逆施,进行复辟帝制的活动,这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反对,在护国运动的声讨声中,袁世凯的帝制梦破碎,D项正确;1912年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1913年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1998年戊戌变法时期,袁世凯出卖了维新派,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3.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逐步学会运用原因与结果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民国初年的下列事件存在因果联系,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袁世凯称帝②护国战争③二次革命④宋教仁遇刺
A.④①③② B.④③①②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宋教仁遇刺是在1913年春,二次革命是在宋教仁遇刺后,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登基。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由此可知正确的顺序应该是④③①②,B项正确;ACD项排列顺序有误,排除。故选B项。